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吐鲁番地区夏季漫长干热,为了解该地区乡村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以当地典型传统民居为例,通过对夏季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等多项参数的现场测试,利用PMV-PPD指标评价结果表明若不依靠空调降温则室内热舒适效果较差。通过Ecotect建立模型对其进行热环境分析,结合吐鲁番地区气候与乡村民居建筑特征,提出了适宜的节能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
选取青岛市某小区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参数进行现场测试,并在人体热舒适方面对该小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寒冷地区气候适应性模型,计算得出青岛市自然通风住宅夏季室内舒适温度为27.57~28.90℃。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夏季室内热环境的改善和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在改善室内热舒适性的同时,可显著降低住宅夏季的制冷能耗。  相似文献   

3.
张芳芳  张群  王江丽  林丁 《建筑技术》2020,51(6):710-713
为全面评价洛阳乡村民居室内外热环境,提出兼顾冬夏季气候特征的建筑策略,测试分析冬季豫西典型民居室内外热环境。结果表明:庭院有助于冬季营造舒适热环境,朝向、太阳辐射强度、门窗气密性,围护结构是影响室内温度的主要因素,可从庭院环境优化、建筑室内热环境提升、围护结构优化、双热核分室环境调节等方面提升建筑室内外热环境。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环境实验室内搭设实体建筑物,模拟夏热冬冷地区夏季、冬季的太阳辐射和室内外温度环境,测试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下建筑外墙温度场和热流密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夏热冬冷地区太阳辐射通过外墙热传导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加,建筑外墙外表面、中心和内表面温度随之升高,太阳辐射通过建筑外墙的温度场进行室内外热能传递,进而影响其建筑能耗。在夏季,太阳辐射是决定建筑外墙冷负荷的主要原因,外墙热流密度随太阳辐射强度增大而增加,导致建筑冷负荷增大,空调能耗增加;在冬季,外墙热流密度随太阳辐射强度增大而下降,导致建筑热负荷减小,采暖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5.
室内热环境是影响人体冷热感的环境因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可使人体易于保持热平衡。为了了解苏南地区村镇既有非节能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现状,笔者对该地区冬夏季的典型住宅非采暖空调房间的室内、外热湿环境进行了测试,系统地分析了该地区室内热湿环境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该地区非空调房间夏季室内空气温度高,冬季室内空气温度低,冬夏季室内、外空气相对湿度大;室内热环境远偏离热舒适范围,达到了较恶劣的程度。开展节能建筑建设和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是改善室内环境、提高热舒适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是建筑热工与节能及暖通空调领域的重要计算参数。为考察高空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动态变化,对西北盆地城市中心区某超高层建筑的裙房平台、屋顶、底层房间和顶层房间进行了现场测试,获取了室外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裙房平台的平均温度比屋顶的平均温度高,屋顶相对湿度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裙房平台和屋顶的黑球温度值随着太阳辐射变化而变化,屋顶黑球温度值较大;梯度风效应实测值远小于经验模型结果;底层房间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的变化较为平稳,而顶层房间恰恰相反,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需要区别对待。旨在为超高层建筑的舒适度及节能设计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夏热冬冷地区人体热舒适气候适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冬、夏季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进行大样本测试和统计,以问卷方式调查了居民的基本情况,以ASHRAE的7级热感觉标度对居民的热感觉主观反应进行了调查统计.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该地区冬、夏季的热中性温度与期望温度.建立了夏热冬冷地区热舒适气候的适应性模型,确立了室内舒适温度与室外空气温度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将适应性舒适温度作为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在改善室内热舒适度的同时,可显著地降低建筑设备能耗.  相似文献   

8.
活墙作为一种新型的垂直绿化技术,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手段。本文为了研究寒冷地区活墙系统在夏季的热工性能,选在石家庄地区安装了两个标准实验房进行热工测试,鉴定其对建筑墙体的隔热效果,并对建筑墙体表面温度和室内外温湿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实验房采取活墙绿化后,建筑墙面内外表面温度、室内外空气温湿度都有显著变化。活墙不仅可以通过植物进行蒸腾降温、遮挡太阳辐射,而且可以通过辐射换热吸收建筑墙体表面的热量,产生更强的降温效果[1]。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拉萨乡村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状况,选取一户典型的碉房民居对其室外太阳辐射强度、室内外空气温湿度及壁面温度进行定量测试与分析。测试分析表明:拉萨地区冬季室外温湿度波动幅度大,而碉房民居夯土墙调湿保温能力良好,使室内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湿度环境;碉房主要功能用房的平均温度在10℃左右,平均相对湿度在25%以下,南向空间太阳直射光利用不佳,室内干寒特征显著,热环境品质差,宜对南向立面形式和外墙围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室外热环境评价指标湿球黑球温度在实测和数值计算中都比较难获得的问题,在湿热地区广州夏季收集了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黑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和湿球黑球温度等数据,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与湿球黑球温度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度,可以采用上述三个气象因子作为湿球黑球温度的简化计算参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回归的关联式与实测湿球黑球温度的相关性较高,并且满足多元线性回归的各项检验,认为该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在城市热环境的实测评价和数值预测过程中,作为湿球黑球温度的简化计算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11.
长沙市住宅室内热湿环境的测试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2002年8月份和2003年1月份在长沙进行的住宅建筑室内环境的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的对象、方法及所用仪器。问卷调查结果揭示了住宅的概况、居民的生活方式、能源的消耗以及他们对室内环境的主观评价等。测试所得的温湿度曲线反映了长沙夏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高湿的特征。分析了楼层高度、建筑平面设计、住户的生活习惯、住户的消费观念等因素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并对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大连沈阳夏季室内热湿环境状况的实测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大连市和沈阳市8套住宅夏季室内温湿度的实测调查,分析了室外气候条件、住宅形式、人员活动及空调设备使用情况对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为了解目前北方地区现有住宅夏季室内热湿环境状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薇  余庄  刘琳 《城市规划》2016,(12):49-57
选取合肥市东南区域典型居住区为研究对象,运用CFD数值模拟和室外实地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量化模拟了夏冬两季住区室外环境的风速图,并分析了其模拟通风状况;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住区内不同环境的通风特征,包括建筑布局、空间形态、建筑密度、交通路网、植物绿化等对通风的影响;再根据模拟参数,在住区内选取样点实地观测了不同环境特征下的住区夏冬两季的空气负离子和风速、温度、相对湿度以及空气正离子等数据,探索了住区室外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与风速、温度、湿度和空气正离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进一步整理了近4万个有效数据应用于空气负离子和风速的时空分布研究,推导出夏季风速与空气负离子的线性回归方程,并运用偏相关分析,得出城市住区环境中空气负离子与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给出了线性回归方程Y=-0.001X-0.003。最后结合建筑布局的组合、开敞空间的设计和线性道路的组织等分析了空气负离子和风速的分布规律,用以说明评价住区室外环境通风状况的可行性,为今后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对热舒适、空气感觉质量及能耗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室内空调设计温度和新风量对热舒适,室内空气质量及能耗量有重要影响,然而对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献却较少。通过计算机模拟空调系统在7种室内设计温度和7种新风量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得到不同的设计条件组合对热舒适、人体感觉空气质量及建筑能耗量的影响。基于这项分析,提出了此办公建筑合理的室内设计温度和新风量取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重庆地区农村住宅的实地调研和对农村典型住宅室内外温度的连续监测,获得农村住宅的主要围护结构类型及典型农村住宅供暖季与空调季的室内、外热环境状况,利用重庆地区自然通风适应性热舒适性评价模型进行分析。在现有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条件下,供暖季室内温度达到舒适范围的有0 d,空调季有73 d;室内热环境状况差,冬季保温要求比夏季隔热要求更高。在供暖空调设备典型运行模式下,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借助DeST-h软件对农村典型住宅供暖空调能耗进行模拟,获得了农村住宅单位建筑面积供暖空调设备耗电量。  相似文献   

16.
拉萨市住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掌握拉萨市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状况,本文分别对拉萨市乡村住宅建筑和城市住宅建筑室内、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内风速进行了测试,并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冬季室内人员的活动量及衣着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测试数据及调查情况,利用标准有效温度SET与不舒适性指标DISC对建筑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拉萨地区利用...  相似文献   

17.
Regression equations can be used for predicting indoor air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an easier and more rapid way than building energy simulation tool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at is, the input data, are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HVAC) power, outdoor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total solar radiation. The present methodology for obtaining the regression equations is based on defining a couple of linear Multiple-Input/Single-Output (MISO) models, since two main outputs are involved, that is, indoo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The methodology has been tested for the low- and high-thermal mass cases of the BESTest model (cases 600 and 900) and the output data is generated by using a building hygrothermal simulation tool. Validation procedures have shown very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regression equations and the simulation tool for both winter and summer periods.  相似文献   

18.
兰静  谭洪卫 《建筑节能》2011,39(2):68-73
通过对福建省永定县凤城镇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住宅能耗水平及室内温湿度的实地调研和测试,对比分析了夏热冬暖地区小城镇住宅单位面积能耗与全国非采暖城镇平均能耗的差异;并测评了其居住热舒适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以下3种研究方法探讨该地区小城镇的建筑节能潜力,即①现状建筑条件下未来(空调普及后)的建筑能耗;②仅采...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典型干热气候下南疆地区传统大空间建筑的夏季室内外热环境,选取喀什阿帕克霍加麻扎建筑群中的主墓室、大清真寺内殿、侧殿、外殿和室外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了实测。通过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喀什地区夏季室外昼夜温差大,主墓室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大清真寺内殿和外殿,围护结构材料热惰性大、开口面积小,建筑体型系数小,内部有热缓冲区是主墓室热稳定性好的主要原因;大清真寺外殿出挑深度与太阳角度关系密切;室外绿化、水体作为下垫面的降温和加湿效果优于广场。结论可为当地现代大空间建筑室内外环境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骑楼作为岭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近代民居形式之一,在当地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海口骑楼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在夏季典型性气候条件下对该建筑进行了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强度、平均辐射温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传统骑楼2层部分的热舒适性较差、骑楼内部的整体通风状况也不是太好.这与当地强烈的太阳辐射与错综复杂的建筑布局有一定的关系.经过分析可知通过减小骑楼2层空间的进深、加设通风井、增强外围护结构(尤其是屋顶)的隔热性能可有效改善骑楼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这对于减少夏季空调开启时间、减少空调能耗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