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以偏钨酸铵和硝酸铜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的溶胶-凝胶法制备WCu复合粉体。利用XRD和TEM对还原前后粉末的物相组成﹑形貌﹑粒度进行分析。TEM显示还原后WCu粉末粒度在100 nm左右,Cu相均匀包覆在W颗粒表面。对氧化物粉体的还原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程序升温还原(TPR)确定了氧化物粉体最佳的两步还原温度分别为500和700 ℃。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铜通过氧与钨键合,削弱W-O-W键,使得钨铜复合氧化物还原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金刚石表面镀覆金属钨的新方法,即通过采用H2/H20混合气体在750-900℃下还原含催化剂的钨的氧化物,利用钨的氧化物在水蒸气中的挥发特性及其化学气相传输,在金刚石表面镀覆金属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金刚石表面镀覆上一层覆盖面达到90%以上的金属钨膜,且生成稳定的碳化物WC和w2C,得到由难熔金属钨包覆的金刚石。  相似文献   

3.
液—固混料法制取钨—稀土氧化物包覆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以氧化钨为原料,稀土氧化物为掺杂相,用液-固混料法将掺杂与氧化钨混合,再经过盐类分解,氧化钨还原等工艺,制取不同掺杂相和掺杂量的钨-稀土氧化物包覆粉的研究,着重探讨了原料类型,还原温度及掺杂相对还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WO2.9为原料的包覆粉,综合性能好;随还原温度升高,粉末还原程度提高,掺杂相含量高的比含量低的难还原,三元系粉末比二元系粉末难还原,用液-固法制备钨-稀土氧化物包覆粉,其  相似文献   

4.
科技前沿     
碳化钨-钴纳米复合粉末的直接还原碳化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钨-钴纳米复合粉末的直接还原碳化制备方法。采用三种方式之一制备氧化物粉末:将钨钴原料、抑晶剂、碳粉按比例混合球磨制成氧化物和碳粉的混合粉末;将钨钴原料、抑晶剂以复合工艺制成氧化物粉末,再将其与碳粉混合球磨制成氧化物和碳粉的混合粉末;将钨钴原料、抑晶剂和可溶性碳源按比例混合,以复合工艺制成含碳的氧化物粉末。上述复合工艺指喷雾热解、或喷雾干燥、或喷雾干燥加灼烧。将氧化物粉末放入环境气氛下的反应炉中,通过控制还原碳化温度和反应时间、洗碳温度和反应时…  相似文献   

5.
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RE(RE=La,Y)-Mo复合氧化物粉末,工艺条件:初始溶液pH值=1,于550℃分解胶体,500℃,900℃ 2次还原粉末。采用XRD,TEM对还原后粉末的相组成、形貌、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还原后,单质Mo衍射峰出现,RE以非晶态RE-O-Mo存在;900℃2次还原后,RE以氧化物形式存在。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La和Y通过O与Mo键合,削弱Mo=O键,使稀土钼复合氧化物可还原性增强。TEM分析表明,还原后稀土钼粉末粒径在70nm左右。  相似文献   

6.
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比较了蓝钨与紫钨氢还原法生产的钨粉的性能差别.结果表明:与蓝钨相比,紫钨生产的钨粉粒度更细更均匀,并且钨粉粒度受装舟量和氢气流量的影响较小.并从原料的微观结构和氢还原机理两方面分析了造成不同原料生产的钨粉粒度和均匀性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周取定  郭春泰 《金属学报》1986,22(6):95-102
本文研究了碱金属和氟或两者综合,以及它们的不同存在状态对球团矿还原膨胀的影响。在模拟包钢工业球团的碱金属和氟含量的条件下,通过分步还原,发现球团矿的异常还原膨胀主要发生在第一还原阶段,并出现了严重的铁氧化物晶体开裂。只有在含碱金属特高的样品中在第三还原阶段出现严重的铁须。此外还研究了碱金属和氟对球团矿渣相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及Mossbauer谱分析了碱金属在铁氧化物不同还原阶段的赋存状态及其对它们的晶体结构的影响,借助于TDA对含碱金属铁氧化物的还原进行动力学分析,提出了碱金腻导致铁氧化物晶体开裂及铁须生长的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碱金属和氟或两者综合,以及它们的不同存在状态对球团矿还原膨胀的影响。在模拟包钢工业球团的碱金属和氟含量的条件下,通过分步还原,发现球团矿的异常还原膨胀主要发生在第一还原阶段,并出现了严重的铁氧化物晶体开裂。只有在含碱金属特高的样品中在第三还原阶段出现严重的铁须。此外还研究了碱金属和氟对球团矿渣相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及Mossbauer谱分析了碱金属在铁氧化物不同还原阶段的赋存状态及其对它们的晶体结构的影响,借助于TDA对含碱金属铁氧化物的还原进行动力学分析,提出了碱金腻导致铁氧化物晶体开裂及铁须生长的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9.
根据承钢高炉冶炼条件,炉缸区对钒钛磁铁矿中钒收得率的影响很大,因此对钒氧化物在炉缸区域的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磷钨钒酸分光广度法找出温度、炉渣碱度、MgO、Al_2O_3和TiO_2含量对钒还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O、Al_2O_3含量的增加,炉渣中的V_2O_5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并得出了钒还原的最佳MgO、Al_2O_3含量;当炉渣碱度在一定范围内时,炉渣中V_2O_5含量随碱度升高而降低;分别找出了钒氧化物还原的最佳温度范围和TiO_2含量。  相似文献   

10.
根据承钢高炉冶炼条件,炉缸区对钒钛磁铁矿中钒收得率的影响很大,因此对钒氧化物在炉缸区域的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磷钨钒酸分光光度法找出温度、炉渣碱度、MgO、Al_2O_3和TiO_2含量对钒还原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MgO、Al_2O_3含量的增加,炉渣中的V_2O_5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并得出了最佳钒还原的MgO、Al_2O_3含量;当炉渣碱度在一定范围内时,炉渣中V_2O_5含量随碱度升高而降低;分别找出了钒氧化物还原的最佳温度范围和TiO_2含量。  相似文献   

11.
以TaCl5和Na2WO4×2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170℃制备性能良好的掺钽钨青铜。并利用XRD、TEM、SEM、UV-vis、IR等谱等分析检测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等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掺钽钨青铜的电催化还原氢的性能。结果表明:在170℃合成六方相的掺钽钨青铜,尺寸为10~50 nm。电催化还原氢的实验显示,掺钽钨青铜对氢具有很强的电催化还原活性。  相似文献   

12.
对三种典型金属Ni、Cu、Cr及其氧化物膜NiO、CuO和Cr2O3在碳氢化合物热裂解反应中的结焦特点和发生碳势还原反应的可能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在800℃条件下进行结焦加速实验,结合扫描电境(SEM)、X射线能谱(EDAX)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对结焦表面进行表面形貌、元素成份和化合价态分析,揭示了上述三种金属及其氧化物膜不同的结焦行为和结焦机理.  相似文献   

13.
对三种典型金属Ni、Cu、Cr及其氧化物膜NiO、CuO和Cr2O3在碳氢化物热裂解反应中的结焦特点和发生碳热还原反应的可能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在800℃条件下进行结焦加速实验,结合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AX)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对结焦表明进行表面形貌、元素成份和化合价态分析,揭示了上述三种金属及其氧化物膜不同的结焦行为和结焦机理。  相似文献   

14.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钨铜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钨铜复合氧化物粉末,再用氢还原得到纳米级钨铜复合粉末,经成形和烧结得到超细弥散分布钨铜合金.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共沉淀法结合氢还原工艺制备的W-20%Cu纳米复合粉,W颗粒粒度为30~50 nm,形状呈多边形,Cu相均匀分布在W相之间将W颗粒粘结.所制得的钨铜复合粉表现出高的烧结活性,经1250℃烧结其相对密度达到99.7%,热导率达到223.1 W/m·K,导电性、抗弯强度以及硬度等性能也比传统产品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还原焙烧-碱性浸出工艺处理高铁锌焙砂以解决现有炼锌工艺锌铁分离的难题,通过还原焙烧将高铁锌焙砂中铁酸锌分解为氧化锌和铁氧化物,氧化锌在碱性体系被选择性浸出,铁氧化物赋存于浸出渣中实现锌铁分离。以锌、铁浸出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还原焙烧及碱性浸出条件对锌铁分离效果的影响,并对焙烧产物及浸出渣进行XRD、SEM-EDS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还原焙烧条件如下,焙烧时间45 min,焙烧温度800℃,CO浓度4%(体积分数);最佳浸出条件如下,NaOH浓度240 g/L,液固比12:1,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60 min。在最佳条件下总锌浸出率约为90%,总铁浸出率约为0.25%,SEM分析显示:浸出渣中锌铁氧化物镶嵌现象严重,这是锌浸出率不能进一步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发明是由钨或钨合金组成的耐腐蚀焊接电极的生产方法。将预先制造的焊接电极在300~500℃,氧化气氛中热处理,可在焊接电极表面上形成氧化物层。形成的氧化物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并防止了低电导率腐蚀层的形成。以此方法生产的焊接电极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氧化钨/碳SPS原位合成WC硬质合金的XP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O3+14.5%C(质量分数,下同)的混合粉作为原始粉末,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在不同温度下烧结保温3 min,直接一步合成致密WC硬质合金.借助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合成样品的元素价态变化,探讨了SPS原位合成的过程和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样品中的W元素的价态逐步由氧化态的W+6,W^+5,W^+4过渡到单质W^0+和碳化物态的W^+2;而样品中的碳元素价态却逐步由单质碳转变为化合碳,氧化物态的晶格氧强度逐渐降低,以碳氧键存在吸附的氧强度逐渐增强.XPS分析结果表明,在SPS原位合成中,WO3首先被碳还原,并经历了一系列中间钨氧化物状态后得到金属钨,然后金属钨进一步发生碳化反应最终形成WC.  相似文献   

18.
在 70 0℃的高温氯化物熔盐中采用电化学暂态技术 ,结合SEM和XPS等表面物理检测手段 ,对稀土铽氧化物电极的表面物理化学和电化学表面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热分解产物为非化学计量的混合价态铽氧化物 ,电极表面结构显微观“龟裂”状态。稀土铽氧化物高温析氯电催化作用的氧化还原机理是变价Tb氧化物在电极表面起活性中心的作用 ,能降低Cl析出活化能。从稀土电子结构因素对稀土氧化物的电催化活性进行了解释 ,并对稀土化合物作为电催化剂的性能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纯钨制品注射成形的研究,以高纯钨粉为原料,采用SEM、红外碳硫仪CSA2003、电光分析天平TG328A等作为检测手段,成功制得一批帽形薄壁零件.在2320 ℃氢气气氛下烧结,烧结试样的密度可达18.36 g·cm-3,相对密度为95.13%.同时,通过系列试验,对比研究了掺杂少量的稀土氧化物(La2O3、Y2O3) 对注射成形纯钨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氧化物的添加,提高了注射成形纯钨制品烧结密度,明显细化了烧结试样的晶粒,稀土氧化物作为第二相粒子弥散分布于基体中,阻碍了位错的运动和高温烧结时晶粒的长大,从而提高了注射成形钨制品的强度.  相似文献   

20.
有氧条件下氩弧焊钨电极表面的烧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有氧条件下钨极氩弧焊的钨电极表面的烧蚀.研究结果表明,有氧条件下钨电极的钨基体烧蚀大大增加,主要原因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生了氧和钨的反应;添加氧化钍的烧蚀主要是由于氧化钍的熔化和蒸发,采用纳米尺寸氧化钍的电极,氧化钍的烧蚀明显减轻,有助于提高钨电极的使用寿命.采用纳米氧化物添加钨电极以及保证保护惰性气体的纯度和流量可以降低钨电极的烧蚀,保证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