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测井、录井及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地区侏 罗系八道湾组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认为研究区的砾岩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次生粒内溶孔及构造裂缝, 砂岩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经历的 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主要成岩作用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侏罗系八道湾组砂岩和砾岩都处 于晚成岩阶段A 期和B 期。总结了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储集空间和储层物性的影响机理:压实作用造成 储层储集空间减少、物性变差;胶结作用一方面充填储集空间,降低储层物性,另一方面成为支撑颗粒骨 架,减弱压实作用的影响,同时在成岩作用晚期为溶蚀作用的发育提供物质基础;溶蚀作用是产生次生孔 隙和裂缝,并具有连通作用的最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2.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成岩作用对滩相储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野外露头剖面、岩心和镜下薄片分析,探讨了普光气田飞仙关组成岩作用对滩相储层的影 响。根据飞仙关组各种成岩环境中不同成岩作用过程与储集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将普光气田飞仙关 组的主要成岩作用划分为:①破坏性成岩作用,如胶结作用等;②建设性成岩作用,如白云石化作用和溶 解作用等。区内研究层段中的滩相储层在经过多期胶结作用的改造后,原生孔隙和部分次生孔隙基本消 失;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溶解作用可形成以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及晶间溶孔为主的储集空间,对滩 相储层中次生孔隙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奥陶系是塔河油田最主要的产层,该文系统研究了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类型、成岩序列和成岩环境,分析了对储集性有重要影响的胶结作用、溶解作用、热水成岩作用和破裂作用,恢复了碳酸盐岩成岩和孔隙演化史,提出了储层形成的成岩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岩心、岩石薄片、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柴窝堡凹陷二叠系红雁池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集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红雁池组储层岩石具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的特点,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砾岩和岩屑砂岩,岩屑类型以凝灰岩岩屑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为主,属超低孔、超低渗储层。 储层成岩阶段主要为中成岩阶段 A 期,其中压实作用导致原生孔隙大量丧失,是研究区最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黏土矿物胶结作用使储层孔渗性降低;碳酸盐矿物和沸石矿物胶结作用均具有双重影响,二者在支撑碎屑颗粒、减弱压实作用强度的同时,为后期溶蚀作用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溶蚀作用使次生孔隙发育并使孔缝连通,是研究区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5.
罗家地区沙河街组储集层成岩相与储集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沙河街组是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罗家地区的主要储集层,近年在沙四段至沙一段获重大油气发现。以岩石学研究为基础,并利用I/S混层比、镜质体反射率及储集层物性等资料,对该地区沙河街组储集层成岩作用类型、特征进行详细研究。认为该地区沙河街组储集层成岩作用类型较多,压实、胶结作用是破坏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溶解作用是形成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属中成岩阶段,以2100m为界又划分出中成岩早期、晚期;发育压实、杂基支撑、碳酸盐胶结交代及碳酸盐溶解这4种成岩相类型。储集空间以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为主,溶解作用分为大气淡水淋溶和埋藏溶解,后者与有机质成熟及粘土矿物转化有关。沙四上段砾岩体储集性相对较差,为低孔低渗—低孔中渗储集层,沙三段、沙二段砂岩和沙二段、沙一段碳酸盐岩储集性相对较好,为中孔中渗—高孔高渗储集层。图1表2参2(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6.
在岩心描述、常规薄片分析、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多项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对安塞油田杏河区长6储层三角洲前缘亚相砂岩储层的岩石学、成岩作用、成岩序列与成岩阶段、成岩对储集物性影响等进行了研究。长6砂岩为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至高的纹层状岩屑质长石细砂岩和粉砂岩,主要经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和交代作用,经历同生阶段、早成岩A阶段、早成岩B阶段和中成岩A阶段,目前成岩演化主体已进入中成岩A期。成岩作用是影响长6油层油气储集性能的重要因素,导致孔渗性能降低的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为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改善岩石储集性能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为溶解作用,浊沸石及长石等溶蚀形成的粒间与粒内溶孔、剩余原生粒间孔构成了长6油层组优质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岩心描述、常规薄片分析、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多项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对安塞油田杏河区长6储层三角洲前缘亚相砂岩储层的岩石学、成岩作用、成岩序列与成岩阶段、成岩对储集物性影响等进行了研究。长6砂岩为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至高的纹层状岩屑质长石细砂岩和粉砂岩,主要经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和交代作用,经历同生阶段、早成岩A阶段、早成岩B阶段和中成岩A阶段,目前成岩演化主体已进入中成岩A期。成岩作用是影响长6油层油气储集性能的重要因素,导致孔渗性能降低的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为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改善岩石储集性能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为溶解作用,浊沸石及长石等溶蚀形成的粒间与粒内溶孔、剩余原生粒间孔构成了长6油层组优质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8.
镇北地区长8砂岩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储集特征,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砂岩内填隙物含量高,成岩作用复杂,主要发育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及破裂作用等4种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为中成岩阶段A期晚期-B期早期。经研究。压实作用是导致研究区内原生孔隙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胶结作用中碳酸盐胶结物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由于其双重性的存在表现不够明显,绿泥石包膜的发育有利于储层原生粒间孔的保存,溶解作用是研究区储层物性得以改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江苏地区侏罗—白垩系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红 《石油实验地质》1997,19(3):228-233
本文在大量钻井岩石薄片、岩心铸体薄片研究基础上,运用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衍射等分析手段,对江苏地区侏罗-白垩系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孔隙演化、成岩序列特征等作了详细研究,认为江苏陆相中生界主要储层砂岩储集性能好坏,既受沉积条件控制,又受埋藏成岩作用的影响.孔隙演化主要受压实作用、胶结交代作用、溶解作用的控制,特别是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是直接影响有效储集空间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根据铸体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物性、压汞、镜质体反射率及声发射实验等分析,认为阿姆河盆地中-下侏罗统砂岩储层以细-中粒岩屑砂岩为主,控制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有压实、胶结、溶解和破裂作用。以早期占据原始孔隙,晚期充填次生孔隙的多期次碳酸盐、硅质及粘土矿物的胶结作用影响最大,以长石、岩屑和方解石等不稳定组分溶解产生次生孔隙对形成储层的贡献最重要。储集空间为少量剩余原生粒间孔、粒间和粒内溶孔、晶间微孔及少量裂缝组合,储层具特低孔、特低渗性质。储层发育受多种因素控制: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发育位置;持续稳定的构造沉降决定了早-中成岩阶段成岩作用的发育程度;压实作用、早期碳酸盐和后期硅质的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孔隙流体性质的变化是促使不稳定颗粒组分和胶结物溶解、形成次生孔隙、晚期高岭石及伊利石沉淀的主要因素;破裂作用极大程度地改善储层渗透性,但储层发育程度有限。以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将储层分为3类,Ⅰ类储层发育弱,Ⅱ类储集性能差,储层开发风险超大。  相似文献   

11.
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廊固凹陷不同构造带沙四段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成岩演化序列及成岩阶段划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四段储层经历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及杂基重结晶作用等。河西务构造带岩石组分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成岩作用以强烈的压实作用、硅质胶结作用及碳酸盐胶结作用为主;柳泉-曹家务构造带岩石组分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成岩作用以长石、岩屑等的强烈溶解作用为主;旧州-固安构造带岩石组分主要为长石质岩屑砂岩,成岩作用以压实作用以及后期的杂基重结晶作用为主,见少量的碳酸盐胶结物。不同构造带储层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存在差异。研究区沙四段储层2 640 m以上处于早成岩B期,2 640~3 400 m处于中成岩A1亚期,3 400~4 250 m处于中成岩A2亚期,4 250 m以下处于中成岩B期。  相似文献   

12.
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及高压压汞等测试方法,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4+5油层组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而对储层成岩相特征及有利成岩相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储层成岩阶段总体处于中成岩阶段A-B期,压实作用与碳酸盐胶结作用造成原始孔隙的大量损失,使储集层物性变差;早期绿泥石薄膜的发育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溶蚀作用使物性得到明显改善。根据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划分出绿泥石薄膜-粒间孔相、高岭石胶结-长石溶蚀相、伊利石胶结-长石溶蚀相、碳酸盐胶结相、硅质-伊利石胶结相等5种成岩相带,优质储集层与成岩相密切相关,绿泥石薄膜-粒间孔成岩相的砂体物性、含油性最好,是研究区长4+5储集层石油最富集的成岩相带。  相似文献   

13.
侏罗系岩性油藏是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非常重要的原油产层,探索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对该区齐古组油气勘探及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阴极发光、镜质体反射率和物性分析等资料,对阜东斜坡区侏罗系齐古组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该区齐古组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较高;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成岩演化阶段已达到中成岩阶段 A 期。 其中,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部分绿泥石和伊利石包膜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以及方解石、凝灰质、方沸石和硅质胶结作用。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岩性-地层油藏的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中部寒武系洗象池组是盆地内油气勘探重要的接替领域.通过对川中地区及邻区典型钻井岩心和薄片进行详细观察,结合物性分析,系统研究了该区洗象池组白云岩的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进一步探讨了储层孔隙演化模式与成岩作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中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组有利储集岩性主要为(残余)颗粒白云岩,其次为粗粉—细晶白云...  相似文献   

15.
延长东部矿权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是该区目前主要的产油层之一,其储集层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上发育的分流河道沉积砂体。根据岩心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区长4+5储层成岩演化强度大,目前主要处在晚成岩A期-晚成岩B期早期,主要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分析认为,早成岩阶段的机械压实作用和晚成岩阶段的碳酸盐胶结作用是使储集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而贯穿整个成岩作用阶段的溶蚀作用对储层储集性能的改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根据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资料分析,对延气2井区块盒8段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划分及其对储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盒8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研究区现今成岩作用已普遍进入晚成岩A期阶段,少量进入晚成岩B期阶段的早期。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而溶蚀作用、破裂作用是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苏里格气田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海燕  彭仕宓 《石油学报》2007,28(3):100-104
研究了苏里格气田二叠系储集层的沉积相、成岩作用及微观孔隙结构,分析了成岩作用对低渗透储层储集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本区砂岩储层特低渗透率的主要原因是成岩期强烈的压实作用及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选用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泥质含量、孔喉半径均值和变异系数7项参数,建立了遗传神经网络的学习及预测模型.采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对苏里格气田二叠系进行了成岩储集相的识别.识别出了4类成岩储集相,即不稳定组分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碳酸盐胶结物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强压实强胶结剩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和极强压实强胶结致密成岩储集相.阐述了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并结合沉积相,确定了各成岩储集相的时空展布.  相似文献   

18.
渤海L油田东营组储层特征与成岩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渤海L油田东营组储层特征和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是该油田后期高效开发的前提。根据岩心观察,结合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物性等资料,以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L油田东营组储层砂岩具有矿物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的特征,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与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4种,大致经历了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晚成岩A期3个阶段,目前已达晚成岩B期。成岩作用是控制研究区储层物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孔隙演化过程中,压实与压溶作用、胶结作用起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解作用起建设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