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矿弃土弃渣泥石流灾害工程治理模式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企业和水电道路等重大工程的弃土弃渣引发了很多泥石流灾害的事件,工矿弃土弃渣泥石流成为重要的自然灾害。针对矿山泥石流的特点及其防治要求,以历史上成功的典型工矿泥石流防治案例为基础,总结出3种工矿弃土弃渣泥石流的防治模式,即稳拦排全面控制模式;中游截流、下游排导的截留排导模式;中下游集中拦挡与下游排导相结合的拦排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2.
哈尔木沟位于杂谷脑河中游,属于"5·12"汶川震区重灾区,历史上多次暴发泥石流灾害,曾于1989年8月暴发泥石流堵断杂谷脑河。受"5·12"地震影响,泥石流灾害相对震前具有规模增大、频率增高、活跃期增长等特点。分析哈尔木沟自然环境背景,发现哈尔木沟的地形地貌和降水条件均有利于泥石流的暴发,受新构造运动与地震影响,沟域内发育大量崩滑体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目前沟内由于松散固体物质充足,诱发泥石流灾害的降雨临界值较低,近5年每年均暴发泥石流。针对哈尔木沟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拦排结合的治理思路,修建拦挡坝调节泥石流峰值流量,排导槽将泥石流顺利排泄至主河。历经近5个水文年,表明防治工程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龙虎荣  杨富初 《大宝山科技》2006,31(2):19-20,24
拦泥坝为露天矿山防止水上流失、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李屋拦泥坝为大宝山矿用于拦挡露天采场排土产生的泥石流,上世纪70年代末建成,现已使用近三十年,需要扩容与治理。本文介绍了拦泥坝的基本情况,对坝体加高扩容和库区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云阳县五峰山滑坡是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四大滑坡之一,它直接威胁着云阳老县城12000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保证搬迁期间老县城安全及城市功能正常,采用拦挡桩工程,泥石流拦档工程、SNS柔性网拦挡工程、排水工程,临时缓冲等工程措施进行应急治理,本就五峰山滑坡的特征及应急治理工程施工作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5.
特大型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桂林市龙胜县龙胜镇浸沟特大型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探讨在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采用拦栅坝拦截天然物源及修建坡面排水沟+导流堤+格构式锚定板挡土墙加固堆积区的工程设计,为今后在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四川地震灾区的雅安石龙沟泥石流项目的勘查设计,描述了泥石流基本特征,对泥石流流量、流速等特征值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拦排结合的治理工程方案,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境内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以凉山州美姑县作各列拖泥石流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地形地貌及泥石流产生的条件2方面综合分析了泥石流产生的危险性,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拦挡和排导结合),对泥石流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南地区泥石流地质灾害频发,作为泥石流治理的一种主要治理措施,拦挡坝能够对泥石流进行有效地拦挡,保护沟道下游居民的安全,从而达到治理的目的。但是,拦挡坝往往会遭到洪水及泥石流的冲刷破坏。根据对实际案例的调查,通过对拦挡坝破坏模式的统计,对泥石流拦挡坝的破坏模式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找出不同破坏模式的破坏机制,从而针对不同破坏模式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泥石流拦挡坝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四川安县魏家湾泥石流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泥石流发生的地形地貌条件、物源来源、水源条件、泥石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分别为拦砂坝工程、排导槽工程、生物工程及预防监测措施。为该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京西达摩沟泥石流形成条件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达摩沟泥石流灾害特征、形成条件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以"拦挡"为主,辅以"护排"、"疏导"的工程治理与封山育林、林型改造、人工补植等生物治理以及行政管理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刘家沟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是一条狭陡型高频泥石流沟,每年雨季,降雨激发泥石流灾害链。本文在野外调查和实地勘测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受汶川MS8.0地震扰动,刘家沟形成流通区单位面积上松散固体物质达98.11×10^(4)m^(3),在409.8‰的平均纵坡降下,泥石流活动频率明显增强,泥石流沿程放大效应明显,最终形成了降雨+径流侵蚀-滑坡-堰塞体-堰塞体溃决-增大的泥石流-堵河形成堰塞湖-卡撒沟中、下游损害的灾害链。提出采用格宾石笼进行固坡护床,结合拦挡坝拦粗排细的作用,根据保护对象设置防护堤,优化排导槽与主河交汇条件的综合治理措施,可为小流域高频狭陡型泥石流灾害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某矿山露采剥离生产特点,推行不同物料分区、逆向排放,探索了矿山排土场逆排工艺施工特点。实践证明,逆排工艺对避免和治理排土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有显著的效果,为类似矿山排土场工程治理设计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泥石流是一种常见山区自然地质灾害,在治理工程中泥石流拦挡坝应用较为广泛,拦挡坝经历过常年的水力冲刷和泥石流破坏后,很多挡坝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破坏,通过现场调查,对拦挡坝的破坏部位、破坏类型和破坏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其破坏类型进行了分类,即根据破坏部位分为坝基破坏、坝肩破坏和坝体破坏;按破坏原因分为冲刷掏蚀破坏、渗透破坏、冲击破坏、滑动倾覆破坏和地震破坏,这些破坏类型中冲击破坏模式占比最大。  相似文献   

14.
刘洋  齐清兰  张力霆 《金属矿山》2015,44(12):139-143
以实际工程为例,建立三维溃坝数值模型,对尾矿库溃坝泥石流的演进规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淹没范围以及溃坝泥石流速度、堆积厚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实测资料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将拦挡导流坝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旨在通过人为改变泥石流的演进方向,最大程度地降低泥石流灾害。通过分析设置拦挡导流坝前后的泥石流运动特征,证明拦挡导流坝不仅对泥石流起到导流作用,还可拦蓄一部分泥石流,有效地减小泥石流向下游的演进距离。  相似文献   

15.
2011年6月,通城县北港镇某地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造成农田、房屋、道路等受损,直接财产损失巨大。为防治泥石流,设计采用拦、排结合的方式对泥石流沟进行综合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某泥石流沟地处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沟域最高点位于源头高程为4710m,沟口与下游河流交汇处高程为3217m,相对高差1493m。该泥石流沟类型以往属低频泥石流,目前进入活跃期,约每10年爆发一次泥石流灾害。根据泥石流沟所处地理地质环境并结合保护对象,对其进行拦挡+排导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沈波  马东涛 《中国矿业》2012,21(5):67-70
牦牛坪稀土矿区为我国重要的稀土矿产地,在以往的开采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查明矿区现存泥石流沟10处,滑坡、崩塌有20处居多,多处矿渣矿坑高边坡极不稳定,矿区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对此计划采取弃渣搬运、采坑回填、泥石流拦挡、泥石流排导、弃渣堆置的措施对上述地质环境问题予以治理。方案实施后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预防紫金山金铜矿矿区泥石流灾害发生,通过对矿区地形地貌、暴雨洪水量及散体物料进行分析,初步确定矿区内泥石流的潜在危险区主要分布于北口排土场、肚子坑堆场及东南矿段堆场。通过对潜在危险区域的边坡稳定计算,认为肚子坑堆场D_2-D_2剖面(即矿区西侧堆场)以及东南矿段堆场A_1-A_1、B_3-B_3剖面的安全系数不满足要求,在暴雨季节有发生滑坡型泥石流的风险。对可能产生的泥石流规模进行了分析计算,为预防灾害发生,提出了"截、排水工程,拦挡工程,土地复垦、植被恢复,监测预警"的工程防治措施,此外,为确保足够库容拦挡泥石流,建议对下游拦挡工程进行加高及清淤,为确保足够的应急时间,给出了雨量监测的预警值。上述分析对于类似矿区防治泥石流灾害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郭启明  郭婧 《现代矿业》2020,36(11):235-237
通过对潼关金矿区西潼峪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其恢复治理技术。采用土体重构与整治、拦渣墙与格宾石笼拦挡、导水系统重建、主动防护围加固、生物绿化复垦、监测工程六种技术方法,系统地阐述了潼关金矿区西潼峪治理区的恢复治理技术。在今后绿色矿山建设中,为类似工程地质环境治理、地形地貌景观修复等其他治理恢复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在对泥石流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密云县前火石岭泥石流灾害设计浆砌石拦挡坝进行治理,并对拦挡坝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得到了坝体相关参数及3种设计工况下的抗滑稳定系数、抗倾覆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该方案的设计实施,将有效削弱泥石流的致灾能力,降低泥石流对前火石岭村村民生命财产及村内公共设施的威胁,对于维护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