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决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对高光谱图像小样本分类精度较低、模型结构复杂和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维卷积神经网络。方法 变维卷积神经网络对高光谱分类过程可根据内部特征图维度的变化分为空—谱信息融合、降维、混合特征提取与空—谱联合分类的过程。这种变维结构通过改变特征映射的维度,简化了网络结构并减少了计算量,并通过对空—谱信息的充分提取提高了卷积神经网络对小样本高光谱图像分类的精度。结果 实验分为变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性能分析实验与分类性能对比实验,所用的数据集为Indian Pines和Pavia University Scene数据集。通过实验可知,变维卷积神经网络对高光谱小样本可取得较高的分类精度,在Indian Pines和Pavia University Scene数据集上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87.87%和98.18%,与其他分类算法对比有较明显的性能优势。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参数优化可有效提高变维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精度,这种变维模型可较大程度提高对高光谱图像中小样本数据的分类性能,并可进一步推广到其他与高光谱图像相关的深度学习分类模型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随着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提升,相同地物的空间纹理表现形式差异变大,地物特征更加复杂多样,传统的变化检测方法已很难满足需求。为提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精度,尤其对相同地物中纹理差异较大的区域做出有效判别,提出结合深度学习和超像元分割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方法 将有限带标签数据分割成切片作训练样本,按照样本形式设计一个多切片尺度特征融合网络并对其训练,获得测试图像的初步变化检测结果;利用超像元分割算法将测试图像分割成许多无重叠的同质性区域,并将分割结果与前述检测结果叠合,得到带分割标记的变化检测结果;用举手表决算法统计带分割标记的变化检测结果中超像元的变化状况,得到最终变化检测结果。结果 在变化检测实验结果中,本文提出的多切片尺度特征融合卷积网络模型在广东数据集和香港数据集上,优于单一切片尺度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且结合超像元的多切片尺度特征融合卷积网络模型得到的Kappa系数分别达到80%和82%,比相应的非超像元算法分别提高了6%和8%,在两个测试集上表现均优于长短时记忆网络、深度置信网络等对比算法。结论 本文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变化检测方法可以充分学习切片的空间信息和其他有效特征,避免过拟合现象;多层尺度切片特征融合的方法优于单一切片尺度训练神经网络的方法;结合深度学习和超像元分割算法,检测单元实现了由切片到超像元的转变,能对同物异谱的区域做出有效判决,有利于提升变化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高光谱图像包含了丰富的空间、光谱和辐射信息,能够用于精细的地物分类,但是要达到较高的分类精度,需要解决高维数据与有限样本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并且降低因噪声和混合像元引起的同物异谱的影响。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出结合超像元和子空间投影支持向量机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方法 首先采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算法将高光谱图像分割成许多无重叠的同质性区域,将每一个区域作为一个超像元,以超像元作为图像分类的最小单元,利用子空间投影算法对超像元构成的图像进行降维处理,在低维特征空间中执行支持向量机分类。本文高光谱图像空谱综合分类模型,对几何特征空间下的超像元分割与光谱特征空间下的子空间投影支持向量机(SVMsub),采用分割后进行特征融合的处理方式,将像元级别转换为面向对象的超像元级别,实现高光谱图像空谱综合分类。结果 在AVIRIS(airbone visible/infrared imaging spectrometer)获取的Indian Pines数据和Reflective ROSIS(optics system spectrographic imaging system)传感器获取的University of Pavia数据实验中,子空间投影算法比对应的非子空间投影算法的分类精度高,特别是在样本数较少的情况下,分类效果提升明显;利用马尔可夫随机场或超像元融合空间信息的算法比对应的没有融合空间信息的算法的分类精度高;在两组数据均使用少于1%的训练样本情况下,同时融合了超像元和子空间投影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在两组实验中分类精度均为最高,整体分类精度高出其他相关算法4%左右。结论 利用超像元处理可以有效融合空间信息,降低同物异谱对分类结果的不利影响;采用子空间投影能够将高光谱数据变换到低维空间中,实现有限训练样本条件下的高精度分类;结合超像元和子空间投影支持向量机的算法能够得到较高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4.
自适应增强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收敛性能和识别精度,增强泛化能力,提出一种自适应增强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算法。方法 构建自适应增强模型,分析卷积神经网络分类识别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误差反馈模式,针对分类误差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实现分类特征基于迭代次数和识别结果的自适应增强以及卷积神经网络权值的优化调整。自适应增强卷积神经网络与多种算法在收敛速度和识别精度等性能上进行对比,并在多种数据集上检测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结果 通过对比实验可知,自适应增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收敛效果,提高收敛速度和识别精度,收敛时在手写数字数据集上的误识率可降低20.93%,在手写字母和高光谱图像数据集上的误识率可降低11.82%和15.12%;与不同卷积神经网络优化算法对比,误识率比动态自适应池化算法和双重优化算法最多可降低58.29%和43.50%;基于不同梯度算法的优化,误识率最多可降低33.11%;与不同的图像识别算法对比,识别率也有较大程度提高。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增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实现分类特征的自适应增强,对收敛性能和识别精度有较大的提高,对多种数据集有较强的泛化能力。这种自适应增强模型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其他与卷积神经网络相关的深度学习算法中。  相似文献   

5.
遥感图像飞机目标分类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遥感图像飞机目标分类,利用可见光遥感图像对飞机类型进行有效区分,对提供军事作战信息有重要意义。针对该问题,目前存在一些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但这些方法需人工提取特征,且难以适应真实遥感图像的复杂背景。近年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兴起,网络能自动学习图像特征且泛化能力强,在计算机视觉各领域应用广泛。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飞机分类问题上应用少见。本文旨在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遥感图像飞机目标分类问题。方法 在缺乏公开数据集的情况下,收集了真实可见光遥感图像中的8种飞机数据,按大致4∶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对训练集进行合理扩充。然后针对遥感图像与飞机分类的特殊性,结合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相关理论,有的放矢地设计了一个5层卷积神经网络。结果 首先,在逐步扩充的训练集上分别训练该卷积神经网络,并分别用同一测试集进行测试,实验表明训练集扩充有利于网络训练,测试准确率从72.4%提升至97.2%。在扩充后训练集上,分别对经典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经典卷积神经网络LeNet-5和本文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在同一测试集上测试,实验表明该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准确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最终能在测试集上达到97.2%的准确率,其余两者准确率分别为82.3%、88.7%。结论 在少见使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飞机目标分类问题上,本文设计了一个5层卷积神经网络加以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能适应图像场景,自动学习特征,分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高光谱遥感中,通常利用像素的光谱特征来区分背景地物和异常目标,即通过二者之间的光谱差异来寻找图像中的异常像元。但传统的异常检测算法并未有效挖掘光谱的深层特征,高光谱图像中丰富的光谱信息没有被充分利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结合孪生神经网络和像素配对策略的高光谱图像异常检测方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取高光谱图像的深层非线性特征,提高异常检测精度。方法 采用像素配对的思想构建训练样本,与原始数据集相比,配对得到的新数据集数量呈指数增长,从而满足深度网络对数据集数量的需求。搭建含有特征提取模块和特征处理模块的孪生网络模型,其中,特征处理模块中的卷积层可以专注于提取像素对之间的差异特征,随后利用新的训练像素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并将训练好的分类模型固定参数,迁移至检测过程。用滑动双窗口策略对测试集进行配对处理,将测试像素对数据集送入网络模型,得到每个像素相较于周围背景像素的差异性分数,从而识别测试场景中的异常地物。结果 在异常检测的实验结果中,本文提出的孪生网络模型在San Diego数据集的两幅场景和ABU-Airport数据集的一幅场景上,得到的AUC (area under the curve)值分别为0.993 51、0.981 21和0.984 38,在3个测试集上的表现较传统方法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异常检测算法具有明显优势。结论 本文方法可以提取输入像素对的深层光谱特征,并根据其特征的差异性,让网络学习到二者的区分度,从而更好地赋予待测像素相对于周围背景的异常分数。本文方法相对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异常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虚警,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更加明显地突出异常目标,提高了检测率,同时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卫星图像往往目标、背景复杂而且带有噪声,因此使用人工选取的特征进行卫星图像的分类就变得十分困难。提出一种新的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卫星图像分类的方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提取卫星图像的高层特征,进而提高卫星图像分类的识别率。方法 首先,提出一个包含六类图像的新的卫星图像数据集来解决卷积神经网络的有标签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其次,使用了一种直接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3种预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来进行卫星图像分类。直接训练模型直接在文章提出的数据集上进行训练,预训练模型先在ILSVRC(the ImageNet large scale visual recognition challenge)-2012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然后在提出的卫星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微调训练。完成微调的模型用于卫星图像分类。结果 提出的微调预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深层模型具有最高的分类正确率。在提出的数据集上,深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达到了99.50%的识别率。在数据集UC Merced Land Use上,深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达到了96.44%的识别率。结论 本文提出的数据集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使用的深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强的特征提取能力和分类能力,且是一种端到端的分类模型,不需要堆叠其他模型或分类器。在高分辨卫星图像的分类上,本文模型和对比模型相比取得了更有说服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地物分类是对地观测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高光谱图像具有丰富的地物光谱信息,可用于提升遥感图像地物分类的准确度。如何对高光谱图像进行有效的特征提取与表示是高光谱图像分类应用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倒置特征金字塔和U-Net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方法 对高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降维,获取作为网络输入的重构图像数据,然后使用U-Net逐层提取高光谱重构图像的空间特征。与此同时,利用倒置的特征金字塔网络抽取相应层级的语义特征;通过特征融合,得到既有丰富的空间信息又有较强烈的语义响应的特征表示。提出的网络利用注意力机制在跳跃连接过程中实现对背景区域的特征响应抑制,最终实现了较高的地物分类精度。结果 分析了PCA降维方法和输入数据尺寸对分类性能的影响,并在Indian Pines、Pavia University、Salinas和Urban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实验。本文方法在4个数据集上分别取得了98.91%、99.85%、99.99%和87.43%的总体分类精度,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相关算法相比,分类精度高出1%~15%。结论 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倒置特征金字塔和U-Net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可以应用于有限训练样本下的高光谱图像分类任务,并在多个数据集上取得了较高的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倒置特征金字塔结构与U-Net结合的算法能够高效地实现高光谱图像的特征提取与表示,从而获得更精细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传统图像聚类算法多利用像元的光谱信息,较少考虑图像的空间信息,容易受到噪声干扰。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整合超像元分割(SLIC)和峰值密度(DP)的高光谱图像聚类算法。方法 首先,利用超像元分割技术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分割并提取超像元光谱特征;然后,根据提取的超像元光谱特征,计算其峰值密度信息,搜索超像元光谱簇,构建像元与类别间的隶属度关系。最后,利用高光谱模拟数据以及两组真实高光谱图像评价算法的鲁棒性和精度。结果 在不同信噪比的模拟数据中,SLIC-DP算法在调整芮氏指标(ARI)最优的条件下,较K-means和SLIC-Kmeans的方差降低61.86%和41.61%,体现优越的鲁棒性。在高光谱数据集Salinas-A和Indian Pines中,SLIC-DP算法的ARI为0.777 1和0.325 7,较K-Means和SLIC-KMeans聚类算法分别增长10.71%,5.01%与78.86%,25.27%。结论 本文算法抗噪声能力强,充分利用空间信息与光谱信息,有效提升高光谱图像聚类精度。经验证,能满足高光谱图像信息提取和分析的要求,可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端到端双通道特征重标定DenseNet图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针对密集连接卷积神经网络(DenseNet)没有充分考虑通道特征相关性以及层间特征相关性的缺点,本文结合软注意力机制提出了端到端双通道特征重标定密集连接卷积神经网络。方法 提出的网络同时实现了DenseNet网络的通道特征重标定与层间特征重标定。给出了DenseNet网络通道特征重标定与层间特征重标定方法;构建了端到端双通道特征重标定密集连接卷积神经网络,该网络每个卷积层的输出特征图经过两个通道分别完成通道特征重标定以及层间特征重标定,再进行两种重标定后特征图的融合。结果 为了验证本文方法在不同图像分类数据集上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在图像分类数据集CIFAR-10/100以及人脸年龄数据集MORPH、Adience上进行了实验,提高了图像分类准确率,并分析了模型的参数量、训练及测试时长,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实用性。与DenseNet网络相比,40层及64层双通道特征重标定密集连接卷积神经网络DFR-DenseNet(dual feature reweight DenseNet),在CIFAR-10数据集上,参数量仅分别增加1.87%、1.23%,错误率分别降低了12%、9.11%,在CIFAR-100数据集上,错误率分别降低了5.56%、5.41%;与121层DFR-DenseNet网络相比,在MORPH数据集上,平均绝对误差(MAE)值降低了7.33%,在Adience数据集上,年龄组估计准确率提高了2%;与多级特征重标定密集连接卷积神经网络MFR-DenseNet(multiple feature reweight DenseNet)相比,DFR-DenseNet网络参数量减少了一半,测试耗时约缩短为MFR-DenseNet的61%。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端到端双通道特征重标定密集连接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增强网络的学习能力,提高图像分类的准确率,并对不同图像分类数据集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包含丰富的空间和光谱信息,但由于信号的高维特性、信息冗余、多种不确定性和地表覆盖的同物异谱及同谱异物现象,导致高光谱数据结构呈高度非线性。3D-CNN(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能够利用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立方体的特性,实现光谱和空间信息融合,提取影像分类中重要的有判别力的特征。为此,提出了基于双卷积池化结构的3D-CNN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方法 双卷积池化结构包括两个卷积层、两个BN(batch normalization)层和一个池化层,既考虑到高光谱遥感影像标签数据缺乏的问题,也考虑到高光谱影像高维特性和模型深度之间的平衡问题,模型充分利用空谱联合提供的语义信息,有利于提取小样本和高维特性的高光谱影像特征。基于双卷积池化结构的3D-CNN网络将没有经过特征处理的3D遥感影像作为输入数据,产生的深度学习分类器模型以端到端的方式训练,不需要做复杂的预处理,此外模型使用了BN和Dropout等正则化策略以避免过拟合现象。结果 实验对比了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SAE(stack autoencoder)以及目前主流的CNN方法,该模型在Indian Pines和Pavia University数据集上最高分别取得了99.65%和99.82%的总体分类精度,有效提高了高光谱遥感影像地物分类精度。结论 讨论了双卷积池化结构的数目、正则化策略、高光谱首层卷积的光谱采样步长、卷积核大小、相邻像素块大小和学习率等6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文提出的双卷积池化结构可以根据数据集特点进行组合复用,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相比,需要更少的参数,计算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高光谱图像分类是遥感领域的基础问题,高光谱图像同时包含丰富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传统模型难以充分利用两种信息之间的关联性,而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主的有监督深度学习模型需要大量标注数据,但标注数据难度大且成本高。针对现有模型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无监督范式下的高光谱图像空谱融合方法,建立了3D卷积自编码器(3D 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3D-CAE)高光谱图像分类模型。方法 3D卷积自编码器由编码器、解码器和分类器构成。将高光谱数据预处理后,输入到编码器中进行无监督特征提取,得到一组特征图。编码器的网络结构为3个卷积块构成的3D卷积神经网络,卷积块中加入批归一化技术防止过拟合。解码器为逆向的编码器,将提取到的特征图重构为原始数据,用均方误差函数作为损失函数判断重构误差并使用Adam算法进行参数优化。分类器由3层全连接层组成,用于判别编码器提取到的特征。以3D-CNN (three 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为自编码器的主干网络可以充分利用高光谱图像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做到空谱融合。以端到端的方式对模型进行训练可以省去复杂的特征工程和数据预处理,模型的鲁棒性和稳定性更强。结果 在Indian Pines、Salinas、Pavia University和Botswana等4个数据集上与7种传统单特征方法及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了比较,本文方法均取得最优结果,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0.948 7、0.986 6、0.986 2和0.964 9。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了空谱融合和无监督学习对于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的有效性。结论 本文模型充分利用了高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可以做到无监督特征提取,无需大量标注数据的同时分类精度高,是一种有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有限训练样本下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 该论文提出了多尺度3D胶囊网络方法来助力高光谱图像分类. 相比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 所提出的网络具有等变性且输入输出形式都是向量形式的神经元而非卷积神经网络中的标量值, 有助于获取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且在有限训练样本下能避免过拟合等问题. 该网络通过3种不同尺度的卷积核操作对输入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来获取不同尺度的特征. 然后3个分支分别接不同的3D胶囊网络来获取空谱特征之间的关联. 最后将3个分支得到的结果融合在一起, 采用局部连接并通过间隔损失函数得到分类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开源的高光谱遥感数据集上具有很好的泛化性能, 且相比其他先进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4.
由于高光谱图像包含了丰富的光谱、空间和辐射信息,且具有光谱接近连续、图谱合一的特性,可用于地质勘探、精细农业、生态环境、城市遥感以及军事目标检测等领域的目标精准分类与识别。对高光谱图像进行空谱特征提取是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课题之一。传统空谱特征提取方法对高光谱图像分类的计算量和样本需求小、理论可解释性好、抗噪声能力强,但应用于分类的精度受限于特征来源;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图像空谱特征提取方法虽然计算量和样本需求大,但是由于深层空谱特征的表达能力更好,可以大幅度提高分类器的性能。为了便于对高光谱图像空谱特征提取领域进行更深入有效的探索,本文系统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空间纹理与形态学特征提取、空间邻域信息获取及空间信息后处理等传统高光谱空谱特征提取方法的原理,对大量的已有工作进行了梳理、分析与总结。然后,从深度空谱特征提取角度出发,介绍了当前流行的卷积神经网络、图卷积神经网络及跨场景多源数据模型的结构特点及研究进展,分析、评价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模型对高光谱图像空谱特征提取的优势及问题所在。最后,对该研究领域的未来相关发展提出建议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Hyperspectral images contain rich spatial and spectral information, which provides a strong basis for distinguishing different land-cover objects. Therefore, hyperspectral image (HSI) classification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With the advent of deep learn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 have become a popular method for hyperspectral image classification. Howeve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has strong local feature extraction ability but cannot deal with long-distance dependence well. Vision Transformer (ViT) is a recent development that can address this limitation, but it is not effective in extracting local features and has low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To overcome these drawbacks, we propose a hybrid classification network that combines the strengths of both CNN and ViT, names Spatial-Spectral Former(SSF). The shallow layer employs 3D convolution to extract local features and reduce data dimensions. The deep layer employs a spectral-spatial transformer module for global feature extraction and information enhancement in spectral and spatial dimensions. Our proposed model achieves promising results on widely used public HSI datasets compared to other deep learning methods, including CNN, ViT, and hybrid models.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人工标注样本费时费力,大量未标注样本未得到有效利用以及主要利用光谱信息而忽视空间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空-谱信息与主动深度学习相结合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原始影像进行降维,在此基础上提取像素的一正方形小邻域作为该像素的空间信息并结合其原始光谱信息得到空谱特征。然后,通过稀疏自编码器得到原始数据的稀疏特征表达,并通过逐层无监督学习稀疏自编码器构建深度神经网络,输出原始数据的深度特征,将其连接到softmax分类器,利用少量标记样本以监督学习的方式完成模型的精调。最后,利用主动学习算法选择最不确定性样本对其进行标注,并加入至训练样本以提高分类器的分类效果。分别对PaviaU影像和PaviaC影像进行分类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少量标记样本情况下,相对于传统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遥感图像语义分割是根据土地覆盖类型对图像中每个像素进行分类,是遥感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由于遥感图像包含的地物尺度差别大、地物边界复杂等原因,准确提取遥感图像特征具有一定难度,使得精确分割遥感图像比较困难。卷积神经网络因其自主分层提取图像特征的特点逐步成为图像处理领域的主流算法,本文将基于残差密集空间金字塔的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城市地区遥感图像分割,以提升高分辨率城市地区遥感影像语义分割的精度。方法 模型将带孔卷积引入残差网络,代替网络中的下采样操作,在扩大特征图感受野的同时能够保持特征图尺寸不变;模型基于密集连接机制级联空间金字塔结构各分支,每个分支的输出都有更加密集的感受野信息;模型利用跳线连接跨层融合网络特征,结合网络中的高层语义特征和低层纹理特征恢复空间信息。结果 基于ISPR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Vaihingen地区遥感数据集展开充分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在6种不同的地物分类上的平均交并比和平均F1值分别达到69.88%和81.39%,性能在数学指标和视觉效果上均优于SegNet、pix2pix、Res-shuffling-Net以及SDFCN (symmetrical dense-shortcut 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算法。结论 将密集连接改进空间金字塔池化网络应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语义分割,该模型利用了遥感图像不同尺度下的特征、高层语义信息和低层纹理信息,有效提升了城市地区遥感图像分割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无法有效提取高光谱图像光谱与空间特征以及识别特征之间的空间位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胶囊网络的改进神经网络模型.采用1×1卷积核对高光谱图像块进行降维处理;利用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提取降维图像的初级特征,进而在PrimaryCaps层将初级特征信息封装为胶囊向量;通过DigitCaps层计算胶囊向量的模长来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