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减排目标,大力推进工业园区的低碳循环化改造势在必行。陕西目前有1800多家工业园区,大部分还处于绿色园区建设和循环化改造阶段。通过推动陕西工业园区低碳循环化改造方案落地,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支撑园区产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体系。基于此,本文对陕西传统产业园区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给出具体的低碳循环化改造方案,为陕西省不同类型工业园区的低碳循环化改造提供思考和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2.
低碳城市建设对节能减排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准确评价建设成效是衡量建设思路推广价值的重要指标。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具有显著低碳效应的城市社区,从能源体系、建筑体系、交通体系、资源体系和碳排放管理体系等方面,开展实地调研和监测数据分析,提出了智慧低碳城市建设思路与建设路径,基于碳计量方法,量化分析城市碳源碳汇的碳数据,优化低碳城市的管理制度与模式;为有效控制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营的碳排放量,分析碳源和碳汇的不同属性和功能,提出合理可行的低碳减排措施,为智慧低碳城市的碳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式互联网等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等相关词汇逐渐成为研究的热门,人类也随之迅速进入到智慧化的时期,而智慧化带来的管理以及服务也促使人们的生活发生改变。本文通过对智慧园区的信息平台的需求以及其整体设计进行分析,以此使信息平台更好的符合智慧园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改变广州某工业园区路灯管理的方式,节省人力成本,介绍了该园区路灯监控系统智能化改造情况,并重点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路灯管理机制和故障排查方式等内容。经实际应用证明,基于智能楼宇综合管理平台的智能化路灯监控系统运行可靠,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该工业园区的路灯管理和监控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效率,实现工业园区对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许宁 《机电信息》2023,(18):32-35
质量管理作为火力发电项目管控的重要一环,对项目建设至关重要。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智慧工地平台在火力发电工程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质量管理工作水平。鉴于此,结合某项目智慧工地平台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对项目质量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网络上运行的各类业务系统对企业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确保企业正常运行,需对其运行的业务系统实时监控及进行健康评价。以智慧园区平台监控为例,叙述了网络业务系统检测重要性、原理、监控内容、健康指数等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编者语     
正近日,重庆两江新区首个开展碳评价的环评试点项目——亚欧汽车零部件厂新建项目通过环评审批,建成全国首家零碳排放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在整个项目前期和环评编制过程,亚欧汽车零部件厂从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供应链、绿色管理五个方面深挖碳减排潜力,探索完善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内容。据悉,亚欧汽车零部件厂是国内首次采用电能烘干炉和RTO设备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其碳减排各项措施落地将建成重庆首家电能碳中和的企业基地和全国首家零碳排放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此新建项目的成功实践将有助于推动汽车行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改进,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吸引更多先进制造业企业落地。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已成为我国重要任务,自然也将是各行各业的首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通过系统优化设备管控体系,实施流程再造,规范管理流程、细化管理业务、完善管理技术标准、构建卓越绩效KPI指标体系,搭建EAM设备管理平台,定期开展设备管理星级评价,从而提升了基础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装备运营效率,实现了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到现代化管控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港区节能减排已迫在眉睫。若能充分利用港区本地的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为港区提供能源,可以从源头降低碳排放,助力港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但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为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带来挑战,故需要对多种能源进行综合管控。文中主要针对某港区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港区氢气的制、注、储、供一体化系统所构成的多能源融合系统,进行能量综合管控系统的设计。该系统整体分为5层架构,硬件上分控制区和管理区,可满足安全防护要求;功能上可协同调控风光发电、储能、制氢、氢燃料电池发电、港区用电、船岸用电等多个子系统,在保持多能融合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最大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云监造平台在设备监造管理中的工作特点,对各监造业务与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借助"互联网+"的方式,同时应用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云监造平台实现了监造过程"实时在线、远程管控、可视可溯、智能管理"的创新监造管理模式。通过云监造平台的建设,强化对人、机的智慧协同、互联互通,有效保障了重大设备制造的质量,提升了设备管理水平与监造效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智能光纤周界安防系统,该系统通过在园区围墙上及墙内侧地下布设一根普通单模通信光缆,实现人员翻越和地面入侵的感知探测。当发生人员入侵时,系统检测到入侵行为并准确定位防区,通过继电器模块、硬盘录像机、交换机和光纤收发器,联动控制高速球机进行摄录取证,并将报警信息进行远程发布。本系统方案设计合理,在北京大兴智慧园区实际投运半年以来,实现了对入侵行为的监测、准确辨识、取证和信息发布功能,提高了园区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系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途径不清、措施不明的问题,以某园区废水处理站工艺提标改造为契机,通过实施太阳能绿电项目、废气处理系统改造、污泥处置方式调整等手段,提出工艺改造和减污降碳系统实施的方法,为废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的工程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离散型制造业园区能源互联岛的建设及用能情况的分析,从数据采集、网络结构、功能开发等多方面介绍了能源管理系统在项目中的设计与应用。通过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园区能源系统的在线监测、数据分析、集中管理,提高了园区能源管理水平,为实现多能互补、优化运营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外低碳制造发展分析,系统探讨低碳制造内涵、低碳制造理论体系,从碳排放核算与碳足迹评估、产品低碳设计与开发、低碳制造工艺与装备、数据驱动的碳排放动态监测、制造系统低碳优化运行、制造过程碳效率优化与精益管控以及低碳制造模式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低碳制造技术创新现状,进而针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需求,提出基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碳核算、碳诊断、碳减排”低碳制造技术路径,建立了工业双碳大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15.
近日, 施耐德电气以"助推碳中和,加速数字化"为主题亮相进博会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展示"零碳城市"有关的理念和实践.在双碳目标下,培养低碳发展的能力, 关系到每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与此同时,企业也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不仅展示自身的零碳和数字化成果,包括"零碳工厂"和"灯塔工厂"建设,还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零碳园区、端到端绿色供应链等业态,为建设"零碳城市" 和推动产业低碳转型提供范本.  相似文献   

16.
激光清洗是应用脉冲激光束高能量冲击去除基材表面污染物,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工等领域高端装备的运维。但其清洗工艺时间长、激光束的高热量及电能的不完全转化导致大量碳排放产生。基于此,提出一种面向低碳的激光清洗过程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首先,分析激光清洗工艺碳排放特性,搭建激光清洗碳排放监测平台,建立激光清洗过程碳排放模型,探究激光清洗工艺参数对碳排放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以清洗质量最佳、碳排放最低为目标,建立激光清洗过程多目标工艺参数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佳点集与协同进化框架多目标进化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解决初始解质量差、种群多样性差、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运用改进GRA与TOPSIS方法获得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最后,应用QZ2425激光清洗装备对2A12铝合金进行除漆实验,实验表明:该模型及算法可有效降低激光清洗过程碳排放,保证清洗质量,为我国激光加工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第四届进博会上,西门子全方位展示其数字化创新科技在智能制造、智能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和工业物联网等领域的一系列成功应用,并在这些领域与多家中国合作伙伴达成合作协议.此外,西门子首次在进博会上设立零碳展区,并正式发布《西门子中国碳中和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在西门子设立的零碳展区,西门子一站式呈现了近期启动的西门子中国"零碳先锋计划".同时,通过发布《白皮书》,展现了其在顶层规划、路线图制定以及在行业领先技术和实践等方面的思考与洞察, 切实助力中国重点产业实现"双碳"目标.展会期间,西门子还与中国企业在众多领域深化合作,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8.
黄金福  刘栋  余佳鑫 《机电工程技术》2020,49(7):115-116,148
结合广州某工业园区的地势高、水压不稳定、用水量大等特点,给出了自来水、中水和污水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整个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经过针对性的设计与合理的实施,避免了缺水、水压超限等问题的出现,并使该园区的企业在正常用水、合理用水和安全用水的同时,实现了整个给排水系统的可视化管理和远程监控,推动园区企业的基础设施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产业园区企业多,为解决各企业用电情况复杂、物业管理难以及时常出现用电设备短路、漏电伤人等问题,采用智慧配电系统,实现对产业园区内供配设备、供电线路的实时在线监控。智慧配电系统具有集中管理产业园企业用电状况和预付费功能,具备采集用电设备的电流、电压、温度以及漏电等用电参数和智能开关的分合状态,有效预防了供配电线路漏电及火灾伤人事故的发生,实现了产业园物业公司的智能用电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支撑商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满足未来适航认证管控要求,就需要开展航空发动机设计集成平台的建设,有效管控设计过程、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在综合考虑业务成熟度和信息系统复杂度的基础上,某企业在整个设计集成平台实施过程中,充分参考系统工程方法论开展项目技术管理工作。从项目整体策划、团队组建、需求管理、关键技术、工程验证、运行管理、推广策略等方面对建设实践工作进行了思考总结,为其他企业的设计集成平台实施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