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问题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石膏的种类和掺量就是其中之一。以减水剂为例,其在水泥混凝土应用中存在饱和点,通过饱和点的变化可判定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好坏。采用不同石膏掺量,不同高效减水剂掺量的水泥净浆试验,进行5,30,60min的净浆流动度的测试及饱和点的确定。结果表明,随着水泥中石膏含量的增加,减水剂的饱和点不断降低,饱和点时净浆流动度不断下降,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越差。另外,还对石膏品种对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进行了概要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影响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随着预拌混凝土的飞速发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了考虑混凝土强度、耐久性之外,还更注重其工作性能,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是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重要因素。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不好,可能是外加剂的原因,可能是水泥品质的原因,也可能是使用  相似文献   

3.
快硬混凝土的配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快硬硫铝酸盐水泥(R-SAC)与硼酸(缓凝剂)、萘系减水剂的相容性;加入了不同掺量的外加剂对快硬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以及快硬混凝土的最佳用料配比。结果表明,硼酸与萘系减水剂和硫铝酸盐水泥具备了良好的相容性。根据试验结果提炼了外加剂与硫铝酸盐水泥相容性最好的最佳掺量,并且由试验结果进一步得到配制出具有快硬、高强特点的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4.
水泥的品质和混凝土质量的关系(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接上期)4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目前我国混凝土尤其是中等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普遍使用高效减水剂和其他外加剂。当高效减水剂产品一定时,水泥的成分(主要是含碱量、C3A及其相应的SO3含量)和细度是影响水泥和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主要因素。水泥细度的变化加剧了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问题。近两年时有发生高效减水剂的用户和厂家的纠纷。为此,天津雍阳外加剂厂丘汉用不同细度的天津P.O525水泥和拉法基P.O525水泥分别掺入不同量的UNF-5AS,进行相容性实验。采用水灰比为0.29的净浆,分别在搅拌后5分…  相似文献   

5.
磷石膏作缓凝剂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使用Marsh筒法对分别掺磷石膏和天然二水石膏作缓凝剂的水泥与不同外加剂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掺天然二水石膏的水泥相比,在比表面积与SO3含量相同的条件下,掺磷石膏的水泥凝结时间显著延长,胶砂强度变化不大;与萘系、聚羧酸、糖钙减水剂的相容性较好,与胺基磺酸盐减水剂相容性略差;对于木钙减水剂则与熟料品种有关。掺磷石膏的水泥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水泥与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相容性是现代混凝土生产的前提和保证。文中针对公司无烟煤生产线水泥生产质量存在的与外加剂相容性较差问题,立足水泥产品性能,本着稳定提高的控制思路,从熟料、水泥生产质量调控入手,使问题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7.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丁铸  张宁 《水泥技术》1999,(5):13-16
减水剂与水泥之间的相容性是现代混凝土生产与施工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水泥生产企业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两种高效减水剂对不同企业生产的水泥的相容性,研究了掺不同混合材时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同一种水泥与不同减水剂之间的相容性不一样;同一种减水剂与不同厂家的水泥之间的相容性也不一样;各种混合材对减水剂的适应性也有较大的差距。分析了影响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使混凝土的耐久性、流动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特别是70年代以来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等高效减水剂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应用,使得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如泵送混凝土这一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得到飞速发展,成为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一技术要求水泥与化学外加剂有良好的相容性。在现代混凝土拌制和施工时,商品泵送混凝土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相容性问题,即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使混凝土的耐久性、流动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特别是70年代以来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等高效减水剂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应用,使得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如泵送混凝土这一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得到飞速发展,成为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一技术要求水泥与化学外加剂有良好的相容性。在现代混凝土拌制和施工时,商品泵送混凝土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相容性问题,即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外对水泥助磨剂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以及助磨剂水泥水化反应历程的干扰两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在助磨剂、减水剂、水泥三元水化系统中,助磨剂对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作用,开发对水泥水化反应干扰小的功能改善型助磨剂与把助磨剂与减水剂功能结合实现合二为一,对解决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问题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1.
聚羧酸减水剂自问世以来,因其具有优异的性能迅速成为混凝土行业的研究热点,但是其存在的价格过高,与水泥相容性不好等缺陷,制约了聚羧酸减水剂的应用环境。本文通过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复配设计,达到减少聚羧酸减水剂的用量,节约成本,改善与水泥的相容性等效果,使聚羧酸减水剂能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生产中。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外加剂在混凝土普遍使用。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一般情况掺量不超过水泥质量的5%。(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和泵送剂等。在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和用水量的外加剂称为减水剂。  相似文献   

13.
0 引言 为了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或进行水泥质量稳定性的考核,水泥用户和部分水泥企业引用GB8076《混凝土外加剂》中的净浆流动度试验方法进行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从而进行生产控制和指导水泥的使用.这样做,虽然解决了试验方法的问题,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基准,导致结果没有可比性.同时,当出现相容性问题时,没有评判依据.为此,2006年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下达了《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行业标准制定工作计划.经过大量的工作,该标准于2007年8月通过了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审议,并建议2008年6月1日实施.为了便于标准的实施,现将该标准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任涛 《四川水泥》2016,(4):293-294,272
本文对比了几种减水剂在水泥混凝土中的不同作用效果,总结了减水剂作用机理。通过分析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发现应用中存在着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不好这一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评价相容性的方法,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以期对减水剂在水泥混凝土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德英  周彬 《水泥》2006,(5):22-23
从2004年起,混凝土搅拌站要求我厂改善32.5R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经过查找原因和试验对比,使我厂32.5R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得到改善,满足了客户的要求。1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存在的问题我厂水泥一直存在与减水剂相容性不稳定的状况,在2004年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表现更突出。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16.
高贝利特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高效减水剂与高贝利特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相容性以及矿物掺合料对高贝利特水泥相容性的影响 ,并以混凝土工作性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高贝利特水泥具有优异的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 ,具备优良的施工性能。分析了其内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比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生产的P·II42.5R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不同水灰比条件下的胶砂强度、标准砂浆在不同养护条件下的干缩性能,以及配制相同工作性能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配合比与干缩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越好,胶砂强度越高,则配制相同工作性能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水泥与外加剂用量可以越少。本试验条件下,配制相同工作性能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立窑水泥的总胶凝材料用量最大,从而导致立窑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干缩最大。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碱对水泥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包括:水泥凝结时间,水泥中适宜SO3含量,水泥及混凝土强度,水泥及混凝土开裂敏感性,水泥的流变性能及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水泥石的孔隙率和孔结构,混凝土碳化、徐变和弹性模量,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采用萘系(naphthalene,NSF)和聚羧酸(polycarboxylate-based,PCE)系两类高效减水剂,5批次的6种广泛分布于意大利不同区域的水泥为原料。通过改变高效减水剂的掺入量使拌和后的砂浆和混凝土具有恒定的工作性;通过测定拌合后1h内的流动度保持度以表征每种减水剂的工作性经时损失。还测定了砂浆和混凝土1,7d和28d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与萘系高效减水剂相比,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和流动度保持性较好;萘系高效减水剂的作用几乎与水泥的品种及批次无关。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与其砂浆的测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研究,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由于外加剂与水泥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对于不同水泥,外加剂所表现的性能不尽相同。根据国产水泥的性能特点及其与外加剂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提出减水剂掺量应略高于其饱和点,并根据水泥中C3A含量及含碱量加以适当调整;在适当条件下掺保水剂以减少泌水.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