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lanning》2017,(11)
文章对中医、傣医中"经络"、"针刺"等外治法从起源、构成、生理功能等相关问题,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比较,认识两种传统医药在"经络"、"针刺"理论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同"和"异"。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业科技园区线性绿地闲置率高、景观单一、缺乏场所感及整体风格、景观生态稳定性低等不足,通过对非线性设计中"混沌理论"、"分形理论"的研究,借助非线性设计的"模糊性"、"混沌性"、"自相似性"等特点,提出在园区线性景观设计中通过对空间及景观元素的交叉、渗透、叠加等方法,在植物、山石、水体等景观元素配置中借助分形设计的尺度层次、尺度变化等思想,提高区域生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水泥混凝土道路表面"起粉"现象的案例分析,探讨"起粉"原因分析,并通过对水泥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以及施工工艺、养护等方面出发,提出预防或减少"起粉"现象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风景”释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风""景"和"风景"在词义上的起源和演变,探讨了"风景"的现代引申含义。自然和人是风景不可或缺的2个要素。"风景"是人对自然环境感知、认知和实践的显现,存在于艺术形式、知识形态和空间形态3个层面:人对自然的感知所形成的"风景",以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显现;人对自然的认知所形成的"风景",以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景观生态学、景观历史学、景观考古学等知识形态显现;人对自然的实践所形成的"风景"以遗产地、园林、公共开放空间、修复了的棕地等空间形态显现。"风景"的"教化"含义具有现实意义"。风景"词义上虚和软的公众印象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应予以平衡。  相似文献   

5.
从"建筑立面"、"建筑屋顶"等视角,对注重生态与可持续的建筑界面形态进行分析与归纳,整理出"双层界面"、"可启屋盖"等10种生态与诗意的建筑界面形态语言。  相似文献   

6.
通过归纳总结不同"土坯"墙的建造方式以及"土坯"墙的维护方法,以期对低技、低造价环保建造、乡村建设等提供参考与助益,并对建构等设计思想的理解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7.
贾福兴 《建设监理》2010,(10):56-58,64
叙述了"深圳大运中心主体育场"钢结构工程的安装监理过程,对体育场的大型球铰支座"锚栓预应力张拉"、"超大超厚铸锻件焊接"、"钢结构工程卸载"等关键工序的旁站关注点,以及对钢结构现场施工主要监控的内容、方法、措施等作了详细介绍。可为类似的大型钢结构工程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4)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投射到中学科学教育中,"P"相当于策划阶段(包括对课程标准的深刻解读、对学情的全面了解、对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等环节),"D"相当于实施阶段(包括教学任务的启动阶段和教学活动的实施阶段等环节),"C"相当于监测阶段(包括细化评价形式、优化评价内容、强化评价效能等环节),"A"相当于改进阶段(包括教学设计的改进、教学过程的改进、教学效果的改进、个人经验的改进等环节)。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
农村养老服务在主体、内容及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通过对江苏省农村养老服务福利效能的ordinal回归分析发现,"服务资源安排"和"其他资源介入"等要素对农村养老服务的福利效能影响较大;"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安排"等要素对农村养老服务的福利效能影响较小;"养老服务的程序化"等要素对农村养老服务的福利效能影响中等。因此,要在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互助式养老、开展农村社区养老、优化服务传递过程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1)
在承继先民使用惯例的基础上,两宋理学家在使用"巧贼拙德"及其相关、相近话语时,对其内涵进行了转换。周敦颐《拙赋》从体、用、文三个层面,对"巧""拙"这一对范畴进行了界定。北宋理学"五子"门人及其后学,继承了其理学前辈的"巧贼拙德"思想,而从本体论、价值论、目的论、工夫论等方面,对"巧贼拙德"话语进行了深入开拓。胡寅、张栻等湖湘学者在性理层面上论证了"巧贼拙德"的合理性,提升了其在理学体系中的价值与地位。朱熹、吕祖谦、陆九渊及其后学,在理学工夫论、价值论及诗文批评标准等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巧贼拙德"的义蕴及功用性。两宋理学家对于"巧贼拙德"的多方探讨,对彼时理学家及受其影响的文人的诗歌书写等产生了影响,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后世理学、诗学、书法、绘画等多个文化部类的历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风水"气"学说中的生态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风水核心理论--"气"学说的分析概括,阐述其中极其丰富的生态理念,提出对传统风水理论认识的基础上研究发掘其生态策略,结合现代建筑科学技术,对于当代的建筑学仍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  相似文献   

12.
王育武 《华中建筑》2007,25(8):125-128
宋明理学是天道观思想由关注帝王统治秩序的理论依据,转向关注个人人生理想境界的人文主义哲学的发展阶段.相应的,宋明以后的风水理论也由关注帝王的星象堪舆地理,转向了归依自然的"天人合一"理论探索.在风水文化的形势与理气之争的背后,存在着哲学上的心学与理学之争.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Feng Shui on urban form and spatial design at multiple levels, from the domestic spaces of the home, through commercial development projects, to the planning and building of cities. It contrasts the ancient power of China’s emperors to directly plan cities according to Feng Shui principles with its indirect influence today, underpinned by cultural and commercial drivers rather than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regulation. Although ‘official’ adherence to Feng Shui seems less explicit than it once was, there are signs that it retains a place in the decision-making environment. The paper concludes by advancing a research agenda around the embeddedness of Feng Shui within the cultures of planning regul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相似文献   

14.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5,40(3):427-434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Feng Shui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major categories namely the Form School and Compass School. Form School has been more recognised by building professionals, as it is more scientific than the Compass School for analysing the built environment. The Form School i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physical configuration of geographical features, and these principles can be applied to both macro (e.g. design of a city, selection of site, etc.) and micro (e.g. orientation of building, interior layout, etc.) built environ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eng Shui concepts under the Form School, and an ideal Feng Shui model is introduced. The model is used for verifying whether the design of architects based on more scientific derivation is likely to be in line with the ancient Feng Shui theories. An empirical survey was conducted with architects in Sydney and Hong Kong,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lection of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for a building and interior layout as proposed by the architects generally concurs with the ideal Feng Shui model established more than two thousands years ago.  相似文献   

15.
王育武 《华中建筑》2007,25(6):141-147
风水的山岳崇拜渊源于上古的萨满式地理观,《山海经》的主体《五藏山经》和《大荒经》是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宗教历史上的萨满信仰时代,华夏上古史上的帝颛项时代)的宗教巫祝颂经,反映了龙山文化时期华夏族的地理观以及神话血族谱系和宗教原型模式.后世在夏、商、周三代山岳崇拜的基础上,发展、强化了昆仑帝山崇拜,最后形成了风水地理思维中的干龙朝宗思想和寻龙捉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探讨江汉平原北部民居村落(镇)规划等方面,借鉴风水理论,在功能、建筑美学等方面所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性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17.
新中式景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演绎,而风水文化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文章在前人风水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新中式景观中风水文化的多元衍化以及新中式景观中风水文化的设计演绎,从不同的角度对新中式景观中的风水文化运用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徽州古民居(村落)的风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华中建筑》2000,18(2):123-126
文章从风水角度,探讨明清时期徽州古民居在村落规划、建筑设计及营造技术方面,利用和借鉴风水理论,在功能、美学和技术上,形成独特的地方性建筑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陕西勉县武侯墓形成于中国传统丧葬礼俗背景之下,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祭祀思想。通过对武侯墓的现状调研,分析总结了武侯墓的历史沿革、区位及周边地貌。从景观营造的角度将武侯墓的规划布局与基地风水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与研究,发现武侯墓的规划不仅符合传统风水理论的一些规制,从当代景观学的角度来看亦体现出很好的景观营造意匠,充分反映了墓地规划中风水学理论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墓址环境营造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许多人居环境的经验。从原始初民的“巢居”、“穴居”到现代社会人居环境,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都表现人类有目的选择适宜的人居环境。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场所,人居环境离不开建筑风水理论的指导。风水是中国传统的环境文化思想,它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认为人类应该尊重环境,其主张“天地人合一”的原则,至今仍然是建设人居环境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