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出了自调电子时间引信的定义,论述了3种测速方法,讨论了其精度及适用范围。提出了4种电子时间引信的时间调整方法,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适合电子时间引信用新型电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通用性能好,适合电子时间引信上使用的新型电源,解决引信铅酸电源用于时间引信等定时精度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减小弹药的炸点散布是提高弹药毁伤效率的关键,这里提出了根据实际的弹丸初速对引信的装定时间进行自支修正的电子时间引信系统,并阐述了其修正原理,原则,方法以及修正时间的近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时间引信是用来完成定时起爆的。研究定时误差有利于精确控制炸点,提高弹药的毁伤效果。文中重点对钟表时间引信和电子时间引信的误差源进行了分析,并仿真研究了时间引信的炸距误差,对发展时间引信具有前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原环境下电子时间引信炸点控制修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海拔高度变化对电子时间引信炸点精度有重要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子时间引信作用时间对高原环境的自适应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引信作用时间改变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关系,得出不同射程时的海拔修正系数,进而修正引信的装定时间。以80 mm火箭弹为例,仿真实验表明,在利用该文修正方法修正后,不同海拔处的引信炸点位置精度在全射程范围内均小于2 m; 而不修正时,在海拔高度为4 750 m,打击400 m目标时,引信炸点误差可达22 m。该研究结果对平原射表的高原应用有很重要的意义,使电子时间引信在高原的炸点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电子计转数引信由于不需要测弹丸的炮口初速,减少了整个引信装定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了制造成本。进一步分析、试验发现,利用地磁传感器作用原理的电子计转数引信的发射方向上有一个死区,在这一方向区域内发射炮弹,引信不能正常工作.该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死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即时间冗余电子计转数引信。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母弹自适应引信的概念,建立了子弹群对目标的最佳覆盖效果准则,定义了引信控制母弹开仓的最佳开仓条件,提出了利用母弹和虚拟子弹的弹道确定最佳开仓条件的方法,讨论了自适应电子时间引信控制开仓点的时间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8.
定时精度是电子时间引信的关键性能指标。针对电子时间引信电路,提出了一种基于炮口装定的时基修正技术,为有效解决引信电路定时精度问题提供了设计思路。采用在接收定时数据的同时提取出用于测量引信振荡器频率的时间基准,实现频率修正,可简化引信电路,避免因环境和长时间储存等因素造成的振荡器频率偏移导致的电子时间引信定时精度发生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电子时间引信在自检测方法上存在的空白,提出在传统电子时间引信基础上增添CAN总线自检模块。该方法采用新的引信与外部通信接口,引入CAN总线通信方式,在控制电路中增加自检测模块,对引信的工作时序进行局部调整,使引信在生产过程中、火箭弹发射前、火箭弹发射后都具有全面的自检测能力。分析表明,采用新的通信应答方式提高了引信时间装定可靠性。该技术沿用一般电子时间引信控制电路,保持其工作状态不变,产品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实验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够全面地对引信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单片机电子时间引信执行级电路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路的作用可靠度对电子时间引信整体作战效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模型对单片机电子时间引信的电路进行了分析和仿真,从而得出了其作用的可靠度,对改进电路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电子时间引信炸点精确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传统炸点精确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计转数与计时相结合的炸点精确控制方法,即电子时间引信炸点精确控制方法,分析了它的原理,提出了电子时间引信炸点精确控制的实现途径,选择和使用了巨磁计转数传感器,并对这种炸点精确控制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某型电子时间引信与传统的电子时间引信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传统的测试电子时间引信电参数的方法和系统已经不能适用。因此文中在深入分析引信电参数的基础之上,研究出基于单片机的电参数综合测试系统,然后分别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进行了设计,最后研制出原理样机进行了测试性实验,经实验验证,该系统能够实现预定功能且运行平稳可靠、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3.
引信炮口快速装定的数据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电子时间引信炮口感应装定技术中,由于数据传输时间短和引信工作的恶劣环境,装定数据的编码与数据压缩方法是其关键因素。文中提出了一种校频二进制编码方法,讨论了其原理、应用及其优缺点,这种方法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装定数据的传输,并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静电放电(ESD)对某电子时间引信电子线路的损伤及其防护加固措施,引信在ESD的作用下,储存的信息会改变,当ESD的电压升高时,出现电子线路损坏,其损伤阈值为+200V。采取加固措施后,系统抗ESD的电压提高了2 ̄3倍,使引信系统抗ESD的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可编程电子时间引信(简称PETF)无触发机构,不能采用传统的碰靶试验方法动态考核保险距离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四种全新的引信保险距离动态试验方案,经优化设计形成了两种特有的动态试验方法:甲弹模拟法和电磁感应线圈法。文章着重研究这两种试验方法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并经靶试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电子时间引信装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在分析了国内外电子时间引信装定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完成引信装定系数的设计需要从理论上解决的三个方面的主要关键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数据编码技术,电磁感应技术,提出了装定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案和设计思想,并进行了系统设计和仿真。  相似文献   

17.
引信离心自毁时间性能与设计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合理确定离心自毁引信自毁时间的战术技术指标,以23mm高炮榴弹引信为例,通过大量外弹道计算和对火药定时自毁方式与离心定转速自毁方式的对比分析,论证了离心自毁引信自毁时间的战术技术指标。原23mm高炮榴弹引信мг-25自毁时间5~11s的下限偏短。即使是从战术使用角度来看离心定转速自毁方式也明显优于火药定时自毁方式。对引信离心自毁性能也可以且应该利用旋转试验机进行实验室检测。而以射击方式考核引信离心自毁时间性能时应对射角做出明确规定,最好还应同时对气象条件也做出限定,并探讨将验收试验中所测定的引信自毁时间相对标准条件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可行性。西方国家引信离心自毁时间散布范围也是相对于某一特定射角的。我国的引信离心自毁时间精度并不一定比西方国家的低。而单从离心自毁时间的战术技术要求角度来看,小口径引信如果不对某些设计参数作修改而完全通用于不同弹道环境的弹炮同时又不损失对目标的毁伤概率,几乎是不可能的。与高炮和舰炮相比,航炮引信离心自毁机构设计与其战术技术指标的确定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则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8.
电子时间引信动态参数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被广泛地应用到引信测试领域.促进了引信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间引信动态参数测试系统.详细讲述了系统的设计原理.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细节和流程图。经模拟试验证明.达到了预期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跟踪和研究国外小口径电子时间引信研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我国发展小口径电子时间引信应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装定技术、高精度计时技术、电源技术,以及安全系统等,总结了现阶段的最新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20.
在时间引信设计或一般电子引信时间功能及通讯功能设计时,一般会要求一个精密稳定的基准振荡器,目前这样的器件并没有研制成功,而且这样高标准的绝对参数器件成本会极其昂贵.提出将常规的绝对参数设计变为相对参数设计,用软件的方法对目的参数进行补偿式调整,从而在引信振荡源器件规格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提高了系统精度及通讯速度,系统在软件感应装定电子引信系统中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软件感应装定采用软件时基校准方法,保证了时间引信在亚毫秒精度、兆级别以上数传波特率范围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