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含栲胶铬鞣废液含铬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常规碘量法在测定含栲胶铬鞣废液含铬量时测不准的缺陷,对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新的测定方法。新方法首先对待测废液进行预处理,使栲胶颜色浅化,消除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然后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再用碘量法进行滴定。对含黑荆树皮栲胶、落叶松栲胶、橡梳栲胶铬鞣废液含铬量进行测定的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用新方法测定的变异系数为0.30%~0.61%,回收率在99.5%~101.8%范围内,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方法简单、方便、快速,实验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测定结果准确,可满足制革生产及环境控制中铬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铬鞣废液的有效循环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铬鞣废液的循环利用方法及其优缺点;提供了一种新的铬鞣废液有效回用于复鞣的工艺,复鞣废液Cr2O3含量低于0.1g/L,可直接排放,能实现铬鞣废液的封闭循环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铬鞣法仍是皮革鞣制的最主要方法,由于一般传统的铬鞣铬的结合量只有60%~70%,这些三价铬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本文就现阶段国内铬鞣废液的处理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综合评述,目前最实用有效的处理方法是用物化和生物处理技术,加之清洁化生产过程,使铬鞣废液回收高达99%以上,使得废液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接上篇)4.3.5铬鞣的环境影响(1)含铬废物的影响制革中产生的含铬废物主要有三种形式:含铬废水、含铬污泥和削匀、磨革和修边等操作产生的废革屑。铬鞣使用的铬鞣剂的总量中,约83%的量是用于主鞣中,其中约56%的铬被革吸收和固定,27%的铬存在于铬鞣废液中;17%的铬鞣剂用于复鞣中,其中约12%的铬被革吸收和固定,5%的铬存在于废液中。也就是说,约32%铬最终随废液排放。  相似文献   

5.
从铬鞣废液中回收铬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革厂铬鞣废液的处理是人们一直关注和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有些厂采用加碱沉淀、经板框压滤机过滤、再将滤饼用硫酸酸化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过程。这样在控制 pH值为8.5~9.5条件下可以保证排放液中六价铬的含量不超过0.5毫克/升,符合排放标准。但是由于氢氧化铬是一种胶体沉淀物,其等电点的 pH 值为5,在产生氢氧化铬(以下简称铬泥)沉淀的 pH 值条件下,胶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L-薄荷醇为原料,Jone's试剂为氧化剂制备L-薄荷酮。针对实验产生的大量含铬废液,用还原沉淀法处理,并将沉淀转化为重铬酸钾回收利用,同时通过DPCI分光光度法测定铬废液处理前后铬浓度,处理后铬浓度为0.03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实验将L-薄荷酮合成与后续铬废液处理结合,有效减少了铬废液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针对铬鞣废液循环工艺技术在某制革企业工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中对连续循环30次铬鞣废液中总铬、Cl-和SO42-含量的变化,水质污染特征和蓝湿革收缩温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总铬含量在前15次循环有上升趋势,后期基本稳定;Cl-含量在循环15次前有所下降,后期稳定在17~18 g/L;SO42-含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约600 mg/L。铬鞣废液在循环30次后水质污染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循环前期CODCr含量逐渐上升,在循环15次后趋于平衡;NH4+-N在循环15次后稳定于400 mg/L左右,30次后约200 mg/L;铬鞣废液TOC含量稳定在1 000~1 400 mg/L,基本上呈现先上升后期稳定的趋势。铬鞣废液分别在循环第15次、第10次以后未检出六价铬的存在,且循环后鞣制的蓝湿革收缩温度均在95℃以上,耐湿热稳定性良好,基本满足后期应用条件,实践证明本试验所用铬鞣废液循环利用工艺技术是安全环保可行的,且风险较低,对后期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铬鞣废液是制革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存在潜在危害.本文对铬鞣废液的危害和处置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铬鞣废液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了传统铬鞣法(含铬复鞣)所带来的污染,综述了含铬废液的防治和循环利用方法及其优缺点,并简述了六价铬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将宝斯卡铬鞣废液循环工艺技术应用在绵羊皮铬鞣过程中,在试验研究绵羊皮铬鞣操作废液循环利用工艺的基础上,系统检测并分析循环操作液的特征组分含量变化规律,同时也对相应蓝湿革的基本品质进行了综合评判。试验结果表明:操作循环液中Cr2O3、总有机碳、CODCr和氨氮等含量指标各自均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并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趋于累积平衡;操作液在循环过程中能够完全抑制六价铬的产生,所得绵羊蓝湿革品质稳定,其综合性能与常规铬鞣蓝湿革基本接近。研究结果揭示了绵羊皮铬鞣工序实施废液循环工艺技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通过效益评估显示宝斯卡铬鞣废液循环技术在绵羊皮铬鞣工艺中推广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一般铬鞣法中铬鞣剂的利用率只有80%左右,其余20%的铬鞣剂没有被利用而进入废水中,一方面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铬盐属于重金属,含铬废液(包括铬复鞣废液)需要单独进行收集和沉淀处理,沉淀压滤得到的铬泥属于危险废弃物,需要特殊运输和填埋,处理成本比较高而且也浪费了宝贵的铬资源。铬鞣废液循环技术的研究和报道比较多,但真正能够进行应用的很少,主要原因是回收的铬鞣剂鞣制  相似文献   

12.
铬鞣废液的处理与循环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对制革铬鞣废液的处理方法 ,由于将废液中能够污染环境的铬回收循环利用 ,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陶炳 《印刷世界》1999,(3):20-20
柔性版印版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以固体型光聚合或光交联型感光树脂版为例),它所用的显影液为一种多组分有机溶剂的混合液。其中有一些溶剂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甲醇、甲苯、二甲苯等。因此,柔性版制版过程中所产生的显影废液不能象胶印显影废液一样排放,必须经过回收处理后才能排放。从柔性版显影废液中回收而来的显影液可多次重复使用。因此,柔性版显影废液的回收处理,无论是从降低生产成本。还是环境保护角度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在电镀工业中,有大量六价铬离子的化合物进入洗涤液、电镀废液、喷雾液及腐蚀液等废液中。处理电镀的废液时,这些化合物经常通过还原、中和之后,凝聚成泥浆状的氢氧化铬,处理这种氢氧化铬需要很多步骤。同时在制革工业中却要使用大量的三价  相似文献   

15.
铬鞣废液络合物组份及其在放置中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及凝胶过滤色谱法对铬鞣废液中络合物组份、电荷、含量和分子大小及其在放置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出七个组份,它们所带电荷由-1价到 6价,铬主要分布在阴性、中性组份中,其次在 1~ 3价组份中;未静置的废液,其组份不够稳定,放置一至两天后,则基本稳定;放置两个月, 1价和 5价与 6价组份有所增加,铬的回收率无明显变化.凝胶过滤色谱分离表明:放置两个月的铬鞣废液,其铬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有所减少,但其高电荷大分子铬合物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对比了常规浸酸、甲基磺酸浸酸、芳香族磺酸无盐浸酸三种浸酸方法对铬鞣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三种铬鞣废液直接循环利用过程中废液中铬含量、氯离子等的变化及其对铬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浸酸-铬鞣工艺相比,甲基磺酸和芳香族磺酸浸酸铬鞣均能使铬鞣废液铬质量浓度从1142 mg/L降低到153.5 mg/L以下;铬鞣废液被直接循...  相似文献   

17.
开发一种铬鞣废液快速碱沉淀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沉淀体积和上清液中铬含量为指标,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并与传统碱沉淀法进行全面比较。  相似文献   

18.
铬鞣废液是制革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存在潜在危害。本文对铬鞣废液的危害和处置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铬鞣废液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糖厂酒精废液综合治理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报道了糖厂酒精废液的综合治理,使其免于排放或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为今后糖厂酒精废液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铬盐在硫酸催化下氧化2-甲基萘(2-MN)制备维生素K3的重要中间产物2-甲基-1,4-萘醌(2-MNQ),所得废液中含有大量的六价铬、三价铬、部分硫酸及少量2-MN及2-MNQ。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分析了某工厂提供的和实验室制备2-MNQ所得的废液成分,得到废液各成分含量分别为:工厂废液中,总铬含量为88.74g/L,六价铬含量为46·60g/L,pH值为0.1,H~+含量为0.213mol/L,2-MN含量为2.52g/L,2-MNQ含量为0.77g/L;实验室废液中,总铬含量为41.97g/L,六价铬含量为13.25g/L,pH值为0.6,H~+含量为0.133mol/L,2-MN含量为2.52g/L,2-MNQ含量为0.65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