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权  杨灵艳 《建筑节能》2008,36(3):12-15
在各国的标准和规范中,有很多关于空调系统节能的评价指标,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多个建筑能耗评价体系,总结了一套初级的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评价体系,并根据此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几点初步的建议,最后,提出了应把握目前的机遇,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观点,并以此推动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时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各国的标准和规范中,有很多关于空调系统节能的评价指标。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多个建筑能耗评价体系,总结了一套初级的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评价体系,并根据此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几点初步的建议。最后,提出了应把握目前的机遇,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观点,并以此推动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西北寒旱地区农村建筑能耗大,长期以来缺少关注,处于盲目发展状态的问题,参考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立了单体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指标权重,并以甘肃省民勤县张麻新村生态农宅为实例对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农宅的节能效果远高于传统农宅,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36.7%,节能率达到85.2%,室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实际可行。研究结果对促进寒旱地区农村建筑节能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筑节能性能化评价方法是不拘泥于单项指标约束,对建筑整体节能性能进行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已在多个国家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得到应用。本文对国内外建筑节能性能化评价方法在标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我国公共建筑节能性能化评价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为性能化评价方法在我国建筑节能标准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比较分析中韩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节能条款对于我国建筑节能有很强的借鉴指导意义。韩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SEED)节能指标的评价依据为韩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韩国《建筑能源效率认证标准》,结合这两项标准及中韩两国的能源特征,详细介绍了G-SEED节能评价指标及评价方式,并将节能评价指标按照建筑与围护结构、供暖通风与空调、照明与电气、能量综合利用四部分与我国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了分值权重的对比分析,发现韩国居住建筑注重建筑与围护结构,公共建筑注重照明节能与能源追踪记录,而我国的节能评价指标则更注重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即设备与系统的选择与优化上,其权重甚至达韩国的2倍。  相似文献   

6.
LEED-NC是美国建筑绿色评价体系,适用于新建建筑和旧建筑重大改造项目。以该体系中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为研究对象,在建立LEED-NC4.0版本和LEED-NC2009版本相关评价指标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对新旧版本中建筑节能评价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LEED-NC4.0在建筑节能评价方面的变化,包括进一步降低建筑的运行能耗、加强性能计量、注重系统调试、鼓励智能电网计数的应用,并对LEED-NC建筑节能评价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加深对LEED-NC建筑节能评价的理解,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商业建筑的空调系统能耗指标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薛志峰  江亿 《暖通空调》2005,35(1):37-41
在商业建筑能耗调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国内商业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的商业建筑能耗指标研究方法,提出了建立我国的商业建筑能耗指标体系的构想和激励推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王瑜 《山西建筑》2015,(2):181-182
介绍了建筑项目后评价定义、内容及其基本方法,依据相关原则,建立了有效的建筑节能过程后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建筑节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节能效率。  相似文献   

9.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内涵及评价因素,阐述了如何架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绿色建筑评价中的特点,介绍了两种适合的评价方法,以使绿色建筑评定工作更客观,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大力推进“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在军队建筑中推广绿色建筑理念是大势所趋,但是军队绿色建筑起步较晚,缺少适配的评价标准。为探索建立适用于军队营房项目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促进军队建筑绿色低碳发展,该文立足于军队营房建筑项目特性研究,基于对比分析、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意见,分析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中评价指标对军队营房项目的适用性。并结合绿色营房全生命周期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了绿色营房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并建立军队绿色建筑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的改造效果,提高其使用舒适性、降低建筑能耗,需要建立适用于旧工业建筑绿色再生的评价标准体系。在分析汇总现有国内外成熟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基础文献、理论研究及对我国22个典型城市的实地调研,总结旧工业建筑绿色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分析提取了具备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及可行性的评价指标,介绍指标的筛选和权重确定的基本方法,为旧工业建筑绿色再生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唐山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通过调研,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检测和应用红外成像技术进行建筑热工缺陷分析,得到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现状,并依据国家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以建筑节能50%为目标,提出围护结构改造意见,并对小区典型建筑改造前后的冬季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进行了计算验证,以期为下一步的改造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对化石能源需求量较大,“近零能耗建筑”是我国降低采暖能耗的有效途径。我国之前主要参照德国被动房的设计规范,但严寒和寒冷地区与德国的气候并不完全相同。文中利用DeST建立寒区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模型,以哈尔滨、沈阳和北京为代表城市,对基准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进行模拟,结合中德两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进行严寒和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的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德国被动房的能耗指标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同时应针对不同功能的公共建筑制定能耗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4.
张帆  许楗 《华中建筑》2012,(8):35-38
当前,国内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已取得很大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总结经验和教训。该文以调查实证为据,针对某大城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合理控制热舒适目标、能耗调查与用能分析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论文结合西安某高校教学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实践,提出要根据建筑性质和使用特性,对实际的气温和室温做精细化分析,确定合理的热舒适控制目标,并以能耗调查分析为基础,深入挖掘节能潜力,采取综合性节能措施,力争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的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15.
室内环境质量、节能与能源利用与暖通空调专业紧密相关的。在设计阶段,室内设计参数决定着室内环境质量,而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直接决定着绿色建筑中节能与能源利用。本文对绿色建筑项目中的暖通空调设计做了初步探讨,旨在为绿色建筑项目中的暖通空调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在项目设计中,不仅需要选择节能型的设备、设计合理的系统形式,还需与建筑师共同探讨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同时还需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切忌盲目使用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6.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我国目前既有建筑的现状,从建筑围护结构、建筑采暖空调系统、建筑用能管理等方面研究了主要的节能改造技术.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分析了目前我国南方和北方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的实践及其在减少建筑能耗和改善室内热环境方面的效果.结论建议,针对具体的既有建筑改造工程,应根据实际条件,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和用能系统的差异,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措施,并进行改造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从而确定高效经济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7.
Energy-efficient renovation had been accepted widely as the best solution for ag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order to guide such real projects in China and maximize the benefits in energy,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fields from these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developed a methodology to assist decision-makers to design energy-efficient renovation plan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sign phase, and used a case study to demonstrate how to apply it. Following it, a suitable energy-efficient renovation plan, integrating all effective and available energy-saving measures, could be put forward for the subject building, and its effects on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CO2 emission and cost be evaluated accurat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the viewpoint of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energy-efficient renovation was worth being implemented to upgrade the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China, but from the economic view, governments should provide certain subsidy for such real projects and increase electricity price.  相似文献   

18.
Daylighting has often been recognized as a useful source of energy savings and visual comforts in buildings. Occupants expect good daylight in their working spaces.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natural light entering a building depend on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 Hong Kong, commercial building accounts for the major building energy use and electric lighting is one of the major electricity-consuming item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aylighting performance and energy implications for office buildings. A total of 35 commercial buildings have been selected in the survey. Key building parameters affecting daylighting designs are presented. Two typical office blocks were further analysed based on a lighting simulation program. The daylighting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daylight factor, room depth and glare index.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daylighting performance for office buildings is quite effective. About one-third of the office areas that are near the perimeter regions have an average daylight factor of 5%. For inner region of deep plan offices, some innovative daylighting systems such as light redirecting panels and light pipe could be used to improve the daylighting performance. In general, the office building envelop designs are conducive to effective daylighting and proper daylight linked lighting controls could save over 25% of the total electric lighting use.  相似文献   

19.
住宅建筑节能作为建筑节能的重头戏,其意义和地位举足轻重。如何有效地选用同时满足节能要求和节省成本的产品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以典型住宅单元作为载体,分别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16种节能产品进行了成本-能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这些产品的能效成本比进行了排名。这些产品的能效分析借助REM/Rate软件获得,成本价格结合全国定额水平和市场调查获得。结合开发商和业主所在地区的节能产品价格,本研究所提供的分析方法可用于优化节能产品的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