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本文详述近年来国内在平焰燃烧技术所取得的成就,介绍了另外一些新型节能燃烧器的原理、效能和国内的动向。论述了我国在煤气、重油和煤的燃烧技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提出了充分利用放散的工业煤气,实行以煤代油,以气(高炉煤气等工业煤气)代油,以低级燃料代稀缺燃料和在小型轧钢厂直接燃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金川镍闪速炉以煤代油技术开发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技术准备、工业试验到生产应用的过程,以煤代油后对炉况、生产参数、技术经济指标、排烟系统等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和近年燃油紧张,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在积极探索以煤代油的途径。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地方企业,以煤代油是它们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烧煤的方法很多,如使煤变态(气化、  相似文献   

4.
王璋保 《工业炉》1989,11(4):3-8
一、前言目前,在我国城乡的机械、冶金及其它工业部门,仍采用大量的手工加煤锻造炉。如在机械系统,现有各种锻造炉5650多台,其中直接烧煤的就有2680多台,占47%左右。这些煤炉每年耗煤近50万吨。随着我国以煤代油、以煤节油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燃煤锻造炉的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加。这些煤  相似文献   

5.
吕俊杰  陈超 《铁合金》1999,31(6):40-44
介绍了低频电源矿热炉、以煤代焦冶炼铁合金、直流矿热炉三项新技术,指出广泛推广这三项新技术有利于我国铁合金工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铁合金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能源政策“以煤为主”,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煤炭燃料乃当务之急。目前技术先进发达的国家高发热值煤气的气化技术,经济上还不能够推广应用;而煤的液化,煤、油混烧技术正在研究之中;煤水浆的应用还刚起步。因此当前煤粉的悬浮燃烧和其他机械燃煤一样仍是有效的“以煤代油”燃烧方法之一。我厂1975年就在线材加热炉首先采用风扇式磨煤机,1979年型钢,开坯加热炉大修改造都采用风扇磨煤机,当时使用双管直筒煤粉烧咀,能耗一直排徊在三等炉水平。 1981年夏,马鞍山钢院(现华东冶金学院)和常熟喷咀厂合作进行“粉煤燃烧”的课  相似文献   

7.
王尚槐  曾全茨 《工业炉》1990,12(1):34-38
一、改进层燃技术的意义与前景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四分之三,“以煤为主”、“以煤代油”是一项长期的能源管理政策。全国工业炉窑多达十几万台是能源消耗的大户,其中绝大多数以煤为燃料。烧煤造成的煤烟型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燃煤过程中,既要注意节能又要注意环保问题。目前环保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迫切问题,我国对环保问题也非常重视,制订了相应的标准。许多燃煤工业炉窑要达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金川公司自热熔炼二次铜精矿以煤代油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指出以煤代油是降低自热炉能耗,提高自热炉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1 前言随着我国能源政策的变化(以煤代油)和粉煤燃烧技术的发展,粉煤燃料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粉煤燃烧器的开发研制也就更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我国煤的贮藏量很丰富,在整个能源总生产中,煤占70%以上。根据国务院的指示,我国在较长期间内,应执行“以煤代油、以煤为主”的能源政策,今后中小型轧钢厂新建加热炉都将以燃煤为主要能源。就是1500℃以下的高温燃油炉,均应逐步改为燃煤炉。这是当务之急。 对于煤的液化与气化,目前在技术和经济上都还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直接燃煤对加热炉具有现实意义。但由于长期以来手工加煤的加热炉,存在着温度不均匀,燃烧不完全,耗煤量多,劳动强度大等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煤调湿技术发展迅猛,通过分析煤调湿技术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情况,结合相关专利的申请情况,对我国煤调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现状进行阐述,指出实际生产过程的技术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现阶段煤、油、铁循环经济的特点和状况,指出了用焦炉煤气生产甲醇存在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煤、油、铁循环模式,即以非炼焦煤生产煤制气,用于制造甲醇,而将节省的大量焦炉煤气用于生产直接还原铁,既节省能源,又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周飞  俞金城  彭黎明 《中国冶金》2014,24(11):58-62
阐述了安徽长江钢铁公司二期技改工程的3号高炉喷煤设施的技术装备及工艺特点,一些先进的技术在本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如热风炉废烟气回收利用技术、采用泄压风机取代仓顶除尘器工艺技术、3罐并列的喷吹罐组应用、单总管加炉前单分配器的浓相输送技术等。上述技术的成功应用与技术改造,为该高炉实现快速达产、节能降耗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4.
煤-氧-水蒸气-焦炉气联合气化制备直接还原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占成  宋学平  赵月红  段东平 《钢铁》2003,38(12):56-61
进行煤-氧-水蒸气-焦炉气联合气化制备直接还原气或液态燃料合成气的工艺概念设计,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热态模拟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借用高炉炼铁系统可望实现煤-氧-水蒸气-焦炉气联合气化制备H2/CO可调、有效成分H2 CO大于95%的富氢还原气或化工合成气,为解决直接还原炼铁以及液态燃料合成的原料气指出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陕西和山西地区的气煤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和掌握了其各项指标性能。结合包钢现有煤种使用情况,优化配煤结构,合理使用煤种,替代部分炼焦煤,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焦炭质量,降低了配煤成本,扩展了包钢炼焦用煤范围,缓减了炼焦用煤紧张趋势,节约了优质炼焦煤的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鞍钢备煤炼焦技术的现状,结合东北地区煤炭资源的情况以及世界备煤炼焦技术的发展,建议鞍钢新建焦炉可考虑采用6m焦炉 干熄焦 煤调湿或5.5m捣固焦炉 干熄焦,以保证焦炭质量满足高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目前国内炼焦煤资源现状,以及在炼焦生产中多配弱黏结煤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目前广泛采用的多配弱黏结煤技术,其中包括配加粘结剂、煤调湿、配型煤、捣固炼焦、包覆粒煤技术。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弱黏结煤配比达50%的新一代炼焦技术SCOPE21的工艺流程及其在日本新日铁大分厂的工业化应用近况。  相似文献   

18.
莱钢1880m^3高炉在国内最先采用了粒煤喷吹技术。前期试喷吹未达到预期目标。通过采取改进高炉操作、加湿富氧、维持合适的理论燃烧温度、加强原燃料管理以及改进设备等措施,且经工业试验,使其粒煤吨铁喷吹比达90kg、焦比达440kg。为进一步提高粒煤喷吹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国外高炉炼铁技术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维国 《炼铁》1999,18(6):1-4
通过考察欧洲几个国家及日本的高炉,对国外炼铁技术的发展状况有了些新认识;高炉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欧洲国家与中国、日本是不相同的,前者的计算结果比后者约高20%;目前过高的喷煤量只能作为技术突破,长期维持是不经济的。此外,国外高炉长寿与大修的经验,降低成本的方法与思路,技术创新的成就,都值是我国炼铁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20.
 The combustion process of pulverized coal was investigated by non-isothermic integral thermogravimetry. The thermogravimetry curves were fitted by the Coats-Redferm approximation function, and kinetic parameters and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s were obtained. The optimal mixing ratio and particle size can be ascertained. The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 of pulverized coal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thermogravimetry curve, and the combustion of coal can be divided into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combus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curve.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a single type of coal ranking from low to high is as follows: bituminous coal, meager-lean coal, and anthracite. In the first mixing method, with more low-price meager-lean coal B replacing high-price anthracite A, the activation energy slightly decreases; with more bituminous coal replacing meager-lean coal, total tendency makes a declining of activation. In the later mixing method, with an increase in particle size, a declining activation energy can be seen in total tend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