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包装》2008,28(2):68-69
所谓的电子纸,与我们常见一般纤维纸不同,狭义上的电子纸是一种包含许多“微小球体”(胶囊)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其外表与特征与一般的纸一样,具有柔软度又可重复显示数据。在电子纸技术之中,微小球体的大小代表显示器像素大小,其中微小球体的特色是会受到外在电压的驱动而改变其状态。电子纸导电的特色为可受到外界驱动电压的改变,因此材料需要是电的导体,最后电子纸使用高分子材料是强调其可挠性(flexible)的特色,因此可以像一般纸一样的挠曲。广义上,任何类纸显示,只要是反射型,具备记忆功能,没有背光的显示方式都是电子纸。电子纸与液晶最大的区别是液晶需要背光,电子纸不需要。其次是液晶没有记忆效应,电子纸有。  相似文献   

2.
盛龙 《包装工程》2006,27(4):308-310
全面地介绍了目前国际上电子纸研究和发展情况;从电子纸的诞生和定义入手,详细阐述了电子纸的种类、显示原理和技术特征,并且对电子纸相对于传统纸张的优势作了归纳;最后,对电子纸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刘文君 《中国包装》2007,27(5):99-99
最近,瑞典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出一种会说话的电子纸。这种电子纸公告牌由于使用了对压力敏感的、具有传导性的墨水和印刷式扬声器,当使用者触摸这种公告牌时,它可以发出提前录好的声音,实现与人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微胶囊制作技术及其在电子纸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电泳显示、LCD等信息显示技术,应用于电子纸产品,存在性能不稳、产品寿命短等问题.本文综述了复凝聚、原位聚合等微胶囊合成方法及其改进技术,包括使用阻聚剂提高胶囊平滑度、加入抗冲击剂改善胶囊分散状态以及无机颜料、有机颜料和纳米SiO2等电泳颗粒的微胶囊改性技术,展示了电泳墨水微胶囊技术的新进展.微胶囊技术应用于电泳显示、LCD以及双色球和磁性电子纸等,改善了电子纸显示器性能,促进了电子纸及其应用技术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凌青 《上海包装》2006,(6):39-39
电子纸又称为数字纸或智能纸,是一种使用柔性材料制作,同时具备纸张和电子显赫器件特性的新型媒体。目前已经发表的原理型电子纸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形态似纸张,可以通过非接触型打印等方式,重复用于不同信息的显示和消除:另一类形态类似便携式薄膜显示器,内置储存器,用于文字的图像信息的显示。  相似文献   

6.
微胶囊化电子墨水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微胶囊化电子墨水具有便携性高、双稳态、低损耗、宽视角、高对比度反射型显示等优点,可以用来制备电子纸.在介绍电子墨水原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微胶囊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并评述了电子墨水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电子纸技术及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文献和实验情况,综述了部分原理型电子纸的基本技术情况,对电子纸在包装领域的应用,作出了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据媒体报道,美国惠普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亚历桑那州立大学)日前正式宣布,开发出了即使掉在地上也不会损坏的柔性电子纸掉在地上也不会损坏的柔性电子纸。该电子纸为有  相似文献   

9.
伴随电化学学科的发展,薄膜电极制作技术已经与最新的材料制作技术链接。结合薄膜电极在军事、能源、环境保护、催化反应以及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应用,综述了薄膜电极分类、各种电极的制备技术,特别是ITO电极、纳米晶体管电极和导电高分子薄膜晶体管电极,在电子纸等显示器件方面的应用。认为复合电极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分子自组合有序膜技术在薄膜电极加工方面用途广泛。  相似文献   

10.
电泳显示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分散在透明或彩色液体中的带电粒子在一定电场下的电泳作用,具体是在排列成像素结构的两片电极之间的移动行为而显示种种图像,其优点是:在日光下有良好的可读性、能耗少、生产潜在成本低、可制作成柔性的电子纸、应用范围广等,因此很有发展前景。电泳粒子是电子纸的基本组成,作者设计和研究制备成功与分散相密度匹配的黑色、白色和红、绿、兰等色的电泳粒子,为改善电子纸显示效果提供基础材料,本文扼要阐述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包装》2012,(5):93-93
世界领先的面板制造商乐金显示日前宣布,其开始量产全球首款塑料电子纸屏。该产品为6英寸XGA级(1024×768)分辨率,率先采用塑料电子墨水基板代替玻璃基板,这不仅将给电子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将在设计层面带来更多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电子纸     
白杉 《影像材料》2002,(2):15-17
电子纸的诞生1999年 10月 ,美国朗讯科技公司和从事显示器开发的美国E -Ink公司宣布 ,达成共同开发电子纸的协议 ,计划开发电子纸应用于电子书报行业。 2 0 0 0年11月 2 0日 ,两家公司共同宣布 ,开发出了像纸一样的显示器———“电子纸”。尼古拉·内格罗蓬特教授的媒体试验室于 1985年建于MIT技术大学 (马萨诸塞州技术研究院 )的历史悠久的校园内 ,从一开始就着手利用电子媒质取代印刷和纸张。因此 ,一种可弯曲和便于运输的薄膜总是浮现在内格罗蓬特教授的头脑中 ,这种薄膜可复制出文字、图形 ,并通过电子作用的变色可再现连续调图…  相似文献   

13.
低温固化导电银浆是制备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关键功能材料。以银和乙基纤维素为导电填料,按照乙基纤维素/硝酸银质量比分别为2∶1,1∶1,1∶2和1∶3,用氧化还原法制备出短棒状的导电银浆。通过电阻率测定,以及显微镜观察,研究物理因素(加热烧结、紫外光照射、泡水、超声波等)对短棒状导电银浆所成电子纸导电性能的影响。比例为2∶1和1∶1时得到的电子纸电阻极大,比例为1∶2和1∶3的电子纸在加热烧结过程中电阻率可以降低到初始值的50%~60%。同时在加热烧结、紫外光照照射、泡水、超声波等因素作用下导电率相对稳定,乙基纤维素/硝酸银比例为1∶2的导电性能更优。最后,以乙基纤维素/硝酸银质量比为1∶2制备的导电银浆,分别以30%,45%,60%的体积比与墨水混合,经涂电子纸,加热烧结后电阻率降至起始值的96.6%,为15 mΩ/cm。  相似文献   

14.
王瑆 《中国包装》2014,(2):53-56
正约2000年前,中国东汉人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从此世界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文明籍此曾领先世界1000余年。今天,电子纸技术又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场怎样的变革呢?电子纸技术实际上是一类技术的统称,英文名称  相似文献   

15.
《硅谷》2011,(12):54-54
日前,精工爱普生集团(以下简称爱普生)与台湾元太科技(以下简称E Ink)宣布共同开发300dpi解析度的电子纸装置,该装置的电子纸显示屏可实现高清晰的文本和图像显示。这一全新装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包装》2008,(1):29-30
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千变万化,电子纸在包装领域的应用,主要着眼于包装的功能提升,即在满足普通包装材料要求的基础上,使用户通过包装,方便快捷地获得更多信息。从该角度考虑,许多类型的电子纸,都可能应用于包装领域。例如,将电子纸的显示功能于RFID智能标签结合,在保持无接触数据读取、传输和处理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包装世界》2010,(6):54-55
在未来城市馆,陈列了数十种高科技产品,其中包括可弯曲折叠的电子纸、激光微型投影仪、可通过便液检查身体状况的马桶、家用智能净水系统等,这些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将来,而是即将改变我们生活的产品与发明。  相似文献   

18.
为了避免电化学反应对电子纸显示电极和显示材料的损坏,用PVA(聚乙烯醇)、PET(聚酯)和PI(聚酰胺)等惰性高分子材料对ITO(氧化铟锡)薄膜电极进行了修饰,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以及红外、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等手段对修饰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金属络合染料在电极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染料和颜料在电极保护层上的吸附与染色。试验结果表明,PI在ITO薄膜玻璃电极上粘接牢固,涂层致密,绝缘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避免显示材料在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9.
据报导,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新工艺,能将碳纳米管的强度和导电性能与传统聚合体的弹性结合起来,生产出可充当导体的弹性“纳米皮肤”。这种“皮肤”,可用作电子纸,以及制造检测化学和生物物质的传感器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电子墨水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电子墨水是一种新型的柔性显示材料,是由具有化学相容性的多相材料组成的。本文在介绍电子墨水显示原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各组成部分,即电泳颗粒、分散介质、染料、电荷控制剂和稳定剂的作用及材料的选择,论述了电子墨水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评述了电子墨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