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重要调蓄湖泊,由于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三口洪水、泥沙.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洪水位抬高。泥沙淤积加重湖区的防洪负担、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的同时,降低了湖泊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使湖区生态环境恶化。根据洞庭湖河湖疏浚规划,通过对典型河段疏浚前后水情、水环境质量及承载能力变化的深入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洞庭湖河湖疏浚的防洪减灾效益、水环境修复效益和生态系统恢复效益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重要调蓄湖泊,但由于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三口洪水、泥沙,使得河道湖泊泥沙淤积,洪水位抬高,在不断加重湖区的防洪负担的同时,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根据洞庭湖河湖疏浚规划,通过对典型河段疏浚前后水情、堤防防洪能力和内湖自排时间等的变化的深入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洞庭湖河湖疏浚的防洪减灾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重要调蓄湖泊,但由于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三口洪水、泥沙,造成湖内河道淤塞、湖泊泥沙淤积,洪水位抬高,在加重湖区的防洪负担、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的同时,降低湖泊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使湖区生态环境恶化。本文根据洞庭湖河湖疏浚规划,对典型河段疏浚前后水情、水环境质量及承载能力变化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洞庭湖河湖疏浚的防洪减灾效益、水环境修复效益和生态系统恢复效益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和预测。  相似文献   

4.
西洞庭湖区河流众多,气候异常,洪涝灾害频繁。通过对西湖庭湖区1998年洪水特点的分析,探讨西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成因,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桂洪 《治淮》2002,(6):38
江苏省金湖县境内河、湖纵横密布,水资源十分丰富。今年入春后,沿湖一些镇(乡)的部分基层干部和养殖户片面理解“要想富,走水路”的口号,受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驱使,利用河湖低水位时机,盲目围湖围河圈圩养殖,导致湖泊水域日益萎缩,大大降低了湖泊的调蓄能力,严重影响湖区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渊蓄湖泊,但甫于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三口洪水、泥沙,造成淤塞河道,湖泊泥沙淤积,洪水位抬高,在加重湖区的防洪负担、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的同时,降低湖泊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湖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根据洞庭湖河湖疏浚规划,通过对典型河段疏浚前后水情、水环境质量及承载能力变化的深入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洞庭湖河湖疏浚的防洪减灾效益、水环境修复效益和生态系统恢复效益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和预测。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期以来人们只认知洪泽湖的几十亿立方米防洪调蓄能力,却漠视它的河湖串阻力及其一级尾闾地位的情况,通过对历史洪水和有关资料的分析,初步揭示平原河湖串的危害性,由此引证进一步治理淮河实施河湖分离的必要性,并提出一种合理的河湖分离方案,以及比较可行的模拟论证方法.  相似文献   

8.
淮河与洪泽湖河湖关系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研究淮河与洪泽湖的河湖关系,提出河湖关系是建立在水沙交换作用基础之上,河湖关系包括河流、湖泊和入湖三角洲演变、洪泽湖调蓄量变化以及出湖河道的演变和泄流能力这几个方面。同时阐述河湖关系的历史研究和演变过程,并分析河湖关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望河湖关系的研究趋势,认为河湖关系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基础以及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9.
汉川泵站承担汈汊湖区1936km~2的排涝和孝感地区南部四县180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泵站总容量为20,800kW。本文根据汉川泵站的运行实践和径流观测,研究分析了平原湖区暴雨的汇流规律,提出了泵站合理的调度准则:(1)合理控制起始排水位;(2)掌握雨情预报,坚持水位预降;(3)科学处理调蓄与抽排的关系;(4)河湖调蓄同时进行;(5)先排河渠、后吐湖泊;(6)坚持泵站经济运行;(7)掌握水情、力争自排。合理调度的直接经济效益是可减少漬涝面积10.8~32.6万亩,免损粮食3240~9780万kg。  相似文献   

10.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气象条件,鄱阳湖区历来洪涝灾害频繁。近几十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高水位洪水发生频次显著增加,2020年更是发生了超历史洪水,湖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承受着巨大威胁。阐述了鄱阳湖区洪涝灾害情况,解析了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剖析了鄱阳湖区现状防洪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按照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了鄱阳湖区生态防洪思路和对策建议,通过优化蓄滞洪区空间布局、创新圩垸生态防洪模式等措施,可保障今后鄱阳湖安澜、百姓安居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区是指荆江河段以南 ,湘、资、沅、澧四控制站以下 ,高程在 50m以上跨湘鄂两省的广大平原、湖泊水网区 ,总面积 18780km2 ,其中湖南 152 0 0km2 ;天然湖泊面积 2 6 2 5km2 ,都在湖南省境内 ;洪道面积1418km2 ,其中湖南 10 13km2 ;湖南省受堤防保护面积 1156 2km2 ,长期以来 ,由于泥沙淤积和湖洲垦殖 ,洪道行洪不畅 ,湖泊调蓄容积减少 ,特别是因荆江挤压 ,湖口壅阻 ,湖区的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防汛抢险任务艰巨 ,进入 90年代以来尤为严重。 1996年大水后湖区水利建设上了新的台阶 ,特别是 1998年大水后 ,党中央、国务院对…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水患灾害分析及其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是我国一颗璀璨的明珠,维系着长江中游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大局;洞庭湖区又是一块险地,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长期威胁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困扰经济社会发展。首先从地质学角度研究了洞庭湖的形成及演变过程,进而以地质学为基础并综合多学科视角分析了洞庭湖洪涝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最后在地学背景启示的基础上,对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提出了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环保疏浚生态系统恢复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重要调蓄湖泊,由于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三口洪水、泥沙,造成淤塞河道湖泊泥沙淤积,洪水位抬高。在加重湖区的防洪负担、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的同时,也降低了湖泊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使湖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根据洞庭湖环境疏浚规划,通过对典型河段疏浚前后水情、水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生态条件变化等的深入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洞庭湖环保疏浚的生态系统恢复效益等进行了研究和预测。  相似文献   

14.
金湖县是个河、湖纵横密布,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今年入春后,沿湖一些镇(乡)的部分基层干部和养殖户片面理解“要想富,走水路”的口号,受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驱使,利用河湖低水位时机,盲目围湖围河圈圩养殖,导致湖泊水域日益萎缩,极大地降低了湖泊的调蓄能力,严重影响湖区行蓄洪安全,违反了防洪法规。为了使水坏境免遭更大破坏,维护水事活动的正常秩序,确保  相似文献   

15.
李昌文  黄艳 《人民长江》2022,53(6):1-13
湄公河与洞里萨湖河湖关系是世界上著名江湖关系的典型代表,同时受上游来流、下游潮汐、区域风浪、洪泛区调蓄等影响,水情叠加互馈效应(遭遇、倒灌、补水、漫滩、顶托、调蓄)巨大,水文过程集成度高。从河湖水文情势变化规律、河湖耦合水文水动力学模型、河湖水量交换关系及水情驱动机制3个方面阐述了湄公河-洞里萨湖河湖关系与水文情势驱动响应机理研究进展,并研究了其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实现路径。结果表明:(1)湄公河与洞里萨湖水文-水动力作用机理复杂且尚不明晰,成为制约湄公河和洞里萨湖综合治理的瓶颈问题;(2)未来亟需加强研究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构建湄公河与洞里萨湖大型连通水网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精细模拟河湖水情组合叠加效应的时空量演变特征,定量揭示洞里萨湖河湖互相转换特性,理清河湖交互规律的宏微观格局,定量评估径流、潮汐、风浪遭遇组合对河湖水量交换的影响量,阐明河湖水情-水动力条件-水通量交互-湖区水文节律的驱动机制和耦合协变响应规律,以及创建河湖水量交换关系内涵变化量与洞里萨湖全区域全过程水文情势变化量的定量关系知识图谱。研究成果对丰富江湖关系内涵、指导柬埔寨洪旱灾害应对、提高水文预报精度、确保河湖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及长江“四口”入湖洪水,经调蓄后注入长江,是典型的河网湖泊区。作者根据其河湖组成的基本格局,将其概括为多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多输出两型,并分别建立其数学预报模型。每型由区间洪水计算、水位流量关系转化、流量演算和调蓄演算组成。再将两型串连可全面解决湖区内部和出口的洪水预报和水文计算问题。运行表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建新  尹晓科 《人民长江》2009,40(19):12-14
洞庭湖区湿地的生态环境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多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给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致使湿地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目前,洞庭湖区湿地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湖区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珍稀物种濒危;泥沙淤积严重,湖泊萎缩,洪水水位升高,调蓄功能下降;水文环境趋于恶化,洪涝灾害日益频繁;血吸虫病盛行,疫区面积有扩展趋势;湿地生态质量下降,功能衰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切实做好洞庭湖水质监测工作,保护湖区湿地水环境;实施退田还湖和生态防护工程,减少泥沙淤积,确保湖泊蓄洪、分洪功能;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强化生态保护的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对湿地保护的立法;优化湖区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流域统一管理,建立跨区域生态管理模式等对策,以期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并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区是湖南省防汛重点地区,受长江与湘资沅澧四水影响,洪涝灾害频繁,防洪抗灾任务繁重。为了确保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适应防大汛抗大灾的需要,在水利部和中央防总的大力支持下,从1977年开始在洞庭湖区组建防汛无线电通讯网。经过几年的建设,湖区通讯网络已初具规模,到1991年开通了从长沙至常德180km的数字微  相似文献   

19.
唐日长 《人民长江》1996,27(3):42-42
对洞庭湖治理的初步意见唐日长洞庭湖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又是长江中游凋洪的重要湖泊。由于泥沙淤积和筑堤围垦,湖泊面积和容积日益萎缩,凋洪能力下降,湖区水位抬升,洪涝灾害严重。洞庭湖区综合治理的任务是因势利导,扩大湖区调洪能力,减轻洪涝灾害,实现“江...  相似文献   

20.
1998年长江大洪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8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这场洪水虽已过去,但各种议论纷至沓来,更有甚至其归于“人祸”。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虽然这场洪水量级大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但造成损失比1931年和1954要小得多。经分析,长江发生198年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调蓄能力下降,削峰作用降低及水位抬高等原因造成的。荆江以下最大洪峰流量和最大60d洪量对比表明,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