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墨辩与亚里斯多德推理样式的体系类同点何在,是一个困扰中国古典哲学,亦即中国古典法哲学研究的难题。以《墨经》首章为研究对象,通过“成”式推理及其理论基础的概述,对“故”、“所”、“得”、“而”、“後”考释,以陈列“成”式推理的步子,并论述“成”式推理的特点与价值。上篇主要论述“成”式理论基础与推理步子。  相似文献   

2.
《墨经》集中讨论了有关推理的理论,其中涉及了推理的依据和对象的划分,通常被称作故、理、类,也提到了对语言形式的区分即名、辞、说,在《小取》篇中则较为具体地谈了有关推理形式和方法的问题。特以《小取》篇中涉及的表达形式为线索,探讨《墨经》中的推理形式问题。  相似文献   

3.
沈有鼎先生是中国几位有成就的数理逻辑学家之一。他对经典逻辑、直觉主义逻辑、相干逻辑、模态逻辑等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他构造了“沈氏悖论”。沈先生在中国古代逻辑研究中的最重要成果,是挖掘出《墨经》中许多鲜为人知的重要的逻辑思想,揭示了以《墨经》逻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体系,把我国学者对《墨经》逻辑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哲学方面,沈先生分析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哲学的民族”的观点。沈先生是一位真做学问、做真学问的学者,是一位在众多领域里做出重要贡献的伟大学者。生活中的沈先生是一位十分可爱的老人。  相似文献   

4.
墨翟(公元前约498—420)是春秋战国时代人,创立墨家学说,著书十五卷、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第十卷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四篇,总称《墨经》。《墨经》中的几何论述,标义立说,含义深刻,如对几何元素“点”提出一个精确的定义:“端,是无间也。”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极限思想,提出数与形的“无穷大”概念,突破了有限空间的思想束缚;还提到“开集”、“真集”的一些说法,与现代数学集论中的概念相符合。正如沈有鼎说:“由《墨经》所包含的自然科学知识看来,可以知道《墨经》的识认大大推动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研究,它是中国古代唯物论的光辉照耀的灯塔”。 本文就《墨经》中部分的几何论述与数学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墨家“无天陷”的哲学议论、“世界本原在物中”的物概念,认为《墨经》物概念是无神论、人智论,并将《墨经》物概念与墨子天志观、东西方世界本原论、现代物质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墨家认为的“物运时空须辩证”、“人生本质是劳动”、“七情六欲求适中”的积极的宇宙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6.
推理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主要思维方法.人们在处理问题或人工智能领域中进行推理机设计时,往往根据问题及所处环境不同,考虑不同的推理策略以提高其效果或效率.正向推理、反向推理及双向推理为三种基本的推理策略.双向联想记忆(BAM)神经网络是一类具有双向稳定性的反馈系统,具有简单、可靠、易于实现的特点.将双向联想记忆(BAM)神经网络用于推理是人工智能领域中进行推理机设计的新途径.在分析了BAM网络用于推理,尤其是双向推理的理论依据上,研究了BAM网络在不同推理策略下的运行方法,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运作方式,最后就存在的网络容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实质推理是一种通过对若干存在矛盾冲突的推理前提内容法律价值的分析判定,从而确定该前提内容是否具有优先法律适用效力的推理和证明活动。实质推理最显著的特点是引入了辨证思维的方式,以法律价值判断作为分析判定的前提和基础,注重从推理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的角度来研究法律推理,注重用辨证思维的方式来正确处理法律适用中的矛盾冲突。对法律推理的研究,应从法律实践的实际需要出发,打破形式与内容的“楚河汉界”,从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来加强和充实对法律推理的研究,走出“形式逻辑+法律事例”的简单模式,使法律逻辑的理论研究更好的为法律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8.
以D-随机真度为基础,给出了公式到有限理论结论集D-逻辑伪距离的D-随机真度表示式,得到了D-逻辑度量空间中与有限理论相关的一系列D-逻辑伪距离不等式,并在D-逻辑度量空间中进行了近似推理讨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实例推理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获取是妨碍专家系统快速开发的“瓶颈”问题。基于实例推理充分利用另一种知识资源:以往设计成功的例子或专家经验,克服了此问题,本文以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重型数控机床模块化设计与制造”为背景,介绍了CBR的基本原理,讨论了重型数控机模块化设计智能支持系统MSDSS中CBR的关键问题处理,并给出了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伪距离是二值命题逻辑系统的近似推理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逻辑度量,而伪距离不等式是研究近似推理问题的一种基本工具.以公式真度为基础,通过真度不等式以及公式到有限理论结论集伪距离的真度表示,给出了二值命题逻辑中与有限理论相关的伪距离的一系列不等式,讨论了伪距离不等式在近似推理中的应用,为二值命题逻辑系统的近似推理研究提供数值化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定义一模型参数误差界δ,给出了推理控制参数Q、误差界δ与推理控制系统稳定性间的关系,并得到了推理控制参数和Q与模型参数误差界之间的显式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衔接是语篇建构的纽带,语用推理研究交际意图的具体产生和理解过程。传统的语用学理论在解释语用推理时存在某些缺陷。从语篇建构和语用推理的转喻理据入手,分析转喻的工作机制;从认知角度看待两个过程,以期发掘转喻在日常言语中更为普遍的特征。通过对关联理论的评述,总结出语篇建构和语用推理中转喻的构式化表征,并与新近提出的构式语法结合,将转喻这种思维方式纳入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中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可拓推理     
根据可拓学理论,给出了可拓推理模型和可拓推理的有关概念,并讨论了推理算法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利用网络结构特性和条件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设计推理有效方法,是Bayesian网络推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各种推理算法的区别主要在于计算速度.在深入讨论已有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消息传播的Bayesian推理算法,有效地降低了推理过程中运算的时空复杂度.  相似文献   

15.
意义问题既是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与传统语义理论如指称论、观念论、使用论等的探究进路不同,布兰顿推理语义学以推理为切入点,其研究彰显了对意义问题的不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意义问题研究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6.
在关系化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对用于定量计算的数学模型进行关系化的分析与表示,使其便于用关系数据库系统存储与管理.依据关系化模型的特点,重点对其推理机制进行设计与讨论.该推理机制除以模型的输入/输出为纽带实现模型的自动连接外,还可以交互式的提示系统信息及完成数据输入,并可依据用户设定的模型特征对模型组合序列进行优选,实现了模型、数据和对话的有机结合.最后应用一数学模型对关系化模型的组合推理过程作实证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交换地使用正向和逆向思维方式.为了模仿这种思维方式,本文提出在产生式系统中引入元级推理构成二级推理;分析了影响推理方向的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建立了选择推理方向的估价函数;讨论了确定交换时机和实现推理方向交换等具体技术①.  相似文献   

18.
夏佩尔的科学哲学观点具有某种折衷的性质,他强调科学发现中有理由、有推理模式,认为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科学推理过程。“信息域”理论是夏佩尔哲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通过分析科技史上许多科学案例,提出了2种具有典型和普遍意义的科学发现的推理模式:构成性的推理模式与演化性的推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超越预设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理性实在论。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型推理的产品快速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适应性设计和变型设计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开发的一些产品的快速设计系统,对系统开发策略、设计知识表达模式、推理求解结构模型、产品建模技术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基于模型推理为基础,综合运用规则推理和现代CAD技术提供的多种技术手段来快速完成产品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和非形式逻辑对话与论辩理论等理论的影响下,法律推理研究历经了一个由语形和语义研究到语用研究的转向。在具有强烈对话或论辩色彩的法律实践特别是司法实践中,法律推理研究的这种语用转向,为司法实践中之法律推理提供了新的分析评价视角,也为理性司法提供了更为恰当的逻辑理性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