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示范社区项目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选用和设计,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对于保障性住房节能的贡献;用成本增量和后期运营操作综合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初期投资和后期运营管理成本增量在建筑能源应用中的决策作用;提出了结合地域、气候、经济特点及使用人群甄选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思路;推荐了适宜在欠发达地区保障房体系中推广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相似文献   

2.
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几种节水技术措施,探讨供水系统的优化、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节水设备、热水循环系统、中水回用和雨水再利用等在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南通某停车综合楼项目为例,阐述了相关绿色建筑技术在该项目中的集成与应用。项目充分考虑建筑功能及建筑特点,结合绿色建筑三星的要求;采用了立体绿化技术、室内采光、室内通风优化、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BIM技术、高效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利用、雨水回用、节水灌溉、节水器具、空气质量监控、新风热回收等多项技术,构建出具有现实意义的适宜性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体系,以达到提高人员活动舒适度、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许鸣  丁保安 《园林》2021,(1):36-41
基于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文章以扬州高邮市文化体育休闲中心为例,阐述相关绿色建筑技术在大型文体建筑中的应用与评价。项目考虑自身的功能需求及区域特点,结合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因地制宜地选用了复层绿化、高效围护结构、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雨水回用、节水器具、空气质量监测、室内通风采光优化等多项绿色技术,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夏热冬冷地区大型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按照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出绿色保障性住房建筑中给排水设计策略,分析适宜广西地区特点的节水技术措施及太阳能利用方案,并根据不同的绿色建筑星级提出推荐的技术组合,为绿色保障房建筑的节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设计工作体会,介绍了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节能节水措施,概述了供水系统的优化、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节水设备、热水循环系统,中水回用和雨水再利用等在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杭州中天钱塘银座工程项目,对夏热冬冷地区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实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项目采用了屋顶花园、能源塔热泵空调、太阳能热水系统、雨水回用系统、空气品质监控系统、能耗监测系统等绿色技术措施,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等各方面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取得了我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认证。  相似文献   

8.
绿色建筑小区中给水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炜 《中国给水排水》2012,(20):136-138
深圳同富裕第二期安居工程属于绿色建筑小区,获得了国家绿色建筑证一星级标识和深圳绿色建筑证银星级标识。介绍了该小区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节水措施,主要包括:利用非传统水源水冲洗车库;采用屋顶绿化、雨水花园、多种植物来吸收雨水,以降低径流系数,减少暴雨瞬时径流量;充分利用市政管网水压及采用太阳能供生活热水等,可为我国绿色建筑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梅山苑二期项目是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小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下梅林地区,小区建设从规划设计入手,结合南方的地域气候特点,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降水等因素,基本做到了保持原有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文分别从规划设计、单体设计、太阳能照明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雨水回收系统、中水回用系统、景观设计等方面介绍如何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实现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10.
本项目为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根据项目本身特点,主要采用了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雨水回收、自然采光天窗、节水浇灌系统、空调冷凝热回收等绿色建筑技术,通过采用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及措施,建筑在节省耗能的同时,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绿色厂房设计简要介绍了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给排水设计的相关内容,对雨水,热水和建筑节水等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某检测实验大楼为工程背景,从雨水收集系统、人工湿地中水处理系统、绿化滴灌系统、屋面太阳能热水系统及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等方面阐述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法和节水、节能措施,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为同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北京四中长阳校区项目的绿色建筑设计,从“四节一环保”出发,运用包括屋顶绿化、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地源热泵、排风热回收、太阳能热水、节水设计等策略,达到住建部绿色设计评价标识“三星级”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某市人民医院在雨水回收利用设计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该项目二星绿色建筑的雨水回收利用情况,对场地内屋面雨水和地面雨水的回收范围与用途、系统设计、雨水处理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计算出该工程的水量平衡、雨水储蓄池容积大小以及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此外,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7076m3,每年可节约成本11.2万元,实现了节水减排的目标,对改善城市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该项目保留旧建筑物的两层地下室,在基础加固后进行续建,体现节材的理念;收集屋面雨水经处理后循环再利用;采用高效机组、空调热回收、变频供水、按需通风、LED智能照明等节能技术,有效降低通风空调及照明系统能耗,达到节能目的;建筑南面及东南面采用双层外呼吸式幕墙,在空调季可以有效排出空腔内的热空气,减少围护结构传热量,降低室内冷负荷;采用太阳能热水+空气源热泵提供建筑所需生活热水,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该项目取得了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为本地区绿色医院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16.
唐汝宁  潘钺  李玉鑫 《化学建材》2012,(1):57-59,65
结合呼和浩特地区气候特点,针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缺乏地区性的问题,以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基准,选取居住建筑类型,对标准中节能和节水项进行分析。节能从建筑本体设计、选择合理的采暖通风方式、合理的管理方式着手;能源利用着重于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和采用地源热;节水从节水型用水器具、阶梯式水价、灌溉方式着手;水资源利用着重于中水和雨水利用。这些措施为地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设备项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泰宁体育综合楼为工程背景,从水表设置、空气源热泵及热水系统应用、雨水蓄渗与排放应用方面来阐述其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其中所采用的一些节水、节能的措施,可为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分析讨论了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用节水节能措施,主要有变频叠压供水、出水压力控制、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联合供热水、雨水利用、采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等,并总结了节水节能措施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徐拥华 《山西建筑》2014,(4):194-195
以镇江金山水城四期保障房项目为例,依据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六部分要求,选用了符合该项目特点、造价相对经济的被动式节能技术和适宜性的绿色技术,达到了绿色建筑二星级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安徽建筑》2019,(7):56-59
雨水回收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建筑手段在近年来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文章通过分析某高层建筑项目中的雨水回收系统的设计,从经济和技术角度分析了雨水回收系统在合肥地区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