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浩 《中国水利》2009,(20):16-16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域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是重要的能源和粮食基地。黄河之害莫过于决口、改道,自公元前602年至今的2611年中,黄河决口1600次,重要改道26次,素有“二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称。中国历代都将治黄作为水利的第一要务,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了“宽河固堤”“蓄水拦沙”“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稳定主槽,调水调沙”等治黄的新认识,确定了“拦、排、放、调、挖”五字治黄综合措施,造就了黄河60年的安澜。  相似文献   

2.
黄委会党组从治黄战略的高度,提出深入思考黄河治理开发的对策措施,制定具体的改革发展计划,全面推动治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按照这一总体要求,河南黄河河务局编制完成了《河南黄河河务局治黄与改革发展五年计划(纲要)》,该《计划》立足于河南黄河治理开发,着眼于改革与发展,在全面总结50年多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河南黄河治理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初步明确了今后五年河南治黄与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模型黄河"工程规划项目综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推进治黄现代化进程,黄河水利委员会党组提出了加大治黄科技含量,着力建设“原型黄河”、“数字黄河”和“模型黄河”的科学治黄新理念。通过“模型黄河”工程建设,可以直观地再现“原型黄河”,从而利用实体模拟的方法对黄河的基本规律和治理方案加以研究,并可为“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提供物理参数。“模型黄河”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使“模型黄河”工程建设作到科学、合理,遵循“立足黄委、多方参与、专家咨询”的原则,编制了《“模型黄河”工程规划》。该规划是在广泛、细致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新世纪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重大需求编制完成的,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我国第一部由流域机构制定并得到水利部批复的系统的实体模型建设规划。“模型黄河”工程体系由实体模型系统、测控系统和试验基地等基础设施所组成;其中,模型系统是“模型黄河”工程体系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今后《“模型黄河”工程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建立信息资源成果共享制度,加强基础研究,加强计量认证体系和模型试验标准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行业动态     
正2021年6月19日9时,2021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正式启动。自2002年以来,黄河水利委员会已连续20年开展黄河调水调沙。"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如何让水沙关系协调?这是黄河治理面临的独特难题,更是一道世界级难题。多年来,广大治黄科研工作者通过资料分析和理论研究,基本摸清了黄河下游河道河床演变与水沙输移的基本规律,建立了能较准确模拟黄河水沙输移的模型,为黄河调水调沙方案制定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治黄大业要从近期治理走向长治久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的复杂性在于泥沙,治黄的关键在于科学认识和处理泥沙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的治理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应制订一个以长治久安为目标、能统揽全局的长期(百年以上)规划.并在实施中动态调整完善,具体措施包括: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和沟壑治理,减少入黄泥沙;尽快修建古贤等骨干水利枢纽,拦淤放淤;科学调水调沙,塑造好下游河道;充分利用采沙、挖沙、疏浚手段,解决泥沙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河东流,时光如梭.人类正迈着铿锵的步伐告别20世纪,走向更加充满希望的新世纪.值此世纪之交,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黄委院)广大职工抚今追昔,颇感自豪;展望未来,信心百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工作是整个治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域勘测设计单位作为治黄的技术参谋部,担负着黄河治理开发的规划、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治黄重大技术课题的研究等艰巨的任务.早在1950年1月,水利部将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改为流域机构后,就着手组建勘测设计队伍,并从1950年起先后建立了测验处,测量总队,三角、地形…  相似文献   

7.
记载了黄河首次调水调沙的过程、历代治黄工作者为之付出的艰苦努力,以及首次调水调沙成功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模型黄河"工程建设的目标、指导思想及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理确定“模型黄河”工程建设的目标,科学制定建设的指导思想,并根据黄河治理开发的需要拟定建设的原则,是编制好《“模型黄河”工程规划》的重要保证。规划的近期目标是续建或建设小浪底水库全库区实体模型和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河道模型、三门峡水库模型、小北干流河段河道实体模型、土壤侵蚀土槽模型和黄河河口概化模型;到2010年,完善黄河实体模型试验体系(包括建成渭河下游、宁蒙河段、陶城铺至利津河段的河道模型,河口模型及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模型等),建成相应的现代化测控系统,实现“模型黄河”与“数字黄河”的紧密耦合,使有关的黄河重大治理方案可以在“模型黄河”和“数字黄河”集成的模拟环境下进行论证、比选和完善。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以服务黄河治理开发的科技需求为根本,遵循“三条黄河”的现代治黄理念,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分期实施,采用先进的实体模拟理论和测控技术,通过“模型黄河”工程建设,构架治黄科技平台,提升治黄科技水平,实现治黄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原则是:①立足全河,统筹规划;②需求牵引,开放共享;③突出重点,分步实施;④成熟先行,研发并举;⑤先进实用,开放扩展;⑥合理布局,交互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2 0 0 2年 7月 3日 ,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开始前夕 ,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黄河调水调沙试验的意义不仅仅是探求出一条阻止河床抬高的有效途径 ,更是传统治黄向现代治黄的里程碑 ,是人类由被动治黄走向主动治黄的转折点。李国英说 ,自黄河下游出现堤防起 ,中华民族对黄河的水患意识就不曾减弱过 ,其根源主要是因为黄河“水少沙多 ,水沙不平衡”的特性所决定的。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每年的入黄泥沙达到了 16亿t,其中 4亿t淤积在了下游河道 ,下游河床由此以平均每年 10cm的速度抬升 ,迫使人们为了…  相似文献   

10.
黄河当前存在着洪水威胁、下游悬河、水资源短缺、河道断流、河床持续抬高、滩区居住大量群众等等一系列问题和相互交织的矛盾,通过黄河三次调水调沙试验、黄河小北干流放淤试验以及二级悬河治理探讨,逐步探索出人、水、沙和谐相处的黄河下游治黄方略,即“稳定主槽,调水调沙,宽河固堤,政策补偿“。本文根据近年黄河治理的一系列实践和探索,简述了由控制洪水向洪水泥沙管理转变的尝试和展望,指出: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在黄河上还必须包括泥沙管理。只有实施水沙联调和处理好黄河下游滩区问题,才能做到人、水、沙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