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入侵检测系统(IDS)继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火墙等安全技术之后,目前成为信息安全领域内一个活跃的研究课题。该文从IDS检测规则的规则匹配技术展开,并以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为例,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规则匹配技术,并对开放源码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Snort2.6进行了详细的检测规则分析。  相似文献   

2.
根据攻防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结合不完全信息博弈论及信息安全的有关理论,构建一个基于成本-收益的信息安全技术选择的投资博弈模型,得出在两种不同的安全技术配置下(仅使用防火墙或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共用)博弈双方的最优策略.通过对用户攻击率、系统响应率和入侵给系统带来的损失及系统的响应成本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了安全技术的价值,从而给出能动态调整安全技术的自适应入侵响应策略.最后通过实例进一步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全球化和网上各种新业务的兴起,信息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安全保护技术和防火墙技术已经远远不够,入侵检测系统(IDS)在网络安全保护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本文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的现状和采用的入侵检测技术.并提出了入侵检测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防火墙(Firewall)和入侵检测系统(IDS)的特点,并指出防火墙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在SNMP协议的基础上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IDS)与防火墙(Firewall)的联动机制,并提出了一种入侵检测系统(IDS)与防火墙(Firewall)的联动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对该联动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企业内、外部网络提供整体信息安全防护的建议,并探讨对企业在信息安全规划上,如防火墙规则制定、防黑客威胁评估、黑客入侵手法、入侵检测系统(IDS)及防护机制建立等,以提供企业一个安全、有效率的整体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郑林 《中国计算机用户》2004,(22):U015-U015
恶意入侵行为和病毒、蠕虫传播是危害信息安全的重要威胁。针对入侵行为的防范,过去重点在于检测,也就是采用入侵检测系统(IDS),并且寄希望于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联动实现对入侵的主动切断,在检测的同时起到防御的效果。但是由于技术原因这样的联动还不能实现很好的效果,由此就诞生了专门的入侵防御系统(IPS)。  相似文献   

7.
如何评价分析信息安全技术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攻防博弈模型对由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构成的安全体系进行了分析,求出了阶段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在阶段博弈分析的基础上,引入重复博弈的概念对模型进行了多阶段的动态博弈分析.研究表明,信息安全技术配置直接影响攻防双方的行为变化,贴现因子与入侵概率存在密切关系,从防御方的角度看,入侵概率的准确预测对其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作为防御方应积极记录、分析和量化攻击的方式、目标、数量及类型,进而优化配置,这将有效提高应用信息安全技术的效用.  相似文献   

8.
IDS通过使用模式匹配,异常发现以及完整性分析等技术来完成对入侵的检测,IDS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防火墙的设置方案、产品选择、路由器的配置方案、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IDS的研究,系统地讨论了防火墙技术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攻击的水准也在提高,网络安全便成了首要话题。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个防御整体的思想,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应运而生。基于联动模式的优势在于将入侵检测置于防火墙的保护范围之中,防火墙便可通过IDS及时发现其策略之外的攻击行为,IDS也可以通过防火墙对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行为进行阻断。入侵检测与防火墙联动可以大大提高整体防护性能。该文分析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的各自优缺点,对它们联动具体实现做出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保护网络中的信息免受各种攻击为根本目的网络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系统地分析了混合型防火墙技术及入侵检测相关技术,并提出了基于两种技术的联合网络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12.
入侵检测系统对于保障无线局域网(WLAN)的安全十分重要。在深入分析当前WLAN安全问题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后,针对无线局域网的特点,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无线入侵检测系统。首先对无线局域网网络结构和主要安全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入侵检测技术在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WLAN环境下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无线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了诸如Winpcap网络数据包捕获技术,多模式匹配算法中的自动机匹配算法及统计分析算法等具体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3.
移动Agent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将在电子商务、分布式入侵检测、网络信息检索和远程教育等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对这些安全问题做详细的讨论,并给出相应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4.
改进BP神经网络用于入侵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  赵小刚 《微计算机信息》2012,(3):131-132,84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上的信息量在日益增多,人们在网络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网络安全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的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经过对入侵检测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和对目前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针对目前大多数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的入侵检测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入侵检测,使入侵检测的准确性与速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入侵检测系统(IDS)作为一门新兴的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阐述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模块,从数据源、检测方法和检测定时三个方面描述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并对目前国内外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作了介绍和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海量存储和高带宽的传输技术,都使得集中式的入侵检测越来越不能满足系统需求。由此指出,分布式入侵检测(DID)必将逐渐成为入侵检测乃至整个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为进行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种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自治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结构 ,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该结构的原型系统。提出的结构 ,不仅能够避免分布式系统中存在的单点失效问题 ,还可以平衡计算并提高系统整体的效率 ,使入侵检测系统能够适应计算机及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入侵检测是保护系统安全的重要途径。给出了入侵和入侵检测的概念,说明了入侵检测的必要性,介绍了多种入侵检测方法和数据监测技术以及一些相关技术,最后讨论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入侵检测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入侵检测系统是重要的信息安全措施.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最新发展及出现的新特点,重点分析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数据融合和报警关联技术的引入、检测对象变化情况及与其它安全技术的协作性;阐述了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测试评估方面的最新发展情况;最后,展望了入侵检测系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入侵技术和计算机犯罪技术的发展,动态取证变得越来越重要.利用入侵检测系统和蜜罐来实现入侵取证的方法在取证的实时性方面有很大优势,但这些方法没有过多考虑系统被入侵时证据可靠性以及系统可靠性的问题,而且取证的时机难以掌握.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动态取证方法,该方法采用入侵检测系统作为取证触发器,利用影子蜜罐对疑似攻击进行确认和进一步观察分析,自适应调整取证过程,获取关键证据,最后采用有限状态机对该机制进行建模,并对该机制中的状态转换时机、影子蜜罐、证据安全存储等关键技术进行描述.利用该机制来实现动态取证,可以使得取证过程更可控,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证据量,并增强系统的容侵性.  相似文献   

20.
一个基于系统调用的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传感器实现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萍  彭勤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26):119-121,128
linux系统调用信息对于描述主机系统的安全状态有重要的作用,论文分析了linux系统调用信息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阐述了入侵检测系统HostKeeper中系统调用传感器的原形框架、软件设计和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利用linux系统调用信息进行入侵检测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