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湖泊污水处理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西安市兴庆湖为研究对象,对湖泊的水质进行了水平潜流和自由表面流净化的实验研究,比较了两种湿地的净化效果。在相同的水力负荷、水力停留时间、水深等条件下,分析了两种人工湿地对城市湖泊中的有机物、氮、磷等主要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及不同影响因素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比较了两种人工湿地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以西安市兴庆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pH值和温度对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湖泊污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pH值在7.5~8.0范围内变化,不会影响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降解;温度对污染物去除率有很大影响,进入11月上旬时,温度下降,导致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3.
以西安市兴庆湖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冬季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城市湖泊水体的净化效果。实验参照排入西安市兴庆湖的混合污水水质,测定了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的去除率,并分析了季节变化对净化效果的影响。为提高后续湿地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可靠性,提出人工湿地在低温环境运行条件下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磁分离/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河道水,磁分离净水技术在去除水体当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总磷时具有去除效率高、运行费用低、占地少的优点;人工湿地可以对溶解性污染物进行去除,是一种较好的生态废水处理方式,处理成本低、管理简单.将磁分离技术和人工温地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在人工湿地的基础上发展磁分离/人工湿地工艺,可以处理受污染的城市河道水和城市公园湖泊景观水,也可以应用于农村水环境治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西安市兴庆湖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季节变化对人工湿地净化城市湖泊水体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秋季湿地对CODCr的去除率比冬季高19.58%,对TN的去除率比冬季高33.79%,而对TP去除率的影响不明显,对NH3 -N的去除率比冬季低20.03%.  相似文献   

6.
宁夏引黄灌区适宜生态需水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在充分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宁夏引黄灌区非农地(荒地)、湖泊湿地、人工防护林、城市以及地质的适宜需水量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汇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现状条件下,平水年份(降水频率50%)灌区周边的适宜生态需水量为 11.12亿m3,枯水年份(降水频率75%)灌区周边的适宜生态需水量为12.72亿m3,该成果可为灌区基于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缪翚  廖理扬  蒋文 《人民珠江》2007,(6):105-107
分析深圳荔枝湖水体污染成因,提出标本兼治的思路,先截污后补水,综合运用曝气过滤、湖泊水力推流、臭氧灭藻、人工湿地净化等水质净化技术,改善湖水水质,为城市受污染景观水体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受农村生活源与农业面源污染的水体,开展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研究。研究区位于贵州省盘县,设计人工湿地处理来水能力为3.5万m3/d,人工湿地面积45 hm2。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可基本实现水质净化目标,使其达到景观水体标准,不仅有效保障处理水质,更可营造城市水景,可改善研究区所在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我国河流湖泊污染状况十分严重,流经城市的河流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化问题。目前,城市河流在截流污染源、完善城市管网和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采取的水污染防治技术措施主要有:底泥疏浚、人工增氧、调水引流水质改善、植物修复技术、湿地净化技术等河湖水质强化净化技术。郑州市贾鲁河河滩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将几种水污染防治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在城市河流水污染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地球的自然之肾,人工湿地是都市的自然之肾,对城市生态景观,污水处理,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和治理水体富营养化都有非常显著的功效.分析了国内外人工湿地技术方面的现状,总结城市人工湿地建设的主要功用,探讨城市人工湿地发展及设计动向.在调查研究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以武汉市汉阳地区的莲花湖为例,进行了人工湿地和生态砾石系统设计,并提出了景观规划构思.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下游中常洪水调控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塑槽径流条件、水流动床阻力、河道整治、滩区及防洪等方面,论证了未来黄河下游主槽目标过流能力采用4 000m3/s左右的合理性,提出了黄河下游发生明显淤滩刷槽的临界流量。同时,根据不同量级洪水河道的冲淤特点,提出了小浪底水库控制下游流量、含沙量指标。即在目标主槽过流能力条件下,控制漫滩洪水流量不低于6 000m3/s,含沙量不大于250-300kg/m3;小漫滩洪水和非漫滩洪水,尽量按流量2 300-4 000m3/s、含沙量20-50kg/m3的水沙搭配控制,避免出现4 000-6 000m3/s8、00-2 300m3/s两个量级的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12.
黄河柴家峡截流流量主要受控于上游已建梯级电站群。2005年黄河上游水量偏丰,9~11月柴家峡坝址河道流量超过多年平均流量1 050 m3/s,截流戗堤预进占的实际流量1 700 m3/s,龙口合龙进占流量1 200~1 700m3/s,仅次于黄河三门峡截流流量2 000 m3/s。如此大流量截流成功,值得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维泥沙数学模型计算与分析了引江济渭工程不同引水方案对渭河下游河道和潼三河段冲淤及降低潼关高程的作用。计算方案考虑了1981-1990年的丰水系列和1991-2000年的枯水系列两种水沙条件,汛期引水量分别为30亿m^3、50亿m^3和100亿m^3的不同引江济渭工程规模及5种引水量分配方式。分析结果表明,引江济渭工程的实施对渭河下游河道减淤和潼三河段冲刷及降低潼关高程将产生一定的作用,随着引水量的增加和分配方式的优化,作用将更加明显。当引水量为30亿m^3和50亿m^3、调蓄水库采用汛期月调节(引水量分配方式4)时,计算10年末渭河下游河道由累计性淤积转为累计性冲刷甚至年内冲刷。丰水系列下渭河下游河道淤积量可分别比无引江济渭工程情况减少1.4334亿m’和1.7034亿m’。潼关高程可分别下降约0.53m和0.97m;枯水系列下渭河下游河道淤积量可分别比无引江济渭工程情况减少1.3056亿m^3和2.0415亿矗,潼关高程可分别下降约0.83m和1.16m左右;丰水系列所需调蓄库容比枯水系列的大。相应于引水量为30亿矗和50亿m^3,丰水系列所需调蓄水库库容分别为4.42亿m^3和5.59亿m^2。  相似文献   

14.
An in-situ benthic device to measure nutrient fluxes across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has been developed and successfully used to study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fluxes of nutrients in Dianshan Lake, China.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Dianshan Lake were resuspended under wind-driven waves. DOC entered into overlying water only when sediments were resuspended. The average DOC flux was 105.78 mg/(m~2d), while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OC fluxes were 48.22 mg/(m~2d) and 10 273.20 mg/(m~2d), respectively. Ammonia and nitrate had no significant release, and the dynamic flux of TN was 87.11 mg/(m~2d). The release of phosphorus was the most evident, and the dynamic fluxes of SRP and DTP were 20.22 mg/(m~2d) and 21.78 mg/(m~2d), 2.2 and 2.0 times higher than the static fluxes, respectively. Dissolved phosphorus was released mainly as SRP, and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the sediments in Dianshan Lake cannot be ignored.  相似文献   

15.
西北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以系统分析的思想为基础,建立了面向生态和节水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序列模型系统,提出了综合考虑节水、水权、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多目标多情景模拟计算方法,并以南阳渠灌区为例,得出了比较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南阳渠灌区的应用表明,在现有水资源情况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当地水资源紧缺现象将会日益严重,现状、2010和2030年分别为工农业及城乡生活提供水资源量5641 5万m3,5796 7万m3和5657 2万m3,缺水量则达到1544 6万m3,2100 3万m3和3627 9万m3.  相似文献   

16.
涡流絮凝澄清技术在嘉兴某净水厂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兴某公司净水厂在扩容新建澄清池过程中使用涡流絮凝澄清技术,对<给水排水标准图>中320 m3/h水力循环澄清池S771(八)的内部构造作适当改造:缩短喉管长度,改变第一及第二反应室构造并在反应区加入涡流反应器,沉淀区加设斜管,外形尺寸及结构保持不变.改造后单池处理规模提高到500 m3/h,澄清池出水浊度稳定在3 NTU以下,滤后水浊度小于1 NTU,涡流投资在35元/m3以下.实践表明,涡流絮凝澄清技术具有澄清效率高、出水质量优、适应变化能力强、施工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空气吹脱塔对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的去除效果.在水温为24℃、气温为25℃、水力负荷≤20 m~3/(m~2·h)、气液比60的条件下,THMs去除率可达90%以上.THMs单体中,三氯甲烷最易去除,三溴甲烷最难去除.通过成本分析,吹脱塔运行费用为0.03元/m~3.研究表明,吹脱法是一种费用低、操作简单、高效率的去除THMs的工艺.  相似文献   

18.
Data support for wetland protection function evaluation can be provided by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the ability of regulating the regional climate of the wetland ecosystem. In this study, the cold-humid effect of the Baiyangdian wetland was analyzed by comparing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Baiyangdian wetland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Meanwhile, the regulatory functions of the Baiyangdian wetland for the processes and magnitudes of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from August to October 2008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aily mean temperatures in the Baiyangdian wetland were lower than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and that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mainly occurred in the daytime but were not obvious at night.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s in the Baiyangdian wetland were lower than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and the higher the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was, the stronger the regulation ability of the Baiyangdian wetland. Compared with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e decline of the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in the Baiyangdian wetland was gentler, and the mean relative humidity there was higher. The present findings indicate that effects of the Baiyangdian wetland on climate and humidity regulation are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9.
周科 《人民长江》2018,49(17):1-6
对水文模拟和土地利用格局混合模型在流域湿地恢复建设场地优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流域降雨、蒸发、土壤特性等自然条件建立了区域水文模拟模型;其次,根据湿地对工农业非点源径流污染的降解作用,建立湿地恢复建设场址优化选择模型;然后,将水文模拟与湿地建设优化选择模型相结合组成了混合模型。应用参数量化和贪婪算法,选择了南四湖流域内的4个典型小流域作为研究实例,借助于构建的模型和有关的资料,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了包括湿地规模、投资、水质改善程度等多项指标在内的湿地恢复建设场地优化选择方案。实践证明,研究结果对于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湿地恢复建设场地优化选择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广义ET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规划研究Ⅲ: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将基于广义ET的区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规划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天津市,按照"制定目标ET-方案设置-情景模拟-方案评价-方案推荐"的规划方法,提出天津市基于广义ET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规划方案.依据构建的区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模拟模型、量化准则及方案优选方法,以天津市为例进行了应用.针对2020水平年南水北调东线不通水的情况,提出针对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规划的七大总量控制:ET消耗控制量为74.7亿m~3、地表水取水控制量为32.3亿m~3、地下水取水控制量为1.2亿m~3、国民经济用水控制量为28.8亿m~3、生态修复用水控制量为3.2亿m~3、污染物排放氨氮控制量为1.02亿t、COD控制量为7.5亿t、人海水控制量为16.4亿m~3.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广义ET的区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规划理论与方法有利于合理解决天津市水资源紧缺、地下水超采、环境污染等问题,支撑天津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