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传统的电流变效应抛光装置,提出了一种新的隔离电极电流变效应发生方法,将高压电源的正负极通过绝缘材料与电流变液接触,解决了低介电常数的羰基铁粉、水等组成的电流变液无法形成稳定电流变效应的问题,扩大了电流变液的组分,提高了使用稳定性。利用该方法设计了电流变效应抛光加工实验装置,采用羰基铁粉为分散粒子、金刚石微粉为磨料、水和硅油分别为基液制备了两种电流变液,对玻璃工件进行了定点加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电流变液在隔离电极电流变效应抛光装置中能形成良好的电流变效应,具有较好的加工效果,相比较而言,硅油基电流变液更适宜用于抛光加工。  相似文献   

2.
电流变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俊群  陈淑梅 《机床与液压》2003,21(1):39-42,107
电流变效应是一种奇特的效应。电流变液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粘度的连续变化,可以在液体和固体间快速并可逆地转化。这种特性预示着其潜在的广泛应用,因而引起了人们极大重视,本文介绍了电流变效应、电流变材料和电流变的式程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解决现有电流变抛光液在电场下强度低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方法 分析现有电流变抛光液的缺点及其原因,提出将新型巨电流变液——导体镶嵌型电流变液应用于抛光领域,并研制出以二氧化硅为磨料,以镶嵌了纳米碳的二氧化钛为电介质颗粒的硅油基电流变抛光液。测定添加了不同粒径磨料抛光液的剪切强度与电场强度、温度、使用时间的关系。搭建简易的旋转式电流变抛光装置,对不同粒径磨料的电流变抛光液在硅片表面的抛光效果进行试验。结果 碳镶嵌二氧化钛基电流变抛光液具有高剪切强度(>30kPa)、低漏电流(<1μA)、高温度稳定性(25~125℃)、长使用寿命和对少量磨料不敏感等优点。抛光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压2.5 kV下,硅片经过添加了2μm磨料的电流变抛光液持续抛光3 h后,其表面粗糙度从206nm降至6.4nm。之后再采用添加200nm磨料和20nm磨料的抛光液先后继续精抛后,其粗糙度降至0.46 nm和0.36 nm。结论 碳镶嵌二氧化钛基巨电流变抛光液能有效降低表面粗糙度,改善表面质量,很好地应用于精密抛光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电镀电流对金刚石表面镀镍层沉积速率的影响,采用电沉积法对金刚石表面镀镍,并观察镀层的表面形貌,同时分析了电镀电流对镀镍金刚石镀镍层致密度、冲击韧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电镀电流从2A升至6A,随着电流增大,金刚石的镀镍层镀速、冲击韧性和抗压强度均随之增大,并在6A时达到最大;镀覆金刚石表面镀层均匀,且漏镀现象减少;电镀电流影响镀液温度,而镀液温度决定了镀层的致密度。电镀液温度处于50℃时,镀镍层显微应变最小,镀层的致密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5.
大电流作用下45钢的电接触表面强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电流作用下45钢表面的电接触表面强化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设备。分析了电流对强化层深度、宽度和硬度的影响,并对强化层的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电接触表面强化具有强化效率高和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电流变阻尼器辅控的位移补偿装置构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电流变液及评价参数,分析了电流变阻尼器数学模型,提出了利用电流变效应辅助控制液压元件的构架设计思路,用于系统的位移补偿,为构造新型机电液智能控制元件或伺服系统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7.
电流变液力悬置是一种通过电场强度的改变来改变电流变液体的粘度,进而对悬置的刚度和阻尼特性进行调节的半主动控制液力悬置.本文对电流变液力悬置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均匀电场控制下的电流变液在高剪切速率载荷作用下会丧失电流变控制能力,无法满足高速冲击载荷电流变阻尼器的应用需求。现有研究表明采用具有与电流变液流动方向平行的电场分量的非均布电场控制会改善这一问题。设计一种圆环型交指状电极结构,能够形成具有平行电场分量的非均布控制电场,并以电流变作用空间内有效电场强度值来表征非均布控制电场,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仿真分析了电极结构几何参数对有效电场强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有效电场强度最小值随电极宽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绝缘宽度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对非均布场控电流变阻尼器的电极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并为非均布场控下电流变液其他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流变流体性能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减振器系统,通过电流变流体在缝隙中流动产生阻尼力,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流变效应所需的电能,从而减小(或遏止)振动。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磁场对合金熔体的作用,研究了交流电磁场作用下ZL201铝合金半固态电磁流变成形工艺、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电流为18A,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磁场作用下,金属液温度为650℃±3℃,模具温度为510℃±5℃时,可以获得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微观组织致密、内部无气孔和夹杂等缺陷的成形件.其维氏硬度值可达108 HV.是不加电磁场流变成形件的1.5倍.该研究为铝合金半固态电磁流变成形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