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校园景观通过文化传承大学自身的历史文脉,体现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色,打造学校崭新的时代形象;校园景观借文化优化学生认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意志,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大学文化表达的成功与否是评价一所大学景观设计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雕塑作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文化性,本文我们将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2.
任静  林广思 《风景园林》2019,26(4):105-1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美国的布扎式规划(Beaux-arts Planning)影响了中国的一批校园规划和城市规划建设。岭南大学作为一所完全由美国人建立起来的教会大学,其规划布局及建筑和园林的设计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美国校园建设的影响。目前对岭南大学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对其建筑的研究,而在校园规划及环境方面的研究内容甚少。通过采用档案研究、情境分析和形式分析等方法,研究岭南大学的规划思想来源、规划演变过程及其规划方案在本土的落地性,不仅可促进人们对岭南大学更加全面的认知,有利于为现今中山大学历史建筑和园林的保护在真实性和完整性方面提供素材和依据,还为研究布扎式规划对近代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提供重要案例。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江南区域新校区校园景观设计的现状,阐述了文脉在大学新校区设计中的应用,并对江南区域高校新校区的景观空间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高校新校区历史文脉修复的设计方法,以此提升高校新校区校园景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
目前,我国的大学校园景观成为新时代大学建设的立足点。但是我国一些大学校园在景观建设方面缺乏与校园文化之间的联系,校园环境只有共性而缺乏个性,校园景观如出一辙。与此同时,部分学校盲目追求校园的规模与形式,忽视新老校区之间的文化传承,导致现在一些大学的校园景观建设脱离了校园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首先,高校校园建设要现代化,要体现时代的特征,各种教育建筑的设置要具有前瞻性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其次,高校校园应具有双向开放性,其教学支撑系统应实现网络化;其次,高校校园的景观环境趋向于园林化和生态化,应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模式。结合湖北经济学院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实例,对当代大学的校园景观构成体系作出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卓智慧  刘晖 《室内设计》2021,(2):132-140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是由建(构)筑 物、景观环境、空间格局等有形的物质形态 与校园历史、传统、活动等无形的人文特征 组成,具有历史记录、科学艺术、情感记忆、 场所精神等价值。根据在历史校园景观风 貌遗存的组成中,各历史时期的校园景观风 貌遗存所占比重的相互关系,可将历史校园 归纳为“单一风貌主导型”和“多时期风貌 杂糅型”两类。此外,还有一些历史校园仅 遗留下了个别单体遗存,遗存间的时空联系 性较弱,本文将其归纳为“散点遗存型”。历 史校园从属于文化景观遗产范畴。城市历史 景观(HUL)是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景观方 法,运用HUL的理论及方法,对历史校园景 观风貌进行保护更新研究,在校园动态发展 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类型的历史校园,提出保 护方法及更新策略,实现历史校园景观风貌 更好的保护和延续。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山西医科大学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地域文化在校园景观中的体现;历史文脉在校园景观中的传承;学科特点在校园景观中的传达三方面入手,深刻分析了专类院校校园景观设计特色表达的方法与形式。并着重阐述了专类院校校园景观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新时期专类院校校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思  王江萍 《园林》2017,(6):46-48
大学校园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大学的外部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校园师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植物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环境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利用环境行为学的设计理念对武汉大学工学部南广场的植物景观在空间表达、师生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该区域植物景观实际设计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意见,为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校园"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探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与历史文脉传承的重要性入手,主要分析了校园建筑、校园自然景观、校园人工景观等3个方面的表达方式相关的实例,根据表达方式的共性概括提出高校校园景观中历史文脉传承的3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静态景观及动态景观的概念,通过对沈阳建筑大学的若干校园景观的分析,说明在大学校园中,静态校园景观及动态校园景观在人的感官上所扮演的不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大学校园规划多以轴线统筹校园整体布局和空间形态,其中岭南大学是美国布扎式规划在中国校园建设中运用的典范,以南北轴线空间最为突出。但在近年的校园更新中,如何诠释和展示校园轴线空间的多元价值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档案研究、社会情境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从社会变迁的视角,研究轴线空间的演变及其文化建构的特征和动因,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岭南大学校园轴线空间的形式、功能和特征,探讨近代以来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社会价值取向变迁。发现岭南大学校园轴线空间通过节点营造赋予轴线使用、体验和象征意义。影响轴线空间文化建构的主要因素是时任政权、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潮。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校园轴线与整体空间关系的理解,完善对校园轴线空间的多元价值认知,并为我国校园建设和管理的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2.
林广思 《新建筑》2012,(4):94-98
岭南地区的早期现代园林创作曾备受关注。通过评析岭南早期现代园林的奠基人林西和夏昌世的基本观念,介绍岭南早期现代园林的理论基础,分析山庄旅舍、兰圃及桂林风景建筑的设计思想和技法,提出岭南早期现代园林是现代建筑思想融合地区气候因素、植物景观和人文传统而形成的地域性园林。  相似文献   

13.
高增林  王军  张凯 《山西建筑》2007,33(34):41-42
在分析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沈阳建筑大学景观设计的特点,从地域与历史文脉地域性、教育理念与学科特色、空间结构与领域空间三方面对构建个性化校园设计进行考虑,以体现大学校园科技文化的特色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清末广州中西交汇,景园营造新旧共存互动,推 动岭南园林的近代转型。其中,在繁荣的中西贸易和文化交 流,以及书院文化、士绅文化等的影响下,清末岭南形成了 以广州为中心、十三行行商为代表、官商士绅竞相造园的特 殊历史时期,其造园数量、规模、意匠等均在该时期达到岭 南古典园林发展的巅峰。这一时期也是岭南园林近代转型的 关键时期。在西方文化和清末洋务运动思想的影响下,广州 开始出现洋务花园、公园、市政绿化,以及校园绿地等新型 园林形式。这些具有公共性质的城市景致与新建私园一道广 泛分布在城墙以外,成为清末广州城市空间拓展与风景体系 形成的重要参与者。由于清末广州城外造景的繁荣,从时间 上开启了岭南园林的近代转型,在空间上使岭南园林的地域 性特征得以形成和辨识,其空间性与时间性界定了清末岭南 园林近代转型的物质及文化维度。梳理了清末广州具有代表 性的景园营造活动,在分析其动力机制的同时,探讨城外造 景之于岭南园林近代转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维  朱育帆 《中国园林》2022,38(10):127-132
北京万牲园作为清末政府尝试社会变革之时的产物,是由新思想引发的本土化变革在物质空间层面的直观体现,也是北京近代公园建设与发展的先驱,反映了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传统空间转型中的设计应对方式。通过多种史料考察北京万牲园的建设历程与营造特征,解析其在场所功能转换中体现的空间营造手法与设计理念,以此探讨其物质结果呈现与时代背景、政治观念、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对农事试验场、公园、动物园等外来文化中“文明设施”原型的理解,北京万牲园在建构过程中将“农事试验”作为基底进行风景营造,以传统造园手法容纳了农业研究、科普教育、游憩休闲等多重功能;借由交通系统、车轿游船服务与多样化餐饮场所来建构相对完善的游憩服务系统,将游憩与“民智开通”的社会教育目的融合,奠定民国时期北京城市公园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中,我们抓住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本质和地域特色,将自由浪漫的自然环境和整体理性的教育理念相结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融于山水的特色,营造一个适应现代教育要求和充满岭南书院气息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7.
王颜姣   《风景园林》2021,28(7):39-53
庄园遗产景观是指包含花园和农业用地的历史乡村庄园集群。在气候变化、工业发展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庄园遗产景观正面临水生态环境失衡、空间碎片化和文化特征消失等挑战,而这些挑战只能从区域规划尺度去应对。以荷兰海德兰省巴克塞比克地区为例,在考虑地方景观异同的同时,以景观自身特性为基底,结合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诠释了一种旨在提升庄园遗产景观韧性的多尺度景观设计方法。发现森林砍伐为地域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对水系统与生态多样性造成了负面影响。基于在区域尺度上对庄园遗产景观历史发展的分析,森林景观恢复(FLR)作为主要设计策略,旨在从不同尺度上对“退化的”景观进行生态功能修复并提升人类福祉。这种新的空间设计方法将在不同尺度上促进文化遗产景观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静 《中国园林》2012,28(6):122-124
校园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服务作用。结合安亭中学的景观改造工程实例,从校园的区位环境因素、历史文化积淀、园内景观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改造的必要性,改造工作的原则及人文理念的改造方法,重点阐释了对原有历史和景观的发现、挖掘、保护、改造和再利用。通过简洁、现代的手法,把新景观融入校园的建筑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重建具有视觉、生态和文化三重效益的校园景观,把校园环境变成凝固的诗、流动的画、无言的歌,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桂林作为山水城市的典范,其独特的山水环境基底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塑造出宝贵的山水城市历史景观。基于古籍文献和舆图信息分析,构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层积”分析模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解译唐代至今桂林城市“锚固-层积”景观结构的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桂林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锚固-层积”结构经历了初生与形成(唐至宋元)、发展与成熟(明清至民国)、更新与重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3个阶段;2)历经由锚固原点到多核锚固的层积化空间形成、锚固点更新下的层积化空间扩张、多种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重构3个层次的空间组构模式演变过程,最终呈现多种反向覆盖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对于“锚固-层积”理论的实践应用拓展,旨在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遗产的适应性保护与当代风景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廖存主 《山西建筑》2012,38(15):224+249-224,249
从大学校园文化和园林景观的关系入手,分析了高校的新校区校园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的表达,认为在新校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注重老校区的历史文化和新校区特点相结合,这样才能创作出既富有传统文化又有时代感和地域特色的大学新校区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