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针对网络互连设备性能飞速发展的现状,结合高速网络交换设备的性能评估需求,提出了利用基于网络处理器构建的网络测试系统对高速二层网络交换设备的四个重要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的方法.文中介绍基于IXP2400网络测试系统的研究价值及选型原则;概述其设计与实现;讨论吞吐量、丢帧率、延迟、背对背四个性能指标的定义、公式及算法,并简要阐述了其测试目的及重要性;既而通过与官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比,验证了方法及该测试系统的可用性、正确性.在文章最后展望本文提出的基于IXP2400的网络测试系统及方法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分级环片上网络互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规模、超大规模片上互连网络中,因为二维互连方式的性能较差而使多维互连方式成为可选方案之一.文中首先基于区域划分设计了一种分级环互连结构,分析了其静态互连特性,然后基于卡诺图编码设计了一种分级环互连的路由结构以及寻径方法,在均匀通信模式测试了不同的分级环级联链路缓冲区设置方法下网络的性能,详细分析了按照等比序列设置分级环级联链路缓冲区时分级环互连方式的动态网络特性,最后根据互连性能与Mesh等二维片上互连方式比较的结果,给出了分级环互连方式的使用场合.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较小规模网络中性能较差,但是分级环互连方式能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性能实现大规模、超大规模片上网络的互连,其中单环分级互连方式在较低网络负载下综合性能更好,而双环分级互连方式则具有更大的网络负载能力,在较高网络负载下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3.
随着多核处理器的发展和计算需求的不断增长,高性能计算系统规模不断增大.使用模拟器对高性能计算系统进行模拟,对系统设计及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互连网络模拟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OM Net++的大规模InfiniBand互连网络模拟系统,该系统通过记录的并行程序M PI消息来驱动网络仿真过程,可以模拟互连网络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并可与消息驱动的高性能计算机模拟系统集成.通过与真实集群中节点间通信时延做对比,验证了模拟精度,并测试了模拟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导航系统信息终端和测井系统信息终端项目中对跨平台实现瓦通、互连、互操作及通用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根据中间件的设计思想研制开发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各通信设备之间进行网络互连的通信中间件 XCOM.介绍了该软件的特点、设计原则、总体、分层设计以及测试检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局域网的发动机综合参数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局域网的发动机综合参数测试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工作原理,详细讨论了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控制模块、仪器总线等系统硬件的功能及其设计,并对系统软件控制模型、客户机与PC104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该测试仪器与其他具有网络接入功能的测试设备之间的互连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几种不同的网络互连设备。并对其性能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计算机网络性能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分析了三种网络性能分析的方法:计算机仿真方法、网络模拟方法和网络理论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对局网互连系统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互连系统的仿真模型,建立了互连系统工作的状态转换图,并使用GPSS仿真语言对互连系统进行了仿真,最后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新的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式(如网格计算,云计算,P2P计算)的共同特点是计算节点之间都是通过互连网络进行通信。对互连网络各个计算节点产生的工作负载进行平衡是提高计算系统性能的关键。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在互连网络上使用局部迭代方式求解负载平衡问题在算法设计及其性能分析反面的若干基本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FC网络性能测试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光纤通道用于航空电子系统互连时的网络性能评价问题,需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对光纤通道网络性能进行测试。在采用轻量IP上层协议通信的光纤通道网络平台上,提出了一种采用ping-pang算法进行光纤通道网络性能测试的方法。通过测试得到了光纤通道网络平均吞吐量和端到端平均延迟时间曲线,并进行了分析。把测试结果和另一种航空电子系统互连首选协议可扩展一致性接口相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光纤通道传输大数据包时具有低延迟、高吞吐量的特性,适合航空电子互连系统中大数据块的传输。对于光纤通道网络性能测试的结果可以作为网络性能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互连网络的数学建模在大规模并行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中有重要的作用,而Infiniband网络是一种广泛运用于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互连网络标准。本文对基于Infiniband的互连网络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网络延时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分析了2D-mesh和m-portn-tree两种拓扑的互连网络特性。最后通过仿真对分析模型进行了测试和评价,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互连网络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神威E级原型机的互连网络和消息机制.神威E级原型机是继神威蓝光、神威?太湖之光之后神威家族的第三代计算机.该计算机作为一台E级计算机的原型机,峰值性能3.13PFlops,其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采用28Gbps传输技术,设计开发了新一代的神威高阶路由器和神威高性能网络接口两款芯片,在传统胖树的基础上,设计了双轨...  相似文献   

12.
目前网络互联实训设施的种类和数量常常难以满足需要,而现行的网络模拟器产品大多基于单一品牌的网络互联设备,以配置功能为主,且不具备虚拟环境。经过研究和探索,得出了网络互联虚拟实训系统设计方案——应用Web3D、数据库和网页设计等技术,构建虚拟实训环境,将多种品牌和型号的网络互联设备的命令集保存在数据库中,可使得用户在计算机提供的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中,使用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完成实训。系统是解决网络互联实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网络性能基准测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首先介绍了网络基准测试的研究情况,并从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出发,分析了基准测试的性能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以网络性能基准测试原型系统为例,说明了基准测试的原理和一般过程,以及基准测试研究中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大规模并行系统中,系统级互连网络的设计至关重要.InfiniBand作为一种高性能交换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中.mesh/torus拓扑结构相较于目前普遍应用于InfiniBand网络的胖树拓扑结构拥有更好的性能与可扩展性.尽管如此,研究发现,用传统的mesh/torus拓扑结构构建InfiniBand互连网络存在诸多问题.分析了传统网络拓扑结构的缺陷,并提出了一种基于InfiniBand的多链路mesh/torus互连网络.这种改进型的拓扑结构通过充分利用交换机间的多链路可以获得比传统mesh/torus网络更高的带宽.另外,同时给出了与该网络拓扑结构相配套的高效路由算法.最后,通过网络仿真技术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路由算法相较于其他路由算法拥有更好的性能与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处理器系统通信带宽的高需求,结合LocalLink协议和Batcher-Banyan交换网络,提出一种适合在FPGA中实现的动态互连网络.与传统总线互连方式相比,该系统的通信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仅占用少量硬件资源,便于集成新的通信接口,为多处理器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性能且灵活的互连方式.  相似文献   

16.
A crucial challenge in packaging of microsystems is microfluidic interconnections. These have to seal the ports of the system, and have to provide the appropriate interface to other devices or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tegrated fluidic interconnections appear to be a good solution for interconnecting polymer microsystems in terms of cost, space and performance. Following this path we propose a new reversible, integrated fluidic interconnection composed of custom-made cylindrical rings integrated in a polymer house next to the fluidic network. This allows plug‘n’play functionality between external metal ferrules and the system.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re made to dimension and model the integrated fluidic interconnection.

Leakage tests are performed on the interconnections, in order to experimentally confirm the model, and detect its limits.  相似文献   


17.
新型通用嵌入式信号处理系统是基于分组交换网络实现的。在嵌入式系统中,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设计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分组网络,解决多个处理器高速互连,进一步提高信号处理系统的整体性能。RapidIO协议是商业联盟协会为了解决嵌入式系统高速互连的问题于2001年3月提出的,该文根据协议的要求和应用范围,以及信号处理系统的特点,将该协议用于解决信号处理系统高速互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适用于RapidIO分组交换网络不同拓扑结构的路由策略,最后运用概率模型对此分组交换网络的一些性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该文通过对实现RapidIO协议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对系统性能的分析,对建立基于RapidIO协议的通用高速信号处理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A performance model for analysis of heterogeneous multi-cluster syste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performance modeling for large-scale heterogeneous distributed systems with emphases on multi-cluster computing systems. Sinc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distributed systems is often depend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ts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 study of the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for these systems is very important. Performance modeling is required to avoid poorly chosen components and architectures as well as discovering a serious shortfall during system testing just prior to deployment time. However, the multiplicity of components and associated complexity mak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s a challenging task. To this end, we present an analytical performance model for the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of heterogeneous multi-cluster systems.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a parametric family of fat-trees, the m-port n-tree, and a deterministic routing algorithm, which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model is validated through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exhibits a good degree of accuracy for various system organizations and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9.
针对HPLC和微功率无线双模混合组网通信方式的特定需求,本文提出了双模通信技术的系统测试方案,涵盖基本性能测试、点对点通信性能测试、协议一致性互联互通测试、流程及互换性测试和特定的综合组网功能测试。在此基础上,根据上述测试功能要求完成适用于双模通信的实时硬件在环测试平台试制;进一步配合所设计的高效双模测试软件,实现宽带双模台体的测试、控制、统计和分析等多项功能,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各种工况环境,为找出和凸显对应的双模通信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RHiNET是用于构建高性能分布式并行计算系统的光互联网络 ,它由协议、网络接口、交换机和光链路四部分组成 ,有三代实验产品面世。在全面介绍以上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后 ,还与其它一些高性能互联网络和标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