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李林 《宝钢技术》2010,(6):61-64
针对辊道轴头断裂问题,研究了辊道轴头断裂修复方案。研究得出,焊接修复因强度不够不宜用于辊道轴头断裂修复;而通过过盈配合量计算、热装配温度验算、疲劳强度校核,证实镶轴修复是辊道轴头断裂修复的有效措施。该技术措施的应用,是轧钢厂降低备件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
某公司中厚板轧机主轴近几年多次出现轧辊侧轴头断裂情况,制约了轧机能力和效率发挥,并对轧机设备精度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对轧机主轴轴头结构、轧辊侧轴头制造、金相分析以及应力分析等研究,找到了其断裂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勇  张建伟 《冶金设备》2009,(4):67-69,13
结合现场实测,在分析镀锌机组拉矫机拉矫工艺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了导致轴头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辊辊身及轴头直径小、喷嘴堵塞并引起润滑性能下降、带钢表面锌渣及辊系预装精度低等。通过采取增大工作辊辊身及轴头直径、增加喷嘴流量和减小辊系预装间隙的措施使得辊身强度提高、辊面润滑改善和工作辊弯曲变形量减小,改善了拉矫工作辊的工作条件和受力状态。现场生产应用效果表明,所采取的措施解决了轴头断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五、修旧利废、延长齿轮寿命 齿轮失效除齿面点蚀剥落、磨损外,断轴断齿也占一定数量。人字齿轮轴由于外径与轴径尺寸相差悬殊,造成应力集中,沿截面变化处断轴。太钢1700炉卷轧机、2300中板轧机和万能轧机,二重齿轮机座人字齿轮轴规格相同,72年以来轴颈断裂,各次断裂位置见图6。修复办法第一次断轴用电渣焊轴头,其余各次均为热装轴头。电渣焊的轴头传递相矩80吨·米,修复后从万能轧机换到炉卷轧机上又使用了四年多,76年3月另一端又拆断,而原电渣焊处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5.
螺旋分级机下轴头密封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详述了FG2000螺旋分级机下轴头组件轴封装置改造,原组件采用石棉盘根密封,存在着使用时间短,致易损件(下轴头、轴承、填料套等)更换频繁的弊病。改造后,用V型密封装置替代了石棉盘根,取得了良好效果,确保了选矿生产的连续稳定。  相似文献   

6.
王琦  杨钢怀 《河南冶金》2011,19(3):48-50
针对高压电机主轴断裂修复过程中容易产生焊接弯曲变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修复方案。通过采用销孔定位更换轴头保护焊接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主轴断裂焊接弯曲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分析某钢厂冷轧连续热镀锌退火炉热张辊轴头断裂问题,采用ANSYS软件建立炉辊有限元模型,模拟工况下热张辊轴向温度分布,基于软件的热力耦合分析,计算分析轴头与腹板、腹板与辊筒之间的热变形以及应力状态,得出结论:断裂辊子轴头和腹板采用不同材质,热膨胀系数不一致,高温下腹板比轴的径向变形大,导致焊接结合处产生较大应力。提出了优化材质的改进方案,经校核计算结果满足使用要求,改造后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工艺条件,进行焙烧炉电收尘下料螺旋输送机的设计计算,并设计关键部件的结构;尤其针对原有螺旋输送机存在的不足,进行轴头端座密封、下盖密封等关键部件的改进设计;同时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ro/MECHANICA对螺旋体进行刚度及强度分析,为产品结构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自主研制应用于精整线上开卷机及卷取机的新型轴头支承,对支承的连杆机构及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并与以往的结构进行比较,阐述了新轴头支承的优点.该轴头支承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已被多家钢铁公司的冷轧重卷机组采用.  相似文献   

10.
引进德国先进技术生产的GX-400型高速线材轧机的轧辊,因工作时受随机交变应力作用,轧辊轴头断裂问题时有发生。由于产生断裂的影响因素很多,如轧制过程中受轧制力的不均匀性、轧辊速度、线材质量均匀性等模糊、随机因素的影响,使得轧辊质量可靠性变得十分模糊与复杂。采用常规可靠性设计理论很难处理这种随机模糊问题。随着模糊理论的发展,模糊理论在许多领域中得以应用。本文即利用模糊可靠性理论,研究探讨高速线材轧辊的随机模糊可靠性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安晓英  张秀昌 《山西冶金》2013,36(4):17-18,26
采用原子发射光谱仪、光学电子显微镜等对某汽车半轴的断裂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半轴断裂是由于在半轴的基体显微组织中存在有大量的网状铁素体、沿晶界和晶内存在针状魏氏体、奥氏体晶粒粗大且大小不均匀、超尺寸非金属夹杂物等缺陷,轴颈部的过渡圆角小,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的疲劳断裂。改进轴的设计和热处理工艺,可防止半轴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探讨整经机制动装置的设计合理性.使整经机主轴、压辊、侧长辊制动在理论上同步,从而降低经纱的断头率,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孙建亮  晏铭泽  李明远  郝同同 《钢铁》2021,56(12):85-95
 板带材的产能和质量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铜板带材的生产能力和地位更加显著。森德威二十辊轧机是冷轧铜板带材轧制生产的关键设备,其最外层A、D支撑辊组的弯曲变形是最重要的板形调整手段之一。支撑辊组鞍座位移变化可以使支撑辊芯轴发生弯曲变形,变形会反映到背衬轴承上并且向下依次传递给中间辊和工作辊,最终影响板厚和板形。传统的假设折线法和超静定梁法将芯轴和背衬轴承考虑为一个整体,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变形对整体支撑辊组变形的影响。因此,基于有限元方法进行仿真拟合各段背衬轴承弯曲变形得到简化后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将各段背衬轴承拟合结果汇总进而得到整体的支撑辊组弯曲变形的线性表达式,再结合辊系弹性变形模型和金属塑性变形模型构成的板形预报模型评估支撑辊组变形程度对板形和板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上辊系中的4个鞍座施加不同的位移组合之后,板厚和板形分布在整个板宽方向上并非局部变化,而是呈现整体的变化趋势,且4个鞍座对板形和板厚的调整效果并不相同;在施加同样的鞍座位移条件下,中部鞍座比边部鞍座对板形和板厚的影响效果更加显著,并且即使在支撑辊组中心两侧施加对称的鞍座位移,其对板厚和板形的影响也是非对称的。  相似文献   

14.
钢轨表面疲劳裂纹扩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钢铁》2017,52(4):67-71
 针对轮轨接触疲劳问题,基于Hertz接触理论与库伦摩擦定律,建立含表面裂纹的轮轨接触疲劳计算模型,并对加载位置、轴重、摩擦因数等因素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轮轨滚动接触的表面裂纹为I-II型裂纹,且以II型扩展为主,其最容易发生断裂的位置在接触斑边缘。轴重和摩擦力是影响轮轨接触疲劳的两个重要因素;随着轴重的增加,应力强度因子[KI、][KII]均呈增加趋势,20 t相对于10 t分别增加359%和185%;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加,应力强度因子[KI、][KII]均呈增加趋势,0.3的摩擦因数相对于无摩擦分别增加了108.7%和119.3%,表明摩擦力的存在明显加剧了裂纹扩展速率。在钢轨涂油养护时,应优先选用固体润滑剂。  相似文献   

15.
分析氧化铝生产料桨泵轴封失效原因,通过现场测量计算与分析,将双端面流体润滑非接触式机械密封成功应用于氧化铝生产用料浆泵的轴封,实现了料浆泵介质的零泄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汽车桥壳用钢的使用特点进行成分设计,对铌、钛微合金钢在2 700 mm中板轧机上进行不同控轧控冷工艺的试验研究;结合桥壳钢的技术要求,分析化学成分、工艺参数、金相组织对桥壳钢性能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化学成分及工艺制度,研发出了屈服强度415 MPa级热轧冲压桥壳专用钢板。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回顾了LZ50钢车轴及钢坯的化学成分以及晶粒度控制的进展,并根据目前技术发展情况,提出了国内车轴钢的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分析了正火处理对热轧态铁道车辆用LZ50车轴钢性能及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LZ50车轴钢热轧状态下强度高,晶粒粗大,塑性和冲击功很低;正火处理可明显改善LZ50车轴钢热轧态性能,使塑性和冲击功显著提高,但强度略微降低;正火处理可显著细化LZ50车轴钢热轧态晶粒;LZ50车轴钢特别在热轧状态下,对缺口敏感。  相似文献   

19.
宋振官 《宽厚板》2014,(4):28-31
根据汽车桥壳用钢使用特点进行了成分和工艺设计,采用复合微合金化技术在中厚板生产线上生产出60 kg级冲压桥壳专用钢600QK,其力学性能、焊接和冲压性能均满足冲压桥壳的使用要求。疲劳台架试验表明,疲劳寿命均在100万次以上,满足了冲压桥壳轻量化和高疲劳寿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永磁筒式磁选机的中心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红荣 《云南冶金》2010,39(3):23-24,56
通过对磁选机传动中心轴的结构形式性能研究。其目的是在总结磁选机的中心轴结构形式的优缺点,结合磁选机的实际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对磁选机中心轴进行分析和比较,优化所用磁选机中心轴结构形式,以便保证磁选机运转更加顺畅稳定可靠,减少维护检修时间,提高设备的作业率,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