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3 毫秒
1.
410 t/h锅炉掺烧褐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后燃烧煤种的变化,在410 t/h锅炉采用分磨、分燃烧器炉内掺烧方式,并进行制粉系统出力、煤粉特性、燃烧调整、最低负荷稳燃及锅炉效率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下排磨磨制烟煤、上排磨磨制褐煤为最佳,掺烧褐煤比为50%,掺烧时锅炉主要运行参数正常,在大负荷下锅炉未发生严重结焦,掺烧褐煤锅炉效率与单烧烟煤时相比略高。  相似文献   

2.
1025t/h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可行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80 MW负荷工况下,对某电厂6号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可行性进行试验,研究褐煤掺烧比例对磨煤机运行方式、排烟温度、NOx排放浓度以及锅炉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烧褐煤后,锅炉的出力受到了一定限制;随着褐煤掺烧比例的增大,锅炉排烟温度与NOx排放浓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锅炉热效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200MW机组旋流燃烧器锅炉掺烧褐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0 MW机组旋流燃烧器锅炉烟煤掺烧褐煤的情况,分析了相关褐煤的特性。通过现场试验,获得了燃用烟煤锅炉掺烧褐煤情况下炉内燃烧情况的数据。总结了掺烧褐煤时锅炉出现的结渣等若干问题,提出了燃用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运行建议。  相似文献   

4.
某电厂结合HG-1165/17.45-YM1型锅炉的特性,进行以燃烧烟煤为主,掺烧褐煤的试验。文章提出了掺烧褐煤的最优改造技术方案,讨论了褐煤掺烧技术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掺烧褐煤的经济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国电新丰热电厂结合DG1065/18.2-Ⅱ6型锅炉的特性,进行了以燃烧烟煤为主、掺烧褐煤的试验,介绍了褐煤掺烧的技术措施; 讨论了褐煤掺烧技术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掺烧褐煤的比例、制粉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磨煤机出口温度的控制、锅炉运行工况的调整、空气预热器的维护、吹灰器的检查等; 并提出了掺烧褐煤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源严重不足,对1025t/h锅炉进行最大限度掺烧褐煤并能单烧当地劣质烟煤的技术改造。采用在转向室抽取中温炉烟加入制粉系统干燥介质,同时对热风送粉系统加入调温风的改造方案,以降低制粉系统末端氧量及送粉系统输送介质的温度,提高制粉、送粉系统防爆能力和制粉系统的干燥能力,并将双通道煤粉燃烧器改造为水平浓淡燃烧器。应用该改造方案后,锅炉具备掺烧50%褐煤的能力,适应煤种能力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7.
当前准葛尔2号烟煤(设计煤种)供应紧张,为了缓解煤源问题,某电厂2×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决定掺烧霍林河褐煤。通过神华煤与霍林河褐煤的不同掺烧比例试验,研究不同掺烧比例对锅炉效率和机组最大出力的影响。燃烧优化试验表明:额定负荷下,当烟气中含氧量在3.22%时,锅炉效率最高。空气分级燃烧试验表明:考虑锅炉效率和NOx排放浓度,神华煤掺烧30%霍林河褐煤的额定负荷下,燃尽风挡板开度应为-10%,并对掺烧褐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具体建议和措施。通过合理混配、掺烧和燃烧优化调整,极大地缓解了因掺烧褐煤引起的经济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长山热电厂烟煤供应的紧张局面,提出在燃用烟煤的HG-410/100-6型锅炉试掺烧部分褐煤.在进行单斗全褐煤的掺烧试验期间,曾经发生原煤斗棚煤和制粉系统启动过程中爆燃的不安全事故,通过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有效的防止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掺烧效果,降低了发电成本,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广西某电厂W型火焰锅炉进行越南无烟煤与山西大友烟煤掺烧试验,掺烧方式采用炉前掺烧和分仓掺烧,掺烧时采用烟煤比例逐步递增方式.通过比较不同掺烧方式和掺烧比例下炉膛结焦情况、灰渣可燃物含量、火焰温度水平以及制粉系统安全性的变化趋势,确定越南无烟煤与山西大友烟煤最大掺烧比例为4∶6,推荐采用炉前掺烧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某350MW机组燃用烟煤的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输煤皮带预混的方式进行了不同比例的褐煤掺烧试验,分析了不同比例褐煤掺烧工况下制粉系统和燃烧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特性.结果表明:(1)掺烧扎煤后制粉系统所需的干燥出力大幅增加,单台炉掺烧比例最高不应超过50%;(2)随着扎煤掺烧比例的增大,再热汽温上升趋势较为明显,锅炉排烟温度、灰渣可燃物含量上升,锅炉效率降低,当掺烧扎煤比例达3/8时,锅炉效率降低约1.2百分点;(3)随着扎煤掺烧比例的增加NOx排放浓度不断降低,当掺烧扎煤比例达3/8时,NOx排放浓度降低约24.7%;(4)当扎煤与大友煤掺烧时,掺烧比例低于3/8不会加剧锅炉燃烧器区域以及高温对流受热面区域的结焦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六角切圆燃烧褐煤煤粉锅炉低Nox燃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为了降低六角切向燃烧褐煤煤粉锅炉的NOx的排放量,文中对一台燃用褐煤的670t/h煤粉锅炉燃烧器、采用水平浓淡燃烧和分级送风技术后,进行了NOx排放特性的工业性试验研究。试验中研究了各种送风方式对NOx排放和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分级送风和水平浓淡燃烧相结合,NOx排放浓度下降了23%以上,达388.3mg/m^3,而锅炉效率有所提高,低负荷稳燃能力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2.
针对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受到制粉系统制约的问题,阐述了某电厂300 MW机组HG - 1025/17.5 - YM36型锅炉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燃料特性,计算了在不同褐煤掺烧比例以及不同干燥方式下的制粉系统热平衡,分析比较了4种干燥方式对制粉系统的影响,确定了以“热风+冷风”为合理的干燥方式,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磨煤机组合下褐煤掺烧比例及锅炉最大负荷,褐煤掺烧经济性分析结果证明了机组掺烧褐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褐煤的煤质特性,从锅炉结构、制粉系统干燥出力、磨煤机选型方面,给出了大容量褐煤锅炉区别于常规烟煤锅炉的设计特点,分析了某600 MW等级褐煤锅炉的着火、燃烧、变负荷及结渣特性,表明褐煤锅炉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神华国华(印尼)南苏发电有限公司针对高水分(60%~63%)、高挥发分、低热值褐煤采用蒸汽干燥工艺,导致输煤系统发生粉尘难以控制、积粉自燃、蒸汽干燥机和制粉系统爆炸、原煤斗堵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通过逐步提高蒸汽干燥机出口原煤水分试验,发现当蒸汽干燥机出口原煤水分从40%提升至52%~55%时,上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但原煤水分提高也导致磨煤机出力不足和煤粉管道堵塞以及锅炉燃烧不稳等问题,通过磨煤机和燃烧优化等试验,成功实现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燃用高水分(52%~55%)褐煤。  相似文献   

15.
HM型等离子燃烧器多级燃烧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Fluent软件对HM型等离子燃烧器的点火燃烧特性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计算了煤粉空气混合物从等离子点火区到炉膛内主要断面的温度场、着火过程成分变化和煤粉进入炉膛初期的燃尽率等。结果表明:一级燃烧筒内的煤粉在离开等离子体点火区距离约D1(一级筒直径)的部位挥发分开始着火;一级燃烧筒中心线上的温度从点火区开始首先降低然后升高;二级煤粉在距离二级燃烧筒入口约2倍D2(二级燃烧筒直径)处开始着火,二级燃烧筒断面温度中部高四周低;三级煤粉在距离二级燃烧筒出口约2m处开始着火,并形成稳定的火球状火焰。计算结果还表明:燃烧器燃尽率较高,当形成稳定的火焰时,挥发分已经完全燃烧,碳的燃尽率达到46%以上。  相似文献   

16.
我国褐煤资源较为丰富,干燥提质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其大规模利用成为可能。在多路进风一维炉上,对不同含水量的4种宝日希勒提质褐煤进行了不同分级送风比例、不同燃尽风入炉位置和不同煤粉细度下的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 空气分级燃烧能够明显降低提质褐煤的NOx排放水平;② 为使NOx排放控制达到最好效果,建议褐煤提质后所含水分以9.0%左右为宜;③ 通过燃烧调整,燃用提质褐煤NOx排放质量浓度可降低至250~300 mg/m3;④ 在燃用提质褐煤的锅炉设计中,不仅应注重空气分级程度和燃尽风位置的选取,还应统筹考虑煤粉细度和含水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一些火电厂实行褐煤掺烧,因燃煤中水分过多致使锅炉负荷受到限制的问题,提出采用褐煤预干燥技术以降低燃煤外在水分,解决锅炉燃烧设备与褐煤水分高的矛盾。以1台300 MW机组1 025 t/h锅炉为例,给出了3种褐煤预干燥系统配置,并进行了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评估,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神华煤容易结焦,单独燃烧可能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在一台容量为1025t/h的双炉膛锅炉上,对容易结焦的神华煤和不易结焦的平混煤进行了分层掺烧的数值模拟和性能试验研究,在数值模拟中研究了炉膛内的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在性能试验中研究了不同掺烧比例下锅炉燃烧特性、排放特性及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神华煤掺烧量的增多和分层时燃烧位置的提高将导致炉膛结焦倾向增大、Nq浓度下降,但对锅炉热效率影响不明显。并且在不同的分层掺烧方式下,二次风的配风方式有不同的优化值,应通过优化调整试验确定。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设计燃用煤种为胜利煤田高水分褐煤,经煤质分析,该煤属于极易着火、极易燃烬、但结渣及沾污严重的煤种,煤的全水分较高,在30%~35%之间,这些特性对锅炉制粉系统、燃烧方式、炉膛尺寸及燃烧器布置等方面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搞好褐煤的燃烧技术分析,能够保证该600 MW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减少机组的运行维护费用及非计划停运次数。总结了一套可行的600MW机组燃烧褐煤的经验,为以后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裘立春  洪道文  常毅君 《浙江电力》2011,30(1):23-26,49
火力发电厂燃用大量的进口煤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横向比较了1 000 MW机组的炉膛特征参数,重点研究了印尼煤、扎煤、澳煤的燃烧特性。由于扎煤具有高氧化钠等特征,认为在已经大量使用印尼煤的前提下,燃烧扎煤会影响发电厂的安全性,燃烧煤种的变化也会对锅炉运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