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基于开关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开关选通电流型FED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包括FET开关选通电路、数字视频锁存电路及PWM调制转换电路等部分,开关选通电路每8路构成一组,各组同步工作,既减少了电流源数量又保证了PWM脉冲有较大的占空比,PWM信号最大脉宽可达TH/8。采用本驱动电路使得在一行内只有1/8的像素数同时导通,有效降低了行扫描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和功耗,同时相邻阴极依次导通减弱了极间电容影响,有利于改善PWM调制性能。  相似文献   

2.
邢钊  刘辉华  康凯 《微电子学》2022,52(3):363-366
基于0.18 μm CMOS工艺,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偏置电路噪声消除的VCO。通过在偏置电路与VCO的尾电流源之间插入选通电路,可以实现对偏置电路的噪声电压的低通滤波。分析表明,该低通滤波器的拐点频率与选通电路的导通电阻、关断电阻以及开关时钟占空比相关。电路测试表明,加入选通电路之后,VCO的近端相噪下降约20 dB,大大降低了偏置电路的相噪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椭圆函数梯型有源带通滤波器实现法。与同类方法相比较,具有使用运算放大器数量较少,降低电路功耗,电路调整容易的优点;同时还保持着梯型网络的低灵敏度特性。文中对基本支路的稳定性和产生的误差作了详细的分析,并用此方法实现了一个六阶带通电路。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4.
顾秋心 《电子学报》1994,22(8):99-101
本文提出了用DYL系列器件构成的直接用十进制进行运算的十值电路。DYL器件是一种线性元件,它可以工作于0-3V范围内的任意信号电压,对信号的分辨率极高,为实现高信息密度的十值电路提供了方便条件。本文提出的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基于一种我们称之为“赋值-选通”的方法,将可能的输出值全部赋予电路,根据输入信息,通过选通电路直接将计算结果输出,这种赋值-选通法对多值电路的设计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为满足计算机采集信号需要,对16路信号进行隔离、处理的混合集成光电隔离接口电路,详细叙述了采用光耦裸芯片设计、制作混合集成隔离电路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路分析基础"是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本文应用Multisim对无源一阶RC电路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构建了RC微分电路、RC积分电路、一阶RC低通电路和一阶RC高通电路的仿真演示示例。通过仿真演示,使学生加深对RC电路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7.
<正> 用测量工具测量电路中的有关参数,与正常数据比较,从而鉴别故障可能发生的部位,这种方法叫作测量鉴别法。测量鉴别法主要有不通电在路测量、不在路测量和通电测量三种方式。不通电在路测量是指不通电时在线路上直接对有关元件进行的测量。这种方式仅能对大部分元件做出粗略的判断,并可以判断出部分元件的开路和短路故障。 不在路测量是指把被测量元器件从电路上拔下、焊开或与其它元件分割开后再对它们进行的测量。这种测量比较可靠,可以准确的判断元器件的好坏,但不  相似文献   

8.
无源非线性延迟锁定保护电路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提出一种简单的无源非线性延迟锁定保护电路,它除具有由复杂的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计数式延迟锁定保护电路的功能外,对实际工程上常用的rc低通电路相关处理情况,还优于后者。本文分析了无源非线性延迟锁定保护电路的性能,给出了理想积分和rc低通电路相关处理两种情况下的确定保持时间的均值和方差,奠定了这种保护系统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某些特定电路场合,需要提供多路的隔离直流电源。对于多路隔离输出的开关电源,不能采用多路共地输出开关电源的常用方法来提高其交叉调整率,而隔离式的方法却设计复杂。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Tiny SwitchII芯片TNY264的小功率双路隔离输出的开关电源,采用线性稳压芯片对辅助回路进行稳压的方法,设计简单易行,并给出了高频变压器的详细设计过程。设计结果测试表明,设计的开关电源具有很好的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报告了ST~2L8212电路的研制结果。该电路为8080微处理机的输入/输出口电路。电路实际集成度587元件/片,芯片面积2.2×3.2mm~2。本文着重介绍了电路制造过程中采用的薄外延、PN结对通隔离、肖特基工艺的工艺要求、工艺流程、实际工艺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及提高成品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中的潜通路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潜通路分析的有关概念和技术,着重讨论了计算机辅助潜通路分析的关键技术,包括网络树拓扑模式识别及线索表制作、定性仿真及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缺陷分析技术,最后简要介绍了潜通路分析技术在航空航天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潜通路的基本概念,说明了产生潜通路的原因及种类,并指出了它在电子系统中造成的巨大危害。简要地介绍了潜通路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重点介绍了潜通路的分析过程和应用线索,并通过分析具体电路对潜通路分析技术加以说明。最后展望了潜通路分析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可靠性工程中的潜在通路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可靠性工程中的潜在通路分析的有关概念及其技术,着重讨论了计算机辅助潜在通路分析的现状、关键技术以及潜在通路分析技术在航空航天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的潜电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丘东元  涂文娟  张波  黎剑源 《电子学报》2007,35(8):1505-1510
潜电路是一种潜伏在系统中的路径或状态,仅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使系统出现非期望的功能.本文以一个降压式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为例,详细分析了潜电路出现时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利用电路能量守恒定理推导出变换器的潜电路特性以及潜电路发生条件.得到潜电路出现后,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不再保持恒定,而是与电路参数、运行条件等密切相关,呈现出非预期特性的结论,并用实验结果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an equivalent circuit of an image sensor matrix is derived for a general array containing r rows and c columns. The circuit is useful in determining the "sneak paths" that exist, the amount of element isolation required, and/or the maximum array size possible for a given design. The various sneak paths that exist and general methods to minimize them are discussed. The matrix element employed is a photoconductor in series with a p-n junction diode. The circuit derivation is also applicable to the analysis of many photosensor arrays, with or without charge storage, as well as matrix display and memory arrays.  相似文献   

16.
宋锦 《电子测试》2011,(9):90-92
潜通路问题在航天装备型号研制试验中经常遇到,有些造成航天装备型号不能正常发射,甚至影响发射成败。潜通路分析及排除比较困难。本文介绍了一种由于多体电源关联,启动不同步形成潜通路,造成计算机上电复位不稳定,从而导致控制电路误动作,影响发射的故障及其分析方法。首先要找出可能造成故障的模式,然后对电路图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出设计...  相似文献   

17.
潜在通路分析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在通信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军事和航天航空领域.阐述了潜在通路的产生、概念、特点、表现形式及其基本的分析方法,尝试了潜在通路分析技术在通信设备中的应用研究,并对潜在通路分析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高阶升压式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的升压阶数增加,拓扑变得更加复杂,其潜在路径隐蔽性更强,因而需要研究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为此本文基于图论提出一种n阶升压式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潜电路分析方法,文中给出了该图论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并以3阶升压式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为例进行了仿真和实验证明.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是一种可供推广的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潜电路分析方法,为预先发现和消除高阶升压式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中的安全隐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建立非线性电力电子变换器拓扑有向图,提出了能够识别给定电力电子拓扑所有开关回路的广义连接矩阵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路径判据剔除虚假回路,可辨别正常工作回路和潜电路路径。同时,基于所提出的广义连接矩阵分析方法,对存在潜电路的DC/DC升压式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进行了详细的应用研究分析,验证实例证明了所提出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对输出可调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中存在的潜电路进行了研究,对潜电路状态及其激励条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减小潜电路影响的措施。仿真对比分析证明,输出可调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的输出功率存在限制;同时,采取适当的限制措施,对提高系统响应和抑制电源干扰和负载变化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