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对鞍钢2号3 200 m~3高炉低燃料比高利用系数进行了生产实践总结。通过提高焦炭质量,改进造渣制度,采取高风温、高富氧和高顶压等操作,并控制合理的鼓风动能和送风比和加强炉前管理等措施,使鞍钢2号高炉的燃料比长期稳定在500 kg/t以下、焦比低于300kg/t。2015年以后该高炉利用系数保持在2.3 t/(m~3·d)以上。  相似文献   

2.
介绍焦炭在高炉炼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总结了近年来高炉炼铁对焦炭质量的需求趋势,分析近年来关于焦炭质量对高炉炼铁影响的不同学术观点。阐述了关于焦炭质量对高炉炼铁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提高焦炭质量、降低炼铁生产成本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6年钢铁行业形势严峻,煤焦资源紧张。焦炭大幅涨价且焦炭实物库存持续偏低,焦炭品种变化频繁,对高炉的稳定顺行造成不利影响。为了缓解紧张局面,在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的部署下炼铁厂3#高炉进行80焦冶炼,在科学合理制度保障下,通过严控焦炭热态强度,调剂适宜的煤气流分布并加强生产组织管理等,玉钢3#高炉顺利开展了80焦冶炼实践,80焦使用比例最高突破50%,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和冶炼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焦炭为燃料在冲天炉中熔制铁水,是我国铸造生产主要熔化方式。国内铸造生产所用焦炭大都不是铸造焦,而是冶金焦或地方产的土焦。这些焦炭大多是固定碳低、灰分大,硫高、反应性强、强度低。如何用这种低质焦炭熔化出优质铁水,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鞍钢10号3 200 m~3高炉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重点探讨了影响鞍钢10号高炉鼓风动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针对10号3 200 m~3高炉而言,燃料比和产量受鼓风动能影响明显,合理的鼓风动能范围为14 000~16 500 kg·m·s~(-1)。  相似文献   

6.
7号高炉适时调整操作制度,优化高炉操作,采取"大α角、大矿角"布料,通过稳定焦炭平台、中心加焦保证了中心气流的发展,实现大批重生产,提高了煤气利用和冶炼强度,降低了燃料比,实现了节耗、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牛志斌 《模具制造》2023,(9):277-279
焦炭作为高炉炼铁反应中的热源和碳源,其各项性能指标都与高炉冶炼状态密切相关。因此,钢铁冶金企业对于焦炭热强度等质量指标的检验与把关,也是实现高炉高效生产的前提。本文对焦炭热强度指标检验及检验中影响其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钢七号高炉大矿批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七号高炉采取大α角、大矿角布料,在稳定焦批创造稳定的焦炭平台的同时,通过中心加焦保证了中心气流的发展,实行大矿批生产,提高了煤气利用,提高了冶炼强度,降低了燃料比。目前七号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了2.350t/(m3·d),焦比降低到340kg/t,燃料比降低到523kg/t,同时减少设备损耗,降低设备休风率,实现了大矿批生产节耗、增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朱亚东 《金属世界》2020,(3):27-28,32
本钢烧结矿生产的原燃料有一部分固体燃料是来自焦化厂的焦粉除尘灰,这种焦粉除尘灰粒度偏细,热值偏低,大量使用会对烧结矿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消除焦粉除尘灰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满足高炉生产的要求,本文在保证其他原料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焦粉除尘灰和正常焦粉配比从而改变固体燃料粒度组成,即通过改变小于1 mm、1~3 mm和大于3 mm粒级固体燃料的比例进行工业实验。结果表明:小于1 mm固体燃料比例小于30%,1~3 mm固体燃料比例大于55%有利于提高烧结矿转鼓强度,降低返矿率和固体燃耗,达到高炉生产要求并显著降低烧结矿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硅在高炉内迁移行为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焦炭灰分中Si以气态SiO进入煤气的因素,以及影响低硅冶炼热力学和动力学等因素,分析了高炉实现低硅冶炼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