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柔性多状态开关(FMS)作为一种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可连接不同配电网,实现调节功率传输的功能。基于级联型H桥柔性多状态开关(CHB-FMS)提出了一种单相共用模块型柔性多状态开关(SMFMS)拓扑。CHB-FMS模块由整流、隔离及逆变三级构成,新拓扑运用模块共用思想,共用模块仅保留整流级,可节省大量的全桥子模块与DC/DC隔离单元,有效降低了FMS的体积与成本。同时研究了SMFMS拓扑工作原理,建立其数学模型,研究参数设计方法,推导电压、功率控制方程,并提出模块均压策略。最后搭建了由2个模块组成的500 W SMFMS原理性实验样机,进行了不同相位下功率传输以及功率跳变实验,验证了所提拓扑及其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多端FMS(柔性多状态开关)彻底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和运行方式,进而影响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根据馈线N-1安全准则,分析了常规馈线组与含FMS的智能配电馈线组的区别与联系。建立含FMS的智能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FMS运行约束和馈线N-1运行场景,并计及多种传统配电网的运行约束。通过等价变换消去原模型约束中的离散变量,将原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转化为一个非线性模型,优化求解获取含FMS的智能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在含三端FMS接入的智能配电网示范工程上仿真表明:该模型方法适用于多端FMS应用场景的供电能力评估,并能有效保障系统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柔性多状态开关(flexible multi-state switch,FMS)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配电网运行控制能力提升和可再生能源接入渗透率改善的重要技术装备,针对现有配电网中FMS的规划并未详细考虑FMS与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协调配置,以及对于FMS接入带来的可靠性提升考虑不足的问题。文章在规划配置阶段详细考虑了含FMS和DG的协同优化运行,并充分计及FMS接入带来的可靠性收益,构建了基于嵌套优化的FMS和DG选址定容双层优化配置模型。针对双层嵌套规划模型求解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和GAMS(general algebraic modeling language)算法相结合的模型求解策略,以改造后的IEEE 33节点算例系统为例,对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相比传统单一FMS规划具有更好的经济性,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配电网年综合费用,同时减少用户因停电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FMS导航与制导及系统数字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飞行管理系统(FMS)在现代大型民航机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本文首先对飞行管理系统主要功能之一的导航与制导进行分析,总结了FMS导航功能的要求,结合固定翼飞机仿真软件FLSIM,通过设置航路点位置,航路点上的飞行高度和速度,分析飞行转弯时的特点,建立FMS横向导航与制导的全数字仿真模型.最后给出了偏航距离的计算方法,通过局域网建立VAPS和FLSIM的连接,输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
柔性多状态开关(flexible multi-state switch,FMS)是采用电力电子技术的新型智能配电设备,有助于解决配电网馈线功率失衡、电压波动越限等问题。多端FMS能够实现多条馈线柔性互联,其拓扑选型对设备的经济效益、联接限制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文中以应用于中压配电网的三端FMS拓扑为例,就拓扑结构、性能和应用场景进行探索。重点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拓扑、九桥臂变流器拓扑和桥臂分叉变流器拓扑,分析各拓扑运行特性,并计算对应的核心参数、运行损耗和运行范围,进而得出各拓扑建设成本、占地空间、运行效率和潮流调节能力等指标的对比结果。最后,给出三种拓扑所适用的场景,为配网系统中多端FMS拓扑的选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板材柔性加工技术及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条板材加工FMS.我国的数控冲床、数控剪床及数控折弯机等数控加工设备.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已形成规模生产.但就板材加工的总体技术水平而言,与工业发达国家仍存在着相当差距.在国产数控板材加工设备基础上进行集成,开发国产化、批量化生产的板材FMS,可以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并在板材FMS单元设计、系统集成以及运行管理等技术上取得突破,从而提高我国板材加工装备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电源(DG)的大量接入使得配电网源荷不确定性与随机性增大,而柔性多状态开关(FMS)的应用使得供区间互联不再受制于电压等级和相位,主动配电网(ADN)多供区联合优化运行将成为新常态,也为改善负荷不均衡现象、提高供电水平提供了基础.利用FMS灵活互联的特点,以供区层和馈线层负荷均衡指数加权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ADN双层嵌套负荷均衡模型,并采用改进粒子群和二阶锥规划的混合优化算法求解网络重构拓扑方案与FMS出力.整体算法外部对合环配电网进行简化和等效,减小网络重构的粒子群算法的粒子规模,加快计算速度;内部采用最佳等距分段线性逼近法(OEPLAA)对目标函数进行线性化,将FMS出力优化问题进行二阶锥转化.最后,通过某实际配电网对所提出的负荷均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8.
金剑平 《电器评介》2014,(10):257-257
由于当前所采用的自动化制造系统(FMS)其拥有特别高的自动化程度,如今所提及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就是将高水平与先进的自动化当成的目标的批量切削加工的系统。  相似文献   

9.
未来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 EV)以及光伏(photovoltaic, PV)在配电网中的接入比例逐渐增高,这不仅带来了复杂的不确定性问题,而且导致了配电网净负荷时空分布的不均衡,从而产生了弃光、失负荷以及潮流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基于此,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以及光伏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多状态开关(flexible multi-state switch, FMS)和动态重构的含高比例电动汽车-光伏配电网灵活运行方法。首先,基于FMS灵活功率调控和网络动态重构,构建了支撑高比例电动汽车-光伏接入的配电网灵活运行框架。其次,利用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法对各类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以及光伏出力进行不确定性建模,建立了基于场景集以及场景缩减法的随机规划模型。然后,建立了以弃光、失负荷、FMS损耗、网损成本最小和负荷均衡度最优为目标的配电网灵活运行模型。最后,在158节点系统上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些时候在伊利厂安装了投资160万美元的牵引电机机座柔性加工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见图1。由于使用了这一系统,劳  相似文献   

11.
电工制造业与现场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现场总线的特点与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现场总线在电工制造业中的应用及产品概况 ,并叙述了现场总线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现场总线技术在玻璃配料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玻璃配料生产线为例,介绍现场总线技术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讨论基于PROFIBUS总线的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该控制系统稳定的运行情况表明现场总线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目前流行的DeviceNet现场总线技术,提出了火电厂运煤系统自动化控制的一种方式,介绍了DeviceNet现场总线技术在火电厂运煤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琳 《电气技术》2006,(2):52-53,57
本文介绍了应用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两个常用I/O模块。现场各种设备通过该I/O模块与现场总线构成分布式控制系统。该系统多种传输介质和拓扑结构的多样性为自动化系统的施工带来便利,其工作可靠、传输速度快、布线简单、安装费用低、维护简便。  相似文献   

15.
姚秀娟 《电力设备》2007,8(8):41-44
文章介绍了邹县发电厂在1 000 MW机组中首次采用基金会现场总线(FF)的情况,简单介绍了AMS设备管理系统,列举了7号机组FF的调试经验,机组运行半年来,FF系统运行稳定,可以对同类型的现场总线在电厂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 DeviceNet现场总线的160SSC变频器网络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现场总线DeviceNet的交流变频器160SSC的远程控制.采用A-B公司的ControlLogix1756-L55系列控制器,基于现场总线技术,构建设备网.将1756-DNB模块作为设备网上的扫描模块,使用RockWell自动化编程软件RSLogix5000设计梯形图程序,利用组态软件RSView32进行控制界面设计,从而实现基于DeviceNet的交流变频器电机远程变速控制.  相似文献   

17.
姚秀娟 《电力设备》2007,8(8):41-44
文章介绍了邹县发电厂在1000MW机组中首次采用基金会现场总线(FF)的情况,简单介绍了AMS设备管理系统,列举了7号机组FF的调试经验,机组运行半年来,FF系统运行稳定,可以对同类型的现场总线在电厂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电厂辅助系统存在高度分散化、互联互通性差、值班人员众多、设备维护量大等实际情况;各辅助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所使用的仪表设备、连接方式、通信协议不同,给系统的兼容性、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带来很大困难。采用现场总线技术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在介绍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实现及功能情况的基础上,将专家系统和现场总线技术结合应用于电厂化验站控制系统中。实际应用情况表明,系统既实现了对整个化验站水汽品质的安全监控,又使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性能、更好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大大提高了化水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