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采用分形技术将矿山设计系统分形以后,许多分形系统的设计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基于知识的模式识别过程,这一识别过程同传统的模式识别方法不同。本文在分析了系统的特点和目前已有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知识模式识别的模式文法、基本模式元的提出和识别的方法,同时此方法也可用于类似系统的求解。  相似文献   

2.
分形图案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形几何提供了描述复杂几何图形的一种方法,是用于研究和处理自然与工程中的不规则图形的工具,将分形理论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用计算机图形学算法来构造形式,可以由简单的方法,得到复杂图案。本文对分形图案设计的方法和原理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将分形图案设计与图像处理软件相结合,特别是与三维建模渲染软件结合的获取空间变换效果的分形图案的图案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矩阵描述的方法建立激光加工模块的运动学模型以及任务矩阵,给出选择该系统模块的标准。根据该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功能要求,由所选择的模块生成该系统的所有拓扑结构,结合所给出的方法介绍了可重构多功能激光加工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具有高度集成的多功能、钢丝绳牵引、模块性、分形扫描算法及新的数据通信方法五个创新点。该系统的设计不仅减小了设计周期,而且大大节约了设计和制造的费用。  相似文献   

4.
定向凝固高温合金晶界形貌的分形描述SCIEI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分形分析的方法定量描述了定向凝固高温合金的树枝晶晶界形貌。结果表明,随着凝固速率的提高,晶界分形维数均增大。还讨论了凝固合金系统熵与晶界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FBM的分形插值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阐述了分形插值的原理,介绍了分形布朗运动(FBM)的概念及其构造方法,针对自然界实际系统分形特性,提出了实际FBM系统分形特性的判别准则。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FBM的分形插值方法,阐述了分形插值的基本条件;对于实际的裂隙结构,利用分形插值方法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渗流计算,并与常规插值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具有分形特性的实际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利用基于FBM的分形插值方法从大尺度来构造微观细节,能保持微观与宏观之间的相似性,更能取得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陈亮  金国栋 《机床与液压》2004,(8):28-30,21
本文分析研究了分布网络环境下产品设计的问题,指出采用中间件技术足构建分布式设计系统的有效途径,并利用CORBA技术构建了产品的分布式网络化设计系统,系统中的设计模块可彼此进行信息交流,协调设计参数。通过实际运行,验证了本文所用方法和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调速阀是液压节流调速系统广泛采用的关键元件,系统速度性能的好坏,既与调整速阀的质量有关,也与关系的合理设计和调速阀的正确使用有关。本文论述了提高调速阀和调速系统性能的正确设计和使用方法,为设计和使用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机床的模块化设计与专家系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探讨了将机床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与专家系统技术相结合,完成计算机辅助机床总体布局设计,旨在探讨在方案设计阶段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可能性。结合实例给出软件系统原型及设计方法,其中包括:工作原理、知识表达方式、推理机推理方式。该系统能实现与pro/e软件的数据交换,实现三维机床总体布局的显示,从而不仅满足一般机床设计要求,还可用来在虚拟制造系统中创建虚拟制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针对冶金机电系统存在复杂耦合关系的特点,引用分形几何中的概念将机电系统分解为易于描述和求解的简单子系统。根据模式识别理论识别系统最有希望的可能解空间,运用多目标决策方法对系统分形解进行合成,提出采用分解并行合成的设计策略和建立综合科学理论、经验知识、专家判断力的集成设计系统是机电系统解耦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项目设计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设计院项目设计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作的分析和总结,阐明了建立项目设计流程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简要论述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分析了系统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放卷系统是印刷机产生印刷张力的最主要部件,呈现出典型的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强耦合的特性,保持放卷系统的张力稳定是保证印刷质量的关键所在。根据逆系统理论进行了放卷张力系统的解耦和线性化控制研究,根据放卷系统的特点,通过一系列控制量变换将耦合的非线性放卷张力系统变换为两个二阶伪线性系统,实现了放卷张力系统的解耦和线性化。通过引入主动阻尼来增强伪线性系统的抗扰动性能,并通过对伪线性系统设计附加的PID控制器来提高张力控制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逆系统解耦控制策略能够消除放卷张力系统变量之间的耦合作用,实现放卷张力系统的解耦控制。引入主动阻尼后设计的PID控制器,使张力控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晓  赵亚东 《机床与液压》2021,49(3):159-165
以一种新型卧式永磁同步动静压电主轴为研究对象,对电主轴电机进行电磁及控制策略设计与分析。对电机的主要尺寸和转子、定子等结构的电磁参数进行数值计算,利用ANSYS Maxwell软件对电机进行有限元仿真。针对电机结构特点,设计滑模转速控制/前馈解耦内模-PI电流控制的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电主轴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液压泵源综合试验系统中的调速子系统,提出了一种设计和配置的方案。此调速系统的控制器采用先进的变频调速器来实现。为保证闭环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设计了基于交流电机的矢量变换模型的多变量解耦控制器。本文设计的调速控制系统成功地解决了针对不同测试泵在不同负载下运行的鲁棒调速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多维振动试验系统在航天、航空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可以为航空、航天产品提供3个方向的激振力,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试件振动环境,系统中解耦装置的性能对整体系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基于静压技术指标要求对平面静压解耦装置结构展开了设计与研究,通过理论计算方法设计了一套平面静压解耦装置,并对该装置进行了油膜性能测试以及动态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达到技术指标要求,为多维振动试验系统的液压解耦装置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多变量电液伺服系统的解耦控制方法,该方法仅采用输出、输入信号构成前馈-反馈复合解耦控制,能使电液伺服这类线性最小相位系统实现完全解耦,并且,可配置闭环系统极点。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解耦控制策略能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热连轧机中的活套系统是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多约束的复杂对象,其解耦控制问题一直是控制界关注的热点。采用PID神经元网络解耦控制方法来消除活套高度和轧件张力之间的耦合,PID神经元网络连接权值由粒子群算法进行学习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和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新的方法可在大范围内克服系统的非线性和强耦合问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直升机旋翼协调加载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解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直升机旋翼协调加载系统的解耦控制问题.分析了协调加载系统组成结构,建立了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数学模型,指出了协调加载系统解耦控制的难点.针对该系统特点,提出了基于GCMAC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解耦控制策略,采用常规PID控制器作为辅助控制器,GCMAC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在线学习理想控制作用,使得耦合系统逼近参考模型,实现解耦控制.仿真表明,该解耦控制策略是有效的,力指令跟踪误差小于4%.  相似文献   

18.
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是实施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关键技术,其功能设计是设计一个高质量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本文基于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模型,提出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模型,设计了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体现了工程设计过程自动化的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9.
可重构制造系统处于当今先进制造研究的学科前沿,是制造业界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可重构制造系统设计的流程及其原型系统框架,并分析智能可重构制造系统设计、可重构制造系统生产管理控制系统设计和可重构制造系统生成及其集成设计等计算机辅助可重构制造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表明,计算机辅助可重构制造系统设计的流程及其原型系统框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装备再制造设计及其内容体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装备再制造工程是实现装备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装备再制造设计是提高装备再制造效益及提高装备再制造性的关键方法,也是再制造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文中指出装备再制造设计面向装备再制造的全过程,包括面向生产的设计、面向回收物流的设计和面向装备服役的设计3部分内容,提出了再制造设计研究的范围、对象、目的、手段及时域,明确了其任务和目标,构建了包含再制造设计基础、再制造技术与工艺设计、再制造管理设计的装备再制造设计理论与技术体系,并确立了装备再制造设计要采取全系统、全寿命、全费用和绿色化的基本观点,给出了今后发展的装备再制造性设计与评价、再制造生产系统规划设计、再制造逆向物流优化设计、再制造信息管理与应用设计等4个关键领域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