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在各级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的重视和领导下,我省机械化秸秆还田工作扎实,成效显著。但在机械化还田技术和装备方面存在一些的问题:①目前常用的稻秸秆全量混埋还田需要深耕才能保证秸秆和土壤的混埋效果,造成功耗增大。②高产水稻秸秆量大,秸秆混埋还田后为了获得理想效果,对旋耕部件的可靠性、作业性能、结构工艺等要求越来越高,直接导致机具成本也水涨船高。③随着动力消耗增大要求动力配备也越来越高,在遇上雨水天气,即便使用大马拉小车也很难保证机组的通过性,这是轮式拖拉机一大缺点。为了解决以上遇到的问题,项目组以自走式履带底盘为基础,在其上设计了秸秆还田部件、播种部件、旋耕部件,实现秸秆覆盖还田播种旋耕复式作业,作业时,秸秆由还田部件捡拾至秸秆粉碎装置进行粉碎,在旋耕和播种后,再由秸秆喷撒装置将已粉碎的秸秆抛撒至地表覆盖。重点就旋耕部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 《农机导购》2012,(4):73-73
豪丰2BXS系列旋耕施肥播种机,是同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后置全悬挂式播种机械,由秸秆粉碎还田和玉米免耕精播两部分组成,适用于水稻、早稻地面秸秆粉碎还田同时玉米免耕播种作业,具有运行平稳、性能可靠、使用安全以及作业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秸秆还田存在耕深不足的问题,设计一种大耕深且稳定性高的旋耕机。通过分析旋耕刀运动时受到的土壤阻力和旋耕刀端点运动轨迹,采用双轴Z形阶梯状空间结构和双轴分层旋耕切土工艺,得到旋耕刀轴空间布局和旋耕刀排列,设计出双轴旋耕施肥播种复试作业机。通过田间试验验证,该机具能实现平均耕深大于22 cm的工作要求,耕深稳定性约为93%,实现了深耕碎土和施肥播种一次性作业,大大节省了耕作能耗和成本,可为今后双轴旋耕机的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秸秆肥料化利用在保护性耕作中的作用与意义。探讨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秸秆粉碎浅旋还田、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和秸秆留茬固土4种秸秆肥料化利用模式。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提高秸秆还田质量与作业效率是促进稻茬小麦播种质量提升的基础,以55.16 k W拖拉机为动力对3种旋耕机具进行田间作业比较,从单位面积作业油耗、作业效率与稻秸在不同土层中分布比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正转埋茬耕整还田作业效率最高,常规旋耕灭茬还田次之,反转灭茬旋耕还田最低;反转灭茬旋耕还田作业单位面积耗油量最高,常规旋耕灭茬还田次之,正转埋茬耕整还田最低;反转灭茬旋耕还田作业秸秆在0~5 cm土层中分布比例最低,正转埋茬耕整还田最高,常规旋耕灭茬还田处于两者之间。从还田质量与有利于小麦播种的农艺要求综合考虑,优先推荐反转灭茬旋耕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6.
《农机导购》2010,(3):72-72
惠田1JH系列秸秆粉碎还田机惠田1JH系列秸秆粉碎还田机,是同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偏置全悬挂秸秆处理机具。该机可安装弯刀、直刀、组合刀以及锤爪等粉碎刀具,对田间直立或铺放的玉米、高粱、棉花及小麦等秸秆进行切碎还田作业。粉碎刀表面经特殊耐磨处理,  相似文献   

7.
一、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 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是将收获果穗后的秸秆和根茬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播种(施肥)机、秸秆覆盖机和高柱灭茬犁等专用和通用的农业机械,将秸秆覆盖地表或翻埋入土,以培肥地力,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是采用机械手段,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主要包括:制作青贮、微贮、氨化秸秆饲料,用于畜牧养殖,实现过腹还田;应用秸秆气化装置,将秸秆制成可燃气体,用于农村居民生活和农村工业生产等.该项技术目的是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和遏制秸秆焚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是指将摘穗后的玉米秸秆就地用秸秆粉碎机直接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表,随即灭茬深耕翻埋的一整套技术。这项技术的推广还是解决玉米秸秆焚烧和浪费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快捷途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情况下,玉米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工艺路线是:人工摘穗→机械直接粉碎抛撒→补氮→重耙或旋耕灭茬→深耕整地→播种。  相似文献   

9.
车型导览     
《农机导购》2014,(9):63-70
九迁1JH系列秸秆粉碎还田机,是同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偏置后全悬挂式秸秆处理机械,适用于平原、丘陵及山区坡地田间直立或铺放的玉米、高梁、棉花及小麦等秸秆粉碎还田作业,作业转速1800-2000r/min。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南方的青贮及鲜食玉米产区机械化秸秆还田程度极低的现状,根据不同地形地貌的种植区选配高效适用的秸秆还田机对秸秆及根茬进行粉碎灭茬、埋茬,测定碎茬深度、根茬粉碎率等一系列指标,结合各机具的匹配动力、作业宽幅和作业效果等研究秸秆还田替代技术模式,由此提升秸秆转化有机质的效果,为土壤提供绿色肥料,达到减施化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几年实践及田间试验、对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调查,浅析秸秆粉碎旋耕全量还田技术,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生产实践显示,西安亚澳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电话:029—84812747)生产的免耕播种机集中了多项专利技术,最独特的莫过于多用旋耕刀。该刀以甩刀结构布局,不但能击碎土壤表面形成的土块,更能破碎秸秆。当甩刀从种、肥管中间甩过,秸秆便被粉碎人土,播种效果良好.解决了秸秆壅堵难题。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地区常用小麦品种"杨麦-16"为试验材料,研究秸秆二次粉碎、旋耕、反转、深翻等不同作业模式下对小麦机械化种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机械化条播技术环节中,深翻作业增产效果最好,反转灭茬优于旋耕;秸秆二次粉碎效果并不明显;整体而言,机械条播优于撒播。  相似文献   

14.
<正>1前言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项目组人员研究、开发设计的1JHG-180型稻麦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是在SGTN-180D4V3型双轴灭茬旋耕起垄机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现有稻麦秸秆还田、旋耕技术和相关机型,结合我省稻麦种植特点,设计一种新型秸秆粉碎纹齿刀具,优化了碎草刀的排列、回转半径、线速度及旋转方向,研究设计了限深装置,改进设计了旋耕刀的安装数量、转速。样机在邳州宿羊山镇、铜山县大许镇、张集镇进行了生产试验考核,考核面积约61.33hm2,并在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召开了两次由项目组全体人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一年一熟耕作模式是目前许多地区农业采用的基本种植制度。与保护性耕作相比,传统耕作主要存在频繁耕翻、碎土整地和秸秆焚烧等弊端,对保土保水及环境保护带来严重危害。高平市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玉米精密播种+秸秆粉碎还田+浅表旋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种新的耕作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耕作中的弊端,节约了作业成本,提高了粮食产量,保护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群机博览     
《农机导购》2012,(12):62-66
<正>惠农1GKN-H系列高箱旋耕机惠农1GKN-H系列高箱旋耕机,是同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旋转式耕整机具。工作时,拖拉机动力驱动犁刀旋转进行耕整作业,适用于稻板田旱耕、旱耙,双季稻水耕、水耙,绿肥田旋耕切断,中下等盐碱地浅层翻耕覆盖,开荒地灭茬除草,牧草地再生耕作以及翻压覆盖绿肥和蔬菜整地等作业。该机耕幅大于配套拖拉机行走宽度,耕后无轮胎(或履带)压痕,  相似文献   

17.
刘明加 《中国机械》2014,(13):36-36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就是将摘穗后的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秸秆用秸秆粉碎机就地粉碎,均匀的覆盖地面,翻耕入土,使之腐烂分解,培肥地力的一项新型的农业技术。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大量剩余。夏秋两季,大量焚烧秸秆,不仅造成资源极大浪费,而且还严重污染环境。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改善这一现状。本文从秸秆还田作用出发,具体介绍了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以小麦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为实例进行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 《农机导购》2012,(5):73-73
明兴1JHY系列秸秆粉碎还田机,是同谷神、佳联、双力、中原以及新疆等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或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作物秸秆处理机具,适用于荒草、小麦、玉米、棉花和辣椒等作物秸秆的粉碎还田作业,具有运转平稳、性能稳定、保养调整方便、负荷性好以及作业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王武 《农机导购》2016,(4):40-41
旋耕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工作部件(旋耕刀)以切碎土壤为主,兼有覆盖翻转土壤的耕作机械。它是利用刀轴上刀片的旋转和前进的复合运动对未耕地和已耕地进行碎土作业。其性能特点是碎土能力强,一次旋耕作业能达到一般犁耕作业几次的综合效果,这样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有利争抢农时。旋耕后的田地可满足播种或插秧的要求。旋耕机适应性好,它既适于农田的旱耕或水耕(在稻田内带水耕能完成"起浆"作业),也能用于盐碱地浅层耕作覆盖,以抑制盐分上升,以及灭茬除  相似文献   

20.
<正>1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工艺路线1.1全量还田使用带有秸秆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并将碎秸秆均匀铺撒于田中,然后进行耕整地作业。1.2高留茬半量还田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时,留茬高度为30cm以下,直立保留田中,取走已切割的秸秆,或部分铺匀于田中,再进行耕整地作业。耕整地作业的常用机械有秸秆还田机、铧式犁、旋耕机、驱动耙、反旋灭茬机、秸秆粉碎机等,作业方式又分为水整和旱整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