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剩余污泥制活性炭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鲍国臣  李芬  艾恒雨 《材料导报》2012,26(13):150-154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综述了国内外制备污泥活性炭的技术,根据其在废水、废气治理中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对废水中的重金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并阐述了对废气中的含硫化合物的去除情况。为了实现废物资源化和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提出了将污水厂的剩余污泥用于制备污泥活性炭吸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市政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活性污泥资源化方式,以市政污泥为原料,采用热解法制备污泥基生物炭(SBC),探究SBC最佳制备条件以及对多环芳烃萘的吸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BC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污泥粒径0.25mm,升温速率2.5℃/min,热解温度800℃,停留时间1h,在该条件下市政污泥的产炭率、产油率和产气率分别为61.36%、15.55%和23.09%;SBC对萘的最佳吸附条件为转速200r/min,温度35℃,投加量0.4g,在该条件下萘的去除率可达85.06%;SBC对萘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SBC对萘的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BET比表面积分析表明,SBC表面粗糙,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能有效吸附废水中的萘。  相似文献   

3.
泥质活性炭对三种染料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制备了泥质活性炭,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究了泥质活性炭对三种染料(酸性大红GR、碱性湖蓝BB和活性艳兰B-RV)去除率的影响因素,从动力学角度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泥质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染料初始浓度、pH值对染料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吸附温度对染料去除率无明显影响。泥质活性炭对三种染料平衡吸附量(qe)均随着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相同条件下,平衡吸附量(qe)大小顺序为碱性湖蓝BB酸性大红GR活性艳兰B-RV。采用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三种染料在泥质活性炭上的吸附动力学行为,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包含了外部液膜扩散、表面吸附和颗粒内扩散等在内的所有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4.
王鹤  李芬  张彦平  王新  李梁  王奇飞 《材料导报》2016,30(13):119-124
剩余污泥为污水处理厂副产物,具有成分复杂难处理,易滋生二次污染的特性。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剩余污泥制吸附剂和能源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由于剩余污泥中有机质含量丰富,首先对单一污泥和剩余污泥添加工农业废弃物制备吸附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指出吸附材料制备过程中活化剂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的再污染;随后综述了剩余污泥直接能源化,或通过热解等手段将其间接能源化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用生物质废弃物代替化学活化剂制备污泥吸附剂的研究思路,并指出将污泥制备材料和能源利用技术相结合是今后剩余污泥资源化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王英伍  杨皓  宁平  李凯  李山  黄彬 《材料导报》2017,31(15):50-59
从污泥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在水和大气环境领域的应用两个部分进行了综述。主要总结了3种传统制备方法的原理;同时,对比了7种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主要用途,汇总了通过添加农作物秸秆和矿物来提升污泥活性炭性质的相关研究。污泥基活性炭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其对废水中有机染料、有机药物、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的吸附以及其对硫化氢等工业废气和甲醛等室内废气的净化。另外,分别举例说明了不同来源污泥基活性炭的用途和性能。最后,总结分析了污泥基活性炭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污水厂在处理污水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未经稳定处理的污泥将对环境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根据世界各国污泥处理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相关政策的导向,污泥资源化是未来污泥处理的主流。文中介绍了国内外污泥资源化技术的发展近况,对现有的污泥资源化技术进行了分类,以期为今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与污染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对污泥处理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热解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市政污泥的基本特性,总结了国内外市政污泥热解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污泥热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热解产物特性和资源化利用途径,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污泥热解装置,指出了污泥热解资源化利用的进一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市政污泥高值资源化处置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污泥制备活性炭对 Pb(Ⅱ)和Ni(Ⅱ)的吸附和回收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用污泥制备的活性炭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Pb(Ⅱ)、Ni(Ⅱ)的效果,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和Pb(Ⅱ)、Ni(Ⅱ)的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制备的活性炭吸附剂对Pb(Ⅱ)、Ni(Ⅱ)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在试验条件下,其对Pb(Ⅱ)具有更高的去除能力.还探讨了吸附Pb(Ⅱ)、Ni(Ⅱ)后回收铅和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决我国市政污泥的处理处置以及缓解造纸原材料资源紧缺等问题,提出将市政污泥先用淀粉包覆后再进行球磨改性处理,并作为造纸填料制备纸包装材料的新思路。方法 探究球料比、球磨时间和球磨转速对污泥填料的粒径、Zeta电位,以及制备的纸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其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初步探索污泥基纸包装材料的成型机理。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经球磨改性后可以有效减小淀粉包覆后污泥填料的中位粒径,降低其Zeta电位。污泥经淀粉包覆改性后制备的纸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热稳定性更好。结论 市政污泥经淀粉包覆–球磨改性后制备的污泥基纸包装材料是一种理想的包装材料,为市政污泥在包装材料的高值化应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哈尔滨市某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出一系列污泥炭吸附剂,并利用稀土元素铈对其改性,将其应用于H_2S臭气的脱除。利用比表面和孔结构分析仪、扫描电镜、FT-IR和XPS等对该吸附剂进行表征,用吸附装置对硫化氢进行吸附效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铈无论是掺杂改性,还是负载改性所制备的污泥活性炭吸附剂的脱臭性能都大大提高;改性后的污泥炭吸附剂仍为中孔,但孔径变小,不过表面活性官能团大大增加,使其与硫化氢的物化吸附以及化学和催化反应增强,从而使铈改性后的污泥炭吸附剂更有利于H_2S的脱除。  相似文献   

11.
无害化污泥填料应用于造纸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湿式氧化后的无害化市政污泥作为造纸填料制备了新型低成本高性能的纸,并分析了新型纸板的性能及填料的晶体组成、无害化污泥的表征、粒径、填料的微观形貌.研究结果发现无害化污泥的添加量高于常用无机填料和有机填料,且当污泥填加量为40%时新型纸板的污泥留着率为79.81%,抗张指数可达20.98 N·m·g-1,性能较普通纸板提高了19.48%;无害化市政污泥颗粒呈椭圆状,中位粒径约为17.64μm,无机成分主要为CaO、SiO2及硅酸盐,有机物以可与纤维形成大量氢键的纤维素及蛋白类物质为主,重金属含量低,与目前常用造纸无机及有机填料成分相近.因此,将无害化市政污泥用作造纸填料不仅可以减少林木资源的使用,扩宽污泥的应用范围,还可以降低造纸成本,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附属品,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污泥的资源化方式有很多,其中将污泥制备成各种材料加以利用不仅可以减少污泥填埋所占用的土地,降低焚烧和土地利用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风险,而且可以把污泥作为资源加以利用,变废为宝。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有关污泥材料化利用的研究进展,旨在提供一个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新思路,推动污泥材料化利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薛攀  裴圣 《中国科技博览》2012,(24):498-49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巨大且成分复杂,如何对它进行合理利用已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既是污染物又是一种资源,只有将污泥的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才是污泥处理的最佳出路。文章系统地概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污泥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污水厂脱水污泥制吸附剂及脱除H2S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芬  张彦平  杨莹  雷涛  鲍国臣 《功能材料》2012,43(15):2071-2074
采用热解炭化法制备了一系列污泥吸附剂,优化制备工艺,利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等技术对污泥吸附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脱除H2S效能。结果表明,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固液比等因素均对污泥吸附剂的碘吸附值产生影响。当活化温度为550℃、活化时间为2.0h、固液比为1∶2时所制备材料(SA)的碘吸附值最高,为493.12mg/g;制备的SA具有较好的脱除H2S效能,能满足精脱硫的要求,当空速为4600h-1时,SA的除臭时间可达48min;此外SA中含有的多种金属元素,平均孔径为3.4nm,这些性质均有利于H2S的吸附脱除。  相似文献   

15.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可实现污泥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结合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现状,分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技术特点及存在问题,供实际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现状,指出了污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手段和经验,讨论各种污泥处置方法的优缺点,目的在于寻求适合我国城镇污泥处置的发展道路,使污水处理厂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达到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污水处理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数量约占处理水量的0.3%~0.5%左右。如果这些污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给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功能的逐步完善,国内外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量在逐年增加。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是净化过程中的产物,主要含有大量的泥砂、腐殖质、细菌等无机和有机杂质。由于污泥产生于污水处理厂不同的处理部位,如预处理段、生化处理段、消化处理段、化学处理段,所以所产生的污泥量和污泥类型不尽相同。本文就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处置工艺做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某市政污水处理厂须进行污泥深度脱水改造,污泥处理工艺在原重力浓缩+机械离心脱水的基础上增加了低温冷凝干化工艺,出厂污泥含水率≤40%。笔者将高压带式+低温干化、板框压滤+低温干化以及离心脱水+低温干化3种污泥深度脱水组合工艺的优劣进行对比,介绍工艺设计以及工程的特点,以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浅析,在分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探讨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综合利用,最终可实现污泥不断循环利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传统的污泥处理技术,是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和干燥处理,使污泥的含水率降低,便于污泥运输和处置,不仅处理费用高,污水处理厂的成本也会提升,而且不能将污泥的干物质量从根本上减少。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排除污泥,成本低,特别能够降低污泥的干物量。将该技术用于污泥处理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