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产蛋白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旨在从非传统环境(磷矿)中分离、筛选高产胞外蛋白酶菌株,对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研究其蛋白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到一株蛋白酶高产菌株,编号为PB5,该菌株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产胞外蛋白酶活力为562.3 U/mL,胞外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10,在pH 7~10有较好的pH稳定性;最适温度为60 ℃,20~50 ℃时有较好的稳定性;Na+、Mg2+、Mn2+、K+对蛋白酶活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Fe2+、Ag+、乙二胺四乙酸(EDTA)、苯甲基磺酰氟(PMSF)、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蛋白酶活力有明显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对菌株F21所产的α-淀粉酶进行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 通过硫酸铵盐析、疏水层析等方法纯化后,α-淀粉酶酶活达到 4 616.3 U/mL。 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最适pH值为4.8,最适温度为55 ℃,且酶在pH 4.0~9.0及低于45 ℃的条件下稳定性较高;Ca2+ 对酶活有较强激活作用,Fe2+及Fe3+对酶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从库巴德巴利酵母FBKL2.0130中克隆D-阿拉伯糖醇脱氢酶基因ARD,利用闪电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Yep-PAK,并将重组质粒导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W303-1A中,得到重组菌株W303-ARD并成功表达。并对重组菌株和亲本菌株的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并对重组D-阿拉伯糖醇脱氢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亲本菌株相比,重组菌株的D-阿拉伯糖醇脱氢酶的还原活力从(32.7±0.803) U/mL提高至(122.4±1.012) U/mL,氧化活力从(18.46±0.105) U/mL提高至(97.30±0.826)U/mL。重组D-阿拉伯糖醇脱氢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 ℃,在25~40 ℃范围内氧化、还原活力均保持稳定。还原反应的最适pH值为9.0,在pH 9.0~11.0范围内比较稳定;氧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7.0,在pH 7.0~8.0的范围内能保持较高的活性。Cu2+、Ba2+、Zn2+均能抑制重组酶活力;Mg2+对重组酶活力无明显影响;Ca2+、Mn2+、Fe3+均能提高重组酶活力。  相似文献   

4.
刘欢  段文强  金龙 《食品科学》2015,36(19):180-185
利用马丁氏培养基富集、PDA培养基纯化和七叶灵培养基显色,从长白山阔叶林中初步筛选出6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真菌。对真菌发酵生成的β-葡萄糖苷酶进行提取和纯化,测得10号菌株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最高为18.34 U/mL,形态学和分子学结合方法鉴定该菌株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该菌株所产β-葡萄糖苷酶最适反应温度约为55℃,在温度30、40℃和50℃时较为稳定。最适反应pH值约为5,在pH值为5~6之间相对较稳定。Cu~(2+)对酶活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Ag~+有较强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5.
单宁酶能水解单宁物质中的酯键,在食品和饲料工业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该研究从海洋微生物中获得了几株高产单宁酶 菌株,其中菌株95水解圈与菌落(直径)大小的比值最大,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并扩增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作进化树分析, 鉴定菌株95号为Aureobasidium subglaciale,其在发酵培养基中发酵72 h达到最大酶活力323.2 U/mL。 考察了温度和pH对酶促反应 影响,同时考察了粗酶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 结果表明,菌株95号所产单宁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 ℃,该酶在30 ℃、40 ℃、50 ℃水浴 保温4 h,相对酶活80%以上,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最适反应和最稳定pH均为6.0,在pH 3.0~7.0之间均有较高的酶活,表示其具有 较广的pH值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探讨来源于短短芽孢杆菌FM4B的几丁质酶(chitinase)分离纯化过程及其性质。菌株FM4B摇瓶发酵液经过离心、乙醇分级沉淀及葡聚糖凝胶G-100层析纯化,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定其分子质量。结果获得几丁质酶纯品,酶的纯化倍数为7.19,酶活回收率为30.6%,分子质量为66 kD;酶活力在pH 5.0~9.0和80 ℃以下稳定,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50 ℃;Cu2+、Hg2+、Pb2+、Co2+以及Zn2+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Mg2+ 和Ca2+对该酶的活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几丁质酶对多种霉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菌株FM4B分泌的几丁质酶稳定性好,且对多种霉菌抑制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云南马龙C3F-2016烟叶表面筛选的产淀粉酶菌株为出发菌株,诱变选育高产淀粉酶菌株并研究诱变前后酶学特性。方法:ARTP技术选育菌株后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诱变前后菌株产生的淀粉酶酶活力,并探讨不同温度、不同pH、金属离子、紫外光对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诱变选育出一株酶活力有较大提高且传代稳定的突变株Bacillus koreensis FS-103,其淀粉酶活力达9050 U/m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90%。高产突变株FS-103所产淀粉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0 ℃,最适作用pH5.5,在40~50 ℃和pH5~6之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Ca2+、Mg2+对淀粉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紫外照射对淀粉酶活力影响减弱。结论:此诱变选育产淀粉酶菌株的方法可行,为该类菌株进行酶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磁性聚乙烯醇微球固定化α-淀粉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磁性聚乙烯醇微球为载体,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α-淀粉酶,并对固定化酶的理化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磁性固定化α-淀粉酶的总活力、蛋白载量、比活、活性回收率分别为1107.89U/g微球、125.36mg/g微球、8.84U/mg蛋白质和37.96%;固定化α-淀粉酶的反应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110℃和7.0;固定化α-淀粉酶对金属离子Mg2+、Fe2+、Zn2+和Cu2+的抑制作用的忍耐性比自由酶的明显提高;α-淀粉酶被固定化后其热稳定性、操作稳定性、pH稳定性均比自由酶的明显提高。固定化α-淀粉酶在4℃,pH7.0的缓冲液中保存30d,其活力仍保持最初活力的91.6%,这比其自由酶的高12.3%。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从研究室保藏的10株红曲霉菌株中筛选高产酯化酶菌株,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最适培养基进 行选择,最后对其所产的酯化酶酶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筛选获得一株高产酯化酶菌株X1,并被鉴定为血红红曲霉(Monascus sanguineus)。 其最适产酶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70g/L,大豆蛋白胨20g/L,NaNO3 2 g/L,KH2PO4 1 g/L,MgSO4·7H2O 2g/L, 初始pH值4.5。采用最优培养基,在30℃、180 r/min条件下发酵4d,酯化酶活力为315.19 U/mL。 该酯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 25~35℃范围内稳定性较好;最适pH值为5.0,在pH为6.0时稳定性较高;金属离子Ca2+可提高该酯化酶活性,Mg2+、Fe2+、Na+和Ag+则有 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且Ag+抑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赵芯  成丽丽  邓玉  敬海明  唐云明 《食品科学》2012,33(19):254-258
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CM-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200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核糖核酸酶电泳纯品,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该酶比活力为54272.27U/mg,回收率为11.37%,纯化倍数为606.67倍。该酶分子质量约为33.3kD,最适温度为52.5℃,最适pH值为8.5,在20~40℃以及pH6.0~7.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Fe2+、Cu2+、SDS、抗坏血酸和草酸对该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分离筛选到一株生淀粉酶酶活较高的菌株QD006,通过形态和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该菌为Staphylococcus intermedius。该菌产生的生淀粉酶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6.5,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Na+、K+、Ca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Fe3+、Zn2+和Cu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性植酸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陶  李文  袁佩佩 《食品科学》2012,33(1):120-124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产中性植酸酶的菌株,酶活力达12.52U/mL。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鉴定为放射型根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反应pH 值为7.0;65℃处理60min 酶活力保持80% 左右,有一定耐热性;在pH5.5~8.0 之间,稳定性较好;Ba2+ 对酶活力有一定的激活作用,Fe2+、Mg2+、Zn2+ 和Cu2+ 对酶活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Fe2+ 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卵黄平板法从不同来源土壤样品中分离到25株磷脂酶生产菌株,经复筛得到1株磷脂酶产量较高的菌株JYSY1。根据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菌株JYSY1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最适生长及产酶温度分别为25℃、30℃,最适生长及产酶初始pH值均为7.0。采用硫酸铵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从菌株JYSY1的发酵上清液中分离纯化了磷脂酶,其分子质量约为48 kDa,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的pH为8.0,Co2+和Ca2+对酶促反应有促进作用,酶活力分别提高到111.59%和110.11%。Zn2+、Mg2+对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DS、PMSF、EDTA、EGTA均对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酶热稳定性较好,65℃下酶活力能保持55%以上,纯化的酶是一金属磷脂酶,属于磷脂酶C。  相似文献   

14.
以实验室筛选得到的醋酸菌(Acetobacter pomorum)为实验菌株发酵产酶,通过细胞破壁,采用(NH4)2SO4沉淀、透析、DEAE-Sepharose 离子交换层析及 Super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乙醛脱氢酶的酶液,并考察其酶学性质。该酶分子质量为221.60 kDa,单个亚基分子质量约为54.41 kDa,为四聚体结构;纯酶液比活力20.25 U/mg,纯化倍数为10.16倍,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的回收率为6.53%。酶学性质研究表明,ALDH促进乙醛分解的最适温度为50 ℃,40~50 ℃相对酶活力稳定性好;该酶的最适pH为7.0,当pH在5.5~7.5内酶活力表现稳定;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Na+、K+、Zn2+、Ba2+对该酶酶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而Mg2+、Ca2+、Al3+、Li+、Cu2+具有促进作用;ALDH的最适底物为乙醛,相对偏好直链醛类。ALDH活性较大,为后期表达和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酸性异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淀粉厂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出产脱枝酶的菌株,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1株产偏酸性异淀粉酶活力较高的菌株YDF30。其发酵56h时酶活力最大,达到16.4U/mL。所产生的异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5.2,在低于50℃和pH5.2~9.6条件下较稳定。依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实验结果,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16.
从西藏阿里地区冈仁波齐山脉附近筛选得到了一株产纤维素酶的细菌G1,经形态观察与16S rDNA的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该菌株在30 ℃、pH 7的初始条件下培养76 h后产酶量达到最高,酶活力为0.3 U/mL。酶学性质研究表明,B. licheniformis G1所产纤维素酶的分子质量约为65 ku,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 ℃,在30~60 ℃范围内保持50%以上的活力;其最适反应pH为6.0,在pH 5.0~6.0范围内保持95%左右的酶活力;此外,Mn2+对其纤维素酶活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Cu2+、Mg2+、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该酶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青海茶卡盐湖地区土壤中分离出一株产纤维素酶的细菌菌株,根据菌落形态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琼斯氏菌属(Jonesia quinghaiensis sp.)。在25 ℃、初始pH值为7.0的发酵条件下,该菌株产酶量培养45 h达到最大值,发酵液酶活力为0.3 U/mL。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纤维素酶最适反应pH值为8.0,最适反应温度为35 ℃,在30~40 ℃的范围内保持60%以上的活性。金属离子Mn2+、Co2+和Cu2+对酶活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Ca2+具有显著的促进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刚果红平板染色法从土样中筛选到3株产纤维素酶的真菌,通过对其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测定,选择一株相对活力较高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在形态鉴定的基础上,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鉴定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命名为giF-10。对米曲霉giF-10进行摇瓶发酵,经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DEAE Cellulose 52离子交换层析进行纯化。得到纯化后的β-葡萄糖苷酶,比活力为40.84U/mg,分子质量约90kD;该β-葡萄糖苷酶最适温度为55℃;在30~50℃之间热稳定性好;最适pH值为4.5;pH4.0~6.0稳定性好;金属离子对酶活力具有一定的影响,Mn2+对酶具有较强的激活作用;Fe3+和Cu2+对β-葡萄糖苷酶活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酶对水杨素和纤维二糖具有较强的底物特异性;β-葡萄糖苷酶对水杨素的动力学参数:Km为0.676mmol/L;对纤维二糖的动力学参数为:Km为2.906mmol/L。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非酿酒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共得到11株产淀粉酶菌株,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11株酵母菌在pH值为7~9时表现了较高的酶活力,在pH值为5~6时保持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30~50℃时保持较高酶活力;金属离子依赖性发现,Fe2+、Mg2+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Ca2+、Ba2+、Cu2+对酶有抑制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酶均有抑制作用,EDTA抑制酶活约为50%,淀粉酶对二价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依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酶高产菌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SP08,并通过菌落形态特征和ITS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最后通过酶促反应初步测定了该菌所产纤维素酶的性质。结果表明,筛选得到菌株SP08,经鉴定为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该菌株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产酶能力,培养60 h时纤维素酶活性即达(18.54±0.75),72 h时酶活达到最高(19.18±0.68)U/mL。酶学研究表明,菌株SP08所产纤维素酶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50 ℃和5.5,在20~50 ℃及pH4.0~6.0时稳定性较高;Mg2+、Mn2+和Ca2+能够提高该酶活性,而Fe2+和Cu2+却对该酶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