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下凹式绿地雨水渗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凹式绿地是一种具有渗蓄雨水、削减洪峰流量、减轻地表径流污染等优点的生态型排水设施.对不同设计参数的下凹式绿地雨水渗蓄能力的计算和分析表明:下凹式绿地面积比例(f)、绿地下凹深度△h、绿地土壤稳定入渗速率K和设计暴雨重现期P是影响其雨水渗蓄效率N的主要因素.经分析计算,一般情况下的下凹式绿地设计参数选择范围为:绿地面积比例10%~30%,下凹深度0.1~O.3 m,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大于5×10-7 m/s,设计暴雨重现期可选择一年、三年和五年一遇标准.  相似文献   

2.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有效控制雨水径流,通过设置下凹式绿地、透水砖等下渗雨水,涵养地下水源,增加项目区渗透面积,削减雨水径流量;同时配置适当规模的雨水调蓄池,充分收集并利用雨水,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下凹式绿地是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的手段之一,为评价下凹式绿地对城市地表径流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不同暴雨重现期下的下凹式绿地雨水渗蓄率、临界下凹深度、临界面积比例进行计算,设计研究区下凹式绿地建设方案,并对各方案的径流拦蓄效果和减峰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暴雨重现期为3、5和10 a时,在研究区实施两种不同下凹深度(0. 15、0. 2 m)和不同下凹式绿地率(20%~45%)的下凹式绿地建设方案,其拦蓄效果和减峰效果均能达到99. 92%以上。下凹式绿地对城市地表径流调控具有显著的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4.
下凹式绿地在城市中的应用是一个集汇水、净化、景观功能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为推进下凹式绿地在北方城市中的应用,结合我国北方城市在气候和经济社会发展上的特点,总结了北方绿地植物的主要品种及其不同特性,并根据下凹式绿地的功能要求,提出了群落配置的基本模式,为下凹式绿地在北方城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下凹式绿地雨水蓄渗利用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凹式绿地是城市雨水利用的一种简便技术。介绍了下凹式绿地的几种形式及其应用效果,结合绿化景观设计,对绿地结构进行调整,就能实现下凹式绿地的雨水利用,几乎不需增加建设资金和运行能源的消耗,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国内外对下凹式绿地控制城市降雨径流的研究,论述了下凹式绿地在设计、降雨径流的调蓄作用、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及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日后该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为下凹式绿地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下凹式绿地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还能补充地下蓄水。通过水量平衡分析得到了不同条件下下凹式绿地的渗蓄能力,并利用对临界绿化率的计算得到了要达到零地表径流所需的绿化程度。最后,根据天津市实际情况分析下凹式绿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下凹式绿地因具有快速消纳暴雨径流量、改善雨水径流水质和补给地下水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现代城市雨洪管理。综述了国内外下凹式绿地净化雨水径流污染的研究,总结了影响系统削减径流污染效果的因素,分析了下凹式绿地对径流中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并对该技术今后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针对粉细砂地区普通下凹绿地的蓄水、渗水能力低下的问题,设计建设了水平高渗透、垂直高渗透、组合高渗透3种高渗透下凹绿地中试系统。记录了一个自然年的降雨量及绿地产流量,试验测定了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绿地的截污能力。结果表明,在一个自然年中,上凸式、普通下凹式、水平高渗透下凹式、垂直高渗透下凹式、组合高渗透下凹式绿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别为42.44%、76.43%、90.70%、86.85%、92.97%。在降雨重现期0.3~5年、降雨历时60 min的降雨条件下,普通、水平高渗透、垂直高渗透、组合高渗透下凹式绿地对COD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69.06%、93.47%、84.75%、95.58%;对SS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87.01%、96.75%、94.05%、97.50%;对TN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65.80%、90.03%、82.78%、93.14%;对TP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67.82%、91.78%、85.67%、94.32%。  相似文献   

10.
从产流过程分析下凹式绿地对城市雨水径流和汇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产流模型,针对北京市不同降雨频率不同硬化绿化比例面积,分析计算了下凹式绿地关于拦蓄雨水径流、补充地下水、滞后汇流的影响,得出下凹式绿地能有效地拦蓄雨水径流和补充地下水,并使汇流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11.
下凹式绿地对城市雨水径流和汇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产流模型,对北京市不同降雨频率不同硬化绿化比例面积,分析计算了下凹式绿地关于拦蓄雨水径流、补充地下水、滞后汇流的影响,得出下凹式绿地能有效的拦蓄雨水径流和补充地下水,并使降雨汇流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12.
下凹式绿地和蓄水池对城市型洪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为研究区,采用美国环保局开发的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对研究区内下凹式绿地和蓄水池两种措施条件下排水管道主要断面洪峰流量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下凹式绿地和蓄水池可以有效地削减洪峰,推迟峰现时刻,减小径流系数,从而增加雨洪资源利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适宜三亚的低影响开发(LID)措施,以三亚市某采用低影响开发建设小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MM构建模型模拟某子汇水区域采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和植草格等3种不同LID设施下,遭受不同暴雨重现期下的径流过程,评估3种LID设施对雨洪的削减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低重现期降雨条件下,下凹式绿地对雨洪控制效果较为明显,可充分发挥其对雨水滞留调蓄功能。当然,仅依靠下凹式绿地进行雨洪管理势必对小区的景观园林统筹规划带来困难;因此在实际海绵城市设计中,需要采取多种LID措施并举方式实现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以广州市某小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降雨径流资料,结合现状排水管网,建立暴雨雨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与排水状况。基于SWMM的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模块,模拟分析采用渗透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和LID组合方案对城市雨洪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渗透铺装、下凹式绿地和雨水花园等LID措施,洪峰流量和径流系数均明显降低,可有效缓解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各种LID措施的雨洪控制效果在低重现期降雨时更为显著。其中雨水花园对径流系数和洪峰流量的削减效果最显著;LID组合措施对洪峰的削减和滞后作用较好;下凹式绿地和渗透铺装单独布设的雨洪控制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5.
由于淡水分布不均,多数国家和地区水资源匮乏。城市耗水量巨大,尤其城市化的加快导致城市雨水大量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加剧了水资源枯竭。雨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可利用水源,很多国家已注意利用绿地收集利用雨水,我国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下凹式绿地是绿地雨水集蓄利用的改良措施,兼具景观、雨水利用、消减洪峰和控制雨水污染等功能。它比平式和凸式绿地具有更好的雨水集蓄利用功能。在分析雨水利用成为解决城市水源问题有效途径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下凹式绿地雨水利用措施在我国的研究进程。探讨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更好的利用雨水缓解城市缺水局面,促进城市水循环及服务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可统筹考虑内涝防治、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水生态修复等多个目标。以深圳市光明新区为研究对象,在深圳市不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雨峰位置的情形下,通过城市暴雨管理SWMM模型分析下凹式绿地、渗透铺装和绿色屋顶等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对暴雨径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下凹式绿地、渗透铺装和绿色屋顶可有效削减地表径流和洪峰流量,且在深圳市不同的降雨情形下表现出不同的水文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维垂向饱和-非饱和运动方程研究模拟土壤水分变化和浅层地下水位的起伏,并辅以土壤蒸发、土壤下渗、地下径流等模型。选取地下水位埋深浅,且受降雨影响明显的典型平原区旱地作为研究区,采用土壤水分观测仪、地下水位观测井以及降雨蒸发观测站联合对试验区水文过程进行观测,尝试提出具有较强物理意义的平原区产流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区观测结果对比显示,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试验区土壤水分及地下水位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LID措施在不同工况下的雨水径流控制效应,选取生物滞留池、下凹式绿地及透水铺装为研究对象,构建Hydrus-1D模型来模拟分析其雨水径流控制效应。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的径流量削减率与汇水面积比和蓄水层厚度为正线性相关关系,与种植土厚度(20~40 cm)为负线性相关关系;下凹式绿地的径流量削减率与汇水面积比、雨水口高度和种植土厚度为正线性相关关系;透水铺装的径流量削减率与降雨历时和透水砖渗透系数为正相关关系,与雨峰系数为负相关关系。建议生物滞留池的蓄水层厚度取值为30 cm、种植土厚度取值为30 cm;建议下凹式绿地的汇水面积比不小于15%、雨水口高度取值为10 cm、种植土厚度取值为30 cm;当透水砖渗透系数大于0.291 cm/min时,透水铺装产生的雨水径流较少。  相似文献   

19.
高渗透下凹绿地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削减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下凹绿地的蓄水、渗水能力有限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蓄水、渗水能力,对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改善,开发出水平高渗透、垂直高渗透、组合高渗透3种高渗透下凹绿地。通过模拟降雨产流中试系统,分析不同降雨重现期及降雨历时条件下高渗透下凹绿地径流削减作用及洪峰削减量,并与传统上凸绿地、普通下凹绿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降雨重现期1~10年、降雨历时30~120 min的芝加哥设计暴雨雨型条件下,与传统上凸绿地对比,普通下凹绿地径流总量削减率为23. 14%~67. 04%,径流峰值削减率1. 41%~100%,径流系数0. 29~0. 69;组合高渗透下凹绿地径流总量削减率为39. 93%~89. 87%,径流峰值削减率为6. 54%~100%,径流系数0. 05~0. 55。研究成果可为高水平城市绿地以及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孙烨  黄屹 《给水排水》2020,46(6):107-110
我国目前使用的设计规范中绿地的径流系数是按固定取值,其未考虑各地的实际土壤情况,且未按下凹绿地等海绵设施进行分类,取值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采用SWMM模型分别模拟嘉兴地区不同降雨、不同洼蓄量条件下绿地的径流系数变化情况,并选取实际监测数据对上述模型模拟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可为嘉兴市海绵城市设计中径流系数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