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菊萍 《印染助剂》2005,22(2):20-21
用二乙烯三胺和双氰胺合成预聚物,再与二甲胺、环氧氯丙烷在55~60℃反应4h,冰醋酸调pH6~7,用去离子水稀释即得无甲醛固色剂ENF,通过对它在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固色处理的应用研究,找到了该固色剂的最佳应用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固色剂可以有效地改善水溶性染料的染色牢度,固色后基本无色变现象.  相似文献   

2.
用自制的多胺型固色剂FT-2对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纯棉织物进行固色处理,并对固色处理中的各项工艺条件进行探讨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固色剂对直接染料染色纯棉织物的最佳固色工艺为:直接染料染色后棉织物→两浸两轧(固色剂80g/L,pH为9,轧余率80%)→预烘(70℃,3min)→焙烘(130℃,3min);对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制得了阳离子固色剂,研究了原料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环氧氯丙烷):n(二甲胺):n(二乙烯三胺)=1.3:1:0.15,加料温度控制在20~25℃,升温至70℃,反应5h制得的阳离子固色剂固色效果较好。其最佳固色条件为:固色剂用量为2%,pH值为7,固色温度为60℃。固色后摩擦和皂洗牢度可以提高0.5~1.5级。  相似文献   

4.
以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和二乙烯三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阳离子改性剂,探讨了反应物的比例和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最佳合成工艺为:n(环氧氯丙烷)∶n(二甲胺)∶n(二乙烯三胺)=1.0∶1.0∶0.10,滴加温度控制在20~30℃,然后缓慢升温至70℃保温反应5 h.棉织物经阳离子改性剂处理后,在无盐的情况下用活性染料染色,可以达到常规染色织物的色深值(K/S值),同时还能减少染料及纯碱的用量并缩短染色时间.  相似文献   

5.
以二甲胺与环氧氯丙烷合成了无醛固色剂LDE,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固色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二甲胺60 g、环氧氯丙烷40 g、30℃反应,滴加3h.并考察了固色整理的最佳条件:固色剂25 g/L、固色液pH=6、160℃焙烘3min.在该条件下将LDE用于染色后的棉织物固色整理,得出固色后织物的湿摩擦牢度为4级、未检测出甲醛、手感无变化.  相似文献   

6.
用环氧氯丙烷、二甲胺、乙二胺合成了阳离子改性剂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阳离子改性,然后用活性染料进行无盐染色.确定了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织物的最佳改性工艺及改性棉织物的染色工艺.结果表明,棉织物经改性后,可用于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上染率和固色率均高于常规染色.  相似文献   

7.
王海峰  管永华  朱国华 《印染》2012,38(12):26-28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了水性阳离子固色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并与市售固色剂比较.自制固色剂的优化合成工艺为:引发剂过硫酸钾0.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2%,65℃反应3h;优化的固色工艺为:固色剂2~3g/L,60℃固色30 min,浴比1∶30.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工艺固色后,活性翠蓝染色棉织物的摩擦牢度提高0.5级,皂洗牢度提高1级.  相似文献   

8.
张卫卫  李春燕  梁娟 《印染》2024,(4):46-48+65
以二甲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反应单体,乙二胺为交联单体,合成了二甲胺聚阳离子型活性染料用无甲醛固色剂,优化的合成条件为n(二甲胺)∶n(环氧氯丙烷)=1∶1.5,乙二胺质量为反应单体质量的6%,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4 h。固色后织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达4~5级,耐湿摩擦色牢度达3级及以上,耐皂洗色牢度在4级及以上,色光变化小,其固色效果达到同类市售固色剂。  相似文献   

9.
在氢氧化钠催化条件下,以环氧氯丙烷(ECH)、二乙烯三胺(DET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端环氧基交联剂.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端环氧基交联剂的合成工艺为:n(ECH)∶n(DETA)=3.5∶1,催化剂用量7%(对单体总质量);催化剂和原料DETA连续滴加加料,40℃下闭环反应3 h.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性能分析(TGA-DTA)对交联剂进行了表征.将合成的交联剂用于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固色,耐皂洗色牢度可达4级,耐干摩擦色牢度可达4级,耐湿摩擦色牢度可达3级.  相似文献   

10.
以四乙烯五胺、环氧氯丙烷及三乙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阳离子型无醛固色剂,该固色剂的最佳合成工艺为:n(四乙烯五胺)∶n(环氧氯丙烷)∶n(三乙胺)=1∶5∶1,四乙烯五胺和三乙胺搅拌反应1 h,在15~25℃缓慢滴加环氧氯丙烷,反应1 h,升温至60℃反应5 h.固色工艺为:固色剂60 g/L,pH=9.结果表明,固色剂能使染色后的纯棉织物摩擦牢度提高1~1.5级,耐皂洗色牢度提高1~1.5级.  相似文献   

11.
王鹏飞 《印染》1999,25(6):48-51
汽巴精化公司环绕环境保护,提高黑色染料强度和乌黑度,使用方便等新开发了多种黑色染料,文章对这些染料进行逐一论述,重点介绍了6只黑色染料的性能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在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分散/纳夫妥、分散/液体硫化染料染涤棉元青的工艺,从工艺流程、染色效果、染色牢度和成本等方面对这两种染色工艺进行了比较。根据染色批量的大小合理选择染色工艺,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几种变色染料的变色机理以及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变色染料———光敏、热敏及湿敏变色染料的变色机理以及它们在纺织品加工中的应用情况。指出变色染料有着可观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市场。并分别指出了光敏变色染料应在提高稳定性和耐光色牢度的基础上降低成本,热敏变色染料应该朝着低温、微胶囊化以及相应配套助剂的开发方向发展,湿敏变色染料应朝着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应用的广泛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溶性染料的润湿性和溶解性处理(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荣圻 《印染》2003,29(6):43-47
染料商品化中的染料溶解性一直制约着上染率的提高和小浴比染色新工艺的推广。本文就水溶性染料,特别是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在水中的润湿性和溶解性的提高,从理论和实际处理两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水溶性染料的润湿性和溶解性处理(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荣圻 《印染》2003,29(5):44-45
染料商品化中的染料溶解性一直制约着上染率的提高和小浴比染色新工艺的推广。本文就水溶性染料,特别是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在水中的润湿性和溶解性的提高,从理论和实际处理两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验分析了几种液体染料在水泥袋废纸浆中的染色特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α-溴丙烯酰胺型毛用活性德龙素染料在羊毛染色中的应用性能,研究了pH值、温度、固色时间对染料上染的影响,分析了染料的配伍性和各项牢度指标.结果表明:该类染料在pH值4~5时具有良好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并且对温度的敏感程度相对较小,在85、98、105 ℃时都可以进行染色.此种染料染色工艺简单,染料三原色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在拼色上染过程中,染料在织物上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并且染料的各项牢度指标优异,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箱纸板液体染料的染色特性及染色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叙述了液体染料染色的特性。研究了几种常用液体染料的染色作用及规律,并对国产及进口液体染料的染色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液体Brown染料,可增加成纸的a^*、b^*值,即起到增红增黄效果,但增红的效果比增黄的效果明显;而液体黄S主要是增加b^*值,同时成纸的a^*值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即起到增黄的同时有一定的减红作用。而采用蓝+黄添加的方式,主要是减小a^*值,即起到减红的效果,对L^*、b^*影响不大;国产的液体染料与进口液体染料的染色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9.
防拔染印花用染料(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荣圻 《印染》2002,28(10):39-46
防拔染印花产品大多为高附加值的纺织精品,采用合适的防拔染印花染料可获得轮廓清晰、花纹精细的印制效果。本文以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为重点,从分子结构出发阐述如何筛选知用于防拔染印花的染料。  相似文献   

20.
徐载熊 《国际纺织导报》2007,35(10):39-40,42
第1部分介绍了浸轧染色的印花头梢色差和宽度上染色印疵的形成原因.第2部分以实验经验,说明使用水不溶性染料产生的染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