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以在寒冷地区建造一座跨度800 m城市穹顶为设定工程背景,研究该穹顶双层网壳结构的静力及稳定性能。对凯威特型平行弦三向交叉桁架球面网壳、凯威特型角锥球面网壳、凯威特型角锥悬链面网壳以及短程线型角锥球面网壳四种方案在相同荷载、相同几何参数条件下的结构性能进行研究,对结构跨度、矢跨比、结构厚度、网格径向分割数、支承方式以及材料强度等参数进行了600余个算例分析,得到结构刚度、稳定性、经济性等指标随上述参数的变化规律,同时给出了各种结构方案的杆件截面尺寸。研究表明,凯威特型与短程线型网壳适合于跨度800 m结构,其中凯威特型角锥球面网壳结构性能相对较优。该研究成果可为超大跨度网壳结构方案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华能北京热电厂干煤棚采用螺栓球节点三心圆柱面网壳结构。网壳平面尺寸为120m×210m,跨度为120m,网壳顶标高为43.75m,网壳厚3.8m。这在目前国内同类结构中属最大跨度的网壳工程。为了不影响原有发电厂的正常工作并考虑降低工程造价,经多方论证,采用了一种先进的网壳施工方法———网壳累积滑移法。详细介绍了累积滑移的施工方法、滑移的施工验算及滑移节点构造等。  相似文献   

3.
王再胜 《钢结构》2014,(7):36-38
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结构轻巧,造型美观,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某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的设计难点及设计过程,并对结构进行了稳定性验算,保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及安全。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扬子石化50×104t年醋酸配套工程公用工程两台直径39m罐顶钢网壳结构的计算分析对比,提出了在储罐罐顶网壳结构划分形式上采用空间三角形网格在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比空间四边形网格(子午线型网壳)更为合理,并指出了子午线型网壳在国内大型储罐罐顶网壳结构应用中存在的强度及稳定等安全性问题,同时对两种网格形式的网壳进行了工程应用上的特点归纳。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扬子石化50万t/a醋酸配套工程公用工程两台直径39m罐顶钢网壳结构的计算分析对比,提出了在储罐罐顶网壳结构划分形式上采用空间三角形网格在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比空间四边形网格(子午线型网壳)更为合理,并指出了子午线型网壳在国内大型储罐罐顶网壳结构应用中存在的强度及稳定等安全性问题,同时对两种网格形式的网壳进行了工程应用上的特点归纳。  相似文献   

6.
《钢结构》2017,(7):67-72
围绕某圆形煤场120.8 m跨度球面网壳结构,研究了杆件布置对结构的影响,发现增加斜杆可以明显地增加结构刚度;研究了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对网壳的影响,发现基本风压小于0.6 k N/m2或地震烈度小于8度时,二者的变化对网壳耗钢量影响较小;研究了结构布置、厚度与耗钢量的关系、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涵盖了该类型结构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主要方面,并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壳结构是一种空间型曲面结构,兼具网架结构和薄壳结构的特点。为推广网壳结构的应用,提出一种新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新型网壳、短程线和凯威特是3种网格划分方式不同的网壳结构,今对跨度63 m的此3种网壳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从屈曲承载力、非线性承载力及杆件长度规格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型网壳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大跨钢屋盖设计实践,对100 m跨网壳与管桁架组合型网格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从结构选型、受力分析、结构设计、构造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研究,对此类储煤结构形式的设计与推广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电厂90m×120m干煤棚钢网壳滑移结构的设计与验算,得出网壳采用两支点滑移承载力会更稳定、施工工艺更合理,同时也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单层柱面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对网壳结构进行强震作用下动力响应全过程分析,获得了单层柱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强震失效模式。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提出单层柱面铝合金网壳结构强震失效判别方法,结合结构损伤理论拟合网壳结构强震损伤因子,通过大规模参数分析定义适用于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损伤程度分级,对铝合金网壳结构不同损伤状态进行划分。通过随机抽样选取一定数量的结构-地震样本,对铝合金网壳结构开展地震易损性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地震易损性函数,获得单层柱面铝合金网壳结构的概率地震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通过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可以看出铝合金网壳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强震作用下保持基本完好或仅有轻微破坏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11.
某沿海料场长595m、宽200m,为满足减少物料损失、提高物料品质、保护工艺设备等要求需进行封闭。从结构体系上提出采用2×100m双跨柱面网壳结构方案,介绍了该结构布置、荷载取值、风荷载参数,对中间支承结构进行了优化布置和详细的设计过程阐述。还对网壳结构进行了多模型分析对比计算,采取了一些有效的结构技术措施改善结构受力,实现螺栓球连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折线形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形式。本文采用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法,系统地分析了四边支承的折线形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并与光面单层柱面网壳的稳定性作了比较,得到了不同参数对网壳结构极限荷载的影响。文中的一些结论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球面组合网壳的有限元法分析及受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合网壳是一种新型空间结构形式,本文首次采用板壳元、空间偏心梁单元的组合结构有限元法对这种结构的受力特性作了探讨分析,研制了组合网壳受力分析专用计算软件CGAS。文中给出了某一代表性球面组合网壳工程实例,通过分析,阐述了这种结构位移、内力分布规律,讨论了几种与组合网壳相似结构的受力比较,以及肋、钢杆的偏心对受力的影响,总结出的规律对组合网壳结构设计应用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陆锡军 《空间结构》1998,4(1):56-59
本文根据大跨度单层柱面网壳易失稳的特点,在柱面网壳的适当部位加设杆系加劲肋后,有效地提高了其稳定性,并减小了其水平推力。对带肋与不带肋单层柱面壳结构模型的大位移、非线性稳定分析与比较则表明,杆系拱肋对单层柱面壳结构的稳定是显著的。缺陷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初始缺陷对带肋柱面壳结构的影响比不带肋单层柱面壳结构的影响要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MIDAS有限元软件对铝合金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稳定性进行了弹塑性稳定分析,分析了矢跨比、结构网格密度、边界支承条件和初始缺陷对柱面网壳整体稳定承载力的影响。根据不同影响因素共设计了数百例柱面网壳,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为铝合金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整体稳定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上海某过江隧道通风塔高180m,同时具有隧道通风、旅游观光、餐饮商务等多种功能和业态,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该通风塔平面接近正圆形,中央核心筒接近椭圆形,采用混凝土筒体+悬挑楼板+幕墙网壳结构体系,幕墙采用悬挂式滑动柱面网壳结构.详细阐述了该通风塔的结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难点和解决方案;比较了通风塔主体结构风洞试...  相似文献   

17.
叉筒网壳是一种由若干组圆柱面网壳相贯得到的空间结构,具有独特的建筑造型与受力性能.由于其传力路径简捷,主要集中于脊线或谷线,对边界约束要求较高,一定程度限制了其应用和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索承叉筒网壳结构,并给出了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较全面地概括了索承叉筒网壳结构的形体和种类,并提出了将索承叉筒网壳作为结构单元进行组合,构建大面积结构的设想.最后,以十二边形谷线式弦支叉筒网壳为例与叉筒网壳对比,并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索承叉筒网壳结构静力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大跨度空间网壳结构的设计方法。大跨度空间网壳结构是一种由多个展开的曲面或平面构成的空间结构,自重轻且具有较高空间刚度,因此在建筑、航天、体育场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大跨度空间网壳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包括受力分析、结构形态与几何参数的关系等。然后探讨了大跨度空间网壳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结构优化、荷载分析和节点连接等。最后,通过对已有大跨度空间网壳结构的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研究为大跨度空间网壳结构的设计和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磁流变液(MR)阻尼器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抗风减振装置,将MR阻尼器以适当方式和网壳结构结合,形成具有智能材料杆件的空间网壳结构,以达到抑制结构风振的目的,研究了阻尼器的布置方式对空间网壳结构的抗风减振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阻尼器的布置方式对加入MR阻尼器后的网壳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减振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柱面索拉网壳是一种混合形式的单层网壳,常用于玻璃采光顶支承结构.本文讨论了这种结构的静力特性,比较了在满跨荷载作用下单层柱面索拉网壳和普通柱面网壳的位移及钢杆件应力,然后计算了各种参数(钢杆件截面、索截面、索初始预应力、长跨比、矢跨比)对柱面索拉网壳结构静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单层柱面索拉网壳的静力特性优于单层柱面网壳;单层柱面索拉网壳的位移随着钢杆件截面和索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一定的初始预应力对索拉网壳的静力特性影响很大;随着矢跨比增大,柱面网壳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结构的位移和钢杆件应力随长跨比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