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Planning》2019,(23)
在文化学与舞蹈身体语言中,传统舞蹈的话语通过对大传统文化下的传统舞蹈话语语境和小传统文化下的传统舞蹈话语语境,以及传统舞蹈身份话语分层进行解析。阐明文化在场的传统舞蹈有其自质的规律性。尤其是小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舞蹈的传统力量有着不可磨灭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3)
罗兰巴特认为"符号是任意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也会随着历史语境的不同而改变。也就是说,特定历史语境中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意义成为决定所指内涵的最重要因素。20世纪中国美术运动中的一条重要线索是"大众化"的倾向,面对现代美术"大众化"倾向的进一步发展,从话语实践的角度对其转向进行梳理,无疑可以拓宽问题研究的视域。  相似文献   

3.
诸葛净 《建筑学报》2021,(12):81-86
以"设计研究"为线索梳理1950-2000年代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将其置于社会与知识环境中,探讨建筑史学家所讨论的"设计"到底是什么.首先指出1950-1960年代建筑艺术、技术与历史的分离状态为脱离历史语境的"设计研究"提供可能性;继而通过3组代表性概念,阐明"设计研究"的具体内容,揭示话语环境,勾勒变化趋势;最后转向"设计"概念本身,指出"设计"活动为社会的产物,历史研究应首先阐明"设计"在中国古代营造体系中的涵义,并尝试初步界定前现代中国语境中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思想图景里,观念的话语被不断地"叙述"和"重构"。反思80年代中国建筑学的学术环境、思想状况和观念演变,对今天观察和评介当代实践和历史理论研究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文章以建筑专业期刊文献的话语生产为线索,围绕80年代建筑学科内部讨论较多、论争活跃、话语生产密集的事件主题,聚焦建筑媒体对重要学术会议的主题、决议与论争和建筑理论与创作思想的热点议题两个方面的报道.归纳和分析建筑专业期刊的文本话语,以此呈现当时的热点议题及其论争下学科内外的学术景观和中国80年代建筑观念演变的趋向。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4)
本文以自然口语为语料分析了自然口语中"呃"作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借助语料,作者分析了"呃"在不同语境下的四种语用功能:(1)面子威胁缓和语;(2)表露某种情绪;(3)延缓话语;(4)表无语。此类微观研究有助于话语表达者正确地使用这类小词,并能更有效的进行话语交际。  相似文献   

6.
王又佳 《新建筑》2007,(3):7-10
当代建筑的美学观与传统建筑美学相比有着更加广泛的审美标准。这些新的美学倾向并不是对传统美学的否定,而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有益补充。探讨了彼得·艾森曼建筑话语中呈现出的怪异、消解尺度、无中心等等与传统美学标准不同的审美倾向,分析其背后的哲学、美学、建筑学等语境,并指出彼得·艾森曼建筑话语对当代建筑美学的拓展及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
具有鲜明特点的文化符号在话语沟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仙鹤被认定为仙人骑乘和饲养的仙禽,所以"仙鹤"是典型的代表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在话语沟通中起着替代言语的作用。本文将举例浅谈中国古代纹饰艺术中的仙鹤题材,指明为什么"仙鹤"是典型的中国文化象征性符号,并就其在话语沟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8.
王凯 《建筑师》2022,(4):70-78
“建造”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建筑研究和建筑评论中不可或缺的主题。本文尝试从话语史的角度做一个历史性 的回顾,追溯当代中国建筑学中“建造”观念在“言说”中出现的时刻。以当代中国建筑的经典作品、冯纪忠先生设计 的上海松江方塔园和何陋轩为例,本文通过系统分析40多年来中文文献中对这一作品谈论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建构” 话语的引入所带来关键性的改变,讨论并揭示“建构”话语在当代中国建筑学科和观念史中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2)
互联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文学的视觉化转向明显。文学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既有其相关性又有其差异性。本文以《朗读者》为例,从文学和电影间关系的演变角度来探讨视觉美学视域下影视重构的话语跨越性、话语互动和跨学科交融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热力学建筑试图基于能量流动与形式生成的研究重建一种建筑批评与实践范式。这不仅仅生发于建筑学本身,更是基于百年来的科学与建筑发展图景,通过跨学科知识的考古、话语重构和工具开发,融合本体性与工具性,提供新的建筑类型、形式与范式。在一个日益强调可持续的时代背景下,能量与热力学建筑的当代演化为建筑的自主性重建和广泛的社会响应提供了一个基于考古的未来视角。  相似文献   

11.
建筑大师R·皮阿诺(意)在特吉巴奥文化中心的设计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文化传统与自然资源,在被动式通风系统的设计、自然材料的选择、天然光线的利用等方面,通过高科技手段,达到了与自然的生态平衡,给予当今生态设计理念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全球一体化作为当代文化的强势语境,己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全球各地的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中击。作为城市和建筑个性的地域文化面临着逐渐衰落和消亡的危险。那么,在这种语境下如何保护、继承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该文以关中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了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结合本人所参与的相关工程实践创作提出了对其现代传承的有效策略,进而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相关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嘉庚建筑"承载的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红 《中外建筑》2006,(3):57-58
嘉庚建筑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具有人文的价值取向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建筑形式上来说,嘉庚风格建筑既具闽南红砖民居特征,又有西洋风格,它把闽南红砖民居与欧式建筑融合起来,将闽南传统的翘檐屋顶和欧式建筑的造型柔和在一起,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嘉庚建筑的人文精神也反映了陈嘉庚先生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精神,包括多元文化兼容的创新实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构成与“诚毅”、爱国的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嘉庚建筑是爱国、为民的嘉庚精神的一个载体,也是一个特殊时代文化的见证。  相似文献   

14.
“土掌房”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建筑,是彝族人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土掌房”这种原生态的建筑形式却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该文通过分析“土掌房”的文化背景和建筑形式的特点,并且结合“友联矿业酒店”的设计过程,通过对功能、空间和造型的研究,将二者进行比对,进而探索出传统民居“土掌房”如何在新时代下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拥有自己的新表达和新演绎,从而为彝族地区新的建筑设计寻找其独特的范式。  相似文献   

15.
白雪  张曼 《城市建筑》2009,(9):34-36
本文通过对建筑师丹尼尔.李伯斯金4个典型博物馆建筑作品的评介与研究,指出当代文化建筑并非仅是某种功能、性质的标签,而应结合作品周边环境和城市文脉,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对人类文化的深层思考,即一种依附于观念艺术的建筑思维。  相似文献   

16.
海归派建筑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卜冰  戴春 《时代建筑》2004,(4):30-32
文章从探讨“海归派建筑师”这个外加的身份定义下,是否存在着某种行为方式的共性,是否存在一种有意识的社会身份和权力的自我建构等这一系列问题入手,认为由于缺乏主体的自我认同,“海归派建筑师”的身份在当代是难以成立的,在操作层面,比较突出的共性特征是非本土化,这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的明显悖论,其社会根基,源自由于东西方社会落差而产生的市民大众心理深层的对西方榜样的需求,并且其异化而且虚设的话语权力是被社会赋予的。文章最终结论,在全球化环境下,地域身份划分方法的不可靠是产生“海归派建筑师”身份定义可疑的根本原因,因而对于“海归派建筑师”而言.正视地域身份模糊这一事实,或许能够带来基于社会立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而这对检视当代中国建筑转型期的过程,无疑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刘思  郑昕 《新建筑》2009,(1):36-41
Aedes当代建筑论坛是一个致力于传播建筑文化的机构,它的建筑画廊凭借独特的策展视角和成熟的运作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声誉。该机构的概况、它所举办的四个中国建筑师参与的展览、作为成功的建筑文化传播媒体如何看待其价值判断对于公众的影响以及其机构的成功运作经验是这次访谈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19.
Fredric Jameson (1934-), a critical theorist and Marxist philosopher who has written numerous books and articles on critical theory, is recognized as the first thinker who brought postmodernism's critical theory into architectural discourse. In Jameson's own words, “it was the representation of architecture that sparked dynamic dialogues of postmodernism as a cultural logic.” Architecture thus plays a most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ormulation of his postmodernist theory. Jameson's contribu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areas of research for several prominent architectural theorists and architects. This paper reviews Jameson's shift in his approach from Marxist theory to postmodernism.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is shift not only sheds light on the early theorizing of architecture, but also begins to add a historical dimension to various strands of interdisciplinary thinking on architecture and its philosophical undergirdings. Following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Jameson's theories and criticisms of architecture, the paper then covers his life and theories; clarifies his concepts of Marxism, postmodernism, and architecture,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his interest in historicism and the role of built forms in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lastly, delivers a thorough criticism of his works that have influenced architectural disciplines.  相似文献   

20.
王虹 《规划师》2008,24(7):63-66
荆州市三国文化步行街规划设计为突出“三国文化古玩街”的文化特色,划分茶楼休闲区、古玩字画区等4个街区,用“一街两道”的道路系统串联各功能区和各院落空间,采用荆楚民居建筑风格,通过强化历史文化标志、设置雕塑小品等手段,营造古朴大方、文化氛围浓郁的多功能传统文化步行街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