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浩 《食品界》2023,(8):132-133
<正>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白酒生产、消费大省,白酒行业一直把山东市场作为重要的核心市场去拓展,“得山东者得天下”已成为业内共识。据统计,山东白酒市场规模超600亿元,正在向700亿元突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山东白酒市场会呈现何种态势?鲁酒振兴之路又将如何行稳致远?山东秦池集团董事长胡福东对此做出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2.
龙晓敏 《新食品》2012,(20):54-59
二线品牌渐现竞争趋势 陕西不仅是文化大省.同时也是白酒消费大省。巨大的消费潜能使全国众多白酒品牌云集.众多酒水厂商也纷纷进军陕西市场。,随着苏酒的崛起,豫酒的复苏.陕酒也蠢蠢欲动。目前陕西地产品牌主要有西凤酒、白水杜康,轩辕酒、太白酒、秦洋酒、长安老窖、老榆林、城古酒、西安酒等,除了西凤酒、轩辕酒、太白酒、白水杜康和秦洋陆续加大力度布局陕西市场外,长安老窖、麟州坊、泸康、终南液等品牌都在谋划新的发展。陕酒正以储备能量计划崛起,同时,二线品牌之间似乎又多了一些厮杀和挑战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孙照广 《新食品》2010,(6):56-57
山东,作为国内白酒、啤酒、红酒产销规模最大、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在2010年春节销售旺季迎来了白热化竞争:茅台涨价诱发的涨价潮对比着二三线白酒品牌降价促销热潮;啤酒三巨头的竞争因雪花在山东布局的完成而更加血腥;红酒则在这个传统的白酒消费大省中,从二级市场逐渐发力并日渐成长起来。显然,山东酒水市场正呈现出与以往有所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说起山东人,给外界的印象是能喝、好客。这使得酒文化浓厚的山东,不仅是白酒消费大省,酒的产量也不小,位居全国第三,2016年酿酒产量达到了112.64万千升。虽然作为产酒大省和白酒消费大省,但不同于四川,山东至今没有一家白酒生产企业销售额达到了50亿元以上,也并无一家全国知名的白酒品牌。为何山东白酒企业做不大也做不强?  相似文献   

5.
傅子宴  杨静 《新食品》2005,(21):54-55
市场概况:品牌多、潜力大 江苏是有名的酒类消费大省.省会南京是白酒的热点市场,是众多白酒的必争之地。 南京市经济发达.消费活跃。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南京人口600多万,人均年消费7000多元.其中用于白酒消费的高达1578元.占整体消费的1/5.活跃的消费让南京白酒拥有几个亿的市场份额。巨大的市场潜力被白酒界称为“淘金宝地”。  相似文献   

6.
孙韬 《中国酒》2009,(7):46-48
云南的白酒市场比较特殊,少数民族众多,善饮,所以也称得上是白酒消费大省。但本地的白酒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上,且无走出省门的白酒品牌。这样就造成了市场和生产的脱节。云南白酒市场的落后随着外来品牌的进入,消费的多元化必将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和经济往来的紧密而显现。同时,白酒消费结构升级必将出现,随着消费者追求白酒健康消费的到来,低度化和中高档酒的市场容量将被释放。这将减少消费者对本地苞谷酒的消费。因此给外来白酒品牌进入提供了市场机会。  相似文献   

7.
孙韬 《中国酒》2009,(4):48-49
云南市场格局 一、市场容量 云南白酒容量30万吨,仅次于四川、安徽、山东、贵州等产酒大省。但20亿的市场容量显的消费水平比较低。目前市场白酒竞争格局为低档酒(20元/支以下)当地自酿苞谷酒占据,比如昆明的杨林肥酒.普洱的普洱醇.文山的那榔苦养.澜沧的云南老窖等:高档酒(400元/支以上)竞争激烈.主要集中为贵川酒,  相似文献   

8.
1市场概况:地产品牌众多,市场易守难攻山东是我国啤酒第一产销大省,而且又集中了国内外最先进的设备、最知名的品牌、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大的产能和最激烈的竞争前沿等国内啤酒业的诸多之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啤酒,几乎都把山东作为自己产品的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9.
荣刚 《新食品》2010,(22):114-115
今夏以来,以茅台、五粮液为首的高端白酒掀起了淡季涨价风潮,一路高歌猛进,在“涨价风”冲击下,全国白酒板块纷纷跟进,涨声一片。山东是白酒销售第一大省,作为中国白酒二线品牌最集中的区域,鲁酒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中国芝麻香领军企业山东景芝酒业在10月25日正式启动调价计划,将一品景芝·尚品单瓶价格提到千元以上,从而推动鲁酒步入发展高端白酒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南京.华东经济重镇,是连接华北、华中等区域和大上海的必经之道。本是富庶繁华之地,又当交通经济交汇之处.理所当然成为白酒兵家必争之地。作为产酒大省的省会,南京白酒市场的态势既非地产酒一统天下.也不是各路诸侯相互厮杀,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三足鼎立”格局,川酒、徽酒从不同角度切入,瓜分了原苏酒的领地.占据金陵城的一角。 在这个过程中.徽酒强势发力和苏酒绝地反击形成了南京市场发展的两条主线。沿着这两条线,我们开始追踪南京白酒市场的竞争历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新食品》2013,(12):30-30
去年底今年初白酒行业刮起一场以价格为核心的“亲民风暴”,各大名酒企业纷纷加大了对中低端市场的投入和开拓力度,各大酒商开始转战中低端产品市场。酒企酒商普遍认为,在高端遇冷后.单价在100元—300元之间的中低端产品将成为未来市场的希望之星。然后从最近记者的调查来看,众多白酒自降身价之后的逆袭之路,却走得并非意料中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2.
《新食品》2010,(13):42-46
今年的全国秋季糖酒交易会在济南举办,显然给众多山东白酒企业打了一针兴奋剂。许多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糖酒会上有所行动。不过,就糖酒会的功效而言.济南秋季糖酒交易会固然给了鲁酒企业展示自身的机会.但这种机会显然更适合如泰山、扳倒井、景芝这样的山东一线白酒企业.而更多数量庞大的山东二线白酒企业.则应该继续基于本地市场和自身特色.在山东省内进行精耕细作,在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新食品》2009,(24):80-81
在大多数白酒行业人士的心中.山东市场像个围城,里面的白酒品牌难以走出去,外面的白酒品牌也很难渗入进来。最近记者在山东采访时发现.泸州老窖在山东的市场覆盖率已经很高。几乎山东市场的每个角落都能发现泸州老窖的身影。泸州老窖如今在山东市场的发展状况已经越来越受到山东白酒企业以及经销商的关注。泸州老窖能否冲破山东围城。继而成为统领山东的第一外来品牌呢?  相似文献   

14.
《中国酒》2006,(2)
山东现辖17个市地139个县、市、区,人口9079万,是中国的一个经济大省,也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发展跃居全国各省市前列,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开发潜力。酿酒工业是山东轻工行业的支柱产业,全省现有白酒生产企业600余家(生产许可证发放企业数量),年产白酒60余万千升;啤酒生产企业五十余家,年产啤酒300余万千升,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山东不但是全国有名的生产大省,更是消费大省。山东酒类市场正处于调整期,就白  相似文献   

15.
冀酒是河北白酒的简称,河北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白酒产量曾居全国前七名.消费量居全国前列。可以说.河北是白酒消费大省,也是白酒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北酿酒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河北白酒产业现状如何?其发展的趋势又将走向何方?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将献上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训国 《中国酒》2003,(4):22-23
济南,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会,山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总面积8227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569.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22万人。在白酒消费方面,济南市场是闻名全国的大型白酒消费市场之一,也是出名的硬骨头市场,很多品牌在此气势汹汹而来,一败涂地而走。济南市场特点具体如下: 整体市场容量大:保守估计整体白酒市场容量约在5亿元以上。消费忠诚度高:受当地文化的影响,济南人的整体消费忠诚度很高为很多新品牌的介入增加了难度,但  相似文献   

17.
吴勇毅 《中国酒》2010,(9):54-55
凡中秋必涨,似乎成了近几年白酒品牌的铁律。作为全国白酒的一个方向标,厦门更是屡屡成为厂商拿手的试验田。近期,厦门市场上几大白酒品牌又率先发动一波涨价攻势,一时成了业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杨静 《新食品》2007,(9):68-69
南阳是一个人口上千万的城市,也是河南中低档白酒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城市,一年酒类消费总额能超过16亿。如此大的“蛋糕”吸引了众多的酒类厂商.来自四川泸州的国用酒也看上了这个“蛋糕”,在精心策划之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南阳白酒市场就跻身于年销售额达千万元的行列。这个外来品牌是如何上市?如何动销?如何取胜的呢?  相似文献   

19.
胡明 《新食品》2011,(24):111-111
乌鲁木齐市是我国西北的重要城市之一,在新疆每年40亿元左右的白酒消费需求中。乌鲁木齐占了将近50%。庞大的消费市场一直是众多白酒厂商关注的重点。本干吼己者近期走访了乌鲁木齐白酒市场,发现乌鲁木齐市场上超高端白酒被外来名酒霸占,地产白酒伊力特和古城占据了中高端和中低端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20.
邱麦平 《现代家电》2011,(29):44-45
一直以来,我都奇怪在山东、湖北,河南等这样的大省.近几年来,为何大型的代理商越来越少.并且所认识的几位大代理商规模也越变越小。7月份.在笔者走访河南市场之际.和所熟悉的几位业内代理商沟通这个问题.才发现原来是渠道扁平化及厂商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