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扎染是用针,线作工具,运用扎、缚、缝、结、绑、夹的手法,把织物染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制品。由于在染色时人为地使染料渗透不均匀,故而其纹理千变万化。一般来说,扎染织物的色泽都是花浅底深的。目前,这种工艺又有创新。称为扎褪法。其原理是在已染深色的织物上先用扎、结、缝,绑,夹的技法,再进行褪色处理(水洗,石磨、剥色),从而产生深浅不同的褪色纹理,有的黑白对比强烈,有的变化柔美自然,所得到的是深色的花,浅色的底。也可根据自己的构思进行花纹图案设计,然后进行扎结,扎结过的深色织物进行处理,使之褪色,并控制时间、浓度,产生色泽的层次,达到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胡志梅  侯慧芬 《丝绸》1999,(4):27-28
总结了真丝绸深花浅底扎染工艺中的扎褪法,指出其关键是还原剂和染料的选择,并较详细地介绍了扎褪法工艺条件及染料选择结果  相似文献   

3.
文摘园地     
999035用计算机模拟视觉处理技术识别纰裂临界点/徐国样、费方春等/丝绸,1999,NO.4,14—17针对丝织物经纸裂的临界状态度,模拟检验员根据织物外观和经验来判断这一模糊状态的特征,建立起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就织物纸裂的临界点的视觉处理过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处理这类问题的一般途径;通过实验,初步验证了这种处理方法的可行性。9叨36真丝绸深花浅底扎染工艺/胡志梅、侯慧芬/丝绸,1999,N。4,27-28总结了真丝绸深花浅底扎染工艺中的扎染法,指出其关键是还原剂和染料的选择,并较详细地介绍了扎染法工艺条件及染料…  相似文献   

4.
扎经染色绸是丝织品中的一个特殊类别,其制作工艺是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纹样,将经丝分段扎染,经拆结、对花后再进行织造,绸面花型轮廓朦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扎经染色织物在国内外都有生产,如日本的絣及我国新疆地区的爱得丽斯花绸等等。文章初步探讨了我国古代扎经染色绸的源流、其名称的演变以及出土和传世的织物遗存。  相似文献   

5.
扎染染色,需对织物进行扎、捆或特殊缝纫等加工处理,劳动力消耗大。本文所介绍的织物绳状整理工艺既可以提供扎染工艺的随机性,又可进行大工业生产。 这里所指的整理,包括接枝或聚合物处理,使织物部分阳离子化,以及树脂交联整理。它们改变了织物接受染料的性能,再利用不同类型染料的不同上染性,即可使一块织物上出现一系列色泽,从而达到扎染染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扎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印染技术。在现代高科技印染技术发展中,手工扎染的工艺被不断应用,因此传统古老的扎染工艺仍有极大的魅力。不同质感的新颖织物面料、清新自然的图案造型设计、独特的印染工艺三位一体的紧密结合,运用于现代扎染,显得珠联璧合又相谐成趣。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扎染这种古老的纺织品印染工艺,民间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资治通鉴备注》详细地描述了古代扎染过程:  相似文献   

7.
扎结技法和染色参数对扎染制品风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惠珍  王祥荣 《丝绸》1997,(9):24-28
对主要的扎结技法进行了系统试验和分析,探索了扎结技法与图案纹样的关系;对影响真丝扎染制品风格的染色工艺参数和织物物理状态等诸因素进行了试验,优选得到不同扎染网络的最佳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8.
蔡苏英 《印染》2002,28(12):12-14
选择合适的助剂,对常用染料的染色棉织物进行缚扎漂洗工艺试验。通过工艺优选,使染色织物获得各种双色效果,为指导生产双色扎染织物提供参考,该产品丰富了成衣面料品种,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9.
所谓扎染,就是利用扎结、贴纸、包物等方法,使织物在染色过程中达到局部防染的口的,被扎结、贴纸、包物的部位出现自然花纹或艨胧相似花型的染色技术。扎染技  相似文献   

10.
夏新华 《印染》2000,26(10):26-28
将具有民间传统手工扎染工艺产品的风格与新颖磁棒印花技术相结合,通过对图案描稿、制版、印花、后处理等精心设计与研究,阐明了仿扎染色圈织物磁棒印花生产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丝毛纺织品扎染制作与传统棉织品相近,但艺术效果不同,其工艺可分为设计、扎制、染色和后整理4部分,其中扎制和染色是体现扎染艺术水平的关键.手工操作的各种不同手法和所用织物、染料的差异,使扎染所呈现的效果各不相同.在扎染过程中,为了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在防染阶段和染色阶段都要对所用材料和染料进行各种处理和选择.染色时间、温度对色彩的牢固性和最终的效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理白族扎染工艺图案题材、扎结方法、染色影响因素及染色方法的分析,表明扎染作品不仅风格独特、色彩丰富、艺术价值性高,而且可操作性强,染色过程中对环境污染较小,属于环境友好型染色工艺。基于大理白族扎染工艺的研究,为扎染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扎染是一种物理性的防染工艺,制作时用针缝、打结、折叠、捆绑、紧夹等方法,将坯布按设计图案用线扎结起来。由于扎结、捆绑的松紧,针距的疏密、粗细、大小均不同,因此,在浸染时,染色效果变化无穷。扎染是一种最简单而古老的手工艺,由于工具材料简单,是人人可以学到的一种技艺。它多变,具有独特性,花纹活泼自如,有闪烁流动的朦胧感;色彩和谐,层次丰富,其色彩如放射的光环,具有动态美,且有艺术特色。 扎染图案是依靠扎结和染色配合而形成的图案,其技法不同于其他图案,以扎结的  相似文献   

14.
扎染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的手工印染方法,已应用在丝绸、纯棉厚织物、人棉等不同面料的服装上取得各种风格。经扎染的产品花型活泼自如,色彩和谐富有层次,有晕色效果,自然柔美。详细叙述了几种常用的扎染手法。捆扎法工艺简单,易教易学,效率高,很适宜应用于服装的批量生产;缝扎法能得心应手地扎染出各种动物及花卉图案,但比捆扎法费时费工,效率较低;包物扎是将面料包缚在一定的物体上,经捆扎染色后,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的纹理,风格独特,适用面广;套色扎染是单色扎染的进一步发展,扎染出的面料五彩缤纷,但操作复杂,成本价格高于普通扎染产品。还介绍了扎染服装的批量生产及试产、试销情况。  相似文献   

15.
金薇薇  张丁伟 《印染》2023,(9):97-98
扎染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从扎染工艺的发展历史来看,在古代时期扎染工艺是将多种植物进行染色,使其呈现出一种自然之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扎染工艺所展现出的艺术效果和实用价值后,开始重视扎染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以此来促进扎染工艺的长远发展。扎染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要结合现代的设计思维与方式,挖掘扎染产品的文化内涵、色彩属性和使用功能,将扎染工艺通过与现代产品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得以传承,同时以产品设计为切入点,通过设计实践中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式将传统工艺中的精髓元素进行继承与发扬,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生活需求。传统扎染工艺在产品设计中进行创新发展,不仅可以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还能提高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非遗传承视角下,针对其特定的设计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本文从非遗传承视角来分析扎染工艺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武威 《印染》2023,(5):89-90
<正>蜡染扎染作为我国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染缬工艺,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生活需求、文化的积淀等衍生变化的,特别是随着纺织技术及人们对美的追求而不断提升。蜡染扎染中的纹样与染织技艺相辅相承,齐头并进。发展到今天,纹样作为织物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是图像识别直观传导,甚至可影响织物的视觉质感,同时不同织物特点与染色技艺对纹样的表现又起烘托和映衬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扎染是一种古老的扎结染色工艺,将扎染艺术的各种图案运用在室内设计中,使传统艺术风格与现代艺术魅力有机地融合在同一个平面上,能提升室内装饰的美感。对扎染艺术形式的研究,不管是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还是创新现代室内的设计元素,都会带来极大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丝绸》2016,(1)
扎染艺术是一项历史悠久、普及广泛的民间印染工艺,扎染织物以其晕化的图案色彩和丰富的褶皱肌理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作为一种重要的织物品类至今仍受到人们的青睐。探究发现扎染艺术在现代纺织品设计中的创新方法主要通过丰富图案主题形式、增加色彩肌理变化、综合多种工艺手段、拓展产品设计领域等,展示扎染艺术在纺织品设计应用中更多的可能性,希望能够为扎染艺术的保护与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完成其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和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棉针织服装扎染的基本原理,并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探索出棉针织服装的扎结方法,染色过程和后整理等扎染工艺。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丽华特 (LEVAT )系列染料在丝光羊毛中的染色特性 ,并分析了其浅、中深染色工艺中的pH值、温度和助剂的选择以及工艺曲线 ,测试了染后织物的各项色牢度性能。结果表明 ,丽华特 染料具有优异的色牢度、上染性能以及配伍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