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杰  孙明明 《人民黄河》2018,(2):135-139
在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过程中,浇筑间隔是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混凝土闸墩分层浇筑时间间隔问题,通过对分层浇筑施工过程中闸墩温度应力进行分析,阐述了分层浇筑对闸墩应力的影响,并结合实例提出控制浇筑时间间隔、优化工程施工的方法。结果表明:该闸墩工程一、二期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为12 d时温度应力和保证系数均达到最佳值。以闸墩表面温度应力为控制指标,选取合理的间隔时间,不仅能降低表面温度应力、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而且还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   

2.
采用弹性体系平面有限单元法,对闸墩晚期温度应力与裂缝闸墩的应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着重讨论了闸墩晚期温度应力与浇筑时间的关系,裂缝高度与裂缝条数对闸墩应力的影响,并进而对闸墩裂缝的发展高度及裂缝闸墩的安全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某挡潮闸枢纽工程中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时的温度控制问题,避免因混凝土干缩、自体积变形、外部约束和温度效应等因素引起混凝土开裂,取闸室底板和中墩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对闸墩采取不同的温控措施,进行闸墩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的仿真分析,研究闸墩冷却水管布置方案的温控效果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温度控制措施,为现场科学施工提供理论指导。仿真结果表明:通水冷却效果良好,闸墩均未出现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初期采取降低入仓温度和通水冷却等降温措施来减小由于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最大温升,可以有效减小混凝土温降阶段的降温幅度;控制最大温升、内外温差及温降速率是大体积混凝土闸墩温控防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水闸闸墩浇筑完毕后因内外温差,表面易产生拉应力,一旦超过混凝土自身的即时抗拉强度,就会产生"由表及里"的温度裂缝;闸墩后期因基础温差过大,闸墩内部将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极有可能产生由"由里及表"的贯穿性裂缝。本文基于Midas有限元仿真计算软件,通过3种工况对水闸闸墩施工期的温度场、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根据仿真计算成果,提出了经济且合理的温控防裂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应力变化以及如何优化施工方案避免裂缝产生,采用ANSYS软件对闸墩分层浇筑时的温度应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施工方案在各层浇筑后的侧面和上表面的最大温度应力均小于原施工方案,且优化方案的施工工期较短。选择优化方案为工程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6.
申来宾 《人民黄河》2006,28(8):62-64
对闸墩混凝土的温控和防裂进行了研究,指出闸墩混凝土温度裂缝影响因素主要有混凝土材料性能、气温骤降、闸墩尺寸、浇筑层厚度、浇筑温度、间歇时间、拆模后混凝土表面保护措施、浇筑仓面保护方式、通水冷却方式等。从控制温度、改善约束条件、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等方面,提出了防止闸墩混凝土裂缝、减小温度应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邕宁闸坝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以该工程12#溢流闸坝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混凝土在3种施工方案下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研究表明:低温季节采用方案1进行施工时,施工过程中温度场与温度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高温季节采用方案2进行施工时,施工过程中最高温度与最大温度应力值均不满足规范要求;高温季节采用方案3进行施工时,施工过程中最高温度与最大应力值均满足规范要求。建议低温季节浇筑时采用自然入仓的浇筑方式;高温季节浇筑时,应控制底板混凝土浇筑温度不超过14 ℃,闸墩混凝土浇筑温度不超过16 ℃,同时采取通水冷却措施。计算结果可为邕宁闸坝及类似工程施工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淮河入海水道二河新建水闸混凝土温控防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岳明  杨接平  吴健  闪黎 《红水河》2005,24(2):5-11
针对新建水闸闸墩混凝土早期易出现竖向“上不着顶,下不着底”的裂缝问题,用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法,对该水闸施工期混凝土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多方案的计算分析,其中包括施工过程仿真、温控措施仿真、环境条件仿真、施工方案比较等,以揭示了这类裂缝产生的机理。建议混凝土底板与1m高闸墩底部混凝土同时浇筑,改善闸墩变形约束条件,降低底板强约束区部位闸墩拉应力,以不出现裂缝。工程实践表明,这一建议是正确的。此外,对第Ⅴ联中墩内埋冷却水管的温度削峰效果也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这种冷却措施的效果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出山店水库表孔闸墩在冬季无法浇筑到坝顶,部分混凝土须在春季甚至初夏继续浇筑,而春季—初夏气温不断升高,造成浇筑温度较高,温控难度显著增大。而且浇筑层之间的实际间歇期较长,导致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相互约束较大,变形不协调程度增加,下层对上层新浇筑混凝土的拉应力会更大,不利于防裂。因此需要根据春季—初夏条件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仿真计算,确定相应的温控方案,为现场施工和温控防裂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小水电》2015,(6)
红船豆枢纽工程泄洪闸工程闸墩采用一次浇筑成型施工工艺,既满足了度汛节点工期要求,又满足了外观质量要求,为后续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船闸闸首结构属于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分析不同季节浇筑对闸首温度场及应力场分布的规律,分别对春夏秋冬4个季节浇筑闸首的工况进行温控仿真分析,比较各个部位温度和应力情况,以便选取最佳浇筑季节;同时分析典型工况下闸首结构最大主拉应力计算结果,找出可能产生裂缝部位以及出现裂缝的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温度裂缝,为实际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省平原地区已建成的大、中型水闸中,闸墩高度一般在8公尺左右。过去施工时,闸墩混凝土每次浇筑高度都在2~4公尺,因此要分几次浇筑才能到顶。这样不仅增加闸墩的施工缝处理,而且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去年苏联专家萨纳格扬在新洋港闸工地时,有人问他:“在浇筑一般水闸闸墩的情况下,混凝土能否一次浇到顶?”专家说:“浇筑高度主要取决于模板承受力条件,取决于混凝土拌运条件,取决于混凝土震捣条件和硬化条件,只要上述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曹娥江大闸闸墩混凝土施工工艺研究分析,提出闸墩采用大钢模1次浇筑成型施工技术,在曹娥江大闸闸墩施工中成功应用,确保了工程进度,外观质量提高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在有限的工期条件下,通过严格验算模板支护、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加强施工过程组织协调等措施,将14.2m高闸墩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成型。对比两至三次浇筑成型的施工方案,一次性浇筑不仅闸墩的整体性更好、更加美观,而且简化了施工工序,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5.
在淮河干流蚌埠—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中,为进一步保证闸门门槽的安装质量,提高施工工效,结合近年工程实践,研究了水工闸门门槽混凝土与埋件一次施工技术,即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先安装门槽埋件,然后将门槽埋件焊接形成一个整体,再进行闸底板和闸墩混凝土浇筑,使得闸门槽埋件与闸底板及闸墩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避免了二期混凝土施工,有效缩短了闸门槽安装周期,保证了混凝土振捣充分及外观质量,可为类似水工闸门安装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彭琨  黄达海 《云南水力发电》2010,26(6):51-55,116
分析在深溪沟水电站工程中使用的低热、中热硅酸盐水泥的热学、力学性质,用仿真分析软件FZFX3D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计算两种水泥在闸墩中使用后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结果表明低热水泥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峰值,减少温度应力,防止温度裂缝。闸墩在冬季施工中使用低热水泥能明显提高抗裂安全系数,可减少温控措施。在夏季施工中,低热水泥提高抗裂安全系数的效果不如冬季,但由于夏季温度应力大,低热水泥的使用更加必要。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大坝浇筑过程中普遍存在裂缝现象,对于大坝温度应力的正确把握,合理的温控措施对指导混凝土施工意义重大。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选用不同的温控防裂措施,利用ANSYS软件有限元分析坝体施工期温度场和徐变应力场,通过计算成果得出不同月份最合适的温控措施,对于指导实际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闸墩内部水管冷却和表面保温措施的抗裂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针对闸墩施工期混凝土易开裂的问题,分析了闸墩在施工期混凝土的开裂原因,说明了采取闸墩内部水管冷却和表面保温两种不同温控措施的防裂机理与效果。指出单纯表面保温措施能虽够减小闸墩早期内外温差和表面拉应力,却使得混凝土的温升和温降幅度加大,闸墩冷缩期内部拉应力显著增加。于是提出内部水管冷却和适度表面保温相结合的闸墩温控防裂新思路,并已在姜唐湖泵送混凝土退水闸工程中得到应用,严寒季节施工的所有16孔闸室泵送混凝土都没有开裂,收到了较好的防裂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智阳  赵海滨 《人民黄河》2012,(9):98-99,102
故县大坝16#坝段闸墩出现两条贯穿裂缝,其中一条穿越大多数放射钢筋,裂缝已大大改变该闸墩的受力状态,对闸墩的稳定构成一定威胁。在超声波探测法探测了裂缝的深度及走向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裂缝形成的原因,并用有限元法对闸墩各种工况下的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坝段闸墩的裂缝主要由施工期混凝土浇筑时的温控、养护措施不到位或上下层混凝土浇筑时间差较大等因素引起,并在温度反复升降作用下不断扩展。可采用环氧浆液对闸墩的裂缝进行压力灌浆处理,保证闸墩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0.
泄洪闸闸墩施工期温控目的在于降低混凝土早期水化热,闸墩结构中水管冷却方法应用较少。本文结合某水库溢洪道闸墩温控实例,通过对水管冷却的热工计算,对比相同施工环境条件下是否采用冷却水管的实际温度变化过程,表明在泄洪闸闸墩施工期温度控制中使用水管冷却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度峰值,对闸墩结构的温控与防裂的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