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专利名称:具有改善的打开性能的燃气喷射器申请号:CN201610464278公开号:CN106286016申请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发明人:M·普罗克施、J·罗泽、H·寺主、E·奥克伦特、A·克劳斯、A·佩茨、S·黑斯、F·米勒文摘: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吹入气态介质的燃气喷射器,其包括具有阀座(2)和弹性体(3)的阀座组件;其中,所述弹性体(3)释放和封闭所述阀  相似文献   

2.
在增压共轨发动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方式进行燃烧特性分析和排放特性分析.对DMCC模式下放热率、缸内压力变化和p-V图的分析表明,DMCC模式具有吸热汽化、推迟着火时间、提高定容燃烧度、降低排气温度等优点,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对M100(纯甲醇)和M90(含水10%的甲醇)的排放量进行检测,表明M90比M100更能降低甲醛、NOJ、HC和CO排放.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醇类燃料对汽油直喷(GDI)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中碳烟生成的影响,应用双色激光诱导炽光(TCLII)法,通过一台单缸GDI光学发动机,对燃用甲醇混合燃料(M20)和乙醇混合燃料(E20)的缸内碳烟分布进行了二维定量测量.结果表明:与燃用纯异辛烷(I100)相比,M20和E20的缸内压力峰值和放热率峰值均有所增加,对应的曲轴转角提前.对于LII测量,M20与E20对缸内碳烟生成的影响呈相反的趋势;E20的最高碳烟体积分数略高于I100,M20的碳烟体积分数是3种测试燃料中最低的,显著低于E20和I100;在测量平面上,I100的碳烟分布不均匀,在靠近进气门的一侧碳烟较多,M20和E20的碳烟分布相对比较均匀.根据排气微粒测量结果,M20和E20的微粒总数量浓度均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M701F3燃气轮机燃烧系统和燃烧调整方法,以及电厂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燃烧波动和NO_x排放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燃烧筒改进方案和成功应用情况;对其他M701F3机组在抑制燃烧室的高频燃烧波动和降低NO_x排放方面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Gas Turbine World》2013 September-October,GE公司为全世界范围内现役的50Hz 9B/E和9F系列燃气轮机分别推出专门的技术升级服务。升级改造结合了硬件和软件技术来提升电站的性能、运行能力和使用年限。且都采用了热通道的升级(与2~3年前GE推出的7F升级类似),提高了老机组的出力、效率和盈利能力。先进的热通道升级(AGP)本质上是在热通道的三组转动和静止部件——动叶、复环和喷嘴上应用了最新技术,提高了燃气轮机效率和出力。包括采用耐更高燃烧温度的新材料,结合更好的冷却密封系统,以减  相似文献   

6.
美国中央动力站试验型增压流化床燃烧(PFBC)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拟想采用烟气轮机,它的型号是E—256.这是一台IR(INGERSOLL RAND)公司轮盘直径为56英寸(1422.4mm)的两级烟气轮机.其转速为3600r/min,入口温度为1400°F(760℃),入口压力为96磅/英寸~2(绝)(661.90kPa),出口压力为16磅/英寸~2  相似文献   

7.
<正>据《Gas Turbine World》2017年3~4月刊报道,随着MHPS(三菱-日立电力系统)公司推出联合循环输出功率为540 MW、效率超过63%空气冷却的M501JAC设计系列,燃气轮机的范式继续从F级转移到先进一级的燃气轮机。为了把J系列的燃烧火焰筒从蒸汽冷却转变成空气冷却,利用了更新的增强型燃烧室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8.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仪(SEM)、PHO EN-TX60S-X射线能谱仪和Euro Vector EA3000有机元素分析仪对柴油机燃用乙醇柴油时排放颗粒物特征进行试验分析,研究了柴油中掺混乙醇比例及助溶剂对乙醇柴油燃烧颗粒组织形貌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柴油燃烧颗粒中C、H质量分数降低,组织形貌与原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疏松多孔的海绵状向松散的块状分布转变。由于乙醇柴油是含氧燃料,其燃烧颗粒采样滤纸的SEM图中呈现清晰的纤维轮廓线。与柴油颗粒相比,E6(S)、E11(S)和E11(C)燃烧颗粒中C元素分别降低15.70%、25.30%和25.55%,H元素分别降低了2.26%、8.06%和10.32%。随着乙醇掺混比增加,纤维交叉处出现较多弧形过渡的膜状物质,且颗粒轮廓变得模糊。复配乳化剂使乙醇柴油燃烧颗粒采样滤纸的SEM图中的纤维轮廓和PM轮廓更为清晰。E6(S)、E11(S)和E11(C)燃烧颗粒物样品中S元素含量低于柴油,柴油机燃用乙醇柴油有利于降低硫酸盐颗粒。  相似文献   

9.
汪斌  刘子强  李全  张泽豹 《柴油机》2017,39(5):23-27
从试验及匹配角度出发,对燃烧E85与E0的发动机的排放及燃烧相关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E85的HC、CO排放在各种工况下都优于E0;NO_x排放在中小转速、中小充气效率下好于E0,其他转速、充气效率下NO_x排放显著增加;E85燃烧放热速度快于E0;E85发动机全工况无爆震,实际点火角可以做到最优点火角。所得到的结果可作为E85发动机设计及发动机标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据《Gas Turbine World》2012年11-12月刊报道,Mitsubishi Power Systems Americas已经开始推进蒸汽冷却M501J空气冷却燃烧系统的改型,以使燃气轮机启动更快,运行更灵活。在ISO条件下,于2009年推出装有蒸汽冷却火焰筒的M501J燃气轮机简单循环发电的基本负荷额定输出功率为327 MW,热耗率为8 783 kJ/kWh(41%效率)。M501JAC的设计额定输出功率为310 MW,效率为41%。相比而言,空气冷却的M501JAC燃气轮机启动更快,达到满负荷输出,这是因为它不取决于外部蒸汽供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东京煤气公司制成脉冲燃烧供热水器。它是以脉冲形式燃烧煤气加热水并把热水贮存起来供用户使用的一种装置。与现用翅片水管热交换器不同,它是结构简单的脉冲燃烧式热交换器,能实现高的热效率和节能。 特点:1.热效率高(在上升25℃时,效率为95%)。 2.不运行时停用供气风扇,电力消费量是同类产品的1/4,约18瓦。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煤粉——流化床复合燃烧是在同一炉膛中采用了煤粉燃烧和流化床燃烧两种燃烧方式。流化床燃烧方式可以燃烧劣质燃料,便于减少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它的主要问题是燃烧效率低,影响了它的发展;而煤粉燃烧则刚好相反,它有较高的燃烧效率,但是,在煤种适应性和减少污染方面不如流化床燃烧。复合燃烧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一台高压共轨重型柴油机,使用汽油/柴油和正丁醇/柴油掺混燃料,掺混比例为40%、60%和80%(体积分数),研究了平均有效压力(BMEP)为0.48 MPa和0.95 MPa工况下汽油和正丁醇燃料掺混对柴油部分预混压燃(PPCI)模式的燃烧和排放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汽油和正丁醇掺混比例的提高,滞燃期明显延长,更大程度地将喷油与燃烧过程分离,实现高比例预混燃烧.在BMEP为0.48 MPa工况下,各比例掺混燃料均易实现高比例预混燃烧,掺混比例为40%结合EGR即可满足欧Ⅵ排放限值,而掺混比例为80%时燃烧则受到压力升高率极限和燃烧效率恶化的约束.随BMEP升至0.95 MPa,各燃料滞燃期缩短、预混燃烧比例明显降低,掺混比例为40%和60%时,各掺混燃料均呈明显的扩散燃烧过程.相比于汽油,正丁醇掺混燃料在较低掺混比例可获得更低的有效燃油消耗率(BSFC)和soot排放,正丁醇以高掺混比例(80%)结合中等EGR率实现了87%的预混燃烧比例,NOx以及颗粒物排放分别为0.4 g/(kW·h)和0.001 5 g/(kW·h).  相似文献   

14.
·综述、发展·措施…[德国〕M。;、fredD。r,、1101:等(3.1凡)国内外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动态及我国今后发展的方向··················……巷浩祥(1 .3)通过优化发动机燃料喷射系统改进发动机燃烧噪声和排放的最新技术···……「日〕(2.3)超高压喷射及相关技术……徐家龙(2.切)油泵油嘴可靠性增长试验分析·········…… ’“”’‘””‘”’‘’,·,,··,,·一孙明兴〔2.23)一种先进的电控液压燃油喷射系统模型… ”‘.”’‘””””””””“·……「美](2 .27)P系列油嘴的加工工艺及设备的引进…… 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在压缩行程上止点前向燃烧室内直接喷入一定量机油液滴,模拟了悬浮在燃烧室内的机油液滴引燃可燃混合气诱发低速早燃(LSPI)现象的过程.试验验证了选用的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后,数值模拟了不同低速运转条件下、不同乙醇掺混比(体积分数)的乙醇-汽油混合燃料时,小缸径增压直喷发动机燃烧室内由机油液滴引发的低速早燃现象以及后续的超级爆震过程.结果表明:乙醇掺混比分别为10%和20%(E10、E20)时,发动机缸内依次发生了超级爆震燃烧;当乙醇掺混比为30%(E30)时,即使发生了早燃现象(1 200 r/min)并导致随后的爆震燃烧,但压力升高幅度明显降低,此时没有发生超级爆震燃烧;随着发动机转速提高(1 600 r/min),使用E30燃料时发动机缸内也仅发生了早燃现象,而没有发生爆震燃烧;当乙醇掺混比高于50%(E50)后,不同工况条件下发动机缸内已经没有低速早燃现象.使用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小缸径增压直喷发动机在超级爆震发生前一定有低速早燃现象发生,但低速早燃现象不一定导致超级爆震过程.  相似文献   

16.
增压中冷柴油机燃用柴油醇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有的增压中冷柴油机结构不做变动和调整的情况下,分析了柴油和3种柴油醇(E10、E15和E20)在E4种工况下的燃烧特性,研究表明:增压中冷柴油机燃用柴油醇燃料,随着柴油醇中乙醇含量的变化,滞燃期、放热率峰值和燃烧持续期等燃烧特性参数相应发生变化,在高速、高负荷时,乙醇燃料的优点对燃烧过程影响较大;在低速、低负荷时,乙醇燃料的缺点在燃烧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300 MW富氧燃烧电站锅炉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300 MW亚临界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对加入能量回收系统的富氧燃烧脱碳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并与空气燃烧+单乙醇胺(MEA)脱碳技术和常规富氧燃烧脱碳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气燃烧+MEA技术导致电厂效率降低最多,而能量回收系统的加入可使在富氧燃烧方式下电厂的净效率提高2.59%;脱碳工艺的加入使得发电成本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发电成本增幅最大的是空气燃烧+MEA燃烧方式,其发电成本较参照电厂(0.270 0元/(kW·h))增至0.397 5元/(kW·h),而加入能量回收系统的富氧燃烧方式可使发电成本降为0.346 4元/(kW·h);采用MEA化学吸附法的脱碳费用(154.841元/t)远高于富氧燃烧电厂(30.365元/t),而能量回收系统的加入可使富氧燃烧电厂的CO2脱除费用进一步降低至23.322元/t.  相似文献   

18.
M701F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701F燃机DCS采用DiasysNetmation,其控制主要由燃机控制系统、燃机保护系统和高级燃烧压力波动监视系统组成。本文简要介绍了M701F燃机DCS系统的构成,分别叙述了TCS、TPS和ACPFM自控制系统的作用,并对其主要控制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前工业炉使用的颗粒层除尘器大多数为G、F、E型旋风颗粒层除尘器,结构较复杂,维修困难,工作阻力较大,反吹清灰后仍有一部分残留积灰,因此除尘效率较差. 汇苏工学院研制的LXK型颗粒床除尘器克服了上述缺点,它是一种二级立式旋进颗粒床除尘器,主要由旋风筒相滤芯组成,  相似文献   

20.
《柴油机》1989,(3)
<正> 第18届国际内燃机会议定于1989年6月5日~8日在中国天津召开。会议审稿委员会公布的宣读及书面发表的柴油机论文如下: 第1组特别论及排放的防污问题 D-86 中速柴油机排放与排放控制技术(Cros St) D-132 直喷式柴油机中通过在燃烧后期形成的活跃涡流来降低烟度和NO_x排放(T. Marayama) D-102 火花点火式气体发动机贫气燃烧研究(W.E.Snyder) D-27 减少中速柴油机NO_x排放研究(M.Kawaka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