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优化云工作流调度的经济代价和执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有向无循环图(DAG)分割的工作流调度算法PBWS。以工作流调度效率与代价同步优化为目标,算法将调度求解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工作流DAG结构分割、分割结构调整及资源分配。工作流DAG结构分割阶段在确保任务间执行顺序依赖的同时求解初始的任务分割图;分割结构调整阶段以降低执行跨度为目标,在不同分割间对任务进行重分配;资源分配阶段旨在选择代价最高效的任务与资源映射关系,确保资源的总空闲时间最小。利用五种科学工作流DAG模型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PBWS算法仅以较小的执行跨度为开销,极大降低了工作流执行代价,实现了调度效率与调度代价的同步优化,其综合性能是优于同类型算法的。  相似文献   

2.
分析生产车间的实际生产状况,建立了考虑工件移动时间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以往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模型所没有考虑的工件在加工机器间的移动时间,使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更贴近实际生产,让调度理论更具现实性。通过对已有的改进遗传算法的遗传操作进行重构,设计出有效求解考虑工件移动时间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最后对实际案例进行求解,得到调度甘特图和析取图,通过对甘特图和析取图的分析验证了所建考虑工件移动时间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王焱  方建娥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22(11):3553-35553558
针对高层建筑电梯多、分布散、维修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了一个优化调度、报警维修及时的群控电梯系统;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的概念简单、收敛速度快、易于实现的优点,同时引入模拟退火思想来克服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PLC编程计算出参数,上位机调度计算,根据算法结果,优化电梯,合理调度;经过MATLAB仿真分析表明,该系统节省了平均候梯时间、平均乘梯时间和系统能耗,缩短了故障时间和维修时间,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链路调度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式共享链路调度方案.通过对现有典型集中式调度方案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将属于同一路径或多跳路由的节点间的共享链路集中分配给属于同一路径的节点,采用分布式决策决定哪些节点应当在每个时间点使用共享链路;推导出描述调度方案的可靠性和延迟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表明提出方案能灵活分配和利用链路,具有更好的防止传输差错和减小延迟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IWSNs链路调度方案相比,提出方案可以提高可靠性和延迟性能,更有效地利用链路资源.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杂产品协同虚拟装配仿真应用中存在的协同交互能力差、计算资源短缺、资源动态调度分配难、规模易受限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借鉴网格体系结构的多用户协同虚拟装配网格平台方案,介绍了系统中仿真计算资源的类型及功能,进而提出了面向服务的仿真计算资源服务化封装方法,同时还给出了系统资源管理、任务管理与调度等部分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最后将原型系统用于某汽车多用户异地协同装配仿真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一般舰船装备的维修流程,应用现有流程仿真软件Extend平台对舰船装备的维修流程进行建模和仿真。设置模型参数,根据模型运行结果分析模型设置的合理性,对维修的决策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层次性移动IPv6网络负载过重时存在的MAP负载分配失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的MAP负载调度方案。方案中,MAP通过提出的计算模型,以带宽使用情况作为参数计算当前的负载。当检测到网络负载分配失衡时,根据MN的移动趋向调度MAP之间的负载,使网络中的计算资源合理分配,优化网络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改善网络的整体服务质量,降低通信时延和减少通信过程中的丢包率。  相似文献   

8.
首先根据印染生产线的工艺流程特点,建立一种基于连续时间描述的MILP静态调度模型;然后考虑到新订单到达、设备故障这两种实时扰动,采用事件和可变周期混合驱动的策略进行再调度,对原有调度方案进行局部调整,将原有剩余任务及新任务重新分配到可用设备并重新排序。以浙江省某印染企业的生产案例为数据来源,在ILOG Solver优化软件中进行仿真求解,调度结果以甘特图的形式给出,并对其进行分析,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加权比例公平群智能跨层资源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用户OFDM系统,提出两种适用于混合业务的加权比例公平跨层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假设系统用户拥有多个队列,每个队列分别承载不同类型的业务。在MAC层,所提的两种方案都实施加权比例公平调度。该调度先为用户队列中不同分组授予不同的权重,再通过该权重值计算用户权重,并对每个用户的分组进行排序,最后根据系统中各用户待传数据量之比设置用户间速率成比例约束条件。在物理层,这两种方案不仅都将用户间速率成比例约束条件下系统权重容量和的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而且都在该目标下将群智能算法引入其资源分配。但有所不同的是,方案1将人工鱼群算法引入其子载波分配,用新推导的功率分配方式进行功率分配;方案2将云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引入其子载波分配,用人口迁移算法进行功率分配。在此基础上,两种方案都依据由加权比例公平调度提供的各用户分组排序结果传送分组。数值仿真与性能分析显示,这两种方案能在满足用户业务流时延需求和保证用户公平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系统总速率。  相似文献   

10.
拖轮调度是典型的多处理器任务调度问题,针对多停泊基地和不同作业模式下的拖轮调度,以最大完工时间和总作业油耗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拖轮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演化策略算法对多停泊基地拖轮调度优化问题进行计算,提出一种基于轮盘赌概率分配的编码和解码方法。计算结果表明了演化策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优化后的最大完工时间最小值相比仿真运行结果取得较大的改善,不同作业模式下均减少了约16%;计算结果还表明不同作业模式对拖轮调度结果会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在Web网页上动态地绘制工程进度甘特图,根据甘特图绘制组件的需求,研究了甘特图生成算法,并设计了甘特图绘制组件模型,结合B/S模式下甘特图的特点,在客户端采用可缩放矢量图形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实现甘特图的动态绘制,能减少网络数据传输量、减轻服务器负担,有效地提高甘特图绘制组件的响应速度.利用SVG对脚本语言的支持,能增强甘特图的动态性和交互性.实际运行效果表明,该甘特图绘制组件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良好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12.
QPSO算法在生产调度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某印染企业的生产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微粒群算法及量子粒子群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算法进行了部分改进,使之能适用于离散的生产调度问题。最后将量子粒子群算法应用到花布印染企业的生产调度中,对加工任务进行优化调度,并实现甘特图的动态生成。该结果可直接应用于企业车间调度中,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包含多处理器、多分区结构的复杂实时系统存在的可调度性判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仿真方法的任务集可调度性判定工具。通过设定时钟变量模拟任务调度过程,依据纯周期任务集的特性确定仿真区间,调用优化的判定算法,判定任务集的可调度性。测试结果及实例分析表明,该工具能自动、准确、快速地判定任务集的可调度性,并以甘特图的方式绘制任务调度过程,较现有工具更为高效、直观。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for scheduling cluster tools in 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A cluster tool consists of a group of single-wafer chambers organized around a wafer transport device, or robot. Cluster fabrication system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consists of serial cluster tools. Due to constraints imposed by multiple routes of each wafer type and machines with no buffer,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n optimal or near-optimal schedul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equence of the operations to be released and the assignment of the machine to each oper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uses a job requirement table with random keys as a solution representation. Simulated annealing seeks the optimal or near-optimal sequence and machine assignment of the operations. In this paper, the scheduling objective is to find a schedule with minimum makespan. A Gantt chart is obtained as the final schedule. To handle the constraints, the proposed method uses a candidate list. To determine which operation can be scheduled in considering the constraints, a negotiation procedure between the operations in the candidate list and a current state of the system is introduced.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scheduling example of a real cluster fabrication system is presented. Scheduling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by using several dispatching rules.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promising.  相似文献   

15.
有效进行多项目管理是金融IT行业在IT项目管理中面对的关键问题。企业级项目管理需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完成和企业战略密切相关的各项目的平衡和调度。如何确定各项目的优先级以及在优先级确定的情况下如何编制各项目的计划进度是多项目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前提。首先分析了金融IT的特点,然后结合传统的甘特图计划方法,提出了一种优先级确定情况下项目计划编制简便方法,使得企业在实施多项目管理时能够参照进行计划安排,使得项目群整体最优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仅含纯周期任务集合、符合ARINC653多分区构架航电系统两级调度模型的可调度性判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区的航电系统调度分析工具。通过设定时钟变量模拟航电系统各分区中任务集调度过程,依据纯周期任务集及分区航电系统时间片分派特性确定仿真区间,设计优化的调度分析算法,判定航电系统分区级时间片分派的正确性及各分区中任务集的可调度性。测试及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工具能自动、准确、快速地判定航电系统分区以及任务级调度模型的可调度性,并能以甘特图的方式绘制系统调度过程,较现有工具更为直观、高效。  相似文献   

17.
甘特图在项目管理中涉及到显示任务工期、进度、流程等方面时能够做到简洁直观。然而在同一页面上实时输入数据,实时显示图形时会遇到图形时间段不确定的问题,使得甘特图在页面上显示出现误差。本文讨论提出一种自动匹配时间算法(AMT算法),通过将时间序列数据存储并实时的显示,保证了所需的数据能够准确的在页面上显示,不会出现图形偏差和时间轴不确定的问题。在特殊图形演示时间的不确定性上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在多个任务同时显示上有其优势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JSP技术工程项目甘特图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特图是工程项目进行工期计划和控制的有效工具。提出了一种基于JSP技术的项目甘特图绘制方法。该法适用于B/S模式,可广泛应用于Web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相似文献   

19.
《Computers in Industry》2007,58(8-9):756-77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volution of a production planning system (PPS) from a simple work sequence generation tool to a useful, sustained scheduling system. Three stages of evolution are described. In the first stage, a Gantt chart sequencing tool was converted to a scheduler's information system. This change was driven by the need to support the scheduler's daily task. The second stage of evolution was caused by an MRP–ERP conversion. The integration and conversion increased overhead and complexity in the job task and hence the tool, includ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eviously integrated dispatching/scheduling task into separate dispatching and scheduling activities. The third stage of evolution has been small continuous improvements driven by management reporting requirements. PPS was developed in 1996 and has been fully operational since January 1997. Two major insight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implications of supporting the scheduling task versus work sequence generation, and the software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evolutionary change as the software is used in an ever-changing sit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