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叙述了人体带静电的三种主要方式是磨擦带电、感应带电和接触性传导带电,分析了人体静电可能对石油库日常作业带来的危害,指出了影响人体带静电的因素,提出了在油库作业中应确保人体可靠接地、作业人员应注意着装和行为、尽量使用抗静电产品和增大作业场所相对湿度等防止人体静电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聚丙稀粉体生产过程中,静电荷聚积所产生电击或静电火花,可能引起对人体伤害和生产事故等隐患,文章介绍了AJS-2系列粉体静电消除器的主要组成原理及技术特点,该仪器2000年至今在河南油田聚丙稀放料及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表明,采用消电装置使聚丙稀粉体静电位由原来最高60kV,最低5kV,平均在25kV左右,降到0.5kV,达到了国家安全标准,增强了粉体放料及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减轻对人体的伤害,消除了安全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3.
论油库静电的危害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油库的特点叙述了静电的产生、消散泄漏与积聚,静电的放电和引燃条件。以及静电事故的预防。指出在静电放电的三种类型(电晕放电、火花放电和刷形放电)中,危险性最大的是火花放电。预防石油库静电事故的发生要从静电的产生和消散泄漏入手,控制输送油品的流速。避免喷溅式装油,做好金属油罐、管路、装油罐车等静电接地和防雷电接地,在爆炸危险场所应设人体排静电装置。  相似文献   

4.
根据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提出对控制室的静电防护要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静电放电的特点;人体为控制室内最主要的静电放电源头,人体的静电模型(HBM)是IEC标准中控制系统静电抗扰度的测试模型;控制静电源和及时消除防静电工作区内产生的静电荷,是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泄漏是静电防护的首选方式,为了控制静电的泄漏速度,必须要软接地;防静电的等电位体的实施主要依赖于防静电地面的设计;如何计算静电防护工作区(EPA)的静电泄漏电阻和带电体的静电衰减时间。提出制定控制室静电防护工作区的设计规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加油站的静电存在方式主要有汽车油罐车所带静电、加油管线产生的静电、人体静电和加油机的静电。对静电的存在形式的了解有助于采取防范措施,消除静电对加油站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静电及其危害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静电的产生及静电着火的条件,指出要防止静电危害,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做好人及物的预防;在比较干燥的冬季特别要注意人体和着装静电的放电。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石油油气场站安全管理,针对油气场站三大安全威胁之一的静电危害进行机理剖析和危害阐述,分析油气场站静电的主要来源和静电危害的步骤,进一步提出油气场站静电防护的三个技术防范措施(液态油体流动静电防护措施、人体静电防护措施、运输车辆静电防护措施)和一个管理防范措施,并简要介绍已实施的人体静电防护措施和运输车辆静电防护措施.以期加强静电危害认识观,采取有效防静电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消除油气场所等典型易燃易爆场所由于静电原因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8.
液化石油气站静电灾害的形成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化石油气站主要原料为石油伴生气(简称天然气)。作为易燃易爆危险品,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在接受、储存、处理、输送、装载过程中,液体流动和人体都会产生静电,若不及时消除,在条件成熟时有可能酿成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必须正确分析静电灾害形成机理作出详细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行设计安装的静电分离装置及适宜的模拟体系,对影响静电分离效率的停留时间、粘度、电压、微颗粒粒径、填充介质的材料性质、填充介质的尺寸、填料床层高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静电分离器的“小胞串级”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以实例说明静电对石化工业不容忽视的危害,进而从八个方面归纳了石化工业中静电危害的预防措施,如:工艺控制、接地、增温措施、采用抗静电剂、静电消除器等。在最后一项措施中专门介绍了人体防静电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静电消除器的工作原理和静电消除器在间歇式小本体聚丙烯装置上的应用。静电消除器能很好地消除聚丙烯粉体上的静电危害,缩短单釜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液固体系的静电分离研究 Ⅲ.热模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自行设计安装的静电分离装置对油浆中的催化剂颗粒进行了静电分离试验,测定了油浆的组成、粘度、介电常数、电导率等物理性质。为了考察沥青质对电导率及静电分离的影响,用炭黑进行了模拟试验,并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静电分离器的“竞争吸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油品在输送过程中因与管道、过滤器和管道内各流层之间相互摩擦,以及在装卸过程中分离冲刷等而带上电荷。为防止储油罐内油品带电所引发的事故,人们曾研制出多种消电方法,如接地法、添加抗静电剂、设消静电器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些弊端,不利于推广。人们在以前这些方法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新的消静电方法──浮球金属链法。文章分析了储油罐内油品带电的状况,简单介绍了油品产生静电的机理,给出了浮球金属铸消静电装置和对油品中静电进行测试的系统以及测试效果。测试数据表明,浮球金属链法可完全消除油品中的静电,且装置简单,容易制造。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一起污油罐静电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总结了事故教训,提出对装置污油外送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LLDPE聚合反应静电及结片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前言齐鲁石化公司LLDPE生产装置自1990年10月份投产以来,由于反应器静电问题造成了多次非计划停车,并由此而导致了反应器内部结块,严重影响了装置的稳定运行。表1为因静电波动导致反应终止与卸床的统计表。由表1可以看出,因静电影响给装置运行带来较严重的问题。为了有效地控制好静电,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二、静电发生机理 1.树脂之间以及树脂与反应器之间摩擦生电这一客观事实已被承认,但一般认为因摩擦而产生的电量极微弱,且因为它能在很大的范围(反应器良好的静电接地)内扩散,因而它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尽管有可能出现电荷传递受阻而造成反应器中静电势的增  相似文献   

16.
静电具有其两面性。一方面有关静电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科研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如进行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分离、静电防腐,静电造纸,静电养殖等等;另一方面静电现象也会在极为广泛的范围内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危害。石油储运行业由于其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经营管理对象的特殊性,静电造成的危害甚至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但只要我们重视静电.  相似文献   

17.
简要叙述了静电的产生及影响静电产生的因素,以实例说明了静电的来源和危害。介绍了防止静电危害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静电消除器的工作原理和静电消除器在间歇式小本体聚丙烯装置上的应用。静电消除器能很好地消除聚丙烯上的静电危害,缩短单釜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涤纶聚酯切片生产及切片包装过程中,静电产生的机理及危害,重点介绍了静电消除器在聚酯切片包装机上的应用。提出了聚酯切片管道风送及包装过程中对静电产生的防治对策,从而改善和解决了静电对切片包装操作工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20.
《石油机械》2016,(8):108-112
为了满足高含水油田、边际油田、深水油田及绿色油田开发对高效紧凑原油脱水装置的需求,提出了三相分离器内置静电聚结原油脱水技术。分析了三相分离器内置安装静电聚结模块后的总体结构布局、工作原理以及VIEC静电聚结模块的制造工艺。采用自主研制的三相分离器内置静电聚结分离中试装置在冀东油田高尚堡联合站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静电聚结模块的作用下,原油经中试装置最短停留时间11.8 min,即可使出口含水体积分数降至0.03%左右,与联合站三相分离器需停留时间1 h以上才能使出口含水体积分数降至1.00%左右的结果相比,油水分离效果显著,并确定了较优的电场频率范围为600~1 000 Hz和1 900~2 500 Hz,较优的设定电压范围为250~300 V。研究成果对该技术今后的工业化进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