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7篇
石油天然气   75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常高孔带是指由于经历异常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孔隙度高于正常压实条件下最大孔隙度的异常高孔隙度储层相对集中发育带,是含油气盆地中深层油气勘探的甜点。国内外学者对其开展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总结其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深部油气藏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总结了近些年全球范围内异常高孔带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异常高孔带概念、划分方案、类型、储集空间、成因机制及预测等。研究表明,异常高孔带的分布通常利用孔隙度正常压实趋势线(或相当的趋势线)进行确定。根据孔隙类型及含量,异常高孔带具有原生孔隙型异常高孔带和次生孔隙型异常高孔带2种类型,原生孔隙型异常高孔带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保孔型地质因素是其形成的主控因素;次生孔隙型异常高孔带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溶蚀增孔作用是其形成的主控因素。然后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深层异常高孔带的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总结,认为其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其分布具有地层深度范围大、时代跨越尺度大、盆地类型多样和沉积相类型丰富等特点;其类型兼具原生孔隙型和次生孔隙型。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岩石物性测试等多种方法,对渤南洼陷北带沙四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层的岩相—成岩相组合、储层物性进行了研究。认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发育杂基支撑砾岩、颗粒支撑砾岩、砾质砂岩、含砾砂岩、砂岩、泥岩等6种岩相,发育强压实—杂基重结晶、强压实、强溶解、强胶结、过渡类等5种成岩相,主要有颗粒支撑砾岩相—强压实弱溶解弱胶结成岩相、含砾砂岩相—中等压实强溶解弱胶结成岩相、砂岩相—中等压实弱溶解强胶结成岩相等11种岩相—成岩相组合;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为低孔、低渗储层,扇根物性差,以特低孔、超低渗储层为主,形成封堵层,扇中距砂泥接触面较远位置的岩相组合的底部物性较差,中部物性较好,以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形成储集层;扇中距砂泥接触面距离较近的位置和扇缘亚相物性差,形成遮挡层。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用实测物性、解释物性、试油、压汞等资料,分别利用分布函数曲线法、试油法、束缚水饱和度法、最小有效孔喉半径法求取了东营凹陷滨南—利津地区沙四段砂砾岩体不同深度下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求取了物性下限与深度之间的函数方程.在确定了研究区物性下限的基础上,分析了滨南地区和利津地区物性下限差异性的原因.利津地...  相似文献   
4.
利用实测地层压力资料,系统研究了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超压成因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并总结了超压油气藏的分布模式.超压传递(包括超压接触传递和超压连通传递)、欠压实、原油裂解是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超压的主要成因机制.超压接触传递能够使与烃源岩接触的储层形成强超压高产油气藏,该类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北部陡坡带、中央隆起带周缘以及洼陷中央的沙三、沙四段和孔店组;超压连通传递使深层超压流体进入浅层,形成中超压高产油气藏,该类油气藏集中分布在中央隆起带的沙一、沙二段和南部缓坡带的沙三、沙四段;欠压实发生在沙四段、孔店组的膏盐岩层段,不利于油气成藏;原油裂解发生在埋深超过4000 m的地层,与油气成藏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碳水溶液是常见的酸性流体,碳酸盐矿物中的方解石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常产生次生粒间孔隙,是次生孔隙产生的重要来源。为此,利用设计的成岩模拟实验装置,采取快速升温和慢速升温2种升温方法,将温度由50℃升至120℃,通过4次水—岩实验和1次水热增压实验,研究不同升温速率下方解石在二氧化碳水溶液中的溶解作用,进而研究碳酸盐次生孔隙的产生机理。通过分析实验前后方解石质量变化数据和镜下观察图像可知:方解石的溶解速率很大,其溶解量受温度、二氧化碳分压的共同控制,具体表现为温度降低及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有助于方解石的溶解;升温速率越大,方解石的溶解量也越大;封闭体系下方解石溶解一段时间后,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过高时,将抑制方解石的溶解;随着方解石的不断溶解,其表面发生溶蚀变化,依次呈现溶蚀微孔、溶蚀带、溶蚀锯齿和溶蚀晶锥4种溶蚀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6.
东营凹陷沙三段—沙一段层序地层与油气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综合地震、测井、钻井等资料分析,东营凹陷沙三段至沙-段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层序1(沙三下亚段)和层序2(沙三中亚段)为T—R型层序,由湖进域(LTST)和湖退域(LRST)组成;层序3(沙三上亚段一沙二下亚段)和层序4(沙二上亚段一沙一段)为四分层序,由低位域、湖侵域、高位域和下降域组成。T—R层序的湖退域砂体发育,也易形成油气藏;湖进域砂体发育很少,但砂体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极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四分层序的层序界面附近砂体发育,但砂体往往缺乏好的圈闭条件,成藏概率较低。图3参10  相似文献   
7.
利用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能够准确地识别沉积微相,有效地解决其在划分沉积微相时的多解性问题。在大量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临邑洼陷南斜坡沙河街组三角洲沉积不同微相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台特征。该区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微相为典型两段式和宽缓上拱式组合;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低斜多跳一悬式和高斜两跳一悬武组合;三角洲前缘河流作用强于波浪作用的河口坝为两跳一悬式和低斜多跳一悬式组合,波浪作用强干河流作用的河口坝为高斜两跳一悬式和滚动、跳跃、悬浮式组合。  相似文献   
8.
针对陈家庄凸起北部缓坡带特殊的沉积、构造特征.应用测井曲线来识别层序边界。应用自然电位和电阻率测井曲线的组合来确定层序边界,可根据自然电位基线强烈偏移、视电阻率的突增或突减等异常现象的出现来判别;利用声波时差和电阻率曲线的叠合,在层序边界处常对应△logR的低谷值;应用累计倾角图来识别层序边界优于常规的地层倾角.累计倾角的一阶导数更能突出异常点的位置。测井曲线应用于识别层序边界,有其自身的优势,在该研究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东营凹陷北带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的基础上,以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为评价参数,分析了盐家—永北地区、胜坨地区、利津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胜坨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砂砾岩储集物性最好,盐家—永北地区次之,利津地区最差;盐家—永北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含砾砂岩储集物性最好,胜坨地区次之,利津地区最差。通过对古地貌、沉积特征、地层压力和成岩作用等有效储层控制因素对比分析发现,沉积古地貌和物源特征控制了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上亚段不同地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古近系层序结构与非构造圈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Vail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录井等资料,对涠西南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和涠洲组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层序结构特征及非构造圈闭的发育规律。在该地区共识别出1个一级层序界面、2个二级层序界面和8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出10个三级层序。依据层序界面结构特征,将层序界面分为T1型、T2型和T3型3种类型;依据层序地层结构特征,将10个三级层序分为一分层序、二分层序、三分层序和四分层序4种类型。T1型和T3型层序界面之上有利于发育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T2型和T3型层序界面之下有利于发育不整合遮挡圈闭,三分和四分层序早期及二分和四分层序晚期有利于发育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