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原料,通过磺化改性,合成了水溶性磺化聚苯乙烯系列高分子产品,系统地研究了磺化剂、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溶剂介质对磺化反应的影响,从中确定了最佳反应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韵巧云  张苗  赵丹  赵志祥  冯辉霞 《广东化工》2012,39(3):34-35,21
文章采用苯胺及其衍生物进行共聚制备水溶性聚苯胺,利用腐蚀浸泡失重法研究l『苯胺衍生物比例、单体浓度、氧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引发剂对其缓蚀性能的影响,并获得水溶性聚苯胺的最佳聚台条件。通过红外谱图测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胺及其导电性能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乳化剂,十六醇(CA)为助乳化剂,盐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掺杂剂, 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导电聚苯胺(PAn).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苯胺、十二烷基磺酸、十六醇、盐酸和过硫酸铵配比对聚苯胺电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 ℃,反应时间为6 h,较佳的原料物质的量的比为苯胺∶十二烷基苯磺酸∶十六醇∶盐酸∶ 过硫酸铵=0.05∶0.028∶0.04∶0.01∶0.05;以十六醇为助乳化剂,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和盐酸为掺杂剂,提高了聚苯胺的导电性.同时对聚苯胺导电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用废聚苯乙烯塑料通过磺化改性合成了具有水溶性的磺化聚苯乙烯系列产品;通过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磺化剂及用量等对改性产物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羧基化改性条件中最适宜的硝化反应条件和还原反应条件。以"改性聚苯乙烯磺酸盐"为改性高分子基体,添加部分醇类及醇胺辅助原料经特殊工艺合成高分子水泥助磨剂,研究了其助磨性能及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乙醇为乳化液合成了钒钛酸掺杂的聚苯胺,讨论了合成条件对聚苯胺的阻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0℃,氧化剂的用量0.6g,钒钛酸与苯胺物质的量比2.3∶1,浸渍1次,浸渍时间15min时,湿敏元件的阻抗特性较好,变化了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聚苯胺(PAN)链上引入磺酸基团.能有效地改善聚苯胺在普通有机溶剂和水中的溶解性。通过改变不同的磺化条件制备了可溶性磺化聚苯胺(SPAN),该聚苯胺的电导率最高达到0.446S/cm,且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溶解度随着磺化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冰浴、硫酸质量分数70%、反应5h的条件下制备的SPAN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溶解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凹凸棒土(ATP)的表面包覆上对甲苯磺酸(TSA)掺杂的聚苯胺(PANI),合成了TSA-PANI/ATP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聚合温度、苯胺包覆率、聚合时间和过硫酸铵(APs)用量对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APS):m(An):m(ATP):m(TSA)=2.45:1:3.33:7.93,聚合温度为20℃,聚合时间为4h的条件下,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可达7Q·cm。并通过TG-DTA、XRD、FTIR对该条件下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浓硫酸为磺化剂,合成磺化沥青产品。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磺化比以及氮气保护对磺化度的影响,并确定制备磺化沥青的最佳条件:在氮气保护下,反应温度80℃,时间5h,磺化比为1.8,该条件下合成产物的磺化度达13.28%。  相似文献   

9.
以硫酸亚铁-过氧化氢为绿色催化氧化体系合成了聚苯胺。探讨了硫酸亚铁浓度、过氧化氢的用量、反应体系酸度、反应温度、苯胺浓度等工艺条件对聚苯胺收率的影响,分析了该体系中苯胺可能的聚合机理,推测并初步验证了反应液重复使用的可行性。在亚铁浓度为3.36×10-4mol/L,n(过氧化氢)∶n(苯胺)=1.4∶1.0,反应温度为70℃,H+(硫酸)浓度1.5 mol/L,单体浓度0.9 mol/L条件下,聚苯胺收率为77.2%。  相似文献   

10.
废旧泡沫聚苯乙烯的磺化改性及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毅峰  钟宏 《湖南化工》1998,28(6):23-25,30
以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原料,通过磺化改性,合成了水溶性磺化聚苯乙烯系列高分子产品,系统地研究了磺化剂、反应时间以及溶剂介质对磺化反应的影响,从中确定了最佳反应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李嘉博  胡晓东  李光磊  张辉 《当代化工》2011,40(4):340-343,346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材料,然后通过氯磺化及水解处理得到碳纳米管/磺化聚苯胺复合材料,产物在水中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为两者的应用开辟了新领域.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和苯胺质量比为4:1时,聚苯胺在碳纳米管表面的包覆效果最好.碳纳米管与聚苯胺及...  相似文献   

12.
Electrolyte for copper deposition based on aqueous polyaniline dispers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operties of an electrolyte for acid bright copper depositi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polyaniline dispersion, polysafranine dye (levelling component), poly(alkylene oxide) (wetting agent) or dialkyl disulfides (brightener) and combinations of these additives on the quality of electrodeposited coatings were studied. The presence of polyaniline dispersions increased the levelling ability by 16%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other additives could be considerably reduced. The electrolyte containing polyaniline dispersion could also be efficiently used under production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
碘掺杂聚苯胺催化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制了PAn(聚苯胺)-I2(碘)催化剂,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苯甲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探讨了PAn-I2催化剂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表明PAn-I2是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在n苯甲醛∶n1,2-丙二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98%、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14mL、反应时间2h的优化条件下,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91.0%。  相似文献   

14.
导电聚合物聚苯胺的化学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导电聚苯胺化学合成的工艺条件及碳粉添加剂对聚笨胺产率及电导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及XPS分析确定了化学合成聚笨胺的组成及结构为1/2氧化态的聚苯胺盐,它具有与电化学合成聚苯胺相同的结构和良好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15.
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聚苯胺的结构、合成及其机理、质子酸掺杂 ,聚苯胺的应用 ,以及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 ,并详细介绍了有关煤基聚苯胺的研究情况。煤基聚苯胺和纯聚苯胺相比 ,电导率下降不大 ,而且成本降低、热稳定性增强 ;同时 ,煤基聚苯胺也为煤的非能源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机遇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聚苯胺的合成及其光谱特性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 ,以苯胺为单体 ,过硫酸铵 (APS)为氧化剂 ,在酸性介质中合成聚苯胺(PAn) ,聚合物的比浓粘度 (ηSP) C=0 .1=1 d L/ g,酸掺杂后电导率 (σ)为 1 0 0 S/ cm。讨论了单体与氧化剂的比例、反应体系的温度以及聚合反应的时间对聚合产物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 (FTIR)和紫外可见光光谱 (UV- Vis)对聚苯胺掺杂前后结构的变化 ,表明聚苯胺主链结构经质子酸掺杂后由于电子的离域形成了共轭结构 ,从而使聚苯胺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硫酸铜(CuSO4)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通过"无模板"化学氧化聚合制备出聚苯胺纳米纤维。研究了温度、H2O2的浓度、催化剂的浓度对聚苯胺的产率、电导率、反应速度的影响,确定出最佳聚合反应条件为:苯胺0.1 mol/L,盐酸1 mol/L,H2O2 0.15 mol/L,CuSO40.05 mol/L,反应时间为24小时。在此条件下合成聚苯胺的产率为58.2%,电导率为1.98 S/cm。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确定了合成聚苯胺的结构,扫描电镜图中发现制备导电聚苯胺呈纤维状,直径大约为60~80 nm,长度大约为400 nm。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氧化聚合的方法合成聚苯胺,并考察了不同温度下聚苯胺的产率和电导率,探讨了阻燃涤纶碱减量处理条件,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聚苯胺/阻燃涤纶导电纤维。结果表明,在-20℃下合成的聚苯胺产率较高为84%,电导率为124 S/cm。阻燃涤纶碱减量处理的适宜条件为:温度80℃,碱浓度为5%,处理时间15-20 min,低温下制备的聚苯胺/阻燃涤纶失重为2.50%-5.25%时,纤维的电导率提高得较快,为0.07-0.13 S/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