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以葡萄皮渣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超声波结合酶法提取酿酒葡萄皮渣原花青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最佳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500 000 U/g)添加量0.3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90 min、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400 W。在最佳工艺参数下葡萄皮渣中原花青素的得率为14.22 mg/g。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皮渣原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0.130 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0.228 mg/mL,与维生素C相比,其抗氧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
以赤霞珠酿酒葡萄皮渣为原料,研究双酶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辅助浸提白藜芦醇工艺的最佳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液固比对白藜芦醇浸提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白藜芦醇浸提工艺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添加量分别为2.5%和1.2%,酶解温度为45 ℃,酶解时间为100 min,液固比为30∶1(mL∶g)。在此优化条件下,白藜芦醇得率为927 μg/g干质量。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可知,在质量浓度0.1~0.5 mg/mL的范围内,白藜芦醇对DPPH·和·OH的清除作用较好,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83.1%和74.0%。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泡桐花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酶解温度、超声功率、液料比和酶解时间进行Box-Ben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泡桐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泡桐花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 ℃,超声功率240 W,液料比40∶1(mL∶g),酶解时间36 min。在该优化提取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得率为7.82%,与模型预测值8.01%接近。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泡桐花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14.2 μg/mL、200.7 μg/mL和328.5 μg/mL,在总黄酮质量浓度为800 μg/mL时,总黄酮对三者的清除率分别为83.1%、75.4%和64.3%。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黑果腺肋花楸全果、果渣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评估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全果和果渣原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5∶1(mL/g),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时间37 min,提取温度50℃,在此工艺条件下花楸全果和果渣原花青素得率分别为98.48、78.04 mg/g。体外抗氧化研究结果显示,黑果腺肋花楸全果、果渣原花青素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且对 ABTS+自由基(IC50779.51、315.95 μg/mL)、DPPH 自由基(IC50406.73、156.73 μg/mL)和羟自由基(IC501 319.02、393.66 μg/mL)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中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优。综上,黑果腺肋花楸果渣中仍含有大量原花青素,且抗氧化能力优于全果原花青素,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和良好的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该文研究了滇黄芩总黄酮酶解超声提取的工艺条件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解超声工艺对滇黄芩总黄酮的提取具有协同作用,提高总黄酮提取得率。在超声功率100 W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酶解超声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 h、乙醇体积分数55%、加酶量50 U/g(干原料)、液料比30∶1(mL∶g)、提取温度50 ℃,在此条件下,平均提取得率为24.03%。抗氧化实验研究表明,滇黄芩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IC50分别为0.14 mg/mL、0.20 mg/mL。  相似文献   

6.
为了高值化利用藻渣,本文展开雨生红球藻藻渣制备抗氧化蛋白酶解物的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了主要反应条件(底物浓度、加酶量、温度、pH和时间)对酶解产物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水解度的影响,并对最优酶解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及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9%(w:v)、加酶量0.7%(w:w)、温度40 ℃、pH11.5和时间3 h。最优酶解物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IC50为481.574 μg/mL,FRAP能力为19.641 μmol FeSO4·7H2O/g(浓度为1000 μg/mL),显著优于蛋白非酶解物。抗氧化酶解物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必需氨基酸含量达34.4%,营养价值高,且含较多与抗氧化密切关联的疏水性氨基酸。本研究为雨生红球藻高附加值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酿酒葡萄皮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对葡萄皮渣多酚得率的影响,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提取葡萄皮渣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30 min,温度60℃,料液比1:20(g/mL),超声功率200 W,在该条件下葡萄皮渣多酚得率为6.72 mg/g。并研究了葡萄皮渣多酚粗提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当添加的葡萄皮渣多酚的质量浓度为0.79 mg/mL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78.64%。  相似文献   

8.
酶法提取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研究了酶法提取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工艺。对影响酶法提取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五个因素进行考察,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葡萄皮渣与纤维素酶的配比为1000:1,在60℃下酶解90min,酶解后加入乙酸乙酯,在30℃下浸提0.5h,浸提两次。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得率为0.93mg/g。  相似文献   

9.
葡萄皮渣提取物总酚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葡萄皮渣提取物总酚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处理葡萄皮渣,选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作为溶剂。使用Folin-Ciocalteu试剂对葡萄皮渣提取物的总酚含量进行测定。采用FRAP法测定葡萄皮渣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ABTS+.的清除作用,及其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的抑制能力。选择5种供试菌(G+,G-)考察葡萄皮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选用70%乙醇超声辅助提取葡萄皮渣,得到的提取物(GREs)中总酚含量为106.4mg/g,其FRAP值为(3.215±0.017)mmol/g,对DPPH自由基、O2.、.OH和ABTS+.的IC50分别为20.5、52.5、566.4、16.8mg/L。GREs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抑制作用的IC50为28.2mg/L。GRE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强,MIC为900μg/L,高于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黄曲霉。结论:GREs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革兰氏阴性细菌,GREs对真菌的抑制作用相对...  相似文献   

10.
研究葡萄皮渣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_9(3~4)正交试验考察微波辅助法各因素对葡萄皮渣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后工艺为:乙醇浓度60%(体积分数)、料液比1∶25(g/m L)、微波时间120 s、微波功率440 W,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38.64 mg/g。体外抗氧化试验中,葡萄皮渣总黄酮提取物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酿酒后分离的葡萄皮渣为原料,对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为影响因素,以葡萄皮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出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剂为体积分数70%的乙醇,浸提温度80 ℃,浸提时间40 min,按1∶7(g∶mL)的料液比,浸提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葡萄皮渣中多酚提取量为30.03 mg/g。  相似文献   

12.
采用乙醇加热法提取葡萄花旗松素,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葡萄花旗松素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最优组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葡萄花旗松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静置处理时间为30 min、乙醇含量58%、提取温度56℃、液料比23:1 mL/g、提取时间2.0 h,最佳提取量为3.936 mg/g。以VC为参照测定提取液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力,其中葡萄花旗松素提取液对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力均高于VC溶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浓度为50 μg/mL的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到90%。此外,研究还表明花旗松素提取液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8.15、22.65 μg/mL。本结果对于葡萄皮渣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酿酒葡萄皮渣(皮和籽)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丰富,具有很高的再加工利用价值。对鲜葡萄皮渣进行压榨处理后再干燥,研究压榨对皮渣的酚类物质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榨处理可以快速降低葡萄皮渣水分含量,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压榨葡萄皮总酚、原花青素的提取量均有所增加,其含量分别为19.56 mg/g和22.64 mg/g。压榨葡萄皮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未压榨葡萄皮,其DPPH、ABTS及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2.90%、70.18%和41.09%,铁氰化钾还原能力及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分别为0.23%和21.33%。压榨籽和皮籽混合物的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则明显降低。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原花青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4.
以葡萄皮渣为原料,采用双水相法提取其中的花色苷并鉴定花色苷组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双水相法提取葡萄皮渣花色苷的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葡萄皮渣花色苷提取物中花色苷组分。结果表明:双水相法提取葡萄皮渣花色苷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40%、硫酸铵质量分数26%、pH3.0、料液比1:38 g/mL,在此条件下花色苷得率(3.05±0.07) mg/g。经鉴定发现葡萄皮渣花色苷提取物含有2种花色苷组分,分别为飞燕草-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其纯度分别为90.16%和92.41%。研究结果为天然花色苷提取提供一种新的提取方式,并为进一步开发花色苷功能性食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莲藕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优化莲藕多酚提取工艺条件,并测定其抗氧化、降血糖和降尿酸活性.结果 表明:莲藕多酚提取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2∶1(mL/g)、提取温度53℃、提取时间41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359.55±1.20)mg/100 g.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1,1-二苯基-...  相似文献   

16.
葡萄果渣酵素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其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果酒及果醋酿造过程中废弃的葡萄果渣、糖蜜为原料,利用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多菌种共酵过程中物质间的转化与利用从而得到营养价值更高的酵素保健饮品。在确定基本超声条件(超声频率40 kHz、超声功率50 W、超声温度30 ℃)的前提下,考察活菌接种量、初始pH值、糖添加量、超声时间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活菌数的影响;并探究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对葡萄果渣酵素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得到初始pH 5.0、糖添加量8%、活菌接种量12%、超声时间60 min,并将该条件用于5 L罐的工艺放大,对补料方式进行改进,发酵终点时pH值为3.5,可滴定酸度为2.89%,总酚质量浓度为5.5 mg/mL。检测得到功能性成分如原花青素质量浓度为3.78 mg/mL,SOD活力达到988 U/mL。采用总抗氧化能力试剂盒测定得到该酵素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以Trolox当量计)为(44.5±2.5)μg/g。经检测,该葡萄果渣酵素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发酵过程中散发葡萄特有的醇、酚、萜类香气,葡萄果渣酵素香气独特且绵密。得到的葡萄果渣酵素上清液色泽透明亮丽,香气绵柔,口感、滋味评价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以葡萄皮渣为原料,采用乙醇溶液对葡萄皮渣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浸提,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多酚含量,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出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5%,浸提温度48 ℃,浸提时间8 h,料液比1∶15(g∶mL),多酚得率为:16.48 mg/g。采用滤纸片法进行葡萄皮渣多酚的抑菌试验,发现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志贺氏菌(Shigella)、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沙门氏菌(Salmonell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合忧遁草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以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纤维素酶法和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忧遁草茎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工艺;采用ABTS自由基法、DPPH自由基法和还原力法比较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忧遁草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v/v)、温度55 ℃、pH5.0、底物质量浓度30 g/L、酶用量300 U/g、时间1.5 h;有机溶剂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v/v)、温度55 ℃、料液比1:15 (g/mL)、时间2.5 h。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忧遁草茎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1.32±0.11)%(w/w),高于有机溶剂浸提法的(1.05±0.08)%(w/w)。2种提取方法得到的黄酮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其中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物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94±0.04)、(0.178±0.013)mg/mL,低于有机溶剂提取物的(2.76±0.05)、(0.200±0.015)mg/mL,说明酶法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强于有机溶剂浸提法。忧遁草茎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三相萃取(TPPE)蛋白质的条件,对黄参蛋白质(SGP)组分SGP-1和SGP-2的体外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GP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硫酸铵饱和度50%,蛋白质提取液和叔丁醇体积比1.0∶1.0,萃取体系pH值4.5,萃取温度20 ℃,萃取时间15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平均蛋白质提取率为(88.71±0.54)%,显著高于硫酸铵沉淀法(76.49±0.70)%(P<0.05)。蛋白组分SGP-1和SGP-2对DPPH、ABTS+自由基最大清除率分别为(61.25±1.51)%、(51.20±1.40)%和(89.20±1.46)%、(89.10±1.39)%;蛋白组分SGP-1和SGP-2的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值、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指数分别为0.99 mmol/L、(109±1.56) μmol TE/mg和0.59 mmol/L、(65±1.42) μmol TE/mg。两个样品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抗氧化性均呈现浓度依赖性,与SGP-2相比,SGP-1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