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飞行训练是保障飞行安全的基本因素,为了有效的提高飞行训练的质量效益,在训练的过程中采用模拟飞行训练的方式有助于提高飞行员的飞行技巧,并使得教练员对于飞行员的实践能力有更直观的认知,为此本文阐述了模拟飞行训练过程中提高质量效益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
"安全第一"是民航永恒的主题。飞行员是飞行活动的执行者,研究飞行员与飞行安全意义重大。飞行活动具有特殊性,分析飞行员的自身因素(健康状况、文化素质、专业知识技能、技术处置能力、非智力因素等)是如何影响飞行安全的。并对飞行员安全飞行作出了方向性的提示,为安全飞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飞行技术的评定进行研究,然后对其人之分化进行了成套的检验,选择了80名公司飞行员,对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了评定,从而能够分析出飞行员的认知特征与飞行水平之间存在的关系。通过对80名飞行员的认知特征和飞行技术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认知能力强的飞行员其飞行技术水平也比较高,空间认知的特征对飞行技术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作用能够高于言语的认知特征,从而在平时就要培养飞行员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4.
由于飞行员职业的特殊性,飞行员的心理素质以及个性特征都将对飞行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优化飞行员前期选拔过程的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对个性特征与飞行技能养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法对在校飞行学员进行个性测试,根据获得数据及飞行训练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胆汁质和多血质个性的学员更容易掌握飞行技能,但胆汁质个性的学员较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应注意对其进行规章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民航运输的快速发展,飞行员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的增加,同时飞行训练量也大大增加.这间接地增大了飞行训练的安全风险.飞行品质预测是监控飞机运行阶段的飞行参数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以评价飞行员的飞行操纵品质和发现安全隐患,保障飞行安全.鉴于此,文章基于自适应最优控制模型研究了飞行品质预测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民航的快速发展,《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低空开放以及建设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由此带来的飞行员短缺问题也越来越突出.2015年全民航飞行人员相比2014年增长14.15%,高速增长对飞行训练空域容量、训练飞行指挥以及空中交通管制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研究训练飞行的特殊性,研究应对方法以满足训练飞行对管制指挥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现在,大型的客机一般要在高空中连续飞行,其飞行的时间大于12小时,飞行人员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工作没有规律,导致了他们生物钟发生混乱的问题,飞行员在工作时经常倒班,导致飞行员过度疲劳,使他们的反应能力下降,引起航空事故。在飞行中造成航空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飞行员过度疲劳,飞行员的疲劳是由他们的飞行计划不合理、睡眠不足和工作量过大造成的,因此,对飞行员的飞行时限进行研究,并且制定合理的飞行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航天与航空     
国内首台“民用机模拟飞行训练器”研制成功天津华翼蓝天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成功研制出了空中客车A320飞行训练器。这是国内首台自主设计、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行仿真设备,打破了国外在大型民用飞机飞行仿真设备研制领域技术垄断的局面。A320飞行训练器是一种辅助飞行员进行飞行训练的专业训练设备。它的驾驶舱布局与真实飞机完全一样,并复现空中飞行环境,对飞行员进行起飞、着陆、爬升、转弯、机动飞行等训练,同时,也可以对飞机性能、操纵品质、机载系统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经全面测试评估,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  相似文献   

9.
驾驶舱资源管理是指飞行员在飞机飞行时充分利用一切硬件、软件、环境和人力资源来达到安全有效和舒适飞行的目的.由于中国民航的高速发展,引起了航空界人士对飞行训练的高度重视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飞行模拟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需求量正在逐渐的增多.对于训练型飞行模拟器系统的设计工作也需要持续的开展,这样才能够建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训练型飞行模拟器.开展飞行模拟器系统设计工作将会促进飞行员训练水平提升.培养出更多的航空人才,强化航空安全性.飞行模拟器是一种重要的航空仿真设备,能够进行真实化的飞行训练.具有明显的可控性、经济性等特点.本文对训练型飞行模拟器系统设计及仿真研究进行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航空安全水平,就需要全面提高飞行员乘务员的综合能力素质.其中,CRM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民航飞行的安全水平,而我国在CRM培训方面起步较晚,进而致使相应CRM训练开展的效果差,且在训练效果的评估上缺乏完善的体系作支撑.基于此,本文针对飞行员乘务员初始训练阶段的CRM培训与评估进行了研究,并为如何实现CRM培训与评估体系的完善搭建提出了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44平视显示飞行路径与地貌系统美国衣阿华州的罗克韦尔柯林斯(Collins)公司、北卡罗来州的飞行动力学公司和荷兰代夫特的代夫特技术大学作为非联邦机构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该项目将开发和飞行试验一个平视显示的飞行员指令飞行路径及路径周围地形地貌的系统,以便使飞行员通过前窗显示屏的显示操作飞行。该系统所演示的飞行路径和地貌将基于机载数据而不是内部或外部传感器。该项目及所开发技术的目标是提高飞行员在夜间和能见度降低的情况下,获取周围环境数据的能力。其优点是:防止飞机进入错误区域、允许美国空军(USAF)飞行员在夜间或能…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生活中,交通堵塞的情况常常使人感到束手无策.在空间区域,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了控制空中飞行流量,美国依靠一整套严密的空间交通管理系统,来帮助飞机在飞行、起飞、降落时保持安全距离,同时,该系统还会提醒飞行员天气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军事上投弹还是商业上安全运输,随时掌握或迅速获得飞机姿态对成功地执行任务极其重要。该项目的目标是开发军用和民用的机舱携带定位系统,减少飞行员空间迷失方向的不利影响。 空间迷失方向(SD)是指飞行员不能精确地说明其所在飞机相对于地面的姿态。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运动知觉平衡和定向提供的错误感觉(第一类SD),飞行  相似文献   

15.
自动飞行控制是指利用一套专门的系统,在无人参与的条件下,自动操纵飞机按照规定的姿态和航迹飞行.其用于在长距离飞行时代替飞行员驾驶飞机,减轻飞行员工作负担.在复杂环境下,飞行员难以精确控制飞机或者无法正确判断飞机状态时,代替飞行自动控制飞机,使飞机进入安全状态以保障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交通堵塞的情况常常使人感到束手无策。在空间区域,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了控制空中飞行流量,美国依靠一整套严密的空间交通管理系统,来帮助飞机在飞行、起飞、降落时保持安全距离,同时,该系统还会提醒飞行员天气变化情况。这套系统是在NASA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飞行员对外部信息的多通道感知特点,建立了基于跟踪补偿任务的飞行员感知模型,模型具有视景和前庭系统反馈.通过对飞行员感知特性的深入分析,利用视景系统的外部特征和前庭器官的生理结构建模,结合俯仰跟踪任务,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并在降落和起飞两个飞行工况中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表明,在跟踪补偿飞行任务中,飞行员控制行为模型的仿真输出曲线与飞行测试数据之间的高度误差小于35m,俯仰角误差小于15°,说明建立的飞行员感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应飞行员的感知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定量评估飞行员严格按照规定的飞行程序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对终端区飞行程序轨迹的表示方法进行了研究。通常终端区范围内一条真实的航迹约有150个航迹点,而标准飞行程序仅使用4到9个航路点表示,不足以描述一条完整的航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航迹间面积加权的航迹相似性度量方法,并利用CURE算法实现航迹聚类。通过比较聚类集平均航迹和代表航迹分别与标准飞行程序的关系,建立了飞行程序轨迹表示模型。最后利用某大型国际机场的一条标准离场飞行程序以及实际运行航迹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所述方法能更好的实现航迹聚类,并可准确地表示飞行程序轨迹,为分析与评估飞行员飞行品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9.
飞行员是保证飞机从起飞到落地安全的最为重要的保障.飞行员对于飞机的正确操作直接影响着飞机的正常飞行.国家培养一个飞行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只有飞行学员飞行里程和时间达到了规定的要求,才能够真正的担任飞机驾驶员.古语有云:"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飞行学员的初级阶段教学是对飞行学员整体教学中最为重要,同样也是最为基础的一部分.本文主要简析飞行学员在初学阶段容易出现的错误,同时对如何能够正确的引导处于初级阶段的飞行学员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各个航空公司对于品质监控以及预警管理较为重视,在实践中基本上都实行了飞行品质监控,对于监控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在根本上保障整个飞行的安全性,此种模式在实践中为新飞行员的培养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方式与手段.但是,飞行品质监控预警管理功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对此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民航飞行品质监控的管理模式以及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对于民航飞行品质监控以及预警管理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