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炼油厂常减压塔顶冷凝系统存在的腐蚀情况,以肉桂醛、苯乙酮、苯胺为原料,在水相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PTC)合成了一种新型曼尼希碱缓蚀剂。采用静态挂片失重法,在模拟炼厂常减压装置中HCl-H2S-H2O型腐蚀环境下进行缓蚀性能评价,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n(醛)∶n(酮)∶n(胺)=1.0∶1.0∶1.0,合成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7h;最佳的相转移催化剂为β-环糊精,用量为合成反应体系总质量的0.3%。对最佳条件下合成的缓蚀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腐蚀温度90℃,腐蚀时间5h,缓蚀剂加入量占腐蚀反应体系总质量0.2%的条件下,展现了很好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炼油厂常减压塔塔顶冷凝系统存在的腐蚀问题,研制出以肉桂醛、苯乙酮、环己胺为原料合成的一种新型曼尼希碱缓蚀剂。采用静态失重法,在HCl-H2S-H2O型腐蚀环境下进行缓蚀性能评价,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n(醛)∶n(胺)∶n(酮)=5∶6∶5,合成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5h。对最佳条件下合成的缓蚀剂加入量、腐蚀环境温度、腐蚀时间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温度在60~90℃,腐蚀时间在6h,加入φ(曼尼希碱)=0.9%,都展现了很好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5):835-837
以水为溶剂,苯乙酮、甲醛、二乙胺为原料,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经醛酮胺缩合得到曼尼希碱酸化缓蚀剂。采用挂片失重法、交流阻抗法考察了该曼尼希碱在酸性腐蚀环境下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该曼尼希碱缓蚀剂是以抑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缓蚀率随曼尼希碱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缓蚀剂的加入量体积分数为0.7%时,缓蚀率高达98.5%;随着腐蚀环境温度的升高,缓蚀率有所下降,但在90℃时仍具有较高的缓蚀率;能够有效抑制盐酸对20#碳钢的腐蚀。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15,(5):835-837
以水为溶剂,苯乙酮、甲醛、二乙胺为原料,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经醛酮胺缩合得到曼尼希碱酸化缓蚀剂。采用挂片失重法、交流阻抗法考察了该曼尼希碱在酸性腐蚀环境下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该曼尼希碱缓蚀剂是以抑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缓蚀率随曼尼希碱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缓蚀剂的加入量体积分数为0.7%时,缓蚀率高达98.5%;随着腐蚀环境温度的升高,缓蚀率有所下降,但在90℃时仍具有较高的缓蚀率;能够有效抑制盐酸对20#碳钢的腐蚀。  相似文献   

5.
Cu~+对曼尼希碱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乙酮、苯胺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曼尼希碱,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失重法考察了合成产物在90℃,15%HCl溶液中对N80钢的缓蚀性能,并考察了Cu+对合成的曼尼希碱的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曼尼希碱对N80钢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但不能达到行业标准的要求,Cu+的加入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曼尼希碱对N80钢的缓蚀效果,当曼尼希碱与Cu+摩尔比为1时,缓蚀效果最好;Cu+与曼尼希碱复配后,随着复配缓蚀剂添加量的增大,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6.
以苯胺、甲醛、乙酰丙酮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一种新型曼尼希碱。结果表明,新型曼尼希碱的最佳条件为:苯胺∶甲醛∶乙酰丙酮的物质的量配比为1∶1∶1,反应温度为80℃、盐酸加入量为0.02 mol、反应时间为6 h。分别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曼尼希碱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在25℃,1 mol/L的盐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率达92.3%以上。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合成的新型曼尼希碱是以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7.
一种曼尼希碱酸化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醛、芳香酮和有机胺为原料经曼尼希反应合成了曼尼希碱酸化缓蚀剂,通过正交实验,结合其在盐酸介质中对N-80碳钢的缓蚀效果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静态失重法对合成的优化缓蚀剂JH-C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缓蚀剂用量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介质温度为30~90℃、用量为0.5%时,JH-C均能控制腐蚀速率低于2 g·(m2·h)-1,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月桂酸、三乙烯四胺、甲醛和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了月桂酸咪唑啉曼尼希碱缓蚀剂,并对产品进行了红外表征。采用静态失重法对合成的咪唑啉曼尼希碱缓蚀剂进行缓蚀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缓蚀率随着缓蚀剂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缓蚀剂浓度超过1250mg/L后,缓蚀率增加非常缓慢。缓蚀剂在10%盐酸溶液中,用量1250mg/L,腐蚀温度为40℃、60℃和80℃时,缓蚀率分别达到94.18%、88.16%和63.54%。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阴极电位变的更负,阳极电位变化不大。因此,合成的缓蚀剂是以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缓蚀剂的加入可以提高金属表面电荷转移电阻,对碳钢表面进行了有效防护。  相似文献   

9.
醛酮胺缩合物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酮类、甲醛和有机胺为原料合成了曼尼希碱,用失重法评价了产物在质量分数为15%或20%盐酸中对N 80钢片的缓蚀性能。合成的优化缓蚀剂DS 17在介质温度为40~80℃,腐蚀时间4h,缓蚀剂加量0.8%的腐蚀试验中,腐蚀速度小于5.0g/m2·h。其缓蚀作用的过程可能是曼尼希碱与铁原子(离子)络合吸附成膜,通过覆盖效应起到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天祥  李丛妮  李浩  杨俊伟 《应用化工》2011,40(11):1942-1944,1947
以甲醛、乙二胺、苯乙酮为反应主要原料,利用Mannich反应合成了曼尼希碱缓蚀剂。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2 h,pH值为4,苯乙酮、甲醛、乙二胺物质的量比为2:4:1。用静态失重法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90℃、15%的盐酸中加入1%的缓蚀剂,N-80钢片的腐蚀速率可以达到2.473 g/(m2.h),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孙可可 《广州化工》2011,39(8):126-128
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1 2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自2009年3月19日开工以来,腐蚀问题一直较为严重。相对于其它腐蚀监测手段而言,定点测厚是应用最为广泛、全面的腐蚀监测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定点测厚在常减压装置上的应用,并就高酸原油腐蚀点分布特点及高温数据处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Hastelloy C-276合金材料在常压焦油蒸馏塔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焦油蒸馏塔防腐设备材质的选用情况及在生产过程中的腐蚀情况。在山东杰富意振兴化工有限公司30万t/a煤焦油加工项目设计中,焦油蒸馏工艺采用日本JFEC公司的常-减压蒸馏技术,介绍了Hastelloy C-276合金材料在常压焦油蒸馏塔上的应用情况,经过一年的运转,设备运行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3-氯丙酸乙酯、甲基苯并三氮唑、水合肼、2-吡啶甲酰氯为原料,通过三步法合成反应,合成出了酰胺类抑制环烷酸腐蚀的高温环烷酸缓蚀剂。通过红外、热分析表征,进一步明确了产品的主要官能团及分解温度变化趋势。通过小试得到的工艺参数,确定了中试的反应条件,生产出合格的中试产品。在炼厂常减压装置加注后,分别考察了装置易腐蚀的关键减压侧线油部位,即减二线和减三线油中的铁离子,考察初期即成膜期,高温环烷酸缓蚀剂的加注量为50mg/L,待系统稳定后,加注量稳定在30mg/L的条件下,减二线油和减三线油的铁离子含量由0.92mg/L和0.98mg/L降到0.17mg/L和0.11mg/L,说明加注高温环烷酸缓蚀剂大大降低了环烷酸对炼油装置的腐蚀程度。  相似文献   

14.
杨晓晶  周兵 《山东化工》2009,38(6):33-35
针对滨化集团常减压蒸馏装置塔顶腐蚀状况,分析了其化学反应机理,认为其主要为低温部位HCl-H2S—H2O腐蚀。在实验室合成了咪唑啉类缓蚀剂,并优选出一种廉价有机胺中和剂与所选缓蚀剂复配,效果优于现有缓蚀剂。结合生产实践,对现有工艺提出若干有效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石油馏分的蒸馏曲线(ASTM或TBP)和整体密度进行虚拟组分切割,以单元模块组合法严格求解常减压蒸馏塔,建立原油减压蒸馏装置的流程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16.
新型缓蚀剂BPV-3研制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畅  袁宗明  贺三  卿大咏  吴国霈  全红平  吴艳 《应用化工》2010,39(8):1138-1139,1144
酸性气体腐蚀一直是影响酸性油气田地面集输管道的安全运行的最重要的因素,常规的防腐蚀措施是使用高效缓蚀剂。利用曼尼希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CO2/H2S缓蚀剂BPV-3,研究了合成温度、合成时间和浓盐酸加量对缓蚀剂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合成条件,获得了对腐蚀具有较好效果的缓蚀剂。研究表明,最佳合成条件是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5.0 h,浓盐酸加量为4%(摩尔比);当其加量为100 mg/L时,缓蚀率就可达80%以上。这种缓蚀剂适用于油气田集输管道,可以有效抑制CO2/H2S对金属管道的腐蚀。  相似文献   

17.
针对炼油厂常减压塔塔顶冷凝系统现存的腐蚀问题,研制出以有机胺、咪唑啉衍生物为主要组分复配而成的新型中和缓蚀剂。通过模拟蒸馏实验表明:液相部位的缓蚀率达到99%以上,在初馏区露点部位的缓蚀率达到98%以上该中和缓蚀剂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8.
邓涛 《广州化工》2011,39(8):6-8
综述了中国炼油企业节能技术发展现状,重点总结了常压蒸馏或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等工艺的主要节能措施,并对我国炼油企业节能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常减压装置中和缓蚀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萌  于春英  刘锐 《辽宁化工》2010,39(9):942-944
根据原油蒸馏系统的腐蚀原因和腐蚀机理,研究了中和缓蚀剂,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腐蚀措施。从理论和实际出发,说明了中和剂和缓蚀剂应具备的标准及要求,详细介绍了NH—1中和缓蚀剂中的中和剂组分和缓蚀剂组分的性能及其与常规药剂不同的特点,并对在石化企业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