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自然伽马曲线主要用于划分岩性,确定储集层的泥质含量,地层对比及射孔跟踪定位,将其与其他测井曲线结合应用时,还可用于综合判断水淹层,了解油水井管外窜槽,验证压裂效果,解释注水井的吸水情况等。由于部分老井对层位的封堵,造成在射孔施工时测量不出标志套管(短套管),无法利用短套管进行校深定位,以及一些大斜度井、水平井的射孔施工,利用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校深的方法能有效的解决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2.
同位素五参数吸水剖面测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影响因素都会对资料的解释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由五个参数组成的注入剖面组合仪器,通过测量到的流量数据、伽马数据、温度数据、压力和磁定位数据等五个参数相互比对分析,可使测井解释结果真实客观地反映井下情况,但是在实际动态分析过程中,仍有一部分同位素测井资料的解释情况与实际的动态有所出入。为此,根据现场录取测井资料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该对干扰测井资料吸水异常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并为解决干扰因素寻求相对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使用同位素进行五参数吸水剖面测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吸水剖面测井的施工过程,对所采集到的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这些资料主要是伽马数据、压力数据、流量数据、磁定位数据以及温度数据等,通过分析可以让测井解释结论更加合理精确。由于实际的解释分析过程中,存在同位素测井资料的解释情况和实际动态不符的现象,所以本文针对实际测井数据采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影响测井资料吸水异常的诸多因素,同时还总结了一些消除干扰因素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油田生产测井业务的开展项目主要是井下工具校深、井温找水找漏及软探砂面等动态监测技术服务。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增长减速,油田原油产量锐减的影响,生产测井同样面临着监测工作量巨减且经营压力加重,发展生存空间更是到了举步维艰的困境。通过采取先校套再校深的思路完善测井组合,利用校套资料对比计算各类井下工具如短节、封隔器、水嘴等井下工具的深度,从而增加测试工作量,提高劳务创收。  相似文献   

5.
针对连续油管自有深度计量设备在井下作业中难以精确定位的问题,介绍了深度误差的产生来源和国内外目前常用的理论计算校深、人工井底校深、机械套管接箍定位器校深及无线套管接箍定位器校深四种连续油管井下定位方法.通过对四种井下定位方法的对比,得出机械式套管接箍定位器法定位准确,研发难度小,且成本低.鉴于此,进行了机械式套管接箍定...  相似文献   

6.
RDM (Reservoir Data Miner)是最新研制的针对低孔低渗地层的脉冲中子饱和度测井仪。实际测井中套后自然伽马由于受水淹影响发生变形,与裸眼井自然伽马校深困难,提出了替代套后自然伽马的校深索引曲线。通过对套后自然伽马曲线归一化分析,提出了一种水淹层指示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介绍的高温五参数吸汽剖面精细化测试技术是在多年高温仪器研制基础上,攻克了高温存储仪器井下一次精确校深、高温大容量存储及连续测量、扶正式高温高精度流量测试等技术难关,配套开发了摆脱传统试井模式的具有二次开发功能、可挂接不同测井仪器和解释方法的开放式高温测井平台和资料解释平台软件,形成了高温五参数吸汽剖面精细化测试技术.现场测试证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获得稠油注汽热采井的温度、压力、流量参数,并同时测得伽玛和接箍信号,实现了吸汽剖面的精细测量.  相似文献   

8.
马裕武  陈明强 《广州化工》2012,40(8):163-165
随着西区采油厂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调剖的介质也从水发展到聚合物等,由于这些流体介质粘度高,常规的测井方法不能完全适应注入剖面的监测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田注采关系的协调。西区采油厂引进的脉冲中子氧活化水流测井技术,是利用高能中子与水中氧元素的活化反应来探测水的流动情况,这一技术不受流体粘度、管柱结构、岩性、空隙结构和大小的影响,能进行磁定位井温、压力、自然伽马等参数的测量。该技术不使用任何放射性示踪剂,因此不会产生沾污、沉淀、污染等问题,是新一代环保型测井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分层注水可有效提高油井非主力层的采收率,封隔器、配水器等井下工具的下入位置是保证分层注水的关键.为解决在线定位井下工具这一难题,开展注水井在线定位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传统的电缆直读多参数测井进行低成本的替代测井,如:井温测井,自然伽玛测井,压裂效果对比测井,井下封隔嚣及其他特殊井下结构定位测井等等.特别在对注水井在线定位测试中,不需要注水井关井,不影响测试井的注水量,更加体现其操作简单、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稠油热采已经成为国内稠油开发的主流手段,目前对于井下蒸汽干度测量和射孔层吸热效率评价缺乏直接有效的手段。为此中油测井辽河分公司提出六参数井下吸汽剖面测井方案,并开发出独立配套的吸汽剖面解释软件。软件利用井下仪器实测的井下流体密度、压力、温度、流量参数,结合油藏蒸汽饱和水和蒸汽特性关系,进而完成对蒸汽注入剖面的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大庆油田试油试采分公司研制成功并推广应用的射孔仪器标定系统,重点阐述了系统的技术关键、工作原理和标定方法。该系统可对数控射孔取心仪、井下磁定位仪和自然伽马磁定位组合仪定期进行标定,经标定合格的仪器才能发放使用,确保仪器对射孔深度定位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2.
生产井测井资料校深是资料解释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下套管后测取的测井资料都要与完井组合图的深度对应起来,如果深度出现问题,将直接造成资料解释错误,影响所有后续工作的开展.传统的测井资料校深方法一般只是与自然电位校深,过于简单,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做到了将下套管后测得的自然伽玛测井与完井的几种测井方法结合校深,通过对以往测井校深方法的革新升华,找出了不同测井项目适合的实用校深技术.  相似文献   

13.
合成地震记录是将测井、地质、地震相结合的桥梁,是一种在井眼位置,由测井曲线数据与地震子波褶积生成的地震道模型。目的在于与井附近的地面实际地震数据对比进行层位标定,为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奠定基础。合成地震记录是架在深度域的垂直方向的测井数据与时间域的水平分辨率较高的地震剖面的桥梁。并且经过校正的声波测井可以提供一个更精确的时间深度关系用于稍后的时间域向深度域转换。本文简述了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原理及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产出剖面四参数组合测井技术进行产出剖面测井,长期连续监测同一口井。获得大量原始资料,对所录取资料整理分析,排除常规测井单井次测量所产生的一些随机因素对测井结果的干扰、影响,然后与井温资料、历史资料对比分析后获得更精确的解释结果,更加充分的反应地层的产出状况。为油田产出剖面测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一种多功能测井组合仪,既新型温度压力多参数组合测井仪,它集温度、压力、磁定位3种功能于一体,与伽马、含水、密度、流量仪配接后一次下井可探测7条测井曲线,该新型仪器对于以往常规多参数仪器,主要改善了温度响应时间以及压力测量精度。经过多次在油田试验表明该仪器具有测量结果精度高、响应时间快、仪器维修方便等特点,为油田开发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地质信息,目前在国内各大油田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CTGC5301遥传伽马测井仪的计数率是决定测井自然伽马值是否正确的关键参量,与仪器的稳定性、一致性,对划分岩性、校深有直接关系。分析影响计数率的因素对仪器的使用、维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注水开发油田 ,特别是中后期开发的复杂断块油田 ,最关心的问题是有效注水状况 ,但真正做到有效注水必须有第一手的地层吸水状况资料吸水剖面资料 ,才能做到合理的整体调剖分注措施 ,达到提高注水波及效率 ,提高采收率的预期效果。为此 ,在三参数的基础上引入流量计和压力计 ,发展为五参数吸水剖面测井 ,此技术可以突破三参数吸水剖面的局限性 ,从而大大提高吸水剖面测井资料的测量和解释精度。2 五参数测井技术原理及工艺要求2 .1 五参数测井技术原理五参数吸水剖面组合仪采用了先进的多路传输技术 -电缆遥控系统 (WTC)。它很方便地使单心电缆完成了两个功能 :一方面使地面仪器通过单芯电缆向下井仪器供电 ;另一方面井下各种信号通过单芯电缆传到地面。快速准确的取得以下五项参数。第一参数 :自然伽玛 (GR)在吸水剖面测井中 ,自然伽玛仪用来录取自然伽玛曲线和同位素示踪曲线。自然伽玛曲线一方面用于校深。另一方面可用于分层吸水量的定量解释。第二参数 :井温 (TEMP)井温曲线主要用来监测目的层位的温场变化 ,通过对测量井段的温场变化分析确定吸水或产出层位 ,判断串槽部位 ,评价压裂效果。第三参数 :压力 (PRE...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旧标注方法的工作原理对比,总结对比新旧标定法特点。电缆标定仪就是以新的方法为理论依据研制产生的,其原理是依据标准井井下套管序列为参考深度对测井电缆进行加注磁性记号。在新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技术在测井校深领域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相似文献   

19.
刘超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10):269-272
注入剖面测井资料是油田开发不可缺少的动态监测资料,本文介绍了在萨北地区如何利用注入剖面五参数测井资料来判断沾污,检查工具漏失,判断窜槽的情况等。五参数测井资料在萨北地区开发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水平井的井身结构和测井工艺的特点,采用与常规垂直井测井工艺技术完全不同的连续油管传输工艺技术,用特殊设备将井下仪器送到测量的井段,这样不仅能够达到对吸水剖面的测试,而且运用两点式的微差井温仪测量水平井段的井温,进而能够有效的分析吸水井段的分布状况和水平井段的注入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