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最新专利     
<正>静电纺丝法制备PAN多孔纳米纤维公开号CN102268745A/公开日2011-12-07/申请人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本发明通过配置一定比例的聚丙烯腈和聚氧化乙烯混合溶液,并将其进行高压静电纺丝制备复合纳米纤维。本发明中用二甲基甲酰胺和三氯甲烷作为复配溶剂,利用三氯甲烷较好的挥发性,从而使纳米纤维形成多孔高比表面积的形态。  相似文献   

2.
纳米纤维广泛地应用于防护服,以及化工、医药产品的提纯和过滤等。本文通过在静电纺丝溶液中添加Na HCO3,用盐酸反应去除的方法在纳米纤维上制备纳米孔,增加其比表面积等,考察了Na HCO_3/PES溶液粘度等对其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纤维上孔结构大分布在10~40 nm范围内,其比表面积能够达到40.6 m~2·g~(-1);多孔纳米纤维膜的水接触角能够由126°降低到70°,并且获得的多孔纳米纤维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V(二氯甲烷)/V(N,N-二甲基甲酰胺)=4∶1为溶剂,通过电纺制备直径为(650±60)nm,孔径为96 nm×72 nm聚乳酸(PLLA)纳米孔纤维膜。利用氧等离子体处理将亲水性单体丙烯酸(AA)接枝到纤维表面制备聚乳酸接枝丙烯酸(PLLAg-PAA)纳米孔纤维膜。与PLLA纳米孔纤维膜相比,PLLA-g-PAA纳米孔纤维膜的水接触角从(119.4±1.2)°降低到(42.3±0.6)°,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伸长率略有降低。将牙髓干细胞(DPSCs)在纤维膜支架上培养,细胞生长密度顺序为PLLA-g-PAA纳米孔纤维膜PLLA纳米孔纤维膜PLLA纤维膜。由于PLLA-g-PAA纳米孔纤维膜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和表面亲水性好,更有利于细胞的粘附、迁移、分化和繁殖。PLLA-g-PAA纳米孔纤维膜有望成为优良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为在碳化活化前将聚丙烯腈基预氧丝放在无机盐溶液中浸泡。用该方法生产的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具有较高氮含量和适当的比表面积,且该活性炭纤维具有类苯环结构,因而这种活性炭纤维对氮系、硫系和苯系物质具有特别相亲的吸附能力。专利申请号:97120296;公开号:1217394  相似文献   

5.
《合成纤维工业》2016,(5):28-32
以聚丙烯腈(PAN)为碳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造孔剂,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PAN/PVP复合纳米纤维,经水洗处理以及预氧化和碳化处理制备出PAN基多孔碳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碳化前后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比表面和孔径分布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对多孔碳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氧化和碳化处理过程中PAN基多孔纳米纤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碳碳键的环状结构;随着PVP含量的增加,多孔碳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大,比电容增大;当加入PVP的质量分数为20%时,PAN基多孔碳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可以达到216.684 m2/g和0.102 m3/g,扫描速率为5 m V/s的条件下其比电容可达154.36 F/g,电极电阻为3.64Ω。  相似文献   

6.
炭化温度对酚醛基活性炭纤维孔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酚醛纤维出发,经过炭化和KOH活化制备了酚醛基活性炭纤维(PACF),并对不同温度下炭化样品的比表面积、孔结构以及表面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采用氮气(77K)吸附法测定PACF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结果表明:用KOH在900℃对低于500℃炭化纤维进行活化,不能保持纤维形态,只能得到碳收率低、比表面积高的粉状物,而高于500℃炭化样品则可保持纤维形态。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所有样品的整体孔径分布范围基本相同,而平均孔径,比表面积和孔容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7.
活性碳纳米纤维由于比表面积大、导电、导热性好、孔隙率高等优点,得到人们广泛关注。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比表面积、孔隙率,特别是微孔和介孔的含量,是活性碳纳米纤维面临的主要问题。电纺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可大量连续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本文介绍了电纺制备纳米纤维前体,再通过预氧化、碳化和活化制备活性碳纳米纤维。详细分析了前体选择、孔结构调控对活性碳纳米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前体主要决定活性碳纳米纤维产物的微观孔隙结构,孔隙结构调控主要包括间隙孔、大孔、介孔和微孔的调控。回顾了电纺活性碳纳米纤维在超级电容器电极、电吸附除盐电极、吸附过滤和催化剂及其催化剂载体等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今后可将催化剂与活性碳纳米纤维原位负载,在提高催化活性点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期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合成纤维工业》2016,(6):16-19
以聚丙烯腈(PAN)为原料,以聚乙二醇(PEG)为造孔剂,通过静电纺丝制成PAN/PEG复合纳米纤维,再经水洗去除纤维中的PEG成分制备出PAN多孔纳米纤维。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孔径测定仪、分光光度计分别对PAN多孔纳米纤维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及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N/PEG复合纳米纤维中两组分呈微观相分离状态,通过水洗可去除PEG组分制得PAN多孔纳米纤维;PAN多孔纳米纤维的直径随PEG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减小,而比表面积、孔体积以及吸附能力随PEG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由于具有电导率可调、比表面积大、自支撑、柔性等优点,导电纳米纤维膜材料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涂层包覆法、超声包覆法、原位聚合包覆法等化学方法是制备导电纳米纤维膜材料最简单、有效的工艺。首先简单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然后按照导电材料的种类对导电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综述了近几年导电纳米纤维膜材料在生物工程、电磁屏蔽防护和柔性传感器等领域的探索进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洋环境中防腐涂层微裂缝难以发现、修复不及时而导致涂层服役寿命缩短这一问题,制备了纳米纤维包覆 3,4,5-三羟基苯甲酸丙二醇酯(没食子酸酯)的自修复涂层。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在 3. 5%NaCl溶液中模拟了含没食子酸酯纳米纤维的涂层在碳钢表面的自修复过程,最终通过电化学测试评价了涂层的自修复性能,并分析了修复机理。结果显示:纳米纤维具有核壳结构,电纺纤维的壳层厚度约为 149 nm,芯层厚度约为 354 nm。合成的没食子酸酯与基底金属表面铁离子反应,可形成稳定的 Fe—O—C化合物,制备的防腐涂层对微裂缝具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手性中孔碳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吡咯作为有机单体,过硫酸铵或三氯化铁作为氧化剂,手性两性分子N-肉豆蔻酰L-谷氨酸作为模板,通过手性模板分子自组装体诱导法,合成出手性中孔碳纳米纤维前躯体,然后在惰性气氛中高温碳化得到手性中孔碳纤维。该方法制备的手性中孔碳纤维具有均匀一致的螺旋外形,同时,沿着纤  相似文献   

12.
对一系列剑麻基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特征分析表明,这些活性炭纤维具有发达的微孔和高的比表面积,含有部分中孔。随活化温度升高,平均孔径不断增大,中孔体积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专利文摘     
正专利名称:提高了模量的PET纳米复合体和PET纳米复合纤维及其制造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0610156646.4公开号:CN1990547申请日:2006.12.29公开日:2007.07.04申请人:韩国株式会社晓星;本发明提供提高了模量的PET纳米复合体和PET纳米复合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所述PET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醋酸纤维素(CA)为碳源、以PVP为添加剂,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CA/PVP纳米纤维,经PVP脱除、脱乙酰化、预氧化和炭化制备了醋酸纤维素基纳米炭纤维。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物理吸附等手段考察了PVP添加量对纤维形貌、分子结构、比表面积与孔结构等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浸泡成功脱除了CA/PVP纳米纤维中PVP,形成了丰富的中/大孔,而这些孔隙有效的促进了CA的脱乙酰化,进而有效提升了纤维炭化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过多添加PVP会导致CA相不连续,其脱除会导致CA骨架的坍塌融合。添加PVP后所得碳纳米纤维具有完好的纤维形态,比表面积可达454m2/g。将所得纳米炭纤维用作电容器电极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CA/PVP为1:1时,所得纳米炭纤维的电化学性能最优,其在0.2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103 F/g。  相似文献   

15.
本发明的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是将碳纤维表面浸润一层由涂层有机物质和有机溶剂配制的涂层溶液,然后进行溶剂干燥,将挥发溶剂后的涂层纤维在100—1 000℃下气相氧化10s—10min。本发明采用液相涂层和气相氧化相结合的方法对碳纤维的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使工艺过程大为简化、操作方便、无污染。改性处理后的碳纤维自身强度及复合材料的层问剪切强度(ILSS)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专利申请号:961 02154;公开号:1157354  相似文献   

16.
正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极高性能的纳米纤维布,包括纤维布基层、强化层、耐火层和表面涂层,所述树脂层设置在纤维布基层的上下两侧,所述耐火层设置在上下树脂层的表侧,本发明使用玄武岩纤维做纤维布基层,能够整体提高纳米纤维布的物理性能,在纳米纤维布的表侧粘贴由羊毛纤维与碳纤维编制而成的强化层,能够大大提高纳米纤维布的抗拉能力。通过纳米纤维的两  相似文献   

17.
一种除氟活性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比表面积为500—1 500m2/g的活性炭纤维浸入CaCl2水溶液中,静置2—24h制得。具有制作简单、寿命长、除氟量大的优点,适用于各种除氟净水器。专利申请号:95107607;公开号:1140771  相似文献   

18.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特殊的纳米纤维制造工艺,该技术是一种便捷高效的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具有技术成本低,工艺成熟等优点。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抗菌纤维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纤维均匀和抗菌性能优异等特点。纳米抗菌纤维主要分为无机抗菌纤维、有机抗菌纤维和有机无机复合抗菌纤维。本文主要对这三类抗菌纤维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抗菌纤维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纤维制备方法。采取硼酸作为碳化活化剂浸泡纤维素纤维原料,取出干燥后,置于加热炉中碳化活化一定时间,得到活性炭纤维。本发明方法操作方便,产品得率高,生产成本低,杂质含量低。专利申请号:9911 6239;公开号:1238395  相似文献   

20.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纤维制备方法。采取硼酸作为碳化活化剂浸泡纤维素纤维原料,取出干燥后,置于加热炉中碳化活化一定时间,得到活性炭纤维。本发明方法操作方便,产品得率高,生产成本低,杂质含量低。 专利申请号:99116239;公开号:12383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