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信息与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无线发射台站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监控模式成为可能,是未来广播电视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智能监控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分析,详细论证了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的可行性,并深入研究了智能监控系统设计的具体思路和分布式技术应用的主要策略,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温室环境数据无线采集、视频监控及远程管理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s)的智能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系统采用ZigBee和WiFi融合通信技术组成智能网关,其中,ZigBee无线通信设备用于采集温室环境数据,WiFi通信设备用于无线视频传输和远程通信。所设计系统既避免了传统温室环境有线监控安装和维护的繁琐,同时解决了ZigBee WSNs传输速率较低、无线传输距离较近的缺点,温室环境监控功能得到拓展。经过测试验证,正常情况下网络丢包率小于1%,系统实现了温室环境远程监控管理的各项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电力调度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高、集成度较差等问题,以电力调度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调度机器人功能架构.该架构技术路线融合了人工智能和异源异构数据存储关联分析等技术.论述了架构组成,详细阐述了调度机器人功能模块,包括:智能监控、智能学习、智能决策等.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各企业在建设配电系统过程中,使用不同厂家、多种型号的电力仪器与设备,导致通信协议不统一,升级改造和运营维护困难等问题。设计一种支持多协议的电力监控系统,可接入不同厂家的电力仪表和设备,具有数据监测、异常报警、数据分析处理、报表展示等功能。该系统方便相关人员操作与管理,实现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监控。该系统已在外高桥某港区中成功应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保证了传输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智能电网是电网公司建设的新趋势,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接入性、可靠性与盈利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为加快电网智能化建设,实现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融合,通过分析物联网技术在电力应用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优势,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电网建设的电力物联网架构,将智能传感器、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等设备应用于电网建设,与物理电网进行高度集成,并进行了应用与实现,能够实现配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快速定位故障区段、快速恢复供电功能等,电力物联网的架构应用有利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满足用户电力需求,实现电力安全、可靠、经济化供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C/S和B/S混合结构的无线智能监控系统,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框架及基于服务器的无线监控系统的实现.该系统将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和智能监控技术相融合,基于CDMA无线网络和新型DSP开发平台,结合图像压缩技术、运动检测技术以及人体识别技术,综合实现了系统自动检测、智能报警、自动连接和无线数据传输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回顾《工矿自动化》杂志推动和见证中国煤炭50年从煤矿机械化到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与创新实践的发展概况,阐述了煤矿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创新历程。对煤矿信息基础设施、自动化及智能化装备和系统的研发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实现异构网络融合与统一承载是煤矿自动化、智能化的信息基础。在主干网+接入网异构网络不断成熟的基础上,有线通信传输速率已达10 Gibit/s以上,5G和WiFi6等无线通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通信平台;将有线通信、无线通信、IP广播、人员位置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融合,构建多网融合通信系统,实现了融合承载网络与统一位置服务。煤矿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发展迅速,采煤工作面在实现工作面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等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基于透明地质的工作面自适应截割技术、自动放煤控制技术等;掘进工作面在实现仿形截割、定位导航、远程控制的基础上,针对钻锚一体化、多机协同、基于地质模型的掘进截割模板规划等技术进行攻关,取得较好效果;智能变频节能传动支撑煤流运输系统智能装备发展;煤矿机器人集成研发及应用,巡检机器人成熟应用,智能辅助作业机器人得到攻关,多场景机器人集群调...  相似文献   

8.
随着第三代智能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的迅速发展,嵌入式网络监控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为解决远端智能网络监控设备更新维护与管理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应用PIC32MZ单片机设计了一种嵌入式远程控制器。该控制器充分采用POE(以太网供电)技术为控制器和网络监控设备供电,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电源系统的复杂度,同时提高了系统供电的可靠性。该控制器将单片机与网络交换功能集成在一起,在单片机中嵌入精简的TCP/IP协议,利用Web Server实现管理端、控制器和远端网络监控设备的相互通信。通过管理平台或浏览器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远程更新以及断电复位等功能,整个系统设计兼顾成本、操作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对目前的智能网络监控系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煤矿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矿井系统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基于对矿井模拟自动化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总线技术的实现方法,通过建立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了了皮带运输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三个子系统模块。系统采用PLC作为设备控制层的控制核心,通过PROFIBUS总线技术实现现场设备的网络化,最后应用工业以太网技术将信息传输集控中心,实现系统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0.
袁烨  张永  丁汉 《自动化学报》2020,46(10):2013-20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工业系统中卓有成效的应用, 工业智能化成为当前工业生产转型的一个重要趋势. 论文提炼了工业人工智能(Industri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AI)的建模、诊断、预测、优化、决策以及智能芯片等共性关键技术, 总结了生产过程监控与产品质量检测等4个主要应用场景. 同时, 论文选择预测性维护作为工业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场景, 以工业设备的闭环智能维护形式, 分别从模型方法、数据方法以及融合方法出发, 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了设备的寿命预测技术和维护决策理论, 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工业生产安全、降本、增效、提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 探讨了工业人工智能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华驰  韦康  王辉  杨慧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10):2696-2699
针对太阳能光伏组件管理维护的相对薄弱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能够完成光伏组件准确定位功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监控系统,该系统的设计中融合了自然能量的采集和存储技术、智能无线传感器技术、实时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及Web和数据挖掘分析平台技术;实践证明,系统数据传输效果好、性能稳定可靠,能实时与监控中心进行通信,实现了电压、电流、功率、累计能量等参数的采集及光伏组件实时监控等。  相似文献   

12.
《工矿自动化》2013,(10):13-17
针对矿井移动设备难以监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有线/无线混合网络平台的矿井移动设备无线宽带传输系统;给出了系统架构,研究了矿井复杂巷道无线信号传输理论、移动设备定向无线漫游切换、矿井长距离多跳链状传输等关键技术;介绍了矿用无线交换机、矿用无线中继装备、矿用无线终端、矿用智能综合接入网关等系统核心设备的设计;探讨了该系统在无极绳绞车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EI技术的嵌入式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EI技术的嵌入式设备监控系统,提出了基于B/S模式的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并详细讨论了嵌入式Web服务器、嵌入式设备服务器等功能的实现技术,使嵌入式设备具有智能化和远程管理的特点。管理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通过Internet利用Web浏览器对设备进行远程访问、监控和维护等操作,实现了异构设备之间的跨平台互访,能有效降低监控运行维护成本、提高运行维护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变电所要融合多个电力子系统统一管理,减少变电所建造和维护成本,同时基于物联网技术使变电所一体化有效融合,应用物联网相关技术提升变电所智能化,使其具备统一的监控系统,可连接环境与监控数据运用物联网技术传输、分析。将电力参数、低压保护、安防视频、电站环境等多系统数据集成到一个软件平台,并可以进行网页发布、3G传送、短信告知等。  相似文献   

15.
任晓莉 《微处理机》2011,32(4):67-69
为了实现智能化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提出了一种开放式实验室智能管理终端设计。基于S3C44B0X处理器开发智能管理终端,终端可以通过校园一卡通对实验室进行门禁管理,基于RFID技术对实验设备进行监控和跟踪,以ZigBee无线技术采集实验室温度与湿度、供电开关状态和火灾信息并进行远程控制。实验室智能管理终端可以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实现实验室智能化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于电网智能管控的研究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并且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建设层面。为促使电力供应更加稳定和合理化,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电力物联网体系,该体系基于基础物联网结构,从电力的输送、变压、分配、使用不同阶段出发,规避了原有物联网和电力物联网在功能和支撑技术上的差异。并基于电力物联网应用框架进行系统构建,该体系以物联网采集数量为基础,结合云计算,有利于实现数据统一处理并分析、电力资源统一调配。最终形成了一套面向电网智能管控的电力信息系统,将设备远程监控、电能质量监测、电力设备监测、实时故障处理、电力资产管理等功能集成于一体,有利于实现电力管控智能化,提高电网企业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力负荷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电力负荷监控系统功能单一,已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管理的要求。因此开发一套集管理、负荷监控、远程抄表和防窃电于一体的电力负荷监控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采用无线专用网电力负荷远程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详细论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构原理以及软硬的实现,并阐述了系统管理、负荷监控、远程抄表和防窃电的实现方法,给出了系统框图以及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18.
针对煤矿掘进机传统监测维修方式存在检测不到位、故障排查困难、维修成本较高、智能化不足等问题,开展了掘进机状态智能监测与维修技术的研究,将自主导航技术、在线监测技术和设备故障智能诊断技术融合,完成硬件选型和软件编程,搭建掘进机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方案。结果表明,掘进机状态在线监测技术实现了设备运行参数远程化,在线监控设备运行状态,且故障识别响应时间仅为15s,异常在线排障和精准维修大大提高了设备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电力仪表图像智能监控系统存在着稳定性差、效率低下的弊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对电力仪表图像智能监控系统进行设计与研究。电力仪表图像智能监控系统硬件设计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数据挖掘单元、无线通信单元与控制器单元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数据挖掘终端节点软件、无线通信协调器节点软件与控制器软件设计。通过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实现了电力仪表图像智能监控系统的运行。通过仿真对比实验得到,与现有的电力仪表图像智能监控系统相比,设计的电力仪表图像智能监控系统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与监控效率,充分说明设计的电力仪表图像智能监控系统具备更好的监控性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现状,提出了"一朵云+一张融合网+三级平台+N个应用模块"的智能化煤矿建设总体技术架构,分析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构建思路,形成技术架构统一、功能模块有增减、硬件参数有差异的智能化煤矿统一采购、统一建设、综合运维模式。系统分析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存在的认识与理念不统一、智能化发展不平衡、5G应用场景不成熟、"透明地质"技术保障支撑能力不足、采掘失衡与掘支失衡、对复杂条件适应性差、智能化巨系统兼容协同困难、井上下智能机器人发展不成熟、管理与人才储备不足、投入保障不足等10个方面的问题,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装备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人才体系创新等方面指出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需要开展的科技攻关方向,提出了构建智能绿色煤炭产业新体系的发展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