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AISI430铁索体不锈钢的焊接性,制定了合理的焊接工艺,采用先TIG焊接圆形管再挤压成型为方形薄壁焊管的工艺制造壁厚为0.4mm的430铁素体不锈钢方矩形管,质量稳定且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试验同时表明,采用这种工艺制造壁厚为0.6mm的方管时,不宜选择430不锈钢,应选择其它微合金化的焊接性较好的铁素体不锈钢。  相似文献   

2.
通过冶炼—轧制—退火酸洗工艺生产309S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卷板,研究其连铸板坯、轧制态以及退火态金相组织,退火态力学性能和表面缺陷.结果表明:309S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在三种状态下的组织均为奥氏体相和残留的高温铁素体相,这种高温铁素体难以通过热处理消除;轧制态和退火态金相组织中,厚度方向近表面铁素体含量少,心部铁素体含量高;高温铁索体的存在不影响产品的力学性能;通过连铸板坯的精修磨可以避免表面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盐雾试验、电化学试验和FeCl3点腐蚀试验,并结合扫描电镜,对比研究了439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和430普通铁素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碳、氮间隙元素极低的439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耐点蚀性能明显优于430普通铁素体不锈钢,虽然430钝化膜修复能力较强,但点腐蚀速率也较快;430不锈钢具有严重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同样,430普通不锈钢在干湿加速盐雾试验中发生了严重腐蚀,439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在上述腐蚀试验中均表现出轻微的腐蚀。可见在430普通不锈钢基础上降低碳、氮间隙元素含量,同时加入钛稳定化元素,使其耐腐蚀性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
《不锈》2008,(4)
在生产制造家用电器和家用器具的部件时,使用最多的是Cr—Ni或Cr—Ni—Mo奥氏体不锈钢,特别是AISI304(EN1.4301)和AISI316(EN1.4401),此外,还使用含铬的AISI430(EN1.4016)铁素体不锈钢来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5.
铁素体不锈钢的冲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素体不锈钢的冲压性能劣于奥氏体不锈钢,所以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介绍了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缺点,阐述了铁素体不锈钢冲压性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冲性能和抗起皱性.然后,介绍了影响铁素体不锈钢冲压性能的各个因素,包括微观组织、织构、合金成分、凝固组织、轧制工艺、退火制度、第二相粒子、晶粒尺寸等,各个影响因素对冲压性能的影响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冷轧工艺对SUS430铁素体不锈钢塑性应变比r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晓宁  张明华 《特殊钢》2003,24(5):41-43
试验分析了宝新不锈钢公司生产的SUS430(C≤0.12%,Cr16%~18%)铁素体不锈钢冷轧和退火工艺对塑性应变比r值的影响,该钢单次冷轧压下率80%或两道次轧制每道次压下率为60%时具有较高的r^-值,且随退火次数增加,钢的r^-值也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薄带连铸AISI304不锈钢凝固过程中残留铁素体的生成及转变行为,采用彩色金相、电解侵蚀、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研究手段对双辊薄带连铸AISI304不锈钢凝固组织及残留铁素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ISI304不锈钢薄带的凝固组织由表层胞状晶区、中间柱状晶区和中心等轴晶区三部分组成.薄带表层胞状晶区内残留铁素体呈棒状,柱状晶区的残留铁素体形态为鱼骨状,中心等轴晶区的残留铁素体呈弯曲的树枝状;薄带的表层胞状晶区残留铁素体的质量分数为4.6%~6.6%,柱状晶区内的残留铁素体质量分数为3.6%~3.7%,中心等轴晶区内的残留铁素体质量分数为11.27%~11.34%;残留铁素体沿着厚度方向呈现"W"状分布.   相似文献   

8.
根据铁素体SUS430的加热及变形特点,结合1 780 mm热轧生产线特点,重点从粗轧工艺模型方面介绍了优化粗轧轧制道次及提高宽度控制精度两方面内容:通过减少粗轧道次,缩短粗轧轧制时间,提高精轧开轧温度,以提高热轧产能;另外,在铁素体SUS430坯料宽度波动比较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热轧宽度模型控制参数来提高带钢的宽度控制精度。结果表明对原有不锈钢430轧制工艺的优化与完善,进一步提高了不锈钢430的产能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邹勇 《特殊钢》2012,33(1):51-53
针对304(Crl8-Ni8型)奥氏体不锈钢和430(Cr17型)铁素体不锈钢的特性,通过试验和分析Cr、Cu、Nb、Ti等合金元素对铁基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开发出一种高铬铁素体不锈钢-TTS443(/%:O.010C、21Cr、0.40Cu、0.25Nb、0.20Ti、O.012N) 。该钢种的耐蚀性能与304奥氏体不锈钢相当,具有良好的成形性与焊接性能,TTS443铁素体不锈钢是304奥氏体不锈钢理想代替材料。  相似文献   

10.
汽车排气系统用铁素体不锈钢的应用及腐蚀失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近几年,随着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汽车燃油的经济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等级化要求不断提高,铁素体不锈钢更多用于汽车排气系统零部件。铁素体不锈钢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使铁素体不锈钢具有低的价格和良好性能,欧美及日本汽车几乎全部使用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用于排气系统零部件制造。介绍了汽车排气系统的构成及对各部件常用不锈钢的性能要求、排气系统零部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所用不锈钢材料的腐蚀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场试验数据,系统地分析了影响430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成品宽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原料坯宽度和轧制温度的波动对430成品宽度影响较大,中间坯厚度波动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为消除立辊磨损造成的成品宽度增加,应定期对立辊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12.
稀土在430铁素体不锈钢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稀土在430铁素体不锈钢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通过缩小柱状晶区域及细化柱状晶,扩大中心等轴晶区域及细化中心等轴晶,可提高冷轧板薄板成型性能;稀土改善夹杂物形貌、变性夹杂物组分,提高了430铁素体不锈钢冲击性能;稀土促进Cr和Mn元素在氧化层的富集,使氧化层致密,氧化层与基体的粘附性增强,大幅度提高了430铁素体不锈钢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铁素体不锈钢拉伸后的表面起皱现象,研究了再结晶晶粒取向分布对起皱程度的影响.将厚度3mm的430铁素体不锈钢热轧退火板,经2种工艺(一次冷轧、多次冷轧)轧制和再结晶退火后得到最终厚度均为0.1mm的冷轧板,分析了再结晶晶粒取向、轴向拉伸后表面起皱程度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11)〈011〉和{100}〈011〉取向晶粒的存在是引起表面起皱的内因;铁素体不锈钢中各个晶粒取向均匀分布,削弱了塑性各向异性,从而抑制起皱的产生.铁素体不锈钢在拉伸变形后,相近取向的相邻晶粒表面呈现单滑移痕迹,这是形成起皱的主要原因.多次冷轧-中间退火为减轻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起皱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汽车尾气排放系统低温端用铁素体不锈钢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降低汽车自身重量和提高材料性能为目的的材料开发,得到了汽车部件制造厂商的重视.铁素体不锈钢因不含有贵重金属镍,明显降低材料成本,同时,铁素体不锈钢又具有比奥氏体不锈钢更好的抗点蚀、晶间腐蚀等性能,广泛用于汽车尾气排放系统中.介绍了宝钢超低碳、氮Cr17Mo汽车尾气系统低温端用铁素体不锈钢的开发过程.该钢种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成型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可以满足汽车排气系统冷端部位的中管、消声器和尾管的使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430铁素体不锈钢成分体系基础上,研究了成分的变化对430铁素体不锈钢凝固结构的影响。经试验发现,含碳量的变化显著影响430铁素体不锈钢的凝固组织,含碳量越高,铸锭中的等轴晶比率越大;而Ti元素的加入,虽然有利于430铁素体不锈钢铸锭中等轴晶的形成,但需要保证TiN在钢的液相线附近析出,促进钢的异质形核,从而优化钢的凝固结构。  相似文献   

16.
郎建军  靳塞特 《甘肃冶金》2022,44(2):75-78,83
对70%轧制形变量的436L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436L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50~1050℃温度下退火120 s,各温度下板材均发生再结晶,晶粒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屈强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硬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降低至9...  相似文献   

17.
陆世英 《不锈》2005,(4):6-18
中铬铁素体不锈钢含铬量一般在14%~22%。AISI430(1Cr17,UNSS43000)是中铬铁素体不锈钢中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在一些国家不锈钢产量中仅次于18—8型Cr-Ni奥氏体不锈钢中的AISI 304(0Cr18Ni9,UNS S 30400)。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发满足排气系统高温端零件使用要求的不锈钢产品,在实验室研究了化学成分、热处理制度对B441不锈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化元素Nb、Ti的添加对改善B441不锈钢的综合性能有利.生产试制结果表明,生产的B441铁素体不锈钢产品具有优良的常温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能够满足汽车排气系统高温端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汽车用AISI 347不锈钢在酸性氯化钠水溶液中的环境诱发破裂性能。结果显示,经过650℃保温后AISI 347不锈钢具有抵抗敏化的能力;其腐蚀电位钝态区范围随650℃保温时间的延长而缩小;在25℃、pH=2的3.5%(质量分数)NaCl水溶液或90℃、pH=2的1%NaCl水溶液中,主要以延性韧窝状的模式断裂,应力腐蚀破裂仅局限在试棒断面的边缘,其抵抗环境诱发破裂性能良好,具有优良的抗应力腐蚀破裂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对常规430铁素体不锈钢进行了稀土微合金化改进,最终开发出高品质430RE铁素体不锈钢冷轧退火带钢,并研究了稀土微合金化对430不锈钢的力学性能、深冲性能、抗皱性能、显微组织和织构的影响。通过稀土微合金化,430不锈钢中尺寸较粗大的CaO·SiO2和Al2O3·CaO夹杂物,大多转变为430RE不锈钢中尺寸较细小、分布密度较高的富含稀土元素的夹杂物。与采用基本相同热轧、冷轧和退火工艺的430不锈钢相比,430RE热轧板和冷轧退火板的强度水平均有所降低、塑性水平均明显升高;430RE生产过程中的宏观织构演变表现出更强的高塑性应变比(r值)γ-织构组分形成趋势,这使得430RE冷轧退火板的深冲性更优;430RE冷轧退火组织中沿轧向偏聚、低r值取向晶粒簇减少,这使得430RE冷轧退火板的抗皱性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